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

时间:2023-09-24 22:22:22 作者:雨中梧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教学反思篇一

这一节课从教学设计来看,遵循了以科学探究为主要的活动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参与度很高,体现了“做中学”的精神。通过这一节课,学生基本上了解了什么是溶解、溶液、溶质和溶剂以及溶液的特点,并初步掌握了如何控制变量设计简单的对照实验的方法。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相应的活动,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但是观察学生的活动记录单,会发现,虽然学生表达的很清晰,但在记录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语言的组织能力和书写能力还有待于继续指导和加强;同时记录的方式过于单调,如果能以文字再配上图形,效果会更好。再者,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特别是全班讨论和交流的时候,未能做到“畅所欲言”,有个别小组虽然活动现象与其他小组不同,但是不能实事求是地表达。这种现象的出现值得教师反思!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我对于在备课的过程中预想到的问题能够进行合理的处理,但是对于在活动过程中生成的东西,我未能全部处理好,特别是在讨论“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的活动中,有学生提出“再加入一种溶质会影响溶解的快慢”的时候,我既未肯定也未由此展开,处理的不得体,虽然当时我的脑海中出现了“催化剂”的概念,但未能以合理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或许能够说明教师本身在知识的储备上还有待于加强,同时聆听学生的交流时的反馈意识也有待于加强。当然,对于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的,这将成为我日后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教学反思篇二

一、对高考考纲的思考

对于难溶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一直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出现频率很高。重点要求学生能够从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等角度对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沉淀的转化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通过对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的理解,对以后从事更高层次的化学研究打下基础。

二、对于教学设计的思考

这节课本人只是对理论课教学的一种尝试。一般对于理论课,大多数老师都认为不好上,上课干巴巴,一般都是老师直接给出结论,再通过练习进行巩固。传统教法体现不了学生自身的一些能力,而新课标要求学生在活动探究中自主学习知识。因此本人在设计时,就想能不能也通过实验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老师端给学生。正是基于这种想法,本人尝试着设计了这样一节课。

(1)通过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先展示石灰石溶洞图片,引发学生思考溶洞的形成,引入课题。

(2)设计了2个补充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补充实验(一):饱和食盐水中滴加浓盐酸,有白色晶体析出。帮助学生回顾溶解平衡的相关知识,为后面将“有难溶物生成的离子反应”转化为“难溶电解质溶解的问题”来研究做铺垫。

补充实验(二):取agcl的饱和溶液,往里滴加浓盐酸,又有白色晶体析出。

(3)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用flash动画形象模拟baso4沉淀、溶解过程,这样很好突破了本节的难点。顺利解决了本节的难点后,学生就可以据以往学习的化学平衡知识总结出难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定义、特征及影响因素。

(4)帮助学生理解了本节的难点:难溶电解质也存在溶解平衡。并强调我们现在所接触的盐都是强电解质,溶于水的那部分盐完全电离,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此平衡与弱电解质平衡最大的区别就是:溶解平衡是指已溶解的溶质与未溶解的溶质之间形成的沉淀与溶解的平衡状态,而电离平衡则是指已经溶解在溶液中的弱电解质分子与离子之间的转化达到平衡状态。

三、对于教学过程的思考

(1)通过分析熟悉问题入手,培养学生对常见而未深入思考的问题建立全新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科学奥秘的探索精神。

(2)强调类比思维在科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3)我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反思自己教学行为,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在练习时,我是让学生“阅读问题―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回归原题―反思”,从而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使学生认识到“解对诚可贵,反思价更高”的道理。

(4)在完成教学任务后,以两道思考题作为课后探究的课题留给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与解决,以期深化对本节重难点的理解与突破,并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是可以指导人类活动的,体会化学对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激发学习热情。

四、课堂中不足的反思

虽然自认为本节课效果还不错,但是不足的地方也很多。

一是,在完成本节教学任务后,把课后思考――agcl能和ki溶液反应吗?(向盛有10滴0.1mol/l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0.1mol/lnacl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沉淀生成。向其中滴加0.1mol/lki溶液,会产生什么实验现象?)作为课后探究的课题,然后进行课堂小结,课就会更完美了。

二是,因为时间关系,ksp的应用方面,讲完之后来不及让学生练习,这样就有种课没上完的感觉。有点遗憾!

三是,原本计划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反思学生“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在练习时,我是让学生“阅读问题―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回归原题―反思”,从而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使学生认识到“解对诚可贵,反思价更高”的道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高度。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教学反思篇三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刚一上课,我端起一杯凉开水,向里放了一块水果糖,和学生交流:老师这有一杯凉开水,我在里面放了一颗水果糖,请一位同学来尝一尝。这样的情境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并且都想来亲自尝一尝,情绪马上被调动起来了。接着教师问:如果我想在短时间内喝到一杯很甜的糖水,你有办法让糖快点溶解吗?这个问题又激起了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顾,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做好了情绪和知识等方面的准备,自然地进入了学习状态。

二、由“扶”到“放”突破重点难点。

学习对比实验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我主要采取了先以一种实验方法为主(加热),指导学生掌握用对比实验进行研究的方法,并进行了演示实验。然后让学生探究搅拌和碾碎两种实验怎样做对比实验。这样由扶到放的过程,学生对对比实验概念的理解逐渐加深。在课前谈话时,我还采用了“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对比实验:同学们,如果有两个同学小明和小红,我说小明跑得快,怎么证明?当我问到怎么知道加热能使溶解更快呢?学生马上意识到必须用两个烧杯来做实验,必须有几个条件是相同的,只能有一个条件是不同的,从而建立了“对比”的概念,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认识被强化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课堂的结束不应成为问题的终点,而应成为学生研究新问题的起点。我们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科学课堂,更应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科学课堂,课下继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在学生综合运用加快溶解的方法完成游戏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这里有100ml水,我想把这5颗糖都放下去,这5颗糖会不会都能溶解,如果会,我再放5颗、10颗、15颗,它们还会溶解吗?这样把学生的探究热情延伸到了课外,科学探究能力、科学素养等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教学反思篇四

科学探究目标是:在观察的基础上,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所学的知识对问题做出假设。课上我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假设并对自己的假设说出理由。但是我疑惑的是:怎样引导他们将假设的理由写下来。由于是第一次接触这种课很多的孩子不知道怎么写,所以这一环节进行的有点慢。

科学态度目标是:对科学探究保持探究的热情。关于这一点儿,我觉得在上课时,我要鼓励他们的发现,争取让每个人都有实验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实验探究的乐趣。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教学反思篇五

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通过学生讨论:回顾比较与电离平衡的联系与区别,分清几种平衡的研究对象和平衡过程,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表达式:

agcl(s)=ag+(aq)+cl―(aq)

学生练习baso4,mg(oh)2等溶解平衡表达式。

3、特征:“逆”,“等”,“动”,“定”,“变”。

4、影响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遵循平衡移动原理

a、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b、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5、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ksp)学生阅读【科学视野】,复习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表达式、意义。

(1)表达式:ksp=c(ag+)、c(cl―)

(2)ksp的意义:ksp的大小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离子浓度改变可使平衡移动,但ksp不变。相同温度时,ksp越大,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越大。

(3)ksp的应用

课堂总结: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作为一种平衡体系,遵从平衡移动原理。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得出来的要比教师讲出来的好的多,完成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相关知识,这是一个不小的收获。达到了探究的效果,并有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20分钟)

第四环节: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通过课后1、2、5、题的练习,加深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理论的认识,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6分钟)

第五环节:科堂小结;布置作业;课外研讨,迁移创新。

查找资料:沉淀反应在生产,科研,环保等领域的应用。这一环节主要是课堂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3分钟)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所以板书主要写出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相关理论知识。

六、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要抓住平衡的思想来授课。之前学过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有了这样的基础,应该说对沉淀的溶解平衡,学生感到容易理解,但还是应该对于沉淀的溶解平衡的特点讲解清楚。教学资源利用合理。

七、说教学评价

这部分内容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多,通过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判断,分析,推理,计算的能力。符合新课程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的思想。也符合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八、板书设计

相关范文推荐
  • 09-24 最新二年级儿子们教学反思总结 二年级教学反思(优秀10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
  • 09-24 2023年镇组织委员是 大学当组织委员心得体会(大全7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
  • 09-24 2023年四年级校本教学计划和教案(实用7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那关于计划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计划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
  • 09-24 每天的计划表画简单又漂亮 小学班主任每天工作计划(模板5篇)
    计划是一种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工具,也是一种组织和管理的工具。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提高工作效率,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和有意义。以下是小编为大
  • 09-24 参观药店实训心得体会(精选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
  • 09-24 2023年矛盾纠纷排查报告(优质5篇)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
  • 09-24 幼儿园小班拜年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我
  • 09-24 2023年小班大拜年活动方案及总结 小班活动方案(优秀7篇)
    方案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实现路径。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方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
  • 09-24 2023年分类与整理教学反思(精选7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 09-24 儿子们的教学反思(优质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