当前位置:首页>教育>最新教育小论文综合素质(通用5篇)

最新教育小论文综合素质(通用5篇)

时间:2023-09-25 05:49:37 作者:笔舞 最新教育小论文综合素质(通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小论文综合素质篇一

在人们对“美”不停追逐的脚步声中,舞蹈艺术以其特有的肢体语言形式,在人们的现今生活中,频繁活跃在各个舞台,由于舞蹈极具观赏性,不同的舞蹈风格适合于不同的人群欣赏,所以,舞蹈多样化的形式已经在社会普及开。人们在欣赏美妙舞蹈的同时,常对舞蹈演员的各种高难度动作以及其带给人们的美妙感受赞叹不已。但能走进多数欣赏的者眼帘,并使欣赏者对其留下深刻印象的舞蹈演员,却又是为数不多的。某种程度上来讲,舞蹈界的青黄不接,其主要原因来自于舞蹈教育,由于舞蹈界多年来一直延续着机械教学的模式,使多数学生没能发挥出其潜在的舞蹈天赋。教授舞蹈的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按照相关规定中所规定的,对学生进行教学,而没有充分启发出学生的艺术灵感与创造力,所以造成了学生对舞蹈的认识僵硬化,不能感受到某段舞蹈应该带给欣赏者什么样的感官体验,自然也就不能表现出最美的一面。另外,学生缺乏献身精神,更多的学生学习舞蹈的目的,是为了日后以这个手段获得更好的生活,而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个舞蹈者应有的职业境界。类似于这种审美标准较高的职业,它更需要身与心的融合,只有爱上舞蹈,才能跳好舞蹈。所以要使今后的舞蹈学员正确的认识到舞蹈的内在含义,那么舞蹈教育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二、舞蹈教育改革可以采取的手段

首先教育方面应该从思想上有所改变,相信大多数人都明白,舞蹈不单单是几个动作和表情的协调就能体现出其内在的美妙。认识到这点对一个学生的前途非常重要,很多外在条件都非常优秀的学生,仅仅因为没有体会到舞蹈的真谛,从而影响了在舞蹈事业中的发展。所以,教授老师首先要从自身认识到,舞蹈教育这个职业,存在着很高启发学生的责任。但这一责任无法条文化,主要手段还是要从舞蹈老师的道德层面,以及对其对事业的热衷程度来解决。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不是依靠语言说教,更在于环境与活动的熏陶。在舞蹈艺术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动作、音乐、心灵的高度融合,形成和谐的审美氛围,激发学生对自己的审美追求与审美认知。并让学生抱着为献身艺术的精神,去真实的展现其内心世界,才能演绎出非凡的效果。另外,舞蹈学员的观念要有所改进。舞蹈是把美展现给观众的艺术,他传递的是一种灵性,一种感知,如果在表演某段舞蹈时,不能释放表演者内心的感受,那么观众对这段舞蹈的感知力就会有限,自然对其印象也大打折扣。

三、学生身与心的统一展现出随性的美

舞蹈这门肢体语言艺术,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无论哪个朝代的宫廷或者达官贵人的府中,都常有不同形式的舞蹈演出,那么对于古人来讲,什么样的舞蹈才算是好舞蹈呢?身心合一,是古代演绎界最长见的舞蹈体现形式,它是由舞蹈演员的内心感受,顺着肢体动作展现给观众。所以,古人认为,一段好的舞蹈是一名舞蹈演员,把内心的美好展现给观赏者,并使之感知到愉悦的一段节目。

四、在学习舞蹈中养成的心态对提高

综合素质有所帮助众所周知,舞蹈的学习经历是一段比较艰辛的路程,他需要舞蹈学员耐力的同时还要有对艺术不懈追求的精神,而这些磨练会对舞蹈学员的内心承受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在一名成功的舞蹈家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可以体会到,他对舞蹈的孜孜不倦。而且在很多时候,一句言谈,一个举止,都无意中散发着美的气息。那就是所谓美的化身。可想而知,一个拥有了此种心态的人,那他的内心世界是多么阳光、豁达。而拥有了这种心境,在工作和在学习中,都能以正面态度面对眼前问题,所以有了这些基础,无论其在人际关系,还是工作态度等方面,都会优于普通人,那就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在很多领域,其实缺乏的不是一个专业技能过硬的群体,而缺乏的是一群拥有良好心态,和良好人生观的积极分子。而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完善,恰恰体现出了这点。所以舞蹈其内在底蕴一旦形成,他会对学员的综合素质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

五、结语

一段优秀的舞蹈,演绎的不是几个动作,而是一个人对美的执着。一个真正的欣赏者,欣赏的不是几个表情,而是,在感受舞蹈的者的内心世界。舞蹈把美丽带给人间的同时,又播撒了无数愉悦的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直至成长成一朵朵娇艳的鲜花,挂在人们的脸上,展现给世界。以正确的观念认识舞蹈的作用,以正确的态度从事舞蹈职业,就是改变舞蹈界现状的有力法宝。

作者:王睿娇单位:陕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

教育小论文综合素质篇二

孔丘(公元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字仲尼,世人尊称孔子。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后没落。春秋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历史时期,官学衰废,鲁国成为文化的中心和私学的发祥地。

孔子少时“贫且贱”,年15岁立志求学,通过私人传授,博习诗书礼乐。年轻时曾在鲁国执政大夫季氏门下任管牛羊、仓库的小吏。约30岁,在曲阜城北设学舍,开始私人讲学。颜渊、曾点、子路等是最早的弟子。50岁任鲁国中都宰,继升司寇,不久去职,率弟子历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志欲改良时政,复兴周礼,尝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然终不见用。在外,68岁重返鲁国,政治上仍不得志,乃专力从事讲学和著述,直到逝世,弟子达3000人,身通六艺者70余人。孔子是中国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的教育家。死后葬曲阜城外,弟子们在墓旁守丧3年,分别时痛哭失声。子贡不忍离去,又独自留居3年,称颂:“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子张》)。

艺术孔子在当时已有“圣人”之称,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过孔子整理传授的儒家经典——五经,被定为必读的教科书,儒家学说由此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核心,对整个封建时代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起着指导的作用,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都给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以极其深刻的影响。记载孔子生平事迹的《论语》一书,共二十篇,四百九十章。该书是孔子的弟子在其死后根据他平时的讲话记录整理而成的。孔子大约从二十岁就开始从事“循循善诱”和“诲人不倦”的教育工作,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整套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都包含在《论语》里。所以《论语》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最好的、最原始的、最权威的材料。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思想体系中的宝贵遗产。所以对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解读对我们的教育实践的指导和教育理论水平的提升都将大有裨益。因此本文主要是以《论语》中孔子的言论为原材料,以他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以及如何处理师生关系这三方面作为切入点,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对学生的要求

具体可分为几个部分:

首先孔子强调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和明白学习的意义。这在其对宰予,冉求,颜回三名弟子的评价中可得到充分的验证。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公冶长篇》)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篇》)这三则材料很明显地告诉我们,孔子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是非常重视的。冉求在学习上遇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惑时,孔子告诉他,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是走到中途而力尽而止,现在你不是因“力不足”,而是固步自封自动停止前进。这就是勉励冉求端正学习态度,宰予虽伶牙利齿,天赋较好,但却无疾而昼寝,不好好学习,不注意自己的学习态度。这令孔子极为反感斥其为“朽木”;颜回虽反应不快,老师讲的道理要经过长时间的琢磨才能明白,但孔子却很欣赏他对学习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态度。孔子认为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才能积累知识,才能在成就上超越前人。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篇》)端正学习态度与明白学习的意义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篇》)学生子夏亦认识到:一个人只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子张篇》)就可以成为有仁德的人。总的来说,孔子认为只有端正学习态度和明白学习的意义才能使人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孔子这种从学生的主观意识出发使学生自己认识到学习的妙处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进行教学有重要借鉴作用。

其次,要求学生做到全面发展,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当时就是要学生在诗、书、礼、御、乐、射等方面都加强学习。在孔子的熏陶下,许多弟子都是全面发展的,如颜渊、子夏等。孔子主张学生要通过《诗》,“乐”来培养他们自身的道德情感,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他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所谓“兴”,就是使人感奋起来,警醒起来;所谓“观”,就是使人交融情思,有利团结;所谓“怨”,是可以讽刺或批评在上者的不良倾向,这些就是以诗教为手段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孔子强调一个人的成长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篇》)他听《武》,说它“尽美而未尽善”;而听《韶》则称其“尽美尽善”。他相信音乐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感情,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又能使之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对善的陶冶。因此,学生想全面发展,“诗”与“乐”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孔子要求学生重视道德教育达到促进真善美的合一。这就要做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篇》)此外还要求学生“非礼勿视、非礼勿所、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篇》)从而使到自己达到全面发展成为当时的“君子”。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已成为一种自然趋势。知识结构单一化的人才已不适应社会的要求,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承担建设社会的重任。孔子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有丰富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但我们必须看到,孔子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存在不少错误和缺点。如孔子只重视人的道德修养方面而不重视生产实践。弟子樊迟请教园艺,他却骂他“小人哉”,这就抑制学生真正做到全面发展,对此我们要加以辨别。

再次,要求学生好学。孔子认为人们的知识来源于学习。虽然,他也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篇》)“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阳货篇》)但这些只是一个学习者拥有的先天条件。孔子强调知识的获取靠的是后天的不断努力,学生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篇》)这就证明其先天条件并不是“上智”,但他好学,“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篇》)。他对学生的要求就是要自主学习。因此他赞赏的学生颜回:“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则亡也”。(《先进篇》)子贡问:“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子极坦诚地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公冶长篇》)可见,孔子非常注重自主学习。他认为如果有好学的精神就会“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飞焉。”孔子曾赞扬弟子颜回以学为乐,说:“贤哉曰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篇》)孔子也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及其弟子“弹琴”、“鼓瑟”、“弦歌”的记载比比皆是。因此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篇》)这形象地说明好学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动力。

但怎样才能做到好学呢?

《论语》中有明确的答复。首先是要做到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在温习旧知识时,得到新的体会,再“学而时习之”。学生子夏对此有较深的体会,他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篇》就是每天要增长新的知识,每月又不要忘记所学到的技能,便称得上是好学了。其次要将学习与思考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孔子看来“学”是学习别人的经验和从现实生活中学到的东西通过思考加以消化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但这种关系是互动的,并不是以某一方面为重的,所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是学习前人,即一味读书,却不思考,就会受骗;一味思考,却不读书就危险了。孔子亦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好学也”。这不是把吸收作为思考的前提,而是吸收中就应包含思考,即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他又说“不日好之何之何者吾未知之何也已矣。”(《卫灵公篇》)孔子的学生子夏对学思的关系深有体会,说:“博学而笃志,却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篇》)完美地实践孔子的要求。孔子在认识和处理学与思的辩证统一关系时,强调学思一致。他意识到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以接受前人的知识为主,以间接经验为主。这是难得可贵的,他是运用辩证法来解决教学中各种矛盾并应用于实际教学的第一人。我们也要看到他在学习前人的思想结晶时,明确要“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篇》)过分强调在旧基础上发展,表明孔子的教育思想中还存在缺乏创新的一面。这也是我们在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时要加以注意。

二、对老师的要求

《论语》中有关教学的言论极多,表明了孔子对于教师的要求甚高,而其中的许多要求对今天的教师依然有指导作用。本文把孔子对老师的要求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孔子要求教师承认教育对象有差别的事实,进而要求教师悉心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逐个了解学生的品格、智力、才干等。在孔子看来所谓学生并不只是受教育者,而是一个能与传道者结合在一起的实体。他提倡“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篇》),即在真理面前,老师不应让学生屈服于自己。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做到不完全凭借人为的规定来判断师生的名分。他更加鼓励学生在老师面前不要谦让甚至有时候学生也可以做老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为政篇》)。孔子对学生主体地位如此重视,如此平等地对待学生,在当时等级深严的社会是难得可贵的。孔子这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使他能够获得学生的尊敬。由于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学生为主体,他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非常慎重。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患,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思义。”(《季氏篇》)孔子认为这“九思”对教师非常重要,只有遵守了才能慎言、慎行,做到充分重视学生。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就要做到因材施教。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篇》),即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这是孔子在智力上认识到不同的学生是有差异的。他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授教时就充分注意到这一点,这在孔子与子贡的谈话中可得知。子曰:“女与回也熟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公冶长篇》)颜渊能“闻一知十”,端木赐只能“闻一知二”,此外“闵子待侧,喑喑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先进篇》)这些都是孔子在教学时发现的。孔子认为只有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才能对症下药找到培养学生的最佳方法。孔子这种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的教育思想,是今天我们在教育上所提倡的,只要我们克服其教育思想中的弊端,就能达到古为今用的目地。

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不断学习。孔子认为每一个教师都应该不断学习,才可以做到“诲人不倦”。他刻苦看书以至“韦编三绝”,为学“乐”而“三月不知肉味”。(《史记孔子世家》)教师要以身作则首先要对自身的学识有充分的认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即是承认自己所不知道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断学习。孔子对自己的知识就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篇》)孔子对教师学识的认识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在《论语》中,对教师的要求集中在如何提升教师的素质上。“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何于我哉?”(《述而篇》)就是说把所见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倦,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是孔子对教师最根本的要求。孔子要求学生好学乐学,自己就“好古敏求”,“学而不厌”;他要求学生“不耻下问”,自己就“每事问”,虚求教;他要求学生确立志向,自己就“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身为教师,孔子始终保持“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篇》)的忧患意识。这种以身作则的学习精神,使他发出了“朝闻道,夕死矣”(《里仁篇》)的感叹,这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早晨知道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孔子这种学习精神给他的学生带来极强的震撼力,颜渊经常感叹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赡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子罕篇》)就充分说明了孔子这种以身作则,不断追求进步的学习精神使学生不敢丝毫放松,也使到孔子的学识能够不断随社会的发展而更新,成为一个优秀的传业授道者。这种教育思想正是一名教师所必需拥有的,在他所处的时代有这样的思想是非常不简单的。

再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作为一名教师就必须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学生接受最大限度的知识。孔子创造的教学方法至今仍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在《论语》中就有很多教学方法方面的言论。例如及时启发,孔子认为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应该根据学生思维的开展及时进行启发。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篇》)即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就不要再教他了。此外孔子亦说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篇》)又说:“言之未及而言,谓之躁,言及之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季氏篇》)孔子这些言论就是要求教师抓住学生思考的适当时机对学生进行启发。如因材施教,孔子在进行授教时充分注意到这一点,他说:“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就是阐述因材施教的最好理念。如循环渐进法,子贡问孔子:“何为斯可谓之士矣?”孔子并没有直接告诉他,而是在启发子贡的基础上,逐步开启他,孔子告诉他,首先是“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其次应该“宗族称孝,乡党称弟”,再次应该“言必信,行必果”。(《子路篇》)孔子认为培养学生接受知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就需要有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此外还有善于适时评价、学思一致等教学方法也是具有独到之处的。相传孔子的弟子有三千,在《论语》的记载中,可证明为孔子学生的有三十多人,后来许多学生都成为政治、文化上有影响的人物,这个客观事实说明了孔子在教育上的巨大成就。因此,本文认为孔子在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在教学实践,教学方法上总结出的一些可贵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

三、如何处理师生关系

孔子认为教学就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只有做到师生和谐相处才能达到教学交融,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师生之间做到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孔子认为知识是学无止境的,他提出“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篇》)即在真理面前,对老师也不必让步。作为教师不要高高在上,他说到:“三人行,必有我师”(《述而篇》)就是要教师放下架子,正是有这样的认识才使他们的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也就达到了共同促进。例如孔子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逐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不愚”(《为政篇》)这就是他从弟子颜回身上学到勤思的妙处。再如子夏想知道《诗经卫风硕人》中诗句的含义,他问得很有深度,对孔子有很大的启发,孔子没有隐瞒自己在这方面的薄弱,而是对子夏说:“你能举一反三,我可以和你讨论诗了”。即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绘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等言《诗》已矣。”(《八佾篇》)这就是互教带来的共同促进。孔子能承认比他小四十四岁的子夏在学问上对自己有帮助,说明他确实做到与学生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实践了其教育思想。孔子这种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他以实际行动说明,如果教师对学生抱着共同学习,相互促进的思想就能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修养从而达到促进师生关系发展的。孔子这种可贵的教育思想,我们应予以肯定并加以吸收。

其次,提倡坦诚相待,真诚相交。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近也。”(《述而篇》)又例如他对子颜曰:“存用我的,则将行道于世,不用我则将藏道于身,这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即“用之则行,言之则藏,惟我寸尔有是夫。”(《述而篇》)这已不像师生间的谈话,而完全是平等的朋友之间的谈心了。学生“伯牛有病,子问之,自犏执其手,”感叹说:“之之,命夫矣!斯人也而有斯疫也。”(《雍也篇》)又如颜曰死,孔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为恸而谁为?”(《先进篇》)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孔子对学生坦诚相对,真诚交往。所以学生对孔子更是倍加尊敬。有人毁谤孔,子贡就说:“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子张篇》)而这就是师生坦诚相对的表现。对孔子在言行上出现的错误,学生也能指出,这使到孔子在弟子中间的形象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篇》)正是孔子对学生的深厚感情使弟子对孔子真诚交往,不离不弃,师生之间能够融洽相处教学相长,同时也成就了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至圣先师”的地位。

综上所述,《论语》中孔子的教育言论虽分布在各章里,但将它们归纳出来,能清晰地看到孔子的教育理念。孔子作为一位终生奋斗不息的教育家,不仅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创立了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其教育思想,在古代漫长的年代里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孔子只重视人的道德修养方面而不重视生产实践,缺乏创新,只侧重个人道德层面的提高,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所谓的“君子”,但这种“君子”是当时剥削阶级的维护者。所以任何夸大或美化孔子的贡献是不对的,但无视他的成绩也是错误的。因为孔子教育思想中有许多精华,如何更好地研究他,吸收它,并将它进一步发扬光大,是当前教育界的一大任务,也是孔子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必须继承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继承孔子教育思想的积极方面,让其在新世纪再放异彩。

参考文献

〔1〕.中华孔子研究所编.孔子研究论文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2〕.匡亚明.孔子评传〔m〕.山东:齐鲁书社出版.,1985.

〔3〕.王兴.论语.仁者的教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教育小论文综合素质篇三

摘要:茶道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与此同时,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高校扩招潮的来临,我国高等教育直接步入大众化教育的阶段。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在提高全民素质的同时,也对我国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茶道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其引起了很多高校的重视。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与茶文化相关的专业与课程,通过这些茶文化教育课程不仅能让当代大学生更了解我国的茶文化,还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茶道在高校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茶道;教育;管理思维

1茶道的起源与文化内涵

我国是茶叶的原产地,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具有世界上最完整的茶叶产业体系,并且在国际茶叶生产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20xx年底,我国茶园面积达4000多万亩,产量超过200多万吨,分别占全球总数的50%与40%左右。茶产业是中国特色产业与生计产业,全国近20个省(区、市)生产茶叶。茶产业是部分产茶县的支柱产业,是许多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手段。近1亿人口以茶为生,在某些中西部贫困山区,茶业是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茶叶在国内有着坚实的消费基础。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消费国,40%左右的人口有饮茶习惯。茶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中国人有“客来敬茶”、“以茶会友”的传统风俗,“柴米油盐酱醋茶”更是中国人民生活中的开门七件事。茶叶在我国城乡居民的日常消费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最主要的饮品之一,对于提高居民膳食水平,丰富餐饮文化举足轻重。

追根溯源,茶文化研究缘起于《茶经》。《茶经》由唐代陆羽所撰,被称为“茶叶百科全书”,是迄今为止最早的茶学专著。《茶经》分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等十章,阐释了茶叶生产的源与流、发展现状、制茶工艺、品茗技巧、饮茶技艺以及茶道艺术等。在《茶经》问世之后,各个朝代的文化发展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茶道茶文化也成为了我国的一种重要文化。在宋代,民间出现点茶、斗茶等活动,这也让茶道的发展迈向民间。在宋代之后,社会居民充分利用茶道文化来加强与亲友之间的联系。

适度饮茶可以起到平心静气、提神醒脑的作用。通过饮茶,还能加强新陈代谢,有益于消化系统的运作,可以振奋精神,从而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随着饮茶主体范围的扩大及人们对茶叶功能认识的加深,茶叶开始逐渐普及,走入寻常百姓家。人们发现茶叶不仅是一种健康、可口的饮品,还具有较好的“药效”功能。这也激发了我国居民对茶的研究兴趣。茶道也成为很多居民生活的一部分,社会大众对茶的研究推动了茶道的发展。茶道融合了多种思想,包括了宗教、哲学、伦理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茶道的内涵还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目前,茶道在居民的养生环节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普通居民通过学习茶道,还可以提升自己的修养,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宣传我国优秀的文化。茶道所包含的多种学科知识也让学习者受益匪浅。茶道在提升居民的整体素质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茶道在高校教育管理思维中的应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茶道在高校教育管理思维中的价值

我国很多居民对茶道缺乏足够的了解,很多消费者对茶道与茶文化的认识都停留在休闲文化的层面,事实上茶道的所蕴含的文化已经超越了休闲文化的范畴。目前我国很多的高校都开设了与茶道相关的课程,这些高校开设茶道课程的目的,不仅仅是因为我国具有巨大的茶叶消费市场,还因为将茶道所蕴含的道理融入到高校教学管理中,有利于帮助我国大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与社会责任意识。因此,我国高等院校积极探索茶道与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结合的突破口,从而提升高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水平。

2.1茶道能够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

茶道蕴含着比较丰富的内涵与哲学思想,通过对茶道知识的学习,能够帮助我国大学生学习传统的优秀文化,并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我国的茶道文化中融合了儒家思想文化、哲学文化美学等文化。通过学习茶道知识,能够帮助我国大学生了解不同流派、不同学科层面的知识。大学生通过学习茶道知识,不仅可以了解儒家思想文化,还可以学习到哲学道理与文学知识。因此,学习茶道知识能够有效的丰富大学生的知识面。高等院校开展茶道教育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2.2茶道精神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

我国茶道所蕴含的精神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随着我国茶文化与茶产业的发展,茶道精神也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奉献精神作为茶道所提倡的一种精神,对于我国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引导我国大学生学习茶道,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有利于树立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高端人才,肩负建设祖国的重任,培养他们的风险精神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3茶道精神能够促使大学生自我完善

茶道提倡人完善自身的品质,在茶道中要求茶叶外表干净,内在清明。将茶叶的这种要求对应到人的品质要求上,就是要求人能够具备高尚的品质与纯洁的内心。在市场经济时代,经济主体都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很难具有茶道精神所要求的品质。大学生通过学习茶道精神,有利于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从而养成良好的品质。茶道精神的这种作用,能够帮助高等院校提升学生的管理教育水平。

2.4茶道思想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茶道中蕴含着茶德思想,大学生通过学习茶道,有利于他们自觉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我国的茶文化流传到很多国家,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茶道中蕴含的精神对于我国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院校通过开展茶道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能够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度过大学生涯。

3茶道在高校教育管理思维中的应用

3.1明确茶道教育目标

我国高校之所以开设茶道教育课程,不仅仅是因为我国茶叶需求市场巨大,还因为茶道在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我国的高校在开展茶道教育时,必须明晰开展茶道教育的目标。高校茶道教育课程不能是简单的随波逐流,跟随其他高校的脚步。高校在开展茶道教育时,要对茶道教学工作进行统筹安排,通过多种茶道教学方式,确保茶道教育的目标能够实现。大学生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具有了解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并进行宣扬的责任。同时,开展茶道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的品质。高等院校开展茶道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各所高校要结合学校的发展状况,制定合适的茶道教育目标。

3.2创新茶道的教育手段

茶道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所蕴含的哲学也很深厚。要想让高校大学生掌握茶道中所蕴含的哲学内涵,仅仅依靠老师的茶道教育课程,显然不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同时,茶道教育课程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显得晦涩难懂,如果茶道授课老师采取照本宣科的教育方式,将会引起学生对茶道学科的抵触情绪,从而导致学生丧失对茶道知识学习的动力。目前,我国的一些高校都设置了与茶道相关的教育专业与课程,这也与我国巨大的茶市场需求有关。通过开设与茶道相关的课程,培养更多了解茶道内涵的人才,不仅有利于发展我国产业,也有利于宣传我国的茶文化。

3.3积极开展茶道教育

我国在很早之前就开始对茶道与茶文化展开了研究,并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茶道与茶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茶道中蕴含的文化与哲学具有我国的民族特色。我国的茶道提倡包容、与世无争的品质,这对于高校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与茶道文化产生时的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茶道的宣传与教育方式也要与时俱进。我国的高等院校在开展茶道教育时,要积极创新教育方式,探索新的时代背景下,茶道所蕴含的内涵与哲学,通过带领我国高校大学生学习茶道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与精神品质。通过学习茶道能够帮助我国的大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但是这个提升过程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需要学校坚持对学生开展茶道教育。

参考文献

[1]文艺.茶文化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功能和应用[j].福建茶叶,20xx(6):280.

[2]刘大勇.茶道在高校教育管理思维中的运用[j].福建茶叶,20xx(6):272.

[4]杨婷.浅析茶道在高校教育管理思维中的运用研究[j].福建茶叶,20xx(9):327.

教育小论文综合素质篇四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和实行,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迫切。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中,有关教学是否具有创新,是否能有新意成为了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正因为如此,初中体育创新教育已经成为了大多中学体育教师所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而初中体育作为一门普及体育知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学科,对其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那么,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体育课的优势,实施创新教育呢?现在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些我的看法。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初中体育教育是一门富有强烈运动气息的灵活教育,学生主要通过体验和聆听来感知体育,用想象来丰富体育,用实践活动来表现体育,用自己的创造来发展体育,感受体育的魅力。所以说,学生学习体育不仅仅是学会几项简单的运动,而是要在体育课中学会用自己所获得知识以及创见去挖掘新的知识,打破思维定势,实现一定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体育课上,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首先要注意启发他们的想象力。

二、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

创新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有助于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新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如:让学生尝试着用所学的知识整合自身的特征,寻求自己的体育运动长项和优势。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有趣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课上设计一些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游戏,活动等,比如说运动接龙,小型模仿秀,即兴体育项目表演等,让学生在学习中学有所获,学有所乐,乐有所思,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再次,教师还可以运用教学中的发现法、讨论法、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利用有效的教学媒介为学生学习设置情景,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让学生养成勤思、善问、好学、乐于探索,善于实践的学习习惯,为他们创新能力的形成、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态度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态度

作为初中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不因循守旧,不固步自封,善于突破习惯定势,能够从学生的学习中寻找学生学习知识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创新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虽然对问题有许多独到的看法,但有时却不一定准确,还有部分学生的创新通常和他们的任性与错误相伴。对此,教师要能够充分的理解和接受,毕竟学生敢于想象,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是好事,我们不能过多的限制和压制,甚或是否定他们的意见。因为这样不仅会打击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而且让他们经常接受到错误、失败的情感体验后,会使许多学生逐渐失去兴趣和信心,从而拒绝尝试。严重影响了他们创造力的发展。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要正切对待他们的观点和想法,并给以正确的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创新,大胆探索。在培养他们树立良好的习惯和正切的价值观的同时,培养、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注意方法,杜绝盲目创新

作为初中体育教师,要时刻铭记,再多关于创新教学的理论和方法,都只是用于辅导教学,推进教学的。其主要是起到绿叶的作用,用以衬托体育教学和学习的美丽,所以教师在运用创新方法时切忌不要“喧宾夺主”,如不要过多的补充与体育相关的知识,要坚持适度原则,注意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同时,也不能把创新简单的理解为天马行空和不切实际,而是应该严格按照教学内容,以教学内容作为基点,精心创设每一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自己创设的环节中获得新知的同时,能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发掘和创新。这里我不妨举个例子来说,就拿体育室内课来讲,在初中体育课程中落实创新教育,也不能把新课程改革下的多媒体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投射各种各样的图片,播放声情并茂的体育内容就当作是自己教学方式的创新,因为过多的运用多媒体会冲淡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缩小学生的思考空间,即使多媒体的出现使得体育课堂变得声图并茂,热闹非凡,但是多媒体教学仍就只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而体育更多的还是需要学生的体验、感受和想象以及运动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运用多媒体过程中,仍然需要坚持适度原则,不能一味的堆砌图片、声音进行教学。

五、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开展广泛的学生活动由于受过去传统教学的影响,许多教师的教学,大多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学生发现知识,解决知识的过程。

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情感得不到升华。即使部分教师在课上设计了一些学生活动,但都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走的形势而已。而真正注重学生的参与,加强学生活动,是需要教师在平时就注重在课堂中开展的。而活动的内容也是可以丰富多样的。比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打比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可以开展内容丰富的体育游戏、体育比赛等多动,这些活动学生都比较乐于参与,而且易于接受。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也在不断的调整。体育教学要想实现优质高效的教育教学就必须不断革新教育思想,创新教育迫在眉睫。初中体育创新教育不仅要体育教师改变教学模式,完善教学方法,也需要学生参与其中,实现体验式教学,完成既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程皓月.浅谈体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j].教育科研,(3).

[2]刘海涛.浅谈初中体育课的创新教学[j].中国校外研究,(1).

教育小论文综合素质篇五

公共基础知识包括了政治、经济、法律、人文、历史、科技、行政、公文写作等知识。以下是要给大家介绍的公共基础知识策论文,欢迎各位的参考!

解读公共知识分子角色

[摘要]公共知识分子是个从国外引进过来的概念,本文提出了公共知识分子的三个特征,即具有超越学科所限的广泛学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具有面向大众的能力;并且认为,这种概括与米尔斯所著《社会学想象力》中关于社会科学家理想形象的阐述是吻合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未必都是套共知识分子,但社会科学家不应放弃公共知识分子的视野与关怀。

[关键词]公共知识分子;科层制与专家;社会科学家;理想形象

有人说,“《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对象太锁定在‘知识分子’,特别是社会学家,这是个问题”这句话恰好揭示出了本书定位的一个特殊偏好。的确,无论是前半部分对当时社会学基本操作方式的批判,还是后半部分对社会科学研究前景的展望,全书贯穿始终的是米尔斯对社会科学家使命的追寻――运用社会学想象力这种理智工具,打破后现代知识垄断于科层制与专家的情况,教化科层制顶峰的领袖与弱智化的普通大众,使真正的自由和理性成为民主社会的主流价值。可以说,社会科学知识分子是米尔斯寻找到的“在当代对抗当代”的“历史主体”,“公共知识分子”是米尔斯为社会科学家找到的理想定位。本文首先试图界定公共知识分子的内涵,紧接着具体讨论米尔斯的观点是在哪几个方面契合了公共知识分子的含义,尔后提出了公共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科学家使命的应然性和可能性。

一、公共知识分子的内涵

“公共知识分子”是个充满困难的范畴,尽管这个词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南方人物周刊》曾评选出“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该杂志给出了“谁是公共知识分子”的答案:他们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他们是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他们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这样一个答案为公共知识分子戴上了“圣贤”的光环,尽管现实中大部分知识分子无法在人格和学识两方面达到如此高的境界;这并不是一种严格的可操作的定义,但这个排比句式的陈述代表了社会对公共知识分子的期望。

学者朱苏力则在一篇专门讨论公共知识分子的论文中,给出了一个价值中性的经验的界定:公共知识分子是“越出其专业领域经常在公共媒体或论坛上就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分析和评论的知识分子,或是由于在特定时期自己专业是社会的热点问题而把自己专业的知识予以大众化的并且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关注的知识分子。”他强调,一个人是否是公共知识分子,并不隐含对这个人人格或学术成就高低的评价,并不考虑他行为的动机和是否希望成为公共知识分子的.意愿,而仅仅考虑行为者是否经常发表评论和分析,其所讨论的问题是否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是否超出了其专业领域,是否在将专业知识大众化,以及是否在公共媒体(主要是大众媒体,也包括一些“白领”读物或非严格专业学术性的杂志)上讨论。我们可以发现,朱苏力在文中列举的社会科学各领域的公共知识分子却与《南方人物周刊》评选出的50人大部分重合,可见无论是价值褒义的应然性概念还是中性的经验界定,都对公共知识分子的含义有较为一致的认知。

二、米尔斯笔下的社会科学家

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米尔斯对社会科学家的理想形象的阐述散见于各个章节。但是进行归纳却可以发现,他所期许的社会科学家的形象其实正好吻合了公共知识分子的几个特征。社会科学家应成为摆脱科层制的独立研究者。在本书的第十章,米尔斯明确指出了社会科学家作为理性人所自我期许的三种政治角色:第一种是“哲学王”,渴望赋予掌握知识的人更大的权力;第二种是成为国王的幕僚,个体社会科学家最通行的角色就是成为功能合理性的科层制的一部分;第三种是社会科学家在做自己的研究、选择自己的问题时保持独立性,不过其研究要面向国王和“公众”。第三种角色是米尔斯所极力倡导的,因为“这样的社会科学家才可以称为社会科学的自控社团中的理性成员”,他们才可以运用社会科学想象力这种公共的智力工具。社会科学家在面对其他社会群体时,应当如何确定自身的定位呢?米尔斯告诉我们,社会科学家通常生活于阶级、地位和权力皆为中等的环境之中。他很难超然于社会之外,然而社会科学家不仅是一名“普通人”,正是他的学术职责要使他超越自己生活其中的环境。这种“超越自己生活其中环境”正是社会科学家独立性的体现。尽管米尔斯敏锐地发现社会科学家已经越来越远离权力的中心,但他显然并不希望社会科学家与政治有密切地联系。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他着力批判了科层制气质的渗透,也是认为“社会科学家的个人研究依赖于科层组织,他会丧失个人自主性”,这种“自主性”可以理解为批判能力,更进一步说就是公共知识分子的本分。

社会科学家应成为跨学科知识的拥有者。承接上文,米尔斯接着指出,“按照工作性质,我们对于社会结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推动其运动的历史机制有所理解。但很明显,我们还无法掌握目前可以借之影响历史机制的主要权力手段。”尽管社会科学家“无权”,但社会科学家所拥有的知识使他们超越了“普通人”。可见,米尔斯笔下的社会科学家是社会的“文化精英”。更为重要的是,社会科学家所拥有的知识应该是跨学科的,因为“要阐明和解决我们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主要问题,都需要从不止一个学科中选取材料、概念和方法。社会科学家不必为了熟悉某一学科的材料和视角,以便运用它们解决他所研究的问题,而去‘掌握这一学科’。专业化应当以这种重要的问题,而非恪守学科界限的方式进行。”那么,我们如何能拥有“百科全书式般的头脑”,掌握各个领域的广泛知识呢?对此米尔斯的回答似乎并不确切,但他乐观地认为,社会科学家绝对有可能拥有这种自由穿梭于各个学科间的能力,“只要把握住专业的本质,也一样能逐渐领会这一制度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从而领会到与其他制度范畴的联系。”

社会科学家应成为教化大众自由和理性的公共教育者。社会科学家作为教授向学生授课,偶尔也通过讲演、写作,向更广泛的公众和具有更重要地位的人进行宣传。“如果他关注文科教育,也就是说有很大自由的教育,那么他的公共角色有两个目标:他应当为个人所做的,就是将个人困扰和思虑转换为可直接诉诸理性的社会论题和问题:他的目的是帮助个体成为自我教育的人,这只有当他获得理性和自由时才能实现。他应当为社会所做的,就是反抗一切摧毁真实公众而创造一个大众社会的力量,或者从积极的目的看,他的目标就是帮助培养自我修养的公众,并提升他们的修养。”我们可以看出,米尔斯赞成的是大学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传统,他认为“大学文科教育的最终产品不外乎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男士女士;简而言之,即自由和理性的个体。”而在社会科学家教育公众的职责背后,最终包含的是米尔斯对“民主”社会的政治理想,他与许多人热切赞扬的“大众社会”中的“大众”有着本质区别。米尔斯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无论社会科学家的政治角色是什么,如何履行,效果如何,都是同民主的普及程度密切相关的。”如果我们选择了上述第三种角色,即独立自主的角色,则意味着我们努力在一个非全体民主的社会中以民主的方式行事,通过这种做法,“努力使社会更加民主”。即使民主的政党、运动和公众缺失,也并不意味着社会科学家作为教育者可以放弃自己的责任:他们仍应努力将教育制度形成一个框架,使公众在其中得以解放,起码是开始解放,并在其中鼓励与维持讨论’他们仍应以非学院的角色教化这种公众。

三、社会科学家成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可能性和应然性

尽管米尔斯热切地希望社会科学家成为公共知识分子,但社会科学家是否应该承担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其实远未在社会科学界达成一致。仅以社会学的传统为例,米尔斯将欧洲古典社会学解释为一个由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学家向公众宣讲民主与自由价值观的话语载体,力图将社会学建设成为一个欧洲式的富于历史与现实使命的“公共社会学”,显然是希望涌现出更多的公共知识分子。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关于知识分子想象性的建构,都在反思自己该如何履行这个称谓的角色行为。换言之,何为知识分子的提问,决非抽象概念的厘定,更是一个实践理性问题,关乎当代社会中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的认同和行为问题。米尔斯建构出的社会科学家成为公共知识分子的理想形象在美国结构功能主义大行其道之时,成为一声与众不同的呐喊。尽管他的观点未必毫无争议,但无论任何时代,我们都应该在所谓大的洪流裹挟中保持一份清醒,坚守理想与信念。在我看来,这可能就是公共知识分子留给当今时代、尤其是社会科学工作者最宝贵的精神遗产。社会科学工作者未必都是公共知识分子,可以在某个领域某些方面深造并作出突出贡献,但社会科学家不应放弃公共知识分子的视野与关怀。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