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2023年生态扶贫报告(通用5篇)

2023年生态扶贫报告(通用5篇)

时间:2023-09-15 19:22:50 作者:雨中梧 2023年生态扶贫报告(通用5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生态扶贫报告篇一

一、基本情况

辛店乡**村位于本乡东部,辖4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30人。该村北临平驻公路,西临焦桐高速公路,东临舞钢市,南临望夫石山景区,区位、环境优势明显,20xx年每村人均收入达到6500元。村级组织健全,村两委干部团结务实,发展思路清晰,工作能力强,村支部被县委评为“五好支部”。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于从事铁矿运输的收入。

二、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建立创建工作组织网络。

我村被确立为创建生态村后,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创建生态示范村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生态建设关系到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大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举措。因此,及时组建了**村创建生态村建设领导小组,由村党总支部书记任组长,相关人员为组员的生态村创建领导小组,根据工作任务及具体内容进行分工,制定了工作计划,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按照生态村建设的标准要求制定了规划和实施方案,召开了一系列党员、组长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利用广播、宣传牌等有效途径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宣传,使村民意识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了全村干部群众思想认识。村党总支部、村委会、全体党员、村民组长亲自动手、带头表率,形成了上下联动、人人参与,扎扎实实开展生态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实施工程建设。

生态村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要求高的工程,村党支部、村委会把此项工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全村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脚踏实地开展生态村整治村建设。

1 、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我村把道路硬化工作列为重点来抓,累计投入资金300万元,完成5-12米路幅村道2千米,道路硬化通村达组率达100%。20xx年我村正在筹建文化活动中心,投资5万元用于河道疏竣等水利工程。目前已疏竣河道500米,修筑块石河岸1.0公里并对其两旁进行绿化,对全村各中小河边的水面漂浮物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清理,并制定相应的保洁制度。投资30万元打了深水井一眼,全村都用上自来水,农民饮用水条件得到改善,饮用水卫生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要求,全村自来水入户率100%。

2 、村庄美化工程。认真实施改厕工作,正在建造公共厕所1个,农户均安装各种封闭式清洁厕具,全面消灭露天粪坑,卫生改厕率达到100%。针对我村以前存在的乱搭乱建及“赤膊墙”现象,我们加大宣传力度,深入细致地上门做工作,向农户宣传有关政策及法规,得到农民的理解和支持,共拆除风水灶墙和乱建房共300平方米;对全村的赤膊墙进行集中粉刷,使村庄环境更加自然美观协调。

3 、环境洁化工程。(1)秸秆全面禁烧,秸秆综合利用率96%。(2)通过治理工业“三废”,有效控制了工业污染量的产生和排放,实现了水、气达标排放。(3)通过推广生态型农业技术和农药的控制使用,较好地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农用化肥施用强度控制在165公斤/公顷,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在95%以上。(4)全村拟建立养殖小区一个,把所有家畜集中饲养,建造沼气池,实现了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5)对全村5个村民小组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处理,正在建设1座垃圾中转站,垃圾箱50只,落实保洁员2名,常年清运,做到日产日清,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同时为实现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建立相应的道路、河道、绿化及村庄的保洁制度。(6)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器、煤气用具、太阳能迅速进入百姓家庭,清洁能源普及率迅速提高,全村95%以上农户使用煤气。(7)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村辖区内主要河道水质、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经市环境监测站检测达到本地环境规划要求。 4 、大力推进绿化建设。村区域内的主要道路、田间机耕路、河道等宜绿化地段进行绿化,绿化率已达到95%以上,已基本形成了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的乡村特色。通过创建,共砌筑花坛300米,新增绿化带1.8公里,新种黄杨球、垂柳、香樟树、红叶李、紫薇等树木3000多棵,并由县林业局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规划设计,树种搭配合理,效果明显。

(三)、强化意识、改善生活环境

建生态村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加大林地建设管理力度,我村完成退耕还林300余亩林地建设,实施了荒岗1000多亩造林工程。有效地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三、下步打算

通过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生态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村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对照创建生态村建设标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努力,我们将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考核验收为动力,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全面推进生态村建设。

(一)进一步加强生态村建设的领导。把这项工作作为重要长期任务来抓,领导小组不散,工作力度不松,做到经常研究、经常布置、经常检查,并且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各个方面的责任制,每年进行总结考核。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提高村民素质。利用村宣传阵地和一切宣传工具,加强宣传力度,开展各种培训,增强村民意识,更新村民观念,转变村民习惯,让广大村民自觉遵守村民守则和公约,形成讲道德、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村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我们千方百计巩固和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深化生态建设内涵,延伸生态建设内容,加大配套投入,给全村人民一个水清、天蓝、环境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

生态扶贫报告篇二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1、“三到村三到户”项目

20xx年我县共有“三到村三到户”重点村22个,这些村资源禀赋不足,产业发展水平低,是扶贫攻坚的重点,对这些村我县推行了县处级领导和县直科局帮联机制,下派驻村工作队帮助这些村梳理发展思路,制定脱贫规划,协调落实资金,做好项目实施等工作。

半年来、落实“三到村三到户”项目资金704万元,全部完成了20xx年度“三到村三到户”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在xx沟乡6个村实施了2200亩葵花和46亩西红柿种植,为项目村购置18台(套)覆膜机、旋耕机、播种机。新建日光温室126座;购回肉牛300头,完成标准化棚圈建设255座。扶持项目农户933户、187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933户、1878人)。

2、金融扶贫富民工程

20xx年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计划投放扶贫贷款5000万元,已投放1922万元。投放xx沟乡、xx乡、xx镇、xx乡4个乡镇15个村356户贫困户富农贷款1422万元,(其中养殖业235户,投放贷款938万元;种植业121户、投放贷款484万元);投放盟级扶贫龙头企业xx县xx淀粉厂马铃薯基地强农贷款500万元。正与邮政储蓄xx分行合作,拟注入贷款保证金200万元,邮储银行为扶贫办推荐的有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投放贷款20xx万元;目前各乡镇已经完成前期入户调查工作,其他乡镇正在入户调查中。上半年互助资金借款到期240户,借款额143.54万元,占用费收入4.633万元,收回47.3万元,余96.24万元尚未收回。中和农信小额信贷共发放贷款566户844.5万元。

3、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20xx年5月经盟发改委、财政局、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关于下达易地扶贫搬迁工程20xx年投资计划的通知》,批复我县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146户300人,随迁64户150人,按照“十三五”扶贫规划及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扶贫办及时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乡镇20xx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数确定了年内搬迁人口和随迁人口,经过深入调研,科学论证,按要求,按程序把搬迁任务落实到村、组、户,并在建档立卡业务子系统中进行了标识。目前,各乡镇已经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方案,大北沟镇九号村29户搬迁户危旧房拆除完毕,正在招投标;其他乡镇也在落实中。

4、脱贫验收评价工作

20xx年底我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53户、7604人,(其中:国家、自治区标准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896户、6022人,盟内标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57户、1582人),涉及到384户、865人需进行脱贫处理,全部列入到20xx年脱贫指标中。20xx年5月扶贫办举办了贫困户退出管理验收评价培训班,按计划和程序完成了两年度的脱贫验收评价任务及人口自然变更,现子系统内我县共有未脱贫户1160户、2341人,为了推进脱贫验收工作,县扶贫办在xx沟乡小石砬村、大北沟镇五号村组织扶贫办全体干部进行了抽样调查,找出了两个村在贫困户脱贫验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下达了整改意见通知,为全县贫困户脱贫验收评价工作积累了可操作性经验。

5、“453”脱贫攻坚挂图作战工作

20xx年5月召开了全县“453”挂图作战培训会议。会上将《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攻坚“453”挂图作战贫困户三本帐》等文件下发给各乡镇,并由具体业务人员对相关表格的填写及报送做了详细指导,各乡镇严格按照文件指示,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工作;认真、规范填写挂图上的内容,目前,全县64个行政村完成挂图任务;其中,22个重点贫困村由扶贫办牵头挂图,5个乡镇总作战图挂图完毕。

6、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20xx年上半年扶贫办组织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5期,参加培训、考察人员245人。赴赤峰和润集团及通辽学习实用技术,举办蔬菜种植与肉牛育肥培训班。有效地提高了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

7、扶贫开发专项资金欠拨情况

扶贫专项资金到位及拨付情况。20xx—20xx年,上级共下达我县扶贫专项资金9328.2万元,其中:已拨付6511万元,未拨付2817.2万元。具体如下:20xx年1780万元,已拨付1530万元,未拨付250万元;20xx年2242万元,已拨付1810万元,未拨付拨432万元;20xx年2259万元,已拨付1629万元,未拨付630万元;20xx年1504万元,已拨付1204万元,未拨付300万元。20xx—20xx年生态移民资金1543.2万元,已拨付338万元,未拨付1205.2万元。目前县政府正筹措资金于近期给予拨付。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认清形势、理清思路。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全县5个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南部乡镇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劣,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针对此现象,我县多次召开扶贫攻坚会议,征求乡镇及相关部门意见,派遣工作组深入各村组实地考察、调研,在广泛听取农户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xx县20xx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在项目摆布上重点向南部乡镇倾斜,确保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

2、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扶贫办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各村组地理条件及资源禀赋,对需要移民的村组,采取行政村内就近分散插花安置为主,集中建设移民小区为辅的方式进行搬迁。例如:20xx年实施的xx沟乡大耗来沟村2组生态条件恶劣,冬季积雪严重,夏季山洪易发,已严重影响了村民生产生活;20xx年实施的大北沟镇九号村1、2组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引发山洪灾害,部分村民生产生活受到威胁。因此对xx沟乡大耗来沟村2组村民进行了整体搬迁,对大北沟镇九号村1、2组29户村民进行了易地搬迁。

3、整合项目,多措并举。为进一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实施,扶贫办依托“十个全覆盖”工程,将各类涉农项目与扶贫项目有机结合起来,资金统筹安排打捆使用,充分发挥整体效益,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例如:20xx年,整合“十个全覆盖”工程、农牧业产业化、生态移民扶贫搬迁、财政“一事一议”奖补、村屯绿化等项目及农民自筹资金667万元,在xx沟乡大耗来沟村建成生产、生活区分离,设施完善的高标准移民小区。

4、结合实际,确立产业。我县立足贫困村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结合各村组实际情况,帮助贫困村组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主导产业,使每个贫困村组均有产业支撑。例如:20xx年xxxx镇胜利村实施了扶贫开发移民搬迁项目,整合各类项目资金500万元(扶贫开发专项资金104万元),建设住房52栋、日光温室52座、塑料拱棚52座,并配套了相关基础设施。20xx年,协助该村发展果蔬种植产业,日光温室种植葡萄50座、黄桃2座,塑料拱棚全部种植西红柿、辣椒等蔬菜。当年每户移民收入达6.5万元,全村年增收近340万元,达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

6、加强监管,保证质量。为有效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扶贫办抽调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专业技术人员包点进行跟踪服务和技术指导,由扶贫、发改、财政、纪检、审计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项目实施,工程建设、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保证各类扶贫项目正常实施。

7、完善机制,统筹推进。在扶贫开发易地搬迁工作实施过程中,我县结合实际建立了“1334”工作机制,即:一支队伍、三张图纸、三个机制、四项措施。一支队伍:打造一支高素质、有能力、干实事、密切联系群众的县、乡(镇)、村干部队伍。三张图纸:一张现状图,一张规划图,一张效果图。三个机制:一是县、乡(镇)、村结合实际认真把关、筛选、确定建档立卡户及贫困人口,严格按程序确定扶贫搬迁对象;二是结合实际制定各类扶贫项目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组织项目实施;三是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资金的协调、整合和投入,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四项措施:一是集中整合项目资金,统筹安排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内容;二是分析选定扶贫搬迁项目实施地点及建设内容;三是对建设内容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科学论证;四是严格落实考核监督管理责任制,保障各类扶贫项目有序开展。目前,县党政联合督察室、监察局、扶贫办联合组成督查组正对全县五个乡镇进行专项工作督察指导。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通过实施“三到村三到户”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化、金融扶贫贷款、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兜底等扶贫工作的开展,扶贫开发取得了显着成效。一是依托“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贫困村、贫困户的基础设施不断加强,贫困村、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二是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特点“肉、乳、菜、薯、林”五大优势主导产业不断优化,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三是扶贫机制的不断完善,促进了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观念的更背反和转化,使一批特色产业正在形成。四是金融扶贫贷款规模的不断加大,加快了贫困户脱贫的步伐。五是社会保障兜底工程的实施,切实解决了民生问题,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

(一)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牧业产业化程度仍然很低,尤其是龙头企业量小质弱,带动能力差,致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二)部分农民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差。由于受客观条件制约,农民在接受教育、了解信息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等、靠、要”依赖思想依然严重,缺乏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我县目前有贫困人口3592人(其中:国家标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41人,盟级标准贫困人口1251人)。这些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22个重点贫困村,这些村资源禀赋不足,脱贫难度大,希望上级能给予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

(四)由于资金到位不及时,导致一些项目不能按时完成,影响了项目进度。希望上级能给予全额拨付,使下一步各项扶贫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全面完成。

(五)个别县直部门、领导干部对扶贫开发工作不够重视,下村入户对接沟通少,情况思路不明,“三本帐”不清,没措施少方案,导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不明显。

生态扶贫报告篇三

1、“三到村三到户”项目

20xx年我县共有“三到村三到户”重点村22个,这些村资源禀赋不足,产业发展水平低,是扶贫攻坚的重点,对这些村我县推行了县处级领导和县直科局帮联机制,下派驻村工作队帮助这些村梳理发展思路,制定脱贫规划,协调落实资金,做好项目实施等工作。

半年来、落实“三到村三到户”项目资金704万元,全部完成了20xx年度“三到村三到户”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在xx沟乡6个村实施了2200亩葵花和46亩西红柿种植,为项目村购置18台(套)覆膜机、旋耕机、播种机。新建日光温室126座;购回肉牛300头,完成标准化棚圈建设255座。扶持项目农户933户、187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933户、1878人)。

2、金融扶贫富民工程

20xx年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计划投放扶贫贷款5000万元,已投放1922万元。投放xx沟乡、xx乡、xx镇、xx乡4个乡镇15个村356户贫困户富农贷款1422万元,(其中养殖业235户,投放贷款938万元;种植业121户、投放贷款484万元);投放盟级扶贫龙头企业xx县xx淀粉厂马铃薯基地强农贷款500万元。正与邮政储蓄xx分行合作,拟注入贷款保证金200万元,邮储银行为扶贫办推荐的有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投放贷款20xx万元;目前各乡镇已经完成前期入户调查工作,其他乡镇正在入户调查中。上半年互助资金借款到期240户,借款额万元,占用费收入万元,收回万元,余万元尚未收回。中和农信小额信贷共发放贷款566户万元。

3、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20xx年5月经盟发改委、财政局、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关于下达易地扶贫搬迁工程20xx年投资计划的通知》,批复我县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146户300人,随迁64户150人,按照“十三五”扶贫规划及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扶贫办及时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乡镇20xx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数确定了年内搬迁人口和随迁人口,经过深入调研,科学论证,按要求,按程序把搬迁任务落实到村、组、户,并在建档立卡业务子系统中进行了标识。目前,各乡镇已经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方案,大北沟镇九号村29户搬迁户危旧房拆除完毕,正在招投标;其他乡镇也在落实中。

4、脱贫验收评价工作

20xx年底我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53户、7604人,(其中:国家、自治区标准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896户、6022人,盟内标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57户、1582人),涉及到384户、865人需进行脱贫处理,全部列入到20xx年脱贫指标中。20xx年5月扶贫办举办了贫困户退出管理验收评价培训班,按计划和程序完成了两年度的脱贫验收评价任务及人口自然变更,现子系统内我县共有未脱贫户1160户、2341人,为了推进脱贫验收工作,县扶贫办在xx沟乡小石砬村、大北沟镇五号村组织扶贫办全体干部进行了抽样调查,找出了两个村在贫困户脱贫验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下达了整改意见通知,为全县贫困户脱贫验收评价工作积累了可操作性经验。

5、“453”脱贫攻坚挂图作战工作

20xx年5月召开了全县“453”挂图作战培训会议。会上将《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攻坚“453”挂图作战贫困户三本帐》等文件下发给各乡镇,并由具体业务人员对相关表格的填写及报送做了详细指导,各乡镇严格按照文件指示,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工作;认真、规范填写挂图上的内容,目前,全县64个行政村完成挂图任务;其中,22个重点贫困村由扶贫办牵头挂图,5个乡镇总作战图挂图完毕。

6、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20xx年上半年扶贫办组织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5期,参加培训、考察人员245人。赴赤峰和润集团及通辽学习实用技术,举办蔬菜种植与肉牛育肥培训班。有效地提高了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

7、扶贫开发专项资金欠拨情况

扶贫专项资金到位及拨付情况。20xx—20xx年,上级共下达我县扶贫专项资金万元,其中:已拨付6511万元,未拨付万元。具体如下:20xx年1780万元,已拨付1530万元,未拨付250万元;20xx年2242万元,已拨付1810万元,未拨付拨432万元;20xx年2259万元,已拨付1629万元,未拨付630万元;20xx年1504万元,已拨付1204万元,未拨付300万元。20xx—20xx年生态移民资金万元,已拨付338万元,未拨付万元。目前县政府正筹措资金于近期给予拨付。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认清形势、理清思路。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全县5个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南部乡镇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劣,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针对此现象,我县多次召开扶贫攻坚会议,征求乡镇及相关部门意见,派遣工作组深入各村组实地考察、调研,在广泛听取农户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xx县20xx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在项目摆布上重点向南部乡镇倾斜,确保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

2、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扶贫办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各村组地理条件及资源禀赋,对需要移民的村组,采取行政村内就近分散插花安置为主,集中建设移民小区为辅的方式进行搬迁。例如:20xx年实施的xx沟乡大耗来沟村2组生态条件恶劣,冬季积雪严重,夏季山洪易发,已严重影响了村民生产生活;20xx年实施的大北沟镇九号村1、2组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引发山洪灾害,部分村民生产生活受到威胁。因此对xx沟乡大耗来沟村2组村民进行了整体搬迁,对大北沟镇九号村1、2组29户村民进行了易地搬迁。

3、整合项目,多措并举。为进一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实施,扶贫办依托“十个全覆盖”工程,将各类涉农项目与扶贫项目有机结合起来,资金统筹安排打捆使用,充分发挥整体效益,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例如:20xx年,整合“十个全覆盖”工程、农牧业产业化、生态移民扶贫搬迁、财政“一事一议”奖补、村屯绿化等项目及农民自筹资金667万元,在xx沟乡大耗来沟村建成生产、生活区分离,设施完善的高标准移民小区。

4、结合实际,确立产业。我县立足贫困村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结合各村组实际情况,帮助贫困村组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主导产业,使每个贫困村组均有产业支撑。例如:20xx年xxxx镇胜利村实施了扶贫开发移民搬迁项目,整合各类项目资金500万元(扶贫开发专项资金104万元),建设住房52栋、日光温室52座、塑料拱棚52座,并配套了相关基础设施。20xx年,协助该村发展果蔬种植产业,日光温室种植葡萄50座、黄桃2座,塑料拱棚全部种植西红柿、辣椒等蔬菜。当年每户移民收入达万元,全村年增收近340万元,达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

6、加强监管,保证质量。为有效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扶贫办抽调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专业技术人员包点进行跟踪服务和技术指导,由扶贫、发改、财政、纪检、审计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项目实施,工程建设、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保证各类扶贫项目正常实施。

7、完善机制,统筹推进。在扶贫开发易地搬迁工作实施过程中,我县结合实际建立了“1334”工作机制,即:一支队伍、三张图纸、三个机制、四项措施。一支队伍:打造一支高素质、有能力、干实事、密切联系群众的县、乡(镇)、村干部队伍。三张图纸:一张现状图,一张规划图,一张效果图。三个机制:一是县、乡(镇)、村结合实际认真把关、筛选、确定建档立卡户及贫困人口,严格按程序确定扶贫搬迁对象;二是结合实际制定各类扶贫项目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组织项目实施;三是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资金的协调、整合和投入,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四项措施:一是集中整合项目资金,统筹安排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内容;二是分析选定扶贫搬迁项目实施地点及建设内容;三是对建设内容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科学论证;四是严格落实考核监督管理责任制,保障各类扶贫项目有序开展。目前,县党政联合督察室、监察局、扶贫办联合组成督查组正对全县五个乡镇进行专项工作督察指导。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通过实施“三到村三到户”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化、金融扶贫贷款、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兜底等扶贫工作的开展,扶贫开发取得了显着成效。一是依托“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贫困村、贫困户的基础设施不断加强,贫困村、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二是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特点“肉、乳、菜、薯、林”五大优势主导产业不断优化,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三是扶贫机制的不断完善,促进了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观念的更背反和转化,使一批特色产业正在形成。四是金融扶贫贷款规模的不断加大,加快了贫困户脱贫的步伐。五是社会保障兜底工程的实施,切实解决了民生问题,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

(一)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牧业产业化程度仍然很低,尤其是龙头企业量小质弱,带动能力差,致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二)部分农民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差。由于受客观条件制约,农民在接受教育、了解信息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等、靠、要”依赖思想依然严重,缺乏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我县目前有贫困人口3592人(其中:国家标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41人,盟级标准贫困人口1251人)。这些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22个重点贫困村,这些村资源禀赋不足,脱贫难度大,希望上级能给予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

(四)由于资金到位不及时,导致一些项目不能按时完成,影响了项目进度。希望上级能给予全额拨付,使下一步各项扶贫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全面完成。

(五)个别县直部门、领导干部对扶贫开发工作不够重视,下村入户对接沟通少,情况思路不明,“三本帐”不清,没措施少方案,导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不明显。

生态扶贫报告篇四

一、切实加强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制,构建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包村县直单位考评办法》等10个钢性文件,有力的推动了创建工作的开展。四是组织一批县级干部深入基层推动创建工作。全县19名县级干部全部深入乡镇,并分包一个创建村。目前已为创建村协调资金36.5万元,促成建设项目49个。五是建立健全一套工作机制。实行了工作提示制、检查通报制、定期调度制、任务督办制、动态跟踪制等各项制度。全年共下发工作提示3期,编发通报(简报)26期。尤其是实行动态跟踪制以来,县创建办把各乡镇、各创建村、包村各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综合排队,并将情况通报全县,调动了各创建单位和帮扶单位的积极性。

2、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工作合力。从15个县直单位抽调18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作为包村工作队队长,并从各乡镇抽调17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28名同志作为包村工作队干部。同时,制定了包村单位及工作队的工作职责、工作纪律以及检查验收考核办法。县科技局、县文体局、县总工会、县卫生局、县工商局、县商业总公司等8个单位的一把手还亲自"挂帅",主动包村开展工作。据统计,各包村单位共筹措资金和物资折合人民币65.37万元,帮助所包村办实事286件。

金的最大效益,采取以奖代补补的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各创建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坚持因地制宜,积极摸索创建模式,正确把握创建工作的基本原则。 针对全县各地不同的地形地貌、自然条件和历史习俗,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地开展创建。在创建标准和模式上,充分考虑各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群众的承受能力,制定了生态村基本标准、示范型标准和特色标准。着力探索并推广了五种模式,要求各创建村适合哪种模式就选择哪种模式。

三、加强宣传教育,大力营造氛围,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在创建过程中,坚持突出主体地位,工作中注重宣传群众、依靠群众。

1、坚持三个突出,深入宣传群众。一是在宣传对象上突出层次性。确定了三个层面,即龙头层(农村干部)、骨干层(农村广大党员)、普及层(农民群众),层层推进,全面开花。二是在宣传形式上突出多样性。通过召开党员会、群众代表会等形式集中宣讲,包村工作队入户宣讲,运用广播、电视、板报、标语、宣传车、明白纸等阵地和手段反复宣讲。三是在宣传效果上突出典型性。为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县乡创建办公室及时总结各个方面的典型,及时通报全县,并及时向市新闻媒体反馈。县电视台开办了题为《构筑生态文明、共建美好家园》的专栏。县电视台制作"构筑生态文明,共建美好家园"专栏25期,播出稿件108条。全县共召开各种会议112场次,广播1841次,书写永久性标语855条,发放宣传资料14.5万份,组织外出参观260人次,受教育面达5万人次。

2、坚持群众路线,紧紧依靠群众。一是在方案制定上,广泛集中群众智慧。各创建村在制定方案时,都通过召开会议、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组织群众开展讨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集中群众智慧。二是在资金筹集上,注重依靠群众力量。各创建村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引导、动员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县农民自愿捐资30.57万元,出义务工16918个。三是在硬件建设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各创建村坚持"群众盼什么,就先干什么"的原则,从群众关注的、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重点解决群众饮水难、行路难、业余文化生活单调等生产生活的问题,既推进了生态创建进程,又得到群众的热烈拥护和广泛赞誉。

创建工作中,我县把道路硬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作为切入点,把改善脏乱差的人居环境作为突破口,集中力量,对全县所有村进行重点建设,并落实了"一建三改"规划;加强了文化广场、"两室一栏"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柴草乱垛、粪土乱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禽畜乱跑的"五乱"现象进行了有效治理。

三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一是道路硬化任务基本完成。91个创建村共硬化村内水泥、柏油路面188.09公里,修建主街道排水沟5.03万延长米,安装路灯1063盏。二是村庄绿化取得初步进展。共完成村内植树14.12万株,建绿化带和草坪6062.4亩。三是街院净化收效明显。共拆除违章建筑191处,清理垃圾、土石方18.63万立方米,新建垃圾点428个,公厕67个,专业卫生保洁队伍达339人。此外,各村还结合"三化"建设,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和各种卫生、文体场所建设。共新建沼气池1458个,新建、修缮"两室"151间、卫生室114个、图书室85个、各类文体活动场所49个。

2、生态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各创建村坚持沼气池与规模养殖同步建设,实现畜牧生产和生态改善的有机统一。

3、农民精神面貌发生了积极变化。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各村普遍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会、文艺宣传队和各种种养殖协会等群众组织并发挥了积极作用,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文明意识逐步提高。随着各种文体场所、设施的完善和各种群众组织的建立,广大农民群众学科技、学知识,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的文明新风逐步兴起。

4、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各乡镇、各创建村从农民关注的"三化"建设问题入手,涉及村街规划、修路计划、资金使用、招投标方案等重大事项交给村民讨论,把创建活动的过程变成了发动群众、教育群众的过程,变成了群众自觉参与、自觉行动的过程,进一步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步工作打算

我县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主要是少数干部特别是有的单位"一把手"对创建生态村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刻,对创建工作的内涵把握得不够全面,从而导致在工作中表现得责任感不够强、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得还不够。二是资金筹集比较困难。目前,县乡两级投入有限,各村集体经济又普遍薄弱,在群众认识不高的情况下,搞群众捐资依然很困难。建立一个运行顺畅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是我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三是长效机制建设跟进不够。主要是重建轻管,创建成果的巩固、提高跟不上。有的村道路硬化了,养护措施没到位;路灯安上了,管理使用费用落实没到位;村街净化了,日常保洁没到位;树木栽上了,管护责任落实没到位等等。

今后创建工作,要着重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抓基础工作,做好宣传发动、典型带动和督导检查工作,加强考评调度,抓好资金落实,搞好村级阵地建设,抓好长效机制建设。二是抓重点工作,继续将"三化"建设作为整个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利用春夏两季的有利时机,打好道路硬化、春季绿化、净化攻坚、村庄电线整合四个战役,掀起新的创建高潮。三是特色工作抓延伸。重点抓好县城、乡镇(管理区)所在地的周边的连片创建,努力打造一批生态乡镇,以提高创建工作整体水平,并为下一批创建村开展创建工作提供成功的经验和营造良好的创建工作氛围。

生态扶贫报告篇五

一、基本情况

局党组、班子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习主席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习主席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省委书记彭清华讲话精神,落实省、市、区“脱贫攻坚”相关会议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实施好科技扶贫专项计划,以支撑产业、提升能力为主攻方向,围绕我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深化区校合作,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技扶贫示范村建设,示范带动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精心部署,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周密安排,及时调整局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优化力量,配强局脱贫攻坚工作办公室人员,研究制定局年度科技扶贫工作计划,定期或不定期研究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二是认真做好单位帮扶工作,局班子成员每月至少1次到联系帮扶的镇村,特别是上级检查督查时,与镇、村一道自查和研究,召开会商会,制定方案和措施。单位帮扶干部每次走访入户必须认真填写走访台账,熟悉具体情况,做到“人员、时间、地点、帮扶措施”四落实。三是加强对下派到镇村第一书记的指导和管理,确保第一书记1万元工作经费到位,局党组成员每月对第一书记进行谈心,要求第一书记每月向单位班子汇报一次工作开展情况,并研究扶贫工作。同时,与镇对接,一并做好第一书记的管理工作,加大对第一书记工作的督导力度。

(二)深入学习贯彻***总书来川讲话、彭清华同志讲话精神

一是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采取支部党员大会集中学习、党组书记讲党课、到联系乡镇、社区宣讲、微信qq平台线上交流、科室业务工作 “比学赶帮超”、岗位练兵等方式深入学习贯彻***总书来川讲话、彭清华同志讲话精神,以及省市区脱贫攻坚相关会议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脱贫攻坚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二是加强脱贫攻坚政策学习力度,单位每月组织一次脱贫攻坚政策学习和工作研究,要求帮扶干部精准掌握政策,将脱贫攻坚政策运用到脱贫攻坚和群众致富的实际工作中。

(三)积极组织申报科技扶贫项目,抓好特色产业发展

我局始终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实施科技项目进村帮扶,开展科技扶贫创新创业活动,带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一村兴一业、一业富一方,大家齐小康”的科技扶贫新模式,为特色产业发展把脉支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上半年,组织成功申报省级农业科技计划扶贫项目1项:《魔芋良种繁殖与绿色优质高产种植技术集成应用》,争取项目资金20万元。目前,项目资金已到位, 该项目将按照项目任务书稳步推进。

(四)大力开展农村科技服务,抓好科技示范

进一步完善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区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平台建设,以点带面,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上半年,组织选派科技_20余人次,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服务,解决技术难题50余个,有效提升了农民脱贫致富本领。结合“大家访”、“大调研”活动,深入调研走访,挖掘产业优势,持续抓好在镇赵构村落地的“白芨快速繁育示范”科技扶贫项目的实施。依托川农大专家建好白芨种植基地,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抓好培训指导,5月份积极对接并邀请川农黄林凯教授到村对白芨种植技术进行培训。同时,鼓励、引导更多贫困户积极参与“清醇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白芨等中药材的种植,通过产业项目扶贫,提高贫困户增收脱贫能力。

(五)加大智力扶贫力度,强化专家服务

为顺应农业科技政策体系调整趋势,切实做好科技扶贫政策的宣传解读,结合“大家访”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邀请农业科技_和川农专家,针对农村实用的种养技术、健康生活等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开展科普知识宣传、科学技术培训。上半年以来,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活动9次,共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科普读物1000余本,展出挂图、展板11幅,接受宣传人数达3000人次,现场解答群众生产生活问题150余项。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脱贫攻坚政策学习不够,把握还不够精准,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力度还不够大。

二是对帮扶对象镇村的整体情况掌握的还不够细,帮扶干部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的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

三是脱贫攻坚工作中方法比较简单,按部就班的较多,创新开展工作较少。

四是帮扶干部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贫困户走访帮扶较多,非贫困户入户较少。

(二)下步工作打算

在下一步脱贫攻坚工作中,我局将继续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全面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速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吸纳、运用新技术的能力,不断提升农业产业经济效益,为我区脱贫攻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强后劲。

相关范文推荐
  • 09-15 2023年演讲稿格式错误办(精选5篇)
    演讲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稿,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用到演讲稿的地方越来越多。那么演讲稿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我给大家整
  • 09-15 2023年即将冲刺阶段的感悟(实用10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感悟,通过写心得感悟,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好的心得感悟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感
  • 09-15 党员示范岗工作汇报 党建示范点工作总结(汇总5篇)
    总结,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分析研究,借此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从中提炼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高认识,以正确的认识来把握客观事物,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际工
  • 09-15 2023年汽修月报总结(实用8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
  • 09-15 最新风电运维个人工作总结(模板8篇)
    围绕工作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性总结,总结某一方面的成绩、经验。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
  • 09-15 演讲时的缺点 自我评价缺点(优秀6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
  • 09-15 祖国未来演讲稿 未来的演讲稿(优秀7篇)
    演讲稿首先必须开头要开门见山,既要一下子抓住听众又要提出你的观点,中间要用各种方法和所准备的材料说明、支持你的论点,感染听众,然后在结尾加强说明论点或得出结论,
  • 09-15 最新中队副演讲稿(实用10篇)
    使用正确的写作思路书写演讲稿会更加事半功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利用到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那么我们写演讲稿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演讲
  • 09-15 2023年清廉演讲稿标题有哪些(优秀6篇)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演讲稿,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演讲稿模板范文,欢迎大家借
  • 09-15 2023年邮政校园报刊工作总结(优秀10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相信许多人会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