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特殊儿童教学教案设计(实用12篇)

特殊儿童教学教案设计(实用12篇)

时间:2023-10-15 00:33:04 作者:纸韵 特殊儿童教学教案设计(实用12篇)

六年级教案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方法而设计的教学计划。初中教案的编写需要不断反思和调整,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特殊儿童教学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88页。

教材简析:

“我学会了吗?”呈现了一幅反映西部大开发的信息图。以图片和文字结合的形式提供了西部开发投资、青藏公路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方面的数学信息。让学生在此情景中提出并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对本单元学习的知识进行考查复习。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并加以应用。通过复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回顾、交流自己在本单元学习中的收获,看到进步和不足,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全面回顾,促进学生知识系统化,帮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建构。

3.通过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主题,回顾知识。

学生发言。

生1:我学会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了。

生2:我知道整数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

生3:我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分数问题了。

……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一测,看看自己学会了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简洁语言揭示本节活动主题,激起学生回顾与整理本单元知识的兴趣与愿望,让学生树立回顾与反思意识。并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

二、联系情境,解决问题。

1.出示课本上的情景图

学生交流.

谈话:你能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在班内交流时,沟通各自的解法。要求:能画线段图的可以选择其一画到黑板上.注意倾听并评价别人的想法.

针对学生的方法情况进行小结.

谈话:根据这些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独立思考后,学生提问题,教师注意选取代表性问题全班解决。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学生通过初步自我检测,明白自身的不足之处,可以在后面的学习中进行弥补。

三、拓展练习,发展提高

1、计算。

1/6+3/4×2/3÷2(2/13+5/9)×9×13

x+3/4x=35(1/3-1/4)÷1/2+5/6

(1)北京人平均脑量是多少毫升?

(2)北京人男子平均身高是多少?

学生独立解决.

班内交流

谈话:根据这些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独立思考后,学生提问题,教师注意选取代表性问题全班解决。

【设计意图】这一个环节主要是一些典型题目的练习,在练习中学生将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形成对知识的更加清晰的脉络认知。促进知识在脑中的进一步建构和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练习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这是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有利于自主学习、自我肯定,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角。

四、丰收园里谈收获

谈话:回顾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自己都有哪些收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完成本单元的评价表.

谈话:看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都有了不少的收获,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相信在今后学习中,你的丰收园里一定会收获更多的果子!

五、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地回顾,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整体的把握。然后出示情境图,请学生对信息进行选择整理,提出相关问题,并自行解决。从而促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形成对知识的更加清晰的脉络认知。进一步感受数学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价值。

(平度市南京路小学于秀香13626421088)

数学与生活

--鸡兔同笼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88~89页。

教材简析

本次数学与生活安排的是“鸡兔同笼”问题,这是我国古代经典的数学问题之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较难理解。本教材借助“鸡兔同笼”问题的原理,用电影票的生活事例引入,通俗易懂,便于学习。古代数学中的“鸡兔同笼”问题主要用“假设法”解决,但教材并不是只教“假设法”,而是“枚举法”、“假设法”、“图解法”和“方程法”多种方法并举,这样可以既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又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教材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问题,既有利于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探索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了解“鸡兔同笼”问题,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体会“枚举”、“假设”等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体会数学的价值,形成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教具学具4元和6元的电影票学具枚举法的表格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很多解决数学问题的办法,你还记得都有什么方法吗?

学生交流。

谈话:李红同学遇到了一个难题,你能帮帮她吗?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谈话: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可以利用学具。

学生探讨后交流。重点交流是怎么想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将学生所说的过程在实物投影仪商用表格形式展示出来。

学生票(张)成人票(张)总钱数(元)

5020

4122

3224

2326

谈话:这个题你们还能用刚才的办法解决吗?看看哪个小组最会合作。发放表格。

学生票(张)成人票(张)总钱数(元)

教师巡视。

谈话: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一起交流?下面的同学请认真听,你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学生发表意见。

【设计意图】先给学生提供数量较小的题目,可以降低难度,使学生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水平解决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发放的表格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有序地运用枚举法。

2、谈话:枚举法对于解决数量小的问题很实用,但对于数学较大的问题来说就比较麻烦。你们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吗?请小组讨论一下。

(如果讨论出来可以就学生想出的方法进行讲解,如果想不出,那就教师给与提示。)

小组讨论。

谈话:谁来交流你们的想法?

3、播放课件:课本中的图表法

【设计意图】图表法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假设法的本质,突破掌握假设法的瓶颈。

4、谈话:假设50张都是6元一张的成人票,你会解答吗?

学生独立解决,交流。

谈话:这种方法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假设法。

你们还有别的方法吗?用方程可以吗?试试看。

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巡视找假设学生为x和设成人票位x的两生板演。

【设计意图】假设法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发挥主导作用。“所有的票都是学生票,那么就应该花200元,可实际花了260元,为什么会少了60元呢?”巧妙地引导,适时地点拨,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探索的兴趣被激发。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谈话:同学们真是不简单,探索出了这么多好办法。

下面请读自主练习的第3题。

学生回顾。

谈话:今天我们探索出了用这么多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请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吧。

做自主练习的1和2题。先独立做,再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对《孙子算经》中“鸡兔同笼”问题的介绍,使学生明白了“鸡兔同笼”问题的来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是教育的本义和真义。这节课中教师充分为学生提供了探索、合作、交流、创造等展示的时间和舞台。尽可能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讨论、去体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启发性的提示,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适时地发挥了引领者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出了不同的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且在学习的兴趣,信心、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提升。

(平度市南京路小学于秀香13626421088)

特殊儿童教学教案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物。

2.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问题

教学重点

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问题

教学难点

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组织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分数、百分数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备注栏

一、复习旧知

让学生说说百分数的含义

二、指导练习

1.教科书第73页第3题

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最后全班讲评

2.教科书第75页第8题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明白“成活率”指的是成活的'棵数与所有植树总棵树的百分几。

独立完成后,全班讲评

3.教科书第75页第10题

先让学生明白“优秀率”的含义,鼓励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4.教科书第75页第11题

先看表,弄清题意,然后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全班讲评

5.教学“实践活动”

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体会百分数、分数之间的联系。

然后鼓励学生分别总结生活中使用百分数和分数的例子,结合具体事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第六课时百分数练习课(练习六)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特殊儿童教学教案设计篇三

《乌篷摇梦到春江》教案(鄂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乌篷摇梦到春江

一、谋篇立意

作者因为一直对美丽的富春江有一种神往之情,并做着同样美丽的梦,才有两次富春江之行,并且留下了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篇章。作品以其诗化般的语言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使我们在阅读和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一种美的熏陶,而且向我们展示了富春江无与伦比的风物美。

二、文章脉络

全文共12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写富春江之梦。

第二部分(3-5),写作者“圆梦”的缘由和游览富春江的行程之妙。

第三部分(6-11),描写富春江俏、娇、静的特点以及富春江的人文景观严子陵钓鱼台。

第四部分(12),收束全文,呼应文题。

三、写作方法

1.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

文章不少句子、词语都具有一种简约含蓄的美,能以少总多,具备诗化语言的特质。如“乌篷摇梦到春江”中的‘摇”字,不仅点明了游览的工具,而且形象化地写出了作者游览富春江时的闲适、惬意和怡然自得的情趣,同时还从侧面烘托出富春江幽静怡人的氛围。又如“丰哉,富春江!乌篷摇梦梦越酣,惟愿年年得相觅。”中的“丰”字,形象地概括了富春江的意蕴丰厚、美不胜收,不仅在于曲折多姿、委婉袅娜的江流,莫道不消魂的色泽,无与伦比的幽静,而且还在于有扬古启今、独具魅力的严子陵钓台。文章中有很多句子音韵和谐,声调铿锵,具有一种音律上的节奏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如:“一棹清波碧水路’、“千种情思万般忧”、“澄于湖海碧于天”、“千重涧水汇清流”、“乌篷摇梦梦越酣,惟愿年年得相觅。”

诗句的恰当引用也是本文语言上的一个特点。写早些时候做的有关富春江的梦时,作者引用了郁达夫的`诗句“屋住兰江梦亦香”,形象贴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的魂萦梦绕,把作者对富春江的神往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写富春江无与伦比的静时,引用“临流鼓棹,帆飞若驰”来写富春江昔日的热闹,引用“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来写富春江现在的幽静,这样,一动一静,突出渲染了富春江无与伦比的幽静之美。

2.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这是一篇形神兼备而且富有情思的优美散文。文章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作者在文章中时而叙事,时而写景,时而发议论,使事、景、理三者结合在一起。在写回归浙江后之所以能圆了畅游富春江的梦的原因时,作者把时间、人物、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游览的路程和游览中的感受都记叙得一清二楚。然后作者开始浓墨重彩地为我们描绘他眼中的富春江,在描写的过程中作者还运用了比喻、夸张、对比、引用的手法,来突出富春江那独特的美。在写景时作者或融情于景或因情设景,创造散文意境,处处表露出作者对富春江喜爱之情。而在写富春江的人文景观严子陵时,作者并没有写严子陵美在何处,而是把写作的重心放在了分析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严于陵仰慕的原因,一语中的地指出严子陵钓台千百年来受人们仰慕的真正原因在于严光身上的不慕富贵不媚皇亲的傲骨。从表达方式上看,作者用的是议论。而文章最后,作者情不自禁地直接抒发了对富春江的浓浓的眷恋之情。

四、问题探究

1.从作家对富春江的描绘中,你发现作者有着怎眼光?

读完全文,我们或许会有一种新的发现,新的认识,那就是感知生活中的美,寻求生活的意义,需要有一颗敏感、诚挚、感恩的心,需要去亲近自然,亲近山水,体会自然,感悟山水。这样我们就可以从自然中领略到自然风光的无限娇媚,获得某种人生的启示,进而感受到生活的美妙与乐趣。

2.从作者观察事物的方式来看,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心态?

意义、诗意固然离不开责任、道德、义务、良知、事业等等,但生活中不管什么时候、在怎样的情况下,都不能缺少了美和对美的感知、感受和感悟。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但我们却时常听到类似活着真累的声音。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中国古人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所谓造化,指的是大自然,而所谓心源指的是我们的内心世界。当我们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界相互吐纳、相互映照时,当我们向世间万物敞开胸怀时,当我们对身边的人报以善意的微笑时,当我们对身边的物投以凝视的目光时,我们就可以获得美的愉悦和享受。

赵静

特殊儿童教学教案设计篇四

教时(6)

学习

目标1、进一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

重点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

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完成练习

1、第一题

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明确要分别计算牛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

2、完成练习第二题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对本市空气质量加以分析,从而渗透环保意识。

3、完成练习第3题

4、完成练习

4-7题

在问题过程中,鼓励学生说一说所列算式的含义学生活动

1、学生明确题目要求

2、分析题意

3、列式计算

4、集体订正

1、学生仔细读题

2、分析题目

3、先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4、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一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法则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反思

课题练习一(2)教时(7)

学习

目标1、进一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学习

重点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1、完成练习第8题,引导学生说一说“七折”、“八折”的意思,并用分数来表示。

如:七折:50元

50×7/10=35元

八折20元

20×0.8=16元

或20×8/10=16(元)

2、完成练习第10题,注意:“吨”和“千克”的换算。

3、完成练习第11题

引导学生先算,再验证结果的合理性。学生活动

说一说所列算式的意义

1、学生观察图文

2、讨讨“七折”、“八折”的意思

3、交流

4、再进行计算

1、复习单位换算

2、读题,理解题意。

3、列式计算。

4、全班交流。

1、学生先估算

2、进行精确计算

3、比较方法

交流反馈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七折,八折

“吨”和“千克”的换算。

教学反思

课题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的认识教时(8)

学习

目标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的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并运用其特点了解一些简单的问题。

学习

重点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导入新课

出示挂图(高楼大厦)

二.探索活动,

1.师:现在我们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点。

我们可以以点、面、棱三个角度进行研究。

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教师参与到交流当中。

2.听取学生的反馈

1)从面开始:

教师小结: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两个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2)鼓动学生说一说自己测量的方法,只要理由充分,都给予肯定。

3)正方体面和长方体六个面相同吗?

4)棱有什么特点?

5)顶点有什么特点?

3.整理归纳:

师生共同进行整理、比较、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学生活动

1.学生说一说: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2.回答。

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

1〉用比一比、剪一剪等方法来观察棱的特点。

2〉根据统计图的要求,来测量,找出表格中要填的内容。

3〉对内容进行整理,概括。

集体反馈。

1〉学生发言。

学生发言

比较、交流、共同完成

板书设计长方体

形体顶点面棱

个数个数个数

长方体

正方体教学反思

为了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有更清晰的了解,教材提供了一个表格,我引导学生对发现的特点进行整理,在整理和比较的过程中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特点的认识,知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特殊儿童教学教案设计篇五

知识目标: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物。

能力目标: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问题

情感目标: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问题

【教学难点】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让学生说说百分数的含义

二、指导练习

1.教科书第73页第3题

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最后全班讲评

2.教科书第75页第8题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明白“成活率”指的是成活的棵数与所有植树总棵树的百分几。

独立完成后,全班讲评

3.教科书第75页第10题

先让学生明白“优秀率”的含义,鼓励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4.教科书第75页第11题

先看表,弄清题意,然后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全班讲评

授课教师:

教学过程备注栏

5.教学“实践活动”

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体会百分数、分数之间的联系。

然后鼓励学生分别总结生活中使用百分数和分数的例子,结合具体事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三、作业设计教科书第73页第1、2题

【板书设计】

“成活率”指的是成活的棵数与所有植树总棵树的百分几。

第七课时整理与复习(二)(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通过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养成对所学知识及时思考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概括和整理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感情。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概括和整理能力

【教学难点】对所学知识及时思考和整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指导整理

1.学“你学到了什么?”

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并用简单的语言对每个单元进行概括。

学生进行交流然后汇报

教师鼓励学生富于个性的整理方式,并于全班讲评。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教师参与讨论

学生汇报,学生自评通过交流从而解决问题。

二、指导练习

1.练一练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77页1题

教师个别指导全班讲评

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77页2题

教学过程备注栏

让学生自评

然后请学生自己出题进行练习

三、总结

教师请学生试着小结并补充

四、作业设计教科书第77页3、4、5题

第八课时整理与复习(二)练习课

知识目标:整理与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

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

【教学难点】进一步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整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查漏补缺

针对学生的作业问题进行归纳

全班讲评

二、指导练习

2.练一练

a)让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77页6题

先鼓励学生估计谁的体积大

然后进行计算反馈讲评

2)让学生估计两个正方形体积相差多少?然后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自评

3.教科书第77页7、8、9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进行解答

教师讲评

教学过程备注栏

4.实践活动

强调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三、作业设计教科书第77页10题

第九课时数学与购物

知识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并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发展估算意识。

能力目标:体会解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情感目标: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发展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进行合理估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一家人去超市购物的情境

电脑课件提供所购物品种的价格表

1提问:

估计花了多少钱?

二、思考交流

1.鼓励每一个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2.小组讨论分析

让学生分组对各种策略加以比较与分析,体会几种策的特点

3.全班展开讨论

交流各种不同的策略,分析每一种策略的思路和适用性

让学生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

三、开发思维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合理策略,鼓励学生尝试说明估算的思路

数学学科(五年级)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教学过程备注栏

四练习

指导“试一试”

第1题

引导学生看懂情境,单价不到13元,2千克应不到26元,所以店主错了。

第二题

先让学生明白“八折”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对打折后的价格进行估算。

五总结

六、作业设计教科书第77页10题

【板书设计】

数学与购物

估计花了多少钱?

【教学反思】

“数学与购物”中的“估计费用”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教材创设了一家人去超市购物的情境,提供了所购物品的价格表,要求学生根据教材所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综合应用的知识,探索估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教材中提供了5种不同的估算策略,其目的有二:一是对常见的估算策略进行总结;二是让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教学时,在呈现问题情境后,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索、交流等活动主动地进行学习,鼓励每一个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估算策略,并在小组内对各种策略加以比较与分析。

第一种策略是将最高位加起来,称为“去尾法”;第二种策略是将个位上的数字进一,称为“进一法”;运用这两种方法可以做出结果的范围。第三种策略是“四舍五入法”;第四种是“凑十法”第五种部分加数分别相加凑十法。教学时,要对这几种主法进行分析比较,体会这几种策略的特点。生活中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策略。如果学生还有其他的估算策略,只要合理,我们都应给予肯定。但要鼓励学生尝试说明估算的思路。教学时,我们既要鼓励学生探索多种估算策略,也要把握好度,不宜为了追求策略多样化而人为造出许多策略,需要使学生明确应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理的策略。

特殊儿童教学教案设计篇六

双基目标:

1.能学着教材中的方法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姓。

2.按先中间后两边,先里边后封口的笔顺规则练习写字。

3.朗读背诵歌谣《九九歌》。

思维发展目标:

本文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能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运用一段连贯的话复述图意。

【教学重难点】写字训练、读背训练、学习字词句、口语交际练习。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第一题至第三题。

一、教学第一题:学习字词句

1、导入。

2、自读儿歌。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儿歌。

(2)指名试读,注意读准字音。

3、理解。

(1)这首儿歌里都讲了哪些姓?

(2)有哪些姓的音相同?哪些相近?

(3)这些姓有的音相同,有的相近,就容易混淆,用什么方法来区分?

4、指导朗读。

(1)指名读。

(2)分角色读。

(3)分组读。

(4)男女生一问一答。

5、拓展练习。

(1)小朋友你的姓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回答吗?

(2)你还知道哪些姓也可以这样回答。

(3)如果有的姓不可以这样回答,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6、实践。

(1)投影:打出全班小朋友的姓名。请学生认一认,并学着点名。

(2)把全班作业按组分好,每组选一个同学来发本组作业本,看谁发得又快又对。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铅笔字

1、读题,明确题意。

2、掌握笔顺规则。

3、指导书写。

(1)观察四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出书写要领。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

三、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读题,理解图意。

2、简介《九九歌》。

3、教师范读儿歌。

4、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儿歌,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5、指名读儿歌。

6、指导读好停顿。

7、理解。

8、练习背诵。

(1)自由练习背诵。

(2)指名背诵。

(3)集体背。

(4)边表演边背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学会倾听的良好习惯。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一、理解题意

1、指名读题。

2、本题要求是什么?

二、看图、听故事。

1、出示四幅图,要求学生仔细看,专心听,认真记。

2、教师指着图,有声有色地讲述这个故事,共讲三遍。

第一遍:要求学生了解故事主要人物是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第二遍:要求学生听清楚小猫是怎样钓鱼的?

第三遍:听完后,大概说说每幅图的意思,教师板书故事提纲。

三、练习讲故事

1、教师重点指导练说第一幅图。

2、学生自由练说第二、三幅图。

3、教师巡视指导。

4、指名把四幅图连起来说,师生给予评点。

四、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或者讲给邻居的孩子听。

作业完成书各项练习读读背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练习六教案教学设计]

特殊儿童教学教案设计篇七

学习

目标1、进一步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没有进退位)的算理和算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

2、运用小数加减法(没有进退位)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

重点小数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基础练习

1、口算。二、专项练习

2、列竖式计算。

1、课本第7页的第3题“森林医生”。

2、课本第7页的第4题。

三、巩固练习

五、作业设计

学生活动

0.5+0.10.2+0.31.1+1.5

学生独立计算;

小组交流,相互检查;

派代表回答结果。

(1)首先,读懂题意。

(2)解决问题。

1、计算。

(1)10.2+1.3(2)5.4+2(

板书设计口算

0.5+0.10.2+0.31.1+1.54.5+1.4

教学反思

通过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计算的能力.

课题教时二1(5)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小数加减计算的算理、算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能广泛应用于生活的价值。

学习重点、难点:

进一步理解巩固小数加减计算的算理、算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1、出示两张情境挂图。

由于教材上的插图没有注明物品名称。所以,先根据图形形状给物品标上名称。

2、宣布活动规则。

(1)每人有5分的基础分。

(2)“服务员”每解决一个问题并且令“顾客”满意,可加1分。这里的满意包含礼貌用语。

(3)“顾客”能发现并指出“服务员”的一个失误,并被对方认可,可加1分;“服务员”每失误一次扣1分。

(4)如果“服务员”能发现并指出“顾客”对失误的指控是错误的,并能以理服人,那么“服务员”额外加1分,同样,“顾客”应该扣1分。

(5)在事先规定到每家商店购物10分的时间内,积分达到10分以上者,可获“优秀服务员”或“诚信顾客”荣誉称号。

3、发放记分表。

1、活动开始。

学生在活动开始时,先各自记录所要提出的问题,从易到难。然后再把问题向对方提出,要求对方解决。这样也便于检查谁对谁错,从而进行正确地评分。

五、实践活动

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同伴说一说。

我的身高是1.32米.

我50米的赛跑的成绩是8.3秒.

我的体重是3.7千克.学生活动

同桌同学面对面进行游戏活动,教师进行巡视,加强课堂组织、辅导部分学生。

5、活动小结。

各小组汇报最后得分情况。

评出“优秀服务员”和“诚信顾客”。

小组提供富有新颖的问题,让大家共同分享,引导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富有创意的问题。

分析。总结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领悟什么问题用估算解决,什么问题可以用口算解决,什么问题应该用笔算解决。

板书设计

森林旅游

我有20元钱买一双旅游鞋和一顶太阳帽,够吗?

15.6+2.90=18.5(元)

18.5<20

答:旅游鞋和太阳帽一共18.5元,所以20元够了.教学反思:

通过小组交流、汇报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协作学习的能力。

课题5.练习课教时一1(6)

学习

目标1、进一步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没有进退位)的算理和算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

2、运用小数加减法(没有进退位)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

重点小数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基础练习

1、口算。二、专项练习

2、列竖式计算。

1、课本第7页的第3题“森林医生”。

2、课本第7页的第4题。

三、巩固练习

五、作业设计

学生活动

0.5+0.10.2+0.31.1+1.5

学生独立计算;

小组交流,相互检查;

派代表回答结果。

(1)首先,读懂题意。

(2)解决问题。

1、计算。

(1)10.2+1.3(2)5.4+2(

板书设计口算

0.5+0.10.2+0.31.1+1.54.5+1.4

教学反思

通过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计算的能力.

特殊儿童教学教案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与整理以及练习与应用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以学过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加深对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以及数学规律的认识。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这一单元,你了解了什么规律?学会了哪些计算?

学生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二、练习与应用

1、口算练习

学生独立口算,集体订正。

2、第2题

引导学生将后面六栏中的两个因数分别与第一栏进行比较,明确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那么积也随着乘或除以几,从而初步体会积的变化规律。

3、用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师计时,并巡视指导,集体交流,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4、第4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的特点,判断哪几题的商小于1,再通过计算验证开始的判断是否正确。

5、第5题

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改写方法,弄清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再决定小数点是向右移动还是向左移动。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整理与复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在计算小数乘、除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全班交流。

特殊儿童教学教案设计篇九

1、学习和巩固逗号,句号,冒号,引号的用法,并学习王尔德对待标点这样的“小事”严肃认真的态度。

2、练习书写呈三角形的字,注意上紧下松的要点。

3、背诵八个成语和古今贤文。

4、按要求调查、填表,然后向大家口头汇报调查结果,并说说对学校今后绿化的建议。

5、学写毛笔字--横折斜钩、横折弯钩。

【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用字词句--第一题。

1、审题。(1)学生自由读题,弄清题目要求。(2)师生明确题意。

2、让学生默读小故事,并请学生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3、学生试着读读没有加标点的短文,然后交流读没有标点文章的感受。

4、出示一首标点歌: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

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

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

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

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

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

有些意思要省略,可以加上省略号。

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都称好。

5、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和儿歌,回顾逗号,句号,冒号,引号的用法。

6、师生小结加标点的方法:先给文章断句,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停顿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7、学生按照方法逐段给短文加上标点。

8、学生自由读读加上了标点的故事,感受语气,集体交流如何加标点。

9、练习读出感情,齐读小故事。

10、学生谈读了故事的启发、收获。

二学用字词句--第二题。

1、出示三个字:未、允、夹。学生读字,观察字型。2、学生说说三个字的共同之处。(独体子,外形上呈三角形。)

3、观察例字,发现这类汉字的书写要点--上紧下松。4、教师范写:夹。

5、学生描红、临帖,感受书写的技巧。教师巡视指导。6、反馈:同座互相欣赏书写成果。互评和自评相结合。

7、再找找这种字型的其它字,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一读读背背--成语。

1、学生自由认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老师。

2、检查成语的读音。重点指导读准:妄、蠢、厉

3、集体交流,弄懂成语的含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原有经验或查词典谈自己的理解。)

(1)坐观成败:指对于别人的成功或失败采取旁观的态度。

(2)按兵不动:是军队暂时不行动,等待时机,现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

(3)轻举妄动:妄,盲目。指不经过慎重考虑,盲目行动。

(4)操之过急:办事过于急躁。

4、学生再次认真读成语歌,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每排两个成语意思相近,可以连用;每行后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动”;成语的意思都和打仗有关;有些成语出自历史典故。)

5、练习背诵。

(1)根据以上发现,自己练习背诵。(边记边想)(2)同桌互相背诵。(3)指名背、集体背。

6、拓展练习:让学生说说其他关于战争的成语,扩充积累。

二读读背背--古今贤文。

1、回忆已经背诵过的古今贤文,集体背诵。

2、学生自由读古今贤文,扫清字词障碍。

3、逐句交流、理解,获得启示。

(1)小组学习:在小组里,每人读一句,说说理解,互相补充。(2)指名读自己能读懂的句子,说感受,再齐读。

(3)反复读,加深理解。(4)说说这些句子都是写什么的。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4、练习背诵--开展背诵竞赛。

第三课时

一想想做做。

1、复习古今贤文《环保篇》,学生齐背。

2、由环保的话题引入新课:学生谈谈自己对环保的认识及其重要性。

3、了解表格要求。

(1)学生认真看看所需填写的表格,弄清要填的内容。(2)根据内容讨论:我们需要做哪些调查工作。

(3)分小组,明确分工及注意事项,合作完成调查任务。

4、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进行调查,作好记录。

5、集体交流,各自汇报调查结果。(汇报时,帮助学生弄清什么是落叶树及落叶树的种类;什么是常青树及其种类。)

6、讨论:结合调查结果,说说对学校今后绿化的建议。

(可以引导学生从花草树木的种类及种植的位置等方面考虑。)

7、将建议可行化:小组合作,会画的,会写的,分工合作,完成一份可行的校园绿化建议。8、评选最佳建议。(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第四课时

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毛笔字的重点是写好两个笔画“横折斜钩”“横折弯钩”。

2、指导。

(1)指导学生仔细读帖,分析“风”“九”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教师边讲解要领边示范书写“横折斜钩”“横折弯钩”。

3、练习。学生临摹,教师巡视,特别注意写字有困难的学生,并及时帮助。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指出不足,进行纠正。

[练习六教案教学设计]

特殊儿童教学教案设计篇十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分数乘法》。这节说课分五个环节进行,下面我就来说说第一个节。

一、说教材

《分数乘法》是人教实验版六年制上册第二单元的分数乘法的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很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个内容中,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整数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变成了分数,同时分数乘整数又是分数乘分数、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基于以上原因,我确定了如下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力目标:培养迁移转化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尝试探究,合作学习的好习惯。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教学难点: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结合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借助课件演示: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

2.尝试教学法:从主题图中获得信息,尝试自己探究,讨论解决。

三、说学法

本节课的学习依据知识的迁移,应用转化的思想,通过学生尝试自主探究,把新知识转化为已经学习过的就知识,进一步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适时点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教师让学生尝试、观察、讨论、探究中获取知识,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四、说教学流程

合理安排教学流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针对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安排以下几个步骤完成教学。

(一)复习引课

12+12+12+12=2/7+2/7+2/7+=

这两题可以让学生口读结果,他们的作用是要为新授环节做一个简单的铺垫。

(二)新知探究

1.课件出示例1

(1)孩子们请仔细读题,你理解这个题吗?试着来说一说。在学生分析题意的时候,随机点出线段图。再仔细的读读这个题,你会列式计算吗?试着做做。

(2)学生做的时候教师巡视、指导,找有不同想法的学生上黑板去做,绝大多数同学完成的情况下,老师在布置任务“同桌互相说说你们的想法”这样就可以保证所有学生至少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候情板演的同学将出做题的思路。

第一种++==

第二种×3=++==?这里关键要剖析第二种方法,为什么可以用乘法,在此基础上师生共练两题,教师要做好板书的整理,而后得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整个新授过程,我让学生仔细想一想、试着做一做、同桌说一说、试着讲一讲。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在尝试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2.二次尝试环节的设计意图,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掌握计算方法。

3.在教学例2时,因为有了例1的教学过程,学生基本有能力解决,所以我让学生直接动手做,但这一题特别应该注意的是让学生明白,能约分的要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

?(三)教学例2后,就进入了巩固练习阶段,这节课的关键是计算方法和计算后能约分的要约分这两个要点。

(四)最后我进行了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起到归纳知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说预设效果

这节课的设计,主要通过突破难点达到突出重点的教学思路,教学难点的突破主要是给学生充足的尝试探究的空间,学生在探究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渗透了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掌握学法。

特殊儿童教学教案设计篇十一

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会进行计算,学会检查,并提高准确率。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解决问题。

1、哪种要便宜。

出示书本上的两幅图,让学生看懂图意。

第一幅图:如果把2千克的大瓶作为标准,那么小瓶的要达到大瓶的数量,需要乘4,所以价钱也乘4。如果把小瓶的作标准,那么大瓶装的买500克,只需要除以4,价钱也除以4。

第二幅:判断哪种油便宜二、计算。

二、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和图片:有96位客人用餐,可以怎么样安排桌子?

合理地安排桌子,要让客人都有座位,桌子上又没有空位。

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安排方法,如8张圆桌,2张方桌;4张圆桌,7张方桌。

三、递等式计算。

新课标第一网

五、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小明星期天想帮妈妈做事情,下面是小明做每件事所需要时间:

用洗衣机洗衣服30分,扫地5分

擦家具20分,晾衣服5分

怎么样做得快?至少要花多少分?

教师引导学生用洗衣机洗衣服的同时,先后做扫地、擦家具两件事,共用25分,最后晾衣服5分,最后晾衣服5分,所以至少要花35分。

(2)大瓶:2000÷4=500克,20÷4=5元小瓶:500克、6元。

食物油:中小瓶:48÷4=12元、55÷5=11元

先让学生思考,再讨论。

让学生把这些题做在2号本上,教师批改后,再针对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出一些题让学生练习。

学生分组探究

也要求学生做在2号本上,独立完成。

学生讨论如何节省时间是最合理的安排时间。

板书设计

蜂蜜:(1)大瓶:2000克20元,小瓶:500×4=2000克、6×4=24元

(2)大瓶:2000÷4=500克,20÷4=5元小瓶:500克、6元。

食物油:中小瓶:48÷4=12元、55÷5=11元

教学反思

课题第五节复习课课时47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应的生活实际问题,能列举各种结果。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和图片:小猫到小狗家做客,要过两条河,画一画有几种走法。

(2)可以进行板书:a--c、a--d、a--e

b--c、b--d、b--e

二、在方格中填上适当的数。

要求:(1)5位于中央;

(2)每一数字不能与比它大1或比它小1的数字在同横行;

(3)2、4在最下面一行;

(4)1和6在最上面一行;

(5)8在5的上面;

(6)9在中间的竖行内;

(7)3、4、6在最右边的竖行内;

(8)7在3左边的第二个空格内。

答案:

186

753

294

三、数学活动:24点。

(1)学生独立思考后,和同桌交流。

让学生根据要求一步一步地填入空格内,最后集体校对。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在比赛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24点的方法和技巧,然后进行小组比赛。

板书设计

数与计算

a--c、a--d、a--e

b--c、b--d、b--e教学反思

文档为doc格式

特殊儿童教学教案设计篇十二

课题练习课课时四(25)

教学目标:对面积的知识进一步掌握和灵活运用。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1、对面积知识进一步掌握和灵活运用。

2、进一步感知数学知识在日程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复习回顾:

1、回顾本单元知识。

2、用手比划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3、想象7公顷7平方千米的大小。

4、面积: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一)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

(二)补充:

1、教室的面积约是56()

2、手帕的面积约是4()

3、课桌的面积约是40()

4、小林的身高是138()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他的周长是(),面积是()

2、用以根长4分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地正方形,周长是()

3、测量和计算面积的大小要用()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要用()单位。

(四)应用练习。

1、完成书第52页第4题,第53页第6、7题。

2、小组活动。

在钉子板上让学生动手围一围,把围得长和宽和面积都记录下来。

第4题,答案不唯一,帮助利用学生的答案理成表格,观察,发现事实。

第6题,关键是怎样计算客厅地面有多少块地砖。引导学生说出方法的多样化。

2、53页第6题,仔细读题,问: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问:怎样数才能数正确?

提示:有序的数,数和算相结合。

3、第7题在学生算法的基础上,运用平移知识变成一个长方形,利用大地减去小的就得到绿地面积。

二、总结:

三、1、学生谈自己的收获,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自愿说。

3、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尝试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了面积换算的必要性。巩固了面积换算的必要性,巩固了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特别是平方千年米和公顷、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关系。要联系它们的定义去记忆。

回顾常用的面积单位及进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土地面积单位

学生比画、想象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指名回答:其他学生手势比画对错。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独立解答,在此基础上发挥小组的作用。

小组合作、讨论:观察表格说以说你有什么发现?

交流汇报

对表格数据的理解体会。

独立思考,交流展示。

板书设计: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教学反思:

课题数学游戏,实践活动课课时四(26)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对面积和周长的知识能够进行区别和正确的应用。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分享数学活动的经验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3、进一步体验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增强血色怀念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对面积和周长的知识能够进行区别和正确的应用;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分享数学活动的经验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2、面积的计算,周长的知识,能够进行区别和正确的应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数学游戏

书第54页,主要目的:(1)复习面积与周长的意义;(2)能够画出多种形状不同的图形,需要充分发户想象力;(3)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的周长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的事实。

学生作品一一展示,进一步体会科学事实。分享成功的喜悦。

读题,从题目中你明白了什么?

想一想,画成的图形可能是什么形状?

学生独立操作,小组讨论,展示学生作品。

算一算这几个图形的周长,从中你有什么发现?

一、实践活动。

1、设计铺地砖的方案。

2、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活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分享数学活动和经验和良好的情感体验。这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

2、画图,设计图形。

通过画图,懂得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都可以铺满整个长方形,但并不是随便什么形状的图形都能铺满整个长方形。

设计图形时,先进行设计,并且要铺满整个长方形。

二、巩固拓展。

补充题:

(一)判断对错。

1、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一定相等。()

2、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

3、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面积也扩大2倍。()

(二)填空。

4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000平方分米=()平方米

7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30平方米=()平方分米

7平方千米=()公顷

三、全课总结。

1、谈自己的收获,学生自愿说。

2、提出不懂得问题。

3、学生评价自己,别人或老师。明确操作要求。

明确所画图形的形状。

学生自主独立参与,设计自己喜欢的图形。

按照题中的提示,计算出面积和周长。

质疑:面积相同,周长一定也相同吗?

交流汇报:

面积相等的图形,形状不一定相同,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1、铺地砖

认真审清题目要求,独立尝试完成;展示作品;得出结论。

问题的解决:

生1:厨房的面积就是90块地砖的面积的总和。

生2:求出一块地砖的面积。2*2=4(平方分米),再求出90块地砖的面积4*90=360(平方分米)

问题2的解决:

生3:因为厨房的面积不变,求出方案二中一块地砖的面积,要求要多少块?所以是3*2=6(平方分米),360÷6=60(块)

问题3的解决:

生4:第一种方案用了5×90=450(元)。第二种方案用了7×60=420(元),所以第二种设计方案比较便宜。

2、画图,设计图形。

自主完成,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全班订正。

板书设计

1、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一定相等。()

2、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

3、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面积也扩大2倍。()

(二)填空。

4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000平方分米=()平方米

7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30平方米=()平方分米

7平方千米=()公顷

课题分一分(一)课时五(27)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一、创设情境

本学期初始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小数,还知道什么是整数、自然数。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数,叫做分数。

二、引导探索

(一)分一分

1、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个苹果?

2、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个苹果?

3、讨论: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呢?

(二)涂一涂

(三)折一折

1、用依仗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1/2,与同伴进行交流。

2、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小组讨论:

(1)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的1/4。

(2)把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的()/4。

(3)把其中的三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的()/()。

(4)把这张纸的4/4涂上颜色,即是涂了这张纸的多少?

3、介绍分数:像1/2,1/4,2/4,……都是分数。

(四)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

三、拓展应用。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

2、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自己动手去“分”的过程有极大的兴趣,这一点的教学符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理解知识、学会知识”。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