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热门体会乘法的意义(模板17篇)

热门体会乘法的意义(模板17篇)

时间:2023-10-22 17:52:23 作者:念青松 热门体会乘法的意义(模板17篇)

环保宣传是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环保宣传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用针对性的宣传策略。环保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乘法的意义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接触英语时间不长,学生们的水平参差不齐,我觉得学生基础比较差,在班级中存在优生和差生,但是在英语课中差生和中等生存在居多,每次面对这些学生我都觉得很头疼,有些孩子没有好的成长环境。我在上课的时候让个别学生起来读,我反复的领着他们读,再读起来还是不会读,我气的脸红脖子粗,但是之后想想孩子们也不容易,有时我会觉得学英语对他们来说太难了。我觉得小学学英语可以作为一种兴趣来培养,不能一味的考试,而让有些学生慢慢失去了信心。

字母的学习是学习英语的前提条件,我们这儿的学生是从三年级开始学英语的,所以我们在学生刚刚学习英语是就对学生进行字母教学在边教课文的过程中,每节课学习3—4个字母,我在教字母时,主要强调了三点:笔画、笔顺、占格数。现在学生们基本都能自己默写出来,掌握的很好,这样就在以后的`教学中提供了很多方便。

总之做每件事情都有利与弊,学习英语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也变的越来越重要,这个社会需要我们学会英语,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在教学中不断充实自己,做到终身学习,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乘法的意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的例1和第25、26页的乘法交换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五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加深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各部分名称的认识,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能够用乘法交换律验算乘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授课类型:新授课练习课。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

授课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教师出示复习题。

1、同学们乘8辆汽车去参观,平均每辆汽车坐45人。去参观的一共有多少人?

3、小荣家养鸭45只,养的鸡比鸭多90只。小荣家养鸡多少只?

上面这些题哪些可以用乘法计算?为什么?

二、新课。

用加法计算:5+5+5+5+5+5=30(个)。

解答这道题用乘法计算简便还是用加法计算简便?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乘号前面的数叫做被乘数,乘号后面的数叫做乘数,乘得的数叫做积。被乘数和乘数又叫做积的因数。

注意:一个数和1相乘,仍得原数。例如:1×3=33×1=31×1=1。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例如:0×3=03×0=00×0=0。

2、教学乘法交换律。

让学生再看例1的插图,然后教师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同乘法计算还可以这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6×5=30(个)。

比较一下这两个乘法算式,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学生发言后,教师边说边板书: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三、巩固练习:

1、做第26页“做一做”的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核对。

2、做练习五的第3、4题。学生独立做完后,再集体核对。

四、作业 :练习五的第1、2、5题。

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什么叫乘法的交换律?

用加法计算:5+5+5+5+5+5=30(个)。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乘号前面的数叫做被乘数,乘号后面的数叫做乘数,乘得的数叫做积。被乘数和乘数又叫做积的因数。

注意:一个数和1相乘,仍得原数。例如:1×3=33×1=31×1=1。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例如:0×3=03×0=00×0=0。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乘法的意义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概括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及乘除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过程:

1、谈话。师生相互交流兴趣爱好。

(1)生谈爱好。

(2)师:老师的爱好是插花,昨天下午老师老师就在花瓶里插了几瓶花,来看看吧。

(3)投影展示课本插图。

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获得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口答教师课件出示(1)。

3、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快速列式计算。

4、学生汇报算式:用加法算:3+3+3+3=12;用乘法算:

5、哪个算式简单?比较这两个算式,你能说说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

6、学生汇报后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7、师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并板书在下边。

1、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

2、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例2(2)(3)。

4、小组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6、根据回答板书: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并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

7、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第1题是求4个3的和,用乘法计算,第2、3题正好相反,是已知4和3的积是12,还知道其中一个因数是34或者4,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从这三道题的计算和除法的意义可以看出,除法运算和乘法运算实际上是相反的运算,所以,我们说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板书)。

1、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都有什么关系?怎样求因数?怎样求被除数和除数?

2、会用等式表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吗?

2、通过今天的学习,对乘除法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呢?谁来说说你的收获?

乘法的意义教学反思

本节课创设“儿童乐园”一系列问题来展开教学活动的。我从游乐园的情境导入,组织小组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本节课是通过由一般的加法算式(加数不同的加法算式),过渡到有相同加数的特殊的加法算式,并且是说出几个相同加数连加和是多少,在课堂上让学生列出算式如:

4+4+4+4+4+4=24, 3+3+3=9,2+2+2+2=8

之后,让学生会感觉到这样的算式太麻烦了,算式写得这么长很不方便,学生要求能不能用简单一点的算法来进行计算。看来我的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已经达到了,让学生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由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可以用乘法计算。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如趣味卡片、挂图,学具盒的运用以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注重了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并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不足是在课堂上出现的关于计算错误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培养学生的数感,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乘法的意义

让学生看投影图,听录音,解答以下三道题:

2.第二小组有4个人,每人都是捐3元,清算出这4个人一共捐款多少元?

3.第三小组有6个人,每人都是捐5元。请算出这6个人一共捐款多少元?

学生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同学们,刚才在解答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有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只要一步就可以解答。同学们想不想学?这种方法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让学生说说你想学什么?

(二)教学例1。

1.师生共同摆红花,教师指导写乘法算式。

(1)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摆红花,每次摆2朵,摆3次。

(2)让学生看图,说说是怎么摆的?摆了几个2朵?(师板书:3个2)。

(3)要求一共有几朵红花?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

(4)让学生观察这题的三个加数有什么特点?有几个相同加数相加?从而引出还可以用乘法算。

(5)认识乘号,教学乘号的写法。

引导学生与拼音字母“x”比,然后书写一遍。

(6)指导写乘法算式。

写乘法算式时,先看相同加数是几?(相同加数是2,先写相同加数2,再写“x”。

(7)指导读乘法算式,并说出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2x3",表示什么?)。

2、学生自己摆方块,尝试写乘法算式。

请同学们听老师讲要求,独立摆方块,每排摆3个,摆4排。(师巡视)。

(1)看图说说怎么摆?摆了几个3?(师板书:4个3)。

(2)要求一共摆了多少个方块,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

(4)师小结写乘法算式的方法:一看、二数。

3.学生看图说留意,独立写乘法算式。

师出示一组圆形图,让学生认真看图,同桌互说图意,并用两种方法解答。

4.指导看书第109~110页,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表示什么?并把课本pll0填空完整。

5.师引导学生看一看三个加法算式,找出共同的特点,比一比,哪一种算法简便,让学生说一说乘法的含义。

6、阅书,齐读乘法含义。

7.用学到的乘法知识,来解决新课前的三道复习题。

1.课本第110页"做一做"第1题。

2.先读算式,再用圆片摆一摆。

2×33×2。

3.根据乘法算式,有节奏地做拍手游戏。

2×55×2。

4.说一说下面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然后做“找朋友”游戏。

4×33×4。

1.通过这节课学习,你知道哪些知识。

2、学到哪些方法?

3.还有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解决。

乘法的意义教学反思

教学是在探究中发展的,对这一失误有两个方面值得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开放的课堂注重学生个性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时会出现偏颇,甚至错误,而这种理解往往是学生的心里话,当出现这种现象时,教师应该适当引导,找准产生偏颇错误的症结,再将问题还给学生,调动他们查寻资料,作积极思考,从而更深入更全面更准确地看待文本中的人、事、理。这种启发思维探究的过程是极为珍贵的。如果教师不进行有效引导,久而久之,封住学生的口,凝固学生的脑,扼杀学生的思维。

《课标》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是多元的……”,《课标》也提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评价,对作品的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这就对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提出较高要求,特别是文言文教学,教师要有能力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生活,发现文学精神,发现古代的人,通过文本的学习发现个性的人,如学习《记承天寺夜游》发现苏轼,学习《醉翁亭记》发现欧阳修,学习《满井游记》发现袁宏道,学习《五柳先生传》发现陶渊明 ……教师只有博览群书,不断研究教材,不断吸收知识,才能和学生一起打开一扇扇的智慧之窗,发现一些发人深省的值得探究的东西。

达到欣赏传中人物的个性之美的目的。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由于时间原因,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和挖掘还不够,同时,对整个课堂生成性的、不曾预设的精彩缺乏有效调控。

乘法的意义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2、通过同数连加引出乘法算式,掌握写法、读法及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2、乘法算式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一、导入。

1、算一算。

2+2+2+2=  4+4+4=2           3+3+3=。

2、思考:像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算式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呢?

二、探究新知。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有关乘法的知识。(此处我认为不是提出“乘法”这一概念的最佳时机)。

1、电脑出示课件,根据画面你能提出问题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组合作,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

2、交流。

3、针对5+5+5+5+5+5+5+5=40进行乘法教学。

问: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

相同加数是5有8个这样的数,可以用乘法表示。

板书:8×5=40  5×8=40,介绍各部分的名称,读法。

4、小组将本组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汇报。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4+4+4=(  )(只)。

写成乘法算式:( )×( )=( )(只)。

或( )×( )=( )(只)。

三、试一试。

1、课本第6页自主练习1。

()+()=()  ()+()+()+()=()。

()×()=()  ()×()=()。

2、填一填。

3+3+3+3=( )×( )   5+5+5+5+5+5=( )×( )。

7+7+7=( )×( )     6+6+6+6+6=( )×( )。

3、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 )  ( )     ( )   ( )      ( )  ( )。

4、找朋友。

5、把图画补充完整。

2×4。

6、课本第7页第7题。

(1)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滑冰?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适时引导,加强学生的理解。

乘法的意义教学反思

当悦耳动听的音乐铃在耳边荡漾开去的时候,我与我的学生都在心底松了一口气:终于,《二泉映月》欣赏“完”了,也欣赏“懂”了!面对着一张张因收获而快乐的脸庞,注视着一双双因兴奋而清亮的眼睛,我又一次想到了“以人为本”这个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的,课程改革最关键的是改变过去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聚焦于学生的探究、发现、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其交流合作的能力;不是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要使学生在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获得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今天,当我与我的学生感受着《二泉映月》那优美而又激昂的旋律美时,震撼着阿炳坚强又正直的人格美时,我欣喜地发现:原来学生可以更美的!

《二泉映月》是一篇文情皆美的文章,初读此文,我便被文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空灵意境所吸引,更被蕴藏于文字但又淋漓尽致流露出的精神美所感染,而当我聆听完那举世闻名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后,内心更是震撼!这是一篇适合朗读,而且需要通过朗读来感悟的课文。我该怎样来指导学生朗读呢?“倾听孩子的声音”,脑海中飞快地闪过这一新课程亮点。我精神一振:为何不能在课堂上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情”呢?听听他们是怎样欣赏《二泉映月》的?于是,我在备课本上写下了这样一番设计:第一教时,先以音乐导入,在优美又激昂的旋律中帮助学生奠定感情基调——对曲子创作者的敬佩。然后给予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生在敬佩与好奇的情感驱使下,必然会兴趣昂然地开始自己的朗读。学生准备充分之后进行首次朗读反馈。只要求学生读,而不需要谈“为什么这样读”。接着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确定学生理解的难点,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第二教时,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课文之后再次清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这次应告诉大家“为什么这样读”。两次朗读,各有侧重,且逐层深入。前者是感悟的起点,后者则是理解后的感悟。

忐忑不安地开始上课,下课时却欣喜万分:初次朗读首先成为学生的“兴趣”时,他们大胆尝试,敢于思索,通过自己独特的朗读表达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的也许读得不够流利,但那份认真却使人欣慰;有的理解也许还不够深入,但自信却可见一斑……随着感悟的深入,理解的透彻,学生对于阿炳知道得更多,对于《二泉映月》也“懂”得更多。于是再次“朗读”便成为了学生表达情感的“需要”。他们通过朗读演绎着内心深处对课文的欣赏,对阿炳的崇敬,对曲子的喜爱……于是乎,有的同学配乐朗读,声情并茂;有的同学小组合作,情感共鸣;有的则激情昂扬,鼓舞人心;更有甚者有声有色地朗诵,使人震撼…….看着这“个性飞扬”的一幕幕,我感到了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小学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方面能起巨大作用。为了真正还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我作了一番大胆尝试:尝试让学生自己走近阿炳,尝试让学生与阿炳对话,与文本对话,尝试让学生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尝试让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为此,《二泉映月》第二教时便有了这样的构思:

学生轻轻地自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可把句子画出来,然后交流理解。

1.分享读懂的快乐。

2.提出读不懂的地方。

3.结合课文第3小节与课前搜集的资料合作解决疑问。

1.引读有关课文:听着,听着,阿炳的心——,他禁不住——。他要通过——,把——情怀,倾吐给——。

2.质疑:读到这儿,你觉得我们该研究什么问题了?

3.合作研究。

4.讨论交流。

当我终于把这设计定稿时,我很是担心:学生会质疑吗?他们能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吗?合作研究能解决问题吗?这一连串的“害怕”使我的心悬了起来。终于到了关键性的时刻:引读第五自然段的开头后,我静待着同学们提出该“研究”的问题。“阿炳怎样通过琴声来倾吐自己的情怀?”我惊喜啊,这不正是课文的重点吗?学生能一下子点出来,多棒呀。“阿炳想通过琴声倾吐自己怎样的情怀呢?”我又一次露出了喜悦的笑容。这个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理解的难点,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读懂了整篇文章。学生果然也急于解决他们想知道的问题。于是,小组合作研究,通过读课文,听音乐,看资料,津津有味地讨论交流。最后,大部分同学都明白了阿炳通过琴声曲调的变化起伏抒发了他内心对音乐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表达了对命运的抗争,更倾诉了对生活、家乡、大自然的热爱……此时,我心中的“石头”完全落了地,被惊喜笼罩住了的我豁然感到:“自主探究”原来是这样美丽!

一直以来,黑板是教师的“专用地”。教师可以在上面“指点江山”,学生面对的完全是教师的“蓝图”,他们往往是被动地接受,被动地理解,即使教师漂亮的板书是对课文最简洁的概括,生动的板画是对课文最形象的再现,学生也是完全被动的接受者,面对“神圣”的板书,他们不敢思索,也不能质疑。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假如真还给学生“自主”,那么这一块历来被学生视为“圣地”的黑板是否也应该成为学生的“用武之地”呢?《二泉映月》第二教时的后半部分设计让我领略到了学生无穷的智慧。黑板上书写着不仅仅是他们智慧的见解,更是一颗颗闪亮的“童心”。

课堂已接近尾声,学生已顺利地解决了自己提出的问题。在乐曲的感染之下,又一次投入地朗读课文。这一次,他们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读的,那抑扬顿挫的语调饱含着对乐曲的欣赏,那真情流露的眼神流淌着对阿炳的崇敬。看着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我激动极了:“这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旋律,这么美的情感已深深感动了我。我相信:同学们也一定陶醉其中,被阿炳杰出的音乐才华和顽强的奋斗精神所感动!此时此刻,你心目中的阿炳一定十分高大吧!那就请你在黑板上倾诉你对阿炳的崇敬,写出阿炳最令你感动的品质或精神吧!“刹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不再沉默是金,也不再犹豫不决,而是跃跃欲试,小手林立,因为他们内心的情感澎湃着,激动涌流着,他们愿意通过板书来倾吐这种感动。于是,黑板上便有了一颗颗闪闪的童心,一份份纯洁的童真。

文档为doc格式。

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2作文

授课课题整理与练习。

教学基本。

内容第52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的1-9题。

教学。

目的。

和要。

求1.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有清楚的认识。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乘法可以表示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3.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及难点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有清楚的认识。

教学方法。

及手段回顾、归纳。

学法指导细心计算。

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

预习第52页“回顾与整理”

小组讨论。

怎样计算分数乘法?

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举例说说你能解决哪些勇分数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二、练习与应用。

1、练习与应用1。

明确一个分数与此1相乘,积是原来的分数,一个分数与0相乘,积为0.

教学环节设计2、练习与应用2。

提醒:计算分数乘法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相乘。

3、练习与应用3。

4、练习与应用4。

说说每个问题求的是什么。

5、练习与应用6。

6、练习与应用8。

结合生活实际适当让学生理解“峰时段电价”与“谷时段电价”的含义。

7、练习与应用9。

三、评价与反思。

指导学生理解每项评价指标的含义,并让学生回忆相关的学习过程。

指名结合指标说一说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作业。

板书。

设计。

一个分数与此1相乘,积是原来的分数,一个分数与0相乘,积为0.

执行。

情况。

与课。

后小。

周次6课次(本周第几课时)5。

授课课题整理和练习。

教学基本。

内容。

教学。

目的。

和要。

求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及时总结,自我评价的能力。

3.提高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及难点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的能力。

教学方法。

及手段。

总结、评价。

学法指导观察、思考。

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12×1256×821×51418×89。

2、计算。

1516××15910×23×56。

533×22×12316×34×827。

3、解答应用题。

(1)甲地到乙地公路长180千米,一辆汽车已经行了全程的,已经行了多少千米?

二、探索与实践。

1、第10题。

引导学生发现:

第一小题后一个分数总是前一个的一半。

第二小题前一个数乘3/2的后一个数。

2、第11题。

先要让学生想一想先做什么?(先数一数图中一共有多少个方格,再让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已知条件完成操作。)。

3、思考题。

规律是:分母是相邻的自然数(不为0)、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差是它们的积。

三、课堂总结。

作业。

板书。

设计。

分母是相邻的自然数(不为0)、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差是它们的积。

执行。

情况。

与课。

后小。

《乘法的意义》教学反思

要求学生初步认识乘法,掌握乘法所表示的意义和读法。本节内容是在学了100以内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后学习的`,学生有了扎实的加法基础。同时学好本节内容也为学习乘法口诀表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学习了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对于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有扎实的计算基础。更容易理解和学习乘法的意义。

初步认识乘法,知道乘法比加法简便,掌握乘法的意义和读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比法认识乘法,掌握乘法的意义和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比法学习,认识乘法比加法简便。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难点。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通过连加算式的举例引出乘法的意义。通过对比法理解乘法比加法简便。

一,复习旧知(5分钟)。

老师在黑板上列出连加算式:

3+4+5=10+20+30=。

2+2+2=5+5+5=。

师巡视学生计算情况,并适当予以纠正。

二,探究新知(15分钟)。

大家观察上面四个连加算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师引导学生回答后,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更简单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师板书:

4+4+4+4+4=。

此算式可写成4×5=。

3+3+3+3+3=。

此算式可写成3×5=。

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4+4+4+4+4。

5个4相加,可以写成4×5或5×4。

读作:4乘5或5乘4。

三,课堂巩固练习(5分钟)。

5+5+5+5+5+5。

写成乘法算式是(),

读作()。

点名四个学生上黑板计算,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四,课堂小结2分钟。

今天我们初步认识了乘法,学习了乘法的意义和读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我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五,布置作业1分钟。

完成本节书上课后题。

板书设计。

4+4+4+4+45个4相加。

可写成4×5或5×4。读作:4乘5或5乘4。

教学反思。

我对本节课比较满意,课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对比法,让学生直观感受乘法比加法简便,学生容易掌握。我最满意的地方是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都想上黑板做算式题。本节课总体上达到了我期望的水平,但也有不足之处。在巩固练习阶段,部分学生容易把乘法算式读错。例如:5×6。部分学生读作:五乘六或者5乘6等于30。这些都是错误的读法。原因如下:1,学生把乘法算式的读法和100以内数的读法混淆;2,算式中没有的数想当然地读出来。如果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特别强调乘法算式读法中数字要小写,没有的数不要读。辨别5×6和5×6=30的读法不一样。

《乘法的意义》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乘法意义的练习课,而练习就不能是简单地重复,就不能是机械地做题,练习意味着要让学生实现认识上的突破。乘法意义是抽象的,怎样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这一内容,我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圣诞节快到了,3×4特别想为自己开一个大型的化妆舞会,想把自己打扮打扮,让自己变个样子。听到这个消息,学生们可热情了,都在帮3×4出注意、想办法。有的说可以变成3+3+3+3或4+4+4,有的同学建议它变成4×4—4或4×2+4,还有的说把它设计成3×6—3—3,……,学生的方案很多很多,从这些方案中可以看出他们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知道3×4就表示3个4或4个3。

老师的一句话:“淘气的3×4变成了12个方格子,可以吗?”打开了学生的视野,3×4不仅可以变成连加、乘加、乘减算式,还可以变成平面图形。接着,3×4又变成了立体图形,又变成了线段图,但不管怎么变,3×4表示的意义都是3个4或4个3。在这一环节中,数与形实现了完美的结合,乘法意义的几个模型一一体现,活泼的教学情境中不失浓浓的数学味道,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充分认识了乘法。

沿着3×4的化妆舞会继续研究,3×4可以表示4个3,再添一份就是5个3,再添一份就是6个3……如果有这样的100份、1000份、10000份呢?学生脱口而出: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个3。这是学生对乘法意义认识的突破。当教师出示有这样的n份时,学生轻松地说出就是n个3。这是对乘法意义的高度概括,学生的认识再一次实现了突破。教师的设计是层层深入的,学生沿着教师指引的方向,在朝着更深、更远迈进。

同样是求一盒巧克力有多少块,这个说用3个7再减3,那个说3个5再加3也行,还有同学说3个6也行。从不同的解决问题策略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乘法意义的个性化理解,看出学生可以对乘法意义进行灵活的应用。

整节课围绕乘法的意义展开,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在游戏、讨论中实现了对乘法意义的深入理解。

为学生打开一扇窗,学生将收获一个视野。

为学生指明一条路,学生将收获一个思考的方向。

为学生提供一个舞台,学生将收获一个创造的天地。

乘法的意义教案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

1、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3、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合作、交流等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4、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信心。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小棒摆成的小伞图,三角形图,星星图,花边图,小屋和树的图片。

一、激趣引入。

师生谈话,通过“玩”的谈话引出游乐场,并出示情景图。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先谈谈玩的事情,有兴趣吗?谁给大家说说,国庆节放假期间,你去那些地方玩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游乐场的图片。(出示图片)。

二、自主探究,认识乘法。

师: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们去游乐园逛一逛。

1、老师想请你们帮数一数:摩天轮上共有几人?

2、分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数?怎样算?

3、请分组汇报说说你们是怎样算的?

板书:略。

4、师小结:用上面算法来算,你觉得怎样?

太麻烦了。算式太长了,胳膊都写酸了。

整数乘法的意义

1、一位数的乘法法则。两个一位数相乘,可根据乘法定义用加法计算,通常可利用乘法表直接得出任意两个一位数的积。

2、多位数的乘法法则。依次用乘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分别去乘被乘数的每一数位上的数,然后将乘得的积加起来。

3、对于任意数a,有a×1=a,a×0=0×a=0。

乘法,是指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x”是乘号。从哲学角度解析,乘法是加法的.量变导致的质变结果。整数(包括负数),有理数(分数)和实数的乘法由这个基本定义的系统泛化来定义。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乘法表在我国很早就已产生。远在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广泛地被人们利用着。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已经引用部分乘法口诀。最初的九九歌是以“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口诀。

现在用的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45句的,通常称为小九九;还有一种是81句的,通常称为大九九。书中记载,大九九最早见于清陈杰著的《算法大成》。

乘法意义教学设计

本节课创设儿童乐园一系列问题来展开教学活动的。我从游乐园的情境导入,组织小组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本节课是通过由一般的加法算式(加数不同的加法算式),过渡到有相同加数的特殊的加法算式,并且是说出几个相同加数连加和是多少,在课堂上让学生列出算式如:

4+4+4+4+4+4=24,3+3+3=9,2+2+2+2=8。

之后,让学生会感觉到这样的算式太麻烦了,算式写得这么长很不方便,学生要求能不能用简单一点的算法来进行计算。看来我的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已经达到了,让学生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由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可以用乘法计算。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如趣味卡片、挂图,学具盒的运用以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注重了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并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不足是在课堂上出现的关于计算错误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培养学生的数感,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乘法的初步认识它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教材十分重视数学来源于生活及学生实际操作,首先通过学生比较熟悉而又十分喜爱的游乐园引起学生的兴趣,为认识乘法作准备。接着让学生用小棒摆各种各样的图案,由同数连加算式引出乘法。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通过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以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本课。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识别相同加数,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而我在教学中只轻轻地点了一下,致使有很多中下生不能列出正确的乘法算式,影响了教学效果。

这节课使我认识到:信任学生,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的,让学生自己去讲。

一、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几个几的表达方法。

二年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经验中,虽然经常见到几个几的现象,但很少用几个几来进行描述;而在课堂教学中,是首次认识几个几这种表达方式。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形成对几个几的感性认识。例如:

(1)看图。

(2)操作。

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并说一说:每几根小棒一组,一共有几组,也就是几个几根小棒?

(3)画一画。

每5个圆圈一组,画3组,就是几个几;你能用三角形画出2个4吗?

(4)游戏。

根据老师拍手的次数,说说看,老师一共拍了几个几下?

同桌同学一起玩拍手游戏。

让学生运用手、眼、耳、口、脑,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听、说多种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感知,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几个几的实际含义,在鲜活的具体情景中初步建立起几个几的表象。

二、在现实问题中引入乘法。

通过教材第二个例题一共有多少台电脑这个实际问题,自然引出乘法,让学生了解乘法产生的背景。

有关乘法各部分名称、读写方法等数学常识,通过让学生看书自学和集体交流来教学。

本环节的重点是沟通乘法算式意义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尽管没有明说:一个乘数是相同的加数,另一个乘数是相同加数的个数,但要引导学生思考并口述乘法算式的含义。如:

四乘二就表示4个2,为什么其中一个乘数是4呢?因为加数2有4个;为什么另一个乘数是2呢?因为相同的加数是2。

从而使学生对乘法的意义逐步由感性认识过度到理性认识。

三、

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乘法计算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通过加法和乘法算式的对比,在强烈反差中,使学生认识到求几个几用乘法算式表达比较简便,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打下基础。

例如:请学生列式计算9个2的和,看谁写得快。

四、加强对比,避免加法运算的负面干扰。

刚刚接触乘法计算时,学生容易把加法和乘法混淆。

例如把2个5相加,写成5×5;把5和4相加写成4×5;把2乘3的积算成5。

这样的错误是很正常的,在课堂上要有意识第通过一些对比练习,让孩子尽快弄清二者之间的区别。

五、抽象过程循序渐进。

由于二年级学生是初次接触乘法,认识几个几,接受新知有个过程。

在教学中,必须通过不同的情境,大量的实例,帮助学生积累足够形象感知,才能让学生领悟到这些不同实例的相似之处,从而在脑中建立起乘法意义。

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答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答方法。

可能会出现两种解法:6÷2=3(个)6×1/2=3(个)。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算式的意义,让学生明白这两个算式都表示求6的1/2是多少。

继续让学生求出(2)笑笑有多少个苹果?

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2、练习:

(1)教科书第5页“试一试”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讲评。

(2)教科书第6页“试一试”第2题。

先说说“九折”是什么意思?然后独立计算。

二、课堂练习。

1、教科书第6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在课本上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讲评。强调“先约分再计算”。

2、教科书第6页“练一练”第1、3题。

提醒学生认真读题。学生完成后再讲评。

3、教科书第6页“练一练”第4题。

先让学生完成,在说说解题思路。

乘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1/33/72/54/97/105/14。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分数乘以分数,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2题,注意让学生体验分数相乘的积于每一个乘数的关系。

学生做第3题,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几分之几与占整体1之间的关系。

学生做第4题,让学生能够学会比较1/2的3/4和4/5占整体1的大小。

学生做第5题,教师注意让学生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6题,让学生注意区分不同标准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学生做第7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利用分数乘法学会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第8题,学生根据学过的分数乘法知识,分辨一下唐僧分西瓜是否公平。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的例1和第59、60页的乘法交换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三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加深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各部分名称的认识,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能够用乘法交换律验算乘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具准备:把下面复习中的题目写在小黑板上,把例1的插图放大成挂图。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教师:我们在前面复习总结了加法和减法,今天要复习总结乘法。

教师出示复习题。

1.同学们乘8辆汽车去参观,平均每辆汽车坐45人。去参观的一共有多人?

3.小荣家养鸭45只,养的鸡是鸭的3倍,小荣家养鸡多少只?

4.小荣家养鸭45只,养的鸡比鸭多90只。小荣家养鸡多少只?

先让学生默读题目,然后教师提问:

“上面这些题目哪些题可以用乘法计算?为什么?”请三、四个学生逐题回答能不能用乘法计算。

教师:第1题和第3题可以用乘法计算,因为这两道题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二、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例1的插图,再提问:

“要求盘里的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可以怎样求?”

“还可以怎样求?”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用加法计算:5+5+5+5+5+5=30(个)。

用乘法计算:5×6=30(个)。

“乘法算式5乘以6表示什么?”(6个5相加)。

“乘法算式中的被乘数5是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相同的加数。)。

“乘法算式中的乘数6是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相同的加数的个数)。

“解答这道题用加法计算简便,还是用乘法计算简便?”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哪些方法比较简便?”

“你能说出乘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吗?”

教题肯定学生的回答,再强调说明并板书: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接着让学生看教科书第61页,齐读两遍书上的结语。

“乘法算式中乘号前面的数叫什么数?表示什么?”

“乘法算式中乘号后面的数叫什么数?表示什么?”

“被乘数和乘数又叫什么数?”

教师:学过因数以后,在一个算式中被乘数和乘数就可以不必严格区分了。

2.教学乘数是1和0的乘法。

(1)教学一个数和1相乘。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算式:1×3、3×1、1×1。

“1乘以3等于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3=3,表示3个1相加的和是3。

“3乘以1等于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最后教师说明:1个3不能相加,3乘以1就表示1个3还是3,再板书3×1=3。

“1乘以1等于什么?能不能说这个算式表示1个1相加?”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教师再说明:1个1不能相加,1乘以1就表示1个1还是1,算式是1×1=1。

“这三个乘法算式都和哪个数有关系?”(都和1有关系)。

下面我们一齐看一看一个数和1相乘它们的乘积怎样,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下面一些算式:

6×1=     1×8=    1×10=     123×1=。

“谁能说一说一个数和1相乘的积有什么特点?”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

教师边说边板书:一个数和1相乘,仍得原数。

(2)教学一个数和0相乘。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算式0×3=    3×0=    0×0=。

“0乘以3等于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0×3=0表示3个0相加的和是0。

“0乘以0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0个0不能相加,0乘以0就表示0个0还是0,算式是:0×0=0。

“这三个算式都和哪个数有关系?”(都和0有关系)。

“一个数和0相乘它们的积有什么特点?”

教师边说边板书,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让学生再看例2的插图,然后教师提问:

“要求一共有多少鸡蛋,用乘法计算还可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6×5=30(个)。

“比较一下这两个乘法算式,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多让几个学生发言,互相补充。

教师:这两个算式都是两个数相乘,只是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算出的结果相同。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结论是不是有普遍性。

“12乘以5等于多少?5乘以12呢?”学生口算,教师板书算式。

“400乘以20等于多少?20乘以400呢?”学生口算,教师板书算式。

“100乘以1000等于多少?1000乘以100呢?”学生口算,教师板书算式。

“通过上面这些乘法计算,可以看出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计算结果怎样?”

学生发言后,教师边说边板书:两个数相乘,并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谁能够用字母把乘法交换律表示出来?”教师板书:a×b=b×a。

“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过去学习哪些知识时用了乘法交换律?”学生发言后,教师肯定学生回答,并明确指出:我们曾经用交换乘数和被乘数位置的方法进行乘法验算,这实际上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

三、巩固练习。

1.做第60页“做一做”中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核对。

2.做练习十三的第3、4题。学生独立做完以后,再集体核对。核对第4题的第4小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计算一下等号左面等于什么,等号右面等于什么。教师再说明:三个数连乘,相乘的因数交换了位置,乘积也不变,所以乘法交换律也适合三个数连乘的计算。

四、作业 。

练习十三的第1、2、5题。

相关范文推荐
  • 10-22 热门大学进实验室申请书(案例21篇)
    入党申请书是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经历的回顾和总结,可以让个人更好地认识自我、审视自我,并为未来的发展制定合理的目标。阅读一些成功的申请书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 10-22 最新廉洁警示录心得体会(模板13篇)
    教学反思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反思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同学们的军训心得,希望可以给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启
  • 10-22 实用中药学心得体会(通用13篇)
    学习心得是一个反思自己学习成果和不足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巩固知识。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教学反思样本,希望能给教师们带来一些启发。
  • 10-22 专业初二学生补课申请书(汇总19篇)
    申请低保是一种合法的途径,可以确保我们在经济上得到必要的支持。我们可以从以下范文中看到转专业申请书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xx初级中学各位领导:我们是九年级(3)
  • 10-22 2023年研发项目合同(案例17篇)
    离婚协议是处理婚姻破裂后夫妻间各种权益和责任的重要法律文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授权委托范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1)重点关注。这也切合科创板特点。上交
  • 10-22 2023年神奇的数学心得体会大全(17篇)
    学习心得是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总结,是对所学知识和经验的再加工和理解。这些培训心得范文涵盖了不同领域的培训和学习经验,适合各个层次的读者参考。
  • 10-22 2023年医保局个人述职述廉(模板12篇)
    诚信是建立在尊重他人、守法守则和信守承诺的基础之上的一种行为态度和处世原则。总结要突出自己在诚信方面的优点和亮点,以及在面对诚信困境时的正确选择和应对方式。下面
  • 10-22 专业处分的心得体会范文(12篇)
    实习心得是在实习期间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总结和反思的一种写作形式,通过撰写实习心得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军训心得范文五:在军训中收获的宝贵财富
  • 10-22 热门单位购车申请书的(案例12篇)
    入党申请书不仅是个人对于党的理论和政策的理解和接纳,更是对于自身是否具备发展为党员的条件和意愿的考量。看看以下这些学生会申请书范文,或许可以帮助大家找到写作的灵
  • 10-22 实用国企培训心得体会(案例16篇)
    通过写读书心得,我们可以对自己的阅读效果进行评估和提升,提高阅读的质量。教育教学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变化的领域,希望这些范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各种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