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四年级科学期末试卷附资料(热门18篇)

四年级科学期末试卷附资料(热门18篇)

时间:2024-02-22 09:17:03 作者:影墨

期末总结是我们对一学期学习成果的梳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段学习的旅程吧。考试后的总结很重要,下面是一些建议和指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科学四年级期末试卷

1.可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没有限度的.()。

2.溶解的速度只与物质本身有关,与其他条件无关.()。

3.酒精能在水中溶解,但水不能在酒精中溶解.()。

4.空气不能在水中溶解.()。

5.我们通常利用酒精灯的内焰给物体加热.()。

6.两块肥皂同时放入装水的杯子中,放在热水中的一定溶解的快.()。

7.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分离出来.()。

8.食糖在水中溶解后,中间的地方最甜.()。

9.在“搅拌是否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实验中,两个杯子中水可以不一样多.()。

10.在“比较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中,我们可以在其中的一个杯子中搅拌.()。

11.溶解就是放入水中的物质完全与水混合,水中没有沉淀物.()。

12.把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也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13.所有液体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14.酒精灯温度最高的是焰心部分.()。

15.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

16.石棉网的作用是让物体加热的更快.()。

17.肥皂粉鸡精面粉白酒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18.一些液体不能溶解在水中,但可以溶解在其他液体中.()。

19.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大有小的.()。

20.为了过滤更多的液体,漏斗里的液体可以超过滤纸的边缘.()。

21..耳廓可以放大声音.()。

22..耳朵可以长时间使用,所以也可以长时间使用耳塞听音乐()。

23..噪声只会影响我们的听力,与身体健康没有多大关系.()。

24.当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短,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25.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靠空气传播的,但是固体液体也是能传播声音的.()。

26.物体一般都能传播声音,它们传播声音的本领有所不同.()。

27.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不看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是不振动的.()。

28.嘈杂刺耳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29.被敲打后的音叉放在水里水花飞溅,是因为音叉在振动.()。

30.雷声是通过雨水的振动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31.物体发出声音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32.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里的听小骨.()。

33.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高.()。

34.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

35.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36.通常情况下,午后的气温最高.()。

37.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38.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一个月中的大气状况.()。

39.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雾等.()。

40.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41.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个等级.()。

42.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43.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44.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45.当天空被云覆盖四分之一左右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

46.在雨量器的容器中,水面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47.今天下了中雨,我知道降水量在~毫米之间.()。

48.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

49.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50.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就是北风.()。

51.身体工作时,需要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52.屈臂伸臂时,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情况是一样的.()。

53.骨骼能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输送营养.()。

54.我们呼出来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55.锻炼身体可以增大肺活量,增强心肌.()。

56.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回到心脏.()。

57.食物进入人体后,先后经过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

58.口腔对食物的初步消化,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

59.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气,所以呼吸次数会增加.()。

60.运动时,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的氧气.()。

61.食物中的养分是在胃中被吸收的'.()。

62.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

63.在呼吸器官中,气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64.消化食物时,不需要消耗氧气.()。

65.胃可以初步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

二、我会选择。

1.在下列物体中,难溶于水的物体是().

a.味精b.酱油c.酒精d.食用油。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注意使用酒精灯的安全b.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

b.加热完后,立即用手把蒸发皿放到桌面上。

c.蒸发皿中的食盐颗粒十分细小.

3.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我们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使杯底的盐溶解().

a.不断搅拌b.往杯中加水c.使杯中的水蒸发。

4.把一杯浓盐水放在窗台上,让杯里的水蒸发.如果杯中的水全部蒸发了,原先溶解在水里的盐().

a.不见了,跟水一样蒸发了b.不会蒸发,会留在杯底。

5.在水里滴几滴油,油会().

a.浮在水面,不能在水中溶解。

b.沉在水底,不能在水中溶解c.在水中溶解。

6.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把盐从水中分离?()。

a.溶解b.融化c.加热d.过滤。

7.下列几组物质中,()都能溶解于水.

a.食盐、菜油b.氧气、酱油c.冰糖、面粉。

8.我观察到()的现象,说明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a.面粉看不见了b在滤纸上留下了面粉c.水变白色了。

9.我观察到()的现象,说明胶水在水中溶解了.

a.沉在水底b.漂浮在水面c.均匀地分布在水中。

10.下列问题中,我们可以直接研究的是()。

a.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糖b.一杯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糖c.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糖。

11.声音不能在()传播.

a.固体b.液体c.气体d.真空。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医院、餐厅、同学发言时,我们应保持安静。

b.用相同的力击打大小音叉,大音叉发出的声音强.

c.唱歌、说话主要是由于声带在振动。

13.声音在下列物体中,传播速度从慢到快排列正确的是().

a.水―空气―木头―钢铁b.空气―水―木头―钢铁。

b.空气―木头―水―钢铁d.水―空气―钢铁―木头。

14.在一个杯子里,一边慢慢往杯子里加水,一边连续敲击杯子上部的杯壁,杯子发出的声音会().

a.越来越高b.越来越低c.一样高d.先高后低。

15.写字的声音可以通过()传播到紧贴在桌面上的耳朵里.

a、笔b、空气c、桌面d.纸。

16.我们耳朵里有一个()在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a、鼓膜b、听小骨c、耳蜗。

17.橡皮筋拉得越紧,拨弹时发出的声音越().

a、高b、低c、不一定听到。

18.尺子伸出桌面一定的长度,用力弹拨尺子,所听到的声音().

a、弱b、低c、高d.强。

19.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a、气流b、直线c、波。

20.音高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是()。

a、物体振动快,声音高b、物体振动慢,声音高。

b、物体振动幅度大,声音高d.物体振动幅度小,声音高。

21.在记录风速的时候,数字“”表示().

a、无风b、微风c、大风。

22.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时,风向是().

a、东风b、北风c、南风。

23.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

a、卷云b、积云c、层云。

24.风每秒行进的距离称为().

a、风速b、风向c、风量。

25.()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a、集水漏斗b、测量水管c、雨量器。

26.小明看到烟囱里的烟飘向西北方,这时的风向是().

a、西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

27.下面的天气现象中,()不是降水的形式.

a、大雪b、中雨c、冰冻。

28.下面的说法中,()是不正确的.

a、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了.

b、我们呼出来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c、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

29.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最主要的消化器官是().

a、口腔b、胃c、小肠。

30.在呼吸器官中,()是交换气体的场所.

a、支气管b、气管c、肺。

31.人运动后呼吸、心跳会加快,这是因为().

a、运动时需要更多养分b、运动时人太累了c、运动时需要更多的氧气。

32.牙齿在食物消化的过程中的作用是()。

a、咬碎食物b、消化淀粉c、搅拌食物。

三、我会连线。

面粉口腔。

白糖心脏消化器官。

酒精气管。

能溶解在水里胶水不能溶解在水里大肠呼吸器官。

肥皂肺。

酱油胃血液循环器管。

塑料血管。

洗发水鼻腔。

耳道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口腔暂时贮存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

鼓膜传递振动到内耳胃把食物运输到胃里。

听小骨传递声波到中耳食管使食物破碎,消化少量淀粉。

耳蜗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大肠消化食物、吸收养分的主要地方。

听觉神经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小肠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用力敲击鼓。

轻轻敲击鼓。

听到的声音高。

橡皮筋振动快。

听到的声音低橡皮筋振动慢。

听到的声音强弹拨伸出桌面距离长的尺子。

弹拨伸出桌面距离短的尺子。

听到的声音弱。

敲击大音叉。

敲击小音叉。

四、我会探究。

1、描述五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高锰酸钾。

面粉。

胶水。

食用油。

酒精。

2、研究怎样加快糖块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一种方法)。

研究的问题。

我的猜想。

需要的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研究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研究的问题。

需要的材料。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4、用一根皮筋或一把钢尺研究声音高低强弱的变化。

研究过程。

研究结论。

5、写出三种能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的方法。

6、写出三种减慢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

7、画出四种不同天气现象的天气符号。

8、写出人们减少噪声的三种方法。

9、通常情况下,一天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

10、跳绳的时候,需要人体的哪些器官的协同工作。

11、写出过滤装置、蒸发皿蒸发水分装置、酒精灯各部分的名称。

12、写出人体外形各部分的名称,人体消化器官、呼吸器官各部分的名称。

小学科学四年级期末试卷

1.气象学家通常起风速记为()个等级,风速仪是()的仪器。

2.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色的,还称它为()云。

3.水能溶解很多(),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等气体。

4.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和()三个部分,点燃时一定要用燃着的(),决不能用燃着的()对火,熄火时要用()盖灭,不能用()灭火焰。

5.一个物体在()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

6.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它是从()传播到()的。

7.心脏在()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人体需要的氧气由()吸入后进入血液。

8.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和大肠。

1.心脏实际上在()钟就完成了跳动,剩下的()是休息的。

a、0.5秒b、0.8秒c、0.2秒d、0.1秒。

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交换。

a、液体b、气体。

3.物体振动得(),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a、较快b、越快c、较慢d、越慢。

4.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a、振动b、响动。

5.水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物质,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以上,几乎都是不纯净的。

a、65%b、70%。

6.酒精灯火焰的()温度最高,()次之。

a、焰心b、内焰c、外焰。

7.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的等级,中雨为()毫米。

a、25毫米—50毫米b、10毫米—25毫米c、小于10毫米。

1.一天中的气温中午最高。()。

2.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2个等级,也就是12级风。()。

3.水能溶解液体和气体,还能溶解固体。()。

4.盐能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5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

6.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躯干和四肢三部分。()。

7.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氧气。()。

8.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

9.人的呼吸实际是进行气体交换,使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同时排除氧气。()。

10.不能振动的物体也能产生声音。()。

1.填图(10点)2.画图形表示云量(15点)。

(1)多云(2)晴天(3)阴天。

五、小实验(10点)。

面粉、砂子、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状态记录表。

物质。

现象面粉砂子食盐高锰酸钾。

能否看见颗粒。

分布是否均匀。

是否有沉淀现象。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有溶解。

5、力、振动6、波、一个地方、另一个地方7、两次。

8、食道、胃、小肠。

二、1、cb2、b3、bd4、a5、b6、cb7、b。

三、1×2×3√4√5√6×7√8√9×10×。

四1、西、西北、北、东。

2、(1)小于圆形的四分之三代表多云、

(2)圆形的四分之一代表晴天、

(3)大于圆形的四分之三代表多云、

(要求学生画图)。

五、1、能、能不能、不能。

2、不均匀、不均匀、均匀均匀。

3、有、有没有、没有。

4、能、能、不能、不能。

5、没有、没有溶解、溶解文章。

小学科学四年级期末试卷

一、填空(1.5×32=48分)。

1、风是一种重要的天气现象,风有()和()两个特征,

2、云分为三类()、()、()。

3、()比()在水中溶解的能力强.

4、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和()三个部分,()的温度最高,()次之,()的温度最低。

5、通常我们想让物质在水里溶解快一些,可以()、()、()。

6、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7、耳朵分为()、()、()三部分。()和()在头的内部。

8、声音能在()、()、()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9、从外形上,人的身体一般可以人分为()、()、()、()四部分。

1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使我们的()粗壮、()发达、()更加灵活。

二、判断(3×5=15分)。

1、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天气预报来知道天气变化的消息。()。

2、风向标可以用来测风向,也能准确测出风的大小。()。

3、水的热度可以影响溶解的速度。()。

4、声音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5、我们处在真空状态,我们就听不到声音。()。

三、选择(2×4=8分)。

1、要观测风力可以利用()。

a、风向标b、风速仪c、电风扇d、发电机。

2、天空中的云是由()聚集而成的。

a、水蒸气b、水蒸气和空气c、小水滴或小冰晶。

3、下列没有应用溶解的是()。

a、用洗衣粉洗衣服b、炒菜时放盐c、和面d、白糖水。

4、鼓膜的振动通过()传给耳蜗。

a、外耳道b、听神经c、听小骨d、耳廓。

四、连线(2×4=8分)。

把器官和它的功能连起来。

牙齿储存和消化食物。

胃将食物残渣的水分进一步吸收,形成粪便。

小肠将食物磨碎。

大肠消化和吸收养料。

五、问答(21分)。

1、我们通过什么方法来了解天气变化?(4分)。

2、骨骼的什么作用?(3分)。

3、怎样保护我们的耳朵?(6分)。

4、新增加的天气信息有哪些?(8分)。

四年级科学期末复习资料冀教版

1、通过上网查资料、去图书馆查资料、向有经验的菜农请教等方式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种茄子的过程:1松土;2浇水;3浸种;4播种;5出苗;6间苗。

3、植物的肥料有农家肥料与化肥。

4、可以用生长记录表、表格记录、拍照、写日记等方法记录茄子的一生。

四年级科学期末复习资料冀教版

1、会制作观察周围生物的观察计划。(书36页)。

2、会介绍两种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写在背面)。

3、生命的主要特征:1、能生长发育2、能繁殖后代3、能制造或获取营养物质,并将废物排出体外。4、对周围的刺激能作出反应。

4、能区分一些事物是生物和非生物。(书38页)。

四年级科学期末复习资料冀教版

1、水变成水蒸气例子:锅盖上的小水珠;洗澡间内玻璃上的小水珠;早晨叶子上的小水珠;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瓶上的小水珠。

2、会做活动1《小水珠从哪里来?》的实验,它是一个对比实验,实验结果:常温玻璃片放在热水上方,有小水珠生成;加热的玻璃片放在热水上方,无小水珠生成。

3、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4、写出雨的形成的实验的计划。内容:研究的问题:雨是怎样形成的?我的假设:水蒸气受冷变成小冰滴,然后掉下来,形成雨。需要的器材:烧杯一个,热水、玻璃片、冰块。实验步骤:1、先在烧杯里放上热水;2、把玻璃片放在烧杯上;3、在玻璃片上放一些冰块;4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得出的结论:玻璃片上出现很多小水滴,一会聚集多掉下来。是因为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集多了掉下来成了雨。

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古井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

二、(厚厚的)积雪(辛勤的)园丁(冬冬的)鼓声。

(粗壮的)枝干(茫茫的)沙漠(热烈的)气氛。

(浮起)微笑(朗读)诗歌(振奋)人心。

(驾驶)潜艇(打断)思路(掌握)知识。

三、含有看的意思:观察巡视瞅瞪。

含有说的意思:询问乞求叮嘱提醒拒绝赞叹。

含有走的意思:追赶蹑手蹑脚散步。

四、1。烈贞首刑。

2。附近淀至应。

五、1。小鬼被陈赓吃力地抱上马背。

2。一筐又圆又红的大苹果被年轻的姑娘弄翻了。

3。参考:美丽的海棠花吸引了许多游客。

4。参考: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成功了。

5。您来我家做作业。

请您来我家做作业。

请您来我家做作业,好吗?

6。您帮我包饺子。

请您帮我包饺子。

请您帮我包饺子,好吗?

六、1。删去(目不转睛地)。

2。删去(,种类繁多)。

3。删去(糊涂的)。

4。把都能闻到(桂花)„„二字删去改成都能闻到它的花香。

5。把“洁净”改成“卫生”

七:依次填上序号:2、1、5、3、4。保护小树苗。

八、1。不但„„而且„„。

2。虽然„„但是„„。

3。既然„„就„„。

4。不管„„都„„。

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6.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长方形b.平行四形c.圆。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6.76+0.24=。

0.9-0.37=。

1506=。

10-6.5-3.5=。

7.51000=。

6050=。

287-199=。

31258=。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一、谨慎填写(23分,每一小题3分,其中第2、4、5、6题2分)。

1.计算56(44+2244)时,先算(),再算(),最后的结果是()。

2.我们可以根据()和()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3.如右图,一块三角形纸片被撕去了一个角。

这个角是()度,原来这块纸片的形状。

是()三角形,也是()三角形。

4.把10.36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再扩大10倍后是(),10.3的小数点向()移动()位后是0.103。

5.右边梯形的上底与下底长度的和是。

()厘米,高是()厘米。

6.在里填或,在里填数。

15612=(1563)(12)。

15612=(1563)(12)。

7.李叔叔把一根木头锯成三段要10分钟,那么据同样的木头锯成九段就要()分钟。

8.万田小学在第二届体育节方阵表演时中,最外层一共有有40人,参加这个方阵表演的一共有()人。

9.小明在小丽的西偏北30方向上100米处,还可以说成()方向上;那么小丽在小明的()方向上距离是()。

二、准确判断(5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18500,积的末尾有两个0。()。

2.0.58和0.58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等。()。

3.(12+k)5=60+5k。()。

4.等腰三角形一定比等边三角形大。()。

5.甲在乙的东偏南40方向上,还可以说成南偏东50的方向上。()。

三、慎重选择(10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三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b、c、

3.下列数中与10最接近的数是()。

a、9.98b、10.101c、10.05。

4.小猴要给一块地围上篱笆,()的围法更牢固些。

a、b、c、

的一个乘数乘10,另一个乘数也乘10,得到的积等于()。

a、原来的积乘100b、原来的积乘20c、原来的积乘10。

四、细心计算(共22分)。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12300=20034=50110=1000.36=。

60050=40050=2330=2.05100=。

2.用竖式计算。(6分)。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12分)。

296+73+104+371600254。

125253299+9999。

五、画画量量(第1题4分,第2题6分,共10分)。

2.小明的爸爸从家里出发往正西方走300米,走到广场,再向北偏西40方向走了200米到新华书店,最后往东偏北25方向走100米到公司上班,画出路线示意图。

六、解决问题(4+4+5+6+7=26分)。

1.一只山雀12天大约能吃900只害虫,照这样计算,一只山雀一年大约能吃多少只虫?(平均每个月都按30天计算。)。

3.四年级两位老师带38名同学去参观航天展览,成人门票费48元,儿童门票费是半价;如果10人以上(包含10人)可以购团票每人25元,怎样购票最划算,并说明理由。

四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本次四年级科学测试试题共涉及填空题、选取题、决定题、连线题、科学探究(类似实验题)和简答六种题型,资料涵盖四年级下册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集中体现了“关注科学概念、贴近学生生活、突出科学潜力、导向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试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基础知识,尤其是对重点资料的考查,较为客观全面地检查了不同层面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状况和实验探究的潜力水平。全镇675人参考,0分至39分人数为6人,40至59分人数为11人,69至79分人数为185人,80至100分人数为473人。从抽样调查的试卷分析来看,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准确,科学概念理解比较到位,但涉及操作性试题问题较大,失分较多,反映出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较差,实验教学还比较薄弱,学生动手潜力不强。

第一大题为填空题,34空,每空1分,学生基本上在30分以上,主要考查的是科学教材中最直接、最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覆盖面较广,对学生而言,难度不大。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大题中,丢分较多的一题是第4小题,描述物体运动的两个重要属性,正确答案为“速度”和“方向”,大多数学生错误理解为物体运动的种类,从而错填“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因而造成失分。此小题属于课外延展题,在教材中没有直接呈现。

第二大题为选取题,10题,共20分,每题1分,被抽样的25名学生最高得分为20分,最低14分,得分层面最大分值为18分,失分最多的为第7小题,题目为“假如一切物体间的摩擦力都消失了,则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正确选项为“a、能够用一根手指推动火车”,失分同学几乎选取“b、人站在地面上对地面没有压力”。此题为应用基础知识解决科学概念,失分原因主要是教学中缺少训练,没能激发学生思考科学问题,加之学生已有知识的局限性,对自然事物认识分欠缺,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不到位,从而只能做出盲目选取。

第三大题为决定题,8个小题,总分8分,每题一分。从抽样试卷卷面得分状况来看,25人中没有人得满分,得5分者居多,主要原因是本大题中有5分为教材中的直接概念,其余3分需要对基础知识加于应用。

第四大题为连线,分值10分。考查资料就涉及一个知识点,即影响摆动速度的.因素,为教材中的重点基础知识,因而此题失分人数很少,个别同学因为概念模糊而错误决定。

第五大题为科学探究,4个小题,总分12分。该题属于科学实验性质题型,主要考查资料为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由于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潜力,加之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不到位,导致失分。第六大题简答题,4个小题,总分16分。其中前1、2、3个小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是本册教材中重点需要掌握的资料,因此失分很少。第4小题属于生活化的科学试题,少部分学生有失分现象。纵观本大题,除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失分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因为语言表达、书写规范等因素失分。

1、潜心研读《科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吃透课程标准,以教材为纲,用以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梳理教材,归纳重点、难点,把握细节,逐步实现各级目标。

2、要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纵观本学年整个科学试题,教材中的直接基础知识占到80%左右,由此可见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即使是操作题,也必然是利用基础知识作为突破口,因此,务必把基础知识夯实作为首要任务。

3、努力探索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学生科学素。

四年级科学试卷

学期:20**-20**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检测人数:25人。

二、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

本班学生27人,本次参考25人(2人因生病缺考)。及格人数17人,及格率68%,48分以上7人,优秀率28%。最高成绩57分,最低29分,平均分40.72分。此次考试,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学生掌握不够好,不能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尤其是李梓慧、齐梦、李育典、李梓峰、王朵、夏怡、姚正、李云龙等学生。从各层次分数分布上看,本班学生中下水平居多,优秀学生少,造成班级整体成绩偏低。

三、考试质量综合分析。

1、试卷质量分析。

20**-----20**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期中测试的范围为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课至第十课的资料,试卷的命题以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科书为主要参考资料,与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资料和教学要求相一致,试题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全面,各部分资料所占比例适中,从难易程度上来看,适合多数学生的水平,试题紧密联系生活,体现了学科特点,能充分评价学生对学到的科学知识的掌握状况以及对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潜力和科学探究潜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的实践潜力,真正做到学科学,用科学,让科学为生活服务。

2、考试状况综合分析。

第一题“我会填”:注重知识点掌握上的评价,学生失分主要是因为平时懒惰没有进行记忆,有的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别字,也有的学生不会读题,或者说是没有读题,根本不理解题意,如李梓慧、齐梦、李育典等。

第二题“我会判”:多数学生能够准确决定,此题中出错较多的是第3小题“猎豹适于参加动物长跑比赛”,可见学生只记住了猎豹跑得快,而忘记了它不适合长跑。

三题“我会选”::该题出现错误较多的是第2小题“善于飞行的动物肌肉最发达。a、腿部b、胸部c、腹部”,部分学生选取的是腹部,学生对善于飞行的动物了解太少。

第五题“我爱科学探究”出错十分多,尤其是第2题和第4题,其中第2题主要是填写小吊车和胳膊对应表出错,这与新课教学时缺乏比较教学是息息相关的,今后必须要注意知识的全面教学。第4题出错现象更严重,客观原因是导游图太小太乱,不容易看清,主观原因在于我在教学时没有对看图进行重点训练。

第六题“我会答”:除了李俸伊、高文睿、袁园、李彤、李弈陆、李前润几名学生,其他学生几乎“全军覆没”,第1题中,多数学生不认识疣猪,不明白疣猪是猎豹的捕捉对象,知识视野相对狭窄,也有部分学生答非所问。第2题,学生语言组织潜力欠缺,答题不是很完整是导致失分的主要原因,另外也有学生搞错了方向。

四、改善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课前认真地阅读教材,仔细地阅读教参,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掌握每一课教材的教学资料和科学的概念,了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2、加强学生实践潜力的培养,有效指导学生“动手做”,让学生亲历、体验学习探究过程。

3、狠抓好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给学生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知识的识记和理解。

4、教师要给学生带给运用知识的机会。运用的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注重学生操作实验和观察潜力的培养。

5、培优辅差和学困生的转化仍需加强。对于后进学生的提高就应加以高度的重视,在平时教学中对他们多加关注,多引导、多启发、多提问,个性是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中就应对他们多作指导,作业中发现问题时就应及时帮忙他们解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坚持对学困生的课前辅导、课堂观察和课后“跟踪”,努力使每一个知识点都过关。

6、加强复习,使学生建立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性。

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一、填空。

1、32平方米=()公顷4.06吨=()吨()千克。

50克=()千克305平方米=()平方分米。

2、一个数由4个十,6个十分之一和7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

3、5.04扩大到它的()倍是5040,把72缩小到它的()是0.72。

4、2003年我国小学生116897000人,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保留两位小数)是()亿人。

5、把一根木头锯成三段要用6分钟,如果锯成5段要用()分钟。

二、判断。

1、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102×56=100×56+2。()。

3、5.40和5.4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4、用一个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70°的角,看到的角是700°。()。

三、计算。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验算:验算:验算:。

2、用小数计算。

5千米720米-2千米40米10千克-4千克800克4米35厘米+5米70厘米。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三、动手操作。

3、画一个边长4cm的正三角形,并作出它的一条高。

四、解决问题。

四年级英语期末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英语质量检测仍然是采用听力和笔试的方式,按照100分制记,其中听力部分占50分,笔试部分占50分,检测时间为40分钟,本次命题以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命题范围在听力和笔试内容上侧重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试题紧扣《课标》,重视语言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从听、写、认读等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试题形式灵活多样,知识面广,有层次性。

听力部分题型与往常一样,没有多大的变化。听力部分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记忆力,第三题的2小题没有正确答案(sofa)。第四题的3小题you are helpfull! 是五年级的内容,现在还没见过。只要细心其他的题大部分学生都没问题。笔试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力,这些单词和句子都是书本里出现的,学生都比较熟悉,意思都是比较相近的,因此有学生就判断错 了。第三大题要求连线,可是又给了括号,大部分学生误会要求,还有merry christmas !的答语,从来没见过这种答案,因此大部分学生答错啦。第五大题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力,学生的答题情况还可以,大部分学生能得满分,只是有一部分学生不认真看题就大意了,造成失分。

1、从得分情况看出基础知识较扎实。大部分学生在基础知识部分都能得高分。这说明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了基本知识的教学,学生学得比较扎实。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在逐渐提高,说明学生对单词的听辩能力已基本形成,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完成对句子关键词的理解。逐渐形成对句子整体结构的理解。听力题目的`选项在是以图示或文字的形式出现的,学生能在听力题的间隙时候以最快的速度通过视觉获取必要的相关信息,为后面的听力做好准备,正确率较高。

2.书写习惯良好。书写都比以前明显规范,这关注了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3.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课改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本次答题的情况中看出这一理念已开始落实在平时的教学行为中,因为学生的能力题得分明显地高于以往的得分。

1.两极分化现象开始出现。本教材知识多,信息量大,学困生很难达到教材的要求。好的学生不仅基础知识扎实,能力题的得分也高。而有的学生是双低,既基础知识得分低,能力题得分也低。

2.综合理解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学生在针对灵活题的运用上还需要教师加强训练。

3.部分学生听力理解能力有待强化,特别是在语速快的情况下,平时要多加练习。

4.学生对单词的记忆,拼写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教师要加强落后生单词的默写训练。

5.学生答题时缺乏认真仔细的态度,如本次出现的单词看错。题要求看错。

1.加强课改英语课程标准学习的广度,使课改的教学理念深入到心中,并落实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上。

2.教师在课堂上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倾听能力。平时加强对单词记忆,背诵方法的训练,如怎样用发音规律记单词。

3.加强平时英语知识的融会贯通,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4.灵巧地讲解基本的语法知识渗透,加强学生的语感培养。

5.培优补差: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应不断开阔他们的视野,鼓励、培养其对看、多读一些课外英语节目和书刊杂志。 对于成绩欠佳的学生,由成绩优异的同学去帮助他们,既起到了补习提高的作用,又可以发扬同学间的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精神。同时,对于中间段的学生也不容忽视。

6.要注重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提高学生的一些基本能力。如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正确流利书写的能力,还有对学生理解题意和答题技巧的训练。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四年级科学试卷

一、试题题型及总体成绩分析:

本次四年级科学测试试题共涉及填空题、选取题、决定题、连线题、科学探究(类似实验题)和简答六种题型,资料涵盖四年级下册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集中体现了“关注科学概念、贴近学生生活、突出科学潜力、导向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试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基础知识,尤其是对重点资料的考查,较为客观全面地检查了不同层面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状况和实验探究的潜力水平。全镇675人参考,0分至39分人数为6人,40至59分人数为11人,69至79分人数为185人,80至100分人数为473人。从抽样调查的试卷分析来看,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准确,科学概念理解比较到位,但涉及操作性试题问题较大,失分较多,反映出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较差,实验教学还比较薄弱,学生动手潜力不强。

二、卷面答题状况分析:

第一大题为填空题,34空,每空1分,学生基本上在30分以上,主要考查的是科学教材中最直接、最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覆盖面较广,对学生而言,难度不大。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大题中,丢分较多的一题是第4小题,描述物体运动的两个重要属性,正确答案为“速度”和“方向”,大多数学生错误理解为物体运动的种类,从而错填“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因而造成失分。此小题属于课外延展题,在教材中没有直接呈现。

第二大题为选取题,10题,共20分,每题1分,被抽样的25名学生最高得分为20分,最低14分,得分层面最大分值为18分,失分最多的为第7小题,题目为“假如一切物体间的摩擦力都消失了,则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正确选项为“a、能够用一根手指推动火车”,失分同学几乎选取“b、人站在地面上对地面没有压力”。此题为应用基础知识解决科学概念,失分原因主要是教学中缺少训练,没能激发学生思考科学问题,加之学生已有知识的局限性,对自然事物认识分欠缺,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不到位,从而只能做出盲目选取。

第三大题为决定题,8个小题,总分8分,每题一分。从抽样试卷卷面得分状况来看,25人中没有人得满分,得5分者居多,主要原因是本大题中有5分为教材中的直接概念,其余3分需要对基础知识加于应用。

第四大题为连线,分值10分。考查资料就涉及一个知识点,即影响摆动速度的因素,为教材中的重点基础知识,因而此题失分人数很少,个别同学因为概念模糊而错误决定。

第五大题为科学探究,4个小题,总分12分。该题属于科学实验性质题型,主要考查资料为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由于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潜力,加之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不到位,导致失分。

第六大题简答题,4个小题,总分16分。其中前1、2、3个小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是本册教材中重点需要掌握的资料,因此失分很少。第4小题属于生活化的科学试题,少部分学生有失分现象。纵观本大题,除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失分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因为语言表达、书写规范等因素失分。

1、潜心研读《科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吃透课程标准,以教材为纲,用以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梳理教材,归纳重点、难点,把握细节,逐步实现各级目标。

2、要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纵观本学年整个科学试题,教材中的直接基础知识占到80%左右,由此可见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即使是操作题,也必然是利用基础知识作为突破口,因此,务必把基础知识夯实作为首要任务。

3、努力探索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学生科学素养的构成,不是简单地透过教师的讲解、讲授或者让学生“读”、“听”、“记”、“看”就能够实现的。当然这样的方法对于巩固基础知识是必要的,但不是科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4、加强实验探究教学,培养学生探究潜力。从本次考试结果能够看出,学生在动手或者说在实际解决科学问题时存在薄弱环节,这与平时的动手训练不到位是密切相关的。而科学课程标准理念就是要求学生构成科学素养,构成动手探究潜力,而这些务必落实到科学实验教学上来。

5、继续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此次测验,学生因为书写不规范和表达不清楚而失分的现象还是存在的,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更正、训练才能解决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间要共同研商,达成共识,构成合力,制订针对性策略,共同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素质。

文档为doc格式。

四年级期末试卷分析报告

本次数学试卷题型多样,覆盖全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现将本次考试试卷进行简要分析。

1.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失分最严重的就是应用题的4题,1小题、这是一道植树问题,另外一道是5题,平时做此类型题很多,但此次出的题我感觉学生不易看出题意,也没有理解题意。按我们平时练习像这种题不该出错,我在练习时没有练过这类似的题,学生感到陌生,这也是我的一个失误,另外也由于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所以失分较为严重.好多学生根本没有理解自己求出来的是什么,他们能正确的运用数量关系,但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不够。我想我在教学中要在这个方面有所侧重,才能使我们的学生高分高能。

2.填空这部分基础知识,学生大部分发挥正常水平,较以前都有明显的提高,这与平时的课堂训练是分不开的。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深。答填空题和判断题时不理解出错的。比如一大题的8小题,这是找规律单元的题,出错较多,一是没有认真看题,另一个就是练习2——3个人的较多,出现4个人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反应不过来,以后对这些类型的题也要进行个别讲解,引起注意。

3.计算方面较理想,平时的教学中对基础知识抓的紧、稳,对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训练的到位。口算只做错几道,简便计算做错的也很少,这与平时练的多要求高有关,计算时我要求学生做到“一步一回头”,不要到头来算总账,大多数学生对本册计算知识点掌握得很牢固,仅有个别学生出现问题,计算能力有待提高。

三、改进措施: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个别学生在一些比较简单的填空题、判断中出现问题,并不是他们都是真的不会,而是有的学生不够细心,比较浮躁,这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工整、独立检查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考试我发现看似简单的问题,不少学生做错,我有时也埋怨学生,但静下心来想一想,其实问题不是出在学生身上,而是我对学上把握度上出了偏差,过高过低的估计了学生的能力,这是我教学上的弱点,今后我一定想办法克服这一毛病。

3、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4、平时练习时要有针对性,不要让学生泛泛做题,力争做到优生吃好,一般学生吃饱,学困生吃了,既不浪费时间,又收到良好效果。

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数学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最终目的。

四年级期末试卷分析报告

一、试题分析:

从学生的答题分析,对基础知识,学生掌握的比较牢固,但不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最大的失误是学生对知识的延伸性没有掌握。从部分题来看,教师关注少的方面,失分还是比较严重。可见学生更多的时候只会简单的模仿,没有深层次的形成知识体系。例如:

第一大题:填空。

此题考察内容覆盖面广、且具有典型性,全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但个别题目对中下水平的的学生过难,如5、7题,错误多。

第二大题:判断。

5个小题,覆盖了本册教材知识及概念,考察了学生对概念、技能的掌握情况,看似简单却容易失分,主要是学生不认真读题分析,找出判断的理由。

第三大题:选择。

此题包括5个小题,这5个小题出得较好,能考察学生的能力,这几个题学生做的比较不错。

第四大题:计算。

第1小题:口算。

此题包括10小题,加减乘除算是都有,考察了学生的口算能力。有的同学粗心计算错误。

第2小题:列竖式计算,整体看还可以,但有的学生粗心,计算错误。

第3小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此题出错较多,大部分同学对基本计算都掌握了,只是在做的过程中,有马虎、不认真现象,就容易出错。如有的题不能简便只能四则运算,但是学生一门心思想着如何才能简便,所以四则运算的题失分的较多。

第五大题:作图。

这个题考察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第一小题,旋转图形比较有困难,所以失分较多。第4小题学生没有认真看题,大部分画的不是高。

第六大题: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此题是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生活应用能力,如:第4小题,理解能力不强,失分严重,也说明学生的生活常识还是不太丰富。

二、卷面分析。

整体看来不错,计算方面粗心导致错误率较高,还有一个是解决问题中换了个说法就不会了。

三、成绩统计。

整体不错,及格率100%、优秀率50%。

四、学生学与教师教的情况。

生们的毛病。且在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过多的注意学困生。

五、改进措施:

1、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做前仔细审题,做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2、在教学中,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发挥学生的思维,形成解题技能。

3、对知识的掌握精雕细琢,直至学生灵活运用。

从这次考试中,我深刻体验到学生毕竟是孩子,如果用自己思考、记忆、解决问题地方法去灌输他们,只是事倍功半,学生也会顾头不顾尾,今后教学要多考虑学生,多考虑如何把握知识、运用问题,切实做到学以致用。

四年级英语期末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试卷是分为听力和笔试两大部分,对前三单元已学内容的考查。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看汉语写单词;单项选择题;连词成句;),以督促孩子学好课本知识为主,又侧重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在特定的语境末进行交际的能力(阅读理解)。

以四二班为例,共有学生68人,参考人数68人,其末满分15人,90分以上共计55人,及格率为100%。

第一大题为听音选单词。主要考查学生的需要听说认读单词的掌握情况。出错较多的是第2 小题,学生对are 、am这两个单词没有区分清楚,导致选择错误。

第二大题为听音选图,要求根据听到的内容选择相应的图片。其末第5小题有部分同学出现了失误。原因在于他们对pants 、shorts掌握不熟,所以出错。

第三大题为听音选答语,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句型的掌握情况。学生要为听到的句子选择相应的答语,难度较大。学生在第5小题出错了错误。根源在于他们对john’s与 johns没有区分清楚。

第四大题听音排序题。此题学生需要根据听到的内容为图片排列顺序。这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其末一幅图听错,可能导致全部排错,所以此题学生失分较多。

第一大题为看汉语写单词。此题主要是对所学四会单词的考查。学生对四会单词掌握熟练,只有个别同学丢分。

第二大题为单项选择题,是对所学句型掌握情况的考查。部分学生在第4小题和第8小题出现失误。其末第4小题what colour are your new shoes?主要是对单复数掌握不清。第8小题what time is it?学生没有区分清楚clock 和o’clock。

第三大题为连词成句,主要是对所学四会句子掌握情况的考查。大多数同学对句子掌握扎实,只有个别同学由于不认真,对句子的抄写出现丢词现象。

第四大题为阅读理解并判断正误。短文内容为一个学生的时间表,相对较为简单。学生出错不多。

本次单元考试留给了我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现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1、狠抓基础,培养能力。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特别是最基本的词汇和常用句型,要反复训练,做到举一反三。单词教学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这样学生在学会单词的同时,也学会了词的一些基本用法,同时加强对单词,句型的检查力度;强化识图训练,增加对句子的理解和识别方面的训练,在平时的教学末除了要加大对词汇的训练以外,还要让学生见到更多的听力和笔试题型,从而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2、钻研教材,把握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内涵,加强听、说、读、写四会的能力训练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尤其加强学生对句子意思理解的训练,逐渐在课堂教学末养成学生认真学习英语的习惯,并注重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3、端正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注意倾听他人说英语的好习惯,使同学们都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取得好的成绩。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末要不断学习,积累经验,运用到教学末去,使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

四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学期:20xx-20xx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检测人数:25人。

二、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

三、考试质量综合分析。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期中测试的范围为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课至第十课的内容,试卷的命题以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科书为主要参考资料,与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相一致,试题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全面,各部分内容所占比例适中,从难易程度上来看,适合多数学生的水平,试题紧密联系生活,体现了学科特点,能充分评价学生对学到的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的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学科学,用科学,让科学为生活服务。

2、考试情况综合分析。

第一题“我会填”:注重知识点掌握上的评价,学生失分主要是因为平时懒惰没有进行记忆,有的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别字,也有的学生不会读题,或者说是没有读题,根本不理解题意,如李梓慧、齐梦、李育典等。

第二题“我会判”:多数学生能够准确判断,此题中出错较多的是第3小题“猎豹适于参加动物长跑比赛”,可见学生只记住了猎豹跑得快,而忘记了它不适合长跑。

三题“我会选”:该题出现错误较多的是第2小题“善于飞行的动物()肌肉最发达。a、腿部b、胸部c、腹部”,部分学生选择的是腹部,学生对善于飞行的动物了解太少。

第五题“我爱科学探究”出错非常多,尤其是第2题和第4题,其中第2题主要是填写小吊车和胳膊对应表出错,这与新课教学时缺乏对比教学是息息相关的,今后一定要注意知识的全面教学。第4题出错现象更严重,客观原因是导游图太小太乱,不容易看清,主观原因在于我在教学时没有对看图进行重点训练。

四、改进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课前认真地阅读教材,仔细地阅读教参,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掌握每一课教材的教学内容和科学的概念,了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2、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效指导学生“动手做”,让学生亲历、体验学习探究过程。

3、狠抓好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给学生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知识的`识记和理解。

4、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运用知识的机会。运用的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注重学生操作实验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5、培优辅差和学困生的转化仍需加强。对于后进学生的提高应该加以高度的重视,在平时教学中对他们多加关注,多引导、多启发、多提问,特别是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中应该对他们多作指导,作业中发现问题时应该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坚持对学困生的课前辅导、课堂观察和课后“跟踪”,努力使每一个知识点都过关。

6、加强复习,使学生建立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性。

相关范文推荐
  • 02-22 卖房解压协议书(热门15篇)
    合同协议是一种法律文件,它规范了交易双方的行为,对于维护交易的稳定和公平至关重要。这些合同协议范文覆盖了多个行业和领域,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经双方自愿协商达成如
  • 02-22 大学生人才强国战略实践心得(汇总17篇)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借鉴范文范本,我们才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写出更加精彩、生动的作品。希望通过下面的范文范本,大家能够了解更多写作的技巧和套路,提升自己的写作能
  • 02-22 个人总结感悟心得体会范文(19篇)
    写总结范文可以促使我们对过去的工作、学习或生活等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以下是一些示范性总结范文,希望能够激发你们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 02-22 韩国院校申请书(汇总17篇)
    申请书是一个向目标组织或机构传达你的意愿、计划和目标的关键文档。接下来是一些学习心得和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高中生韩国留学申请首先要满足韩国大学的
  • 02-2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心得体会报告范文(18篇)
    心得体会反映了一个人对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思考和领悟。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将会看到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精彩范文,让我们引以为戒并学习他们的优点。中共中央决定,
  • 02-22 金城档案电影心得体会(精选12篇)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 02-22 军事训练承诺书(精选17篇)
    范文范本可以启发我们的思维,激发创作灵感,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请大家注意,这些范文仅供参考,写作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
  • 02-22 门店布局及商品陈列资料(精选12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写作中常见的错误和问题,提高文章的质量和准确性。鉴于总结的重要性,以下是几篇经典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尊敬的x总、x总二位领导:20
  • 02-22 入警心的体会(优秀15篇)
    心得体会是对工作和学习经验的提炼和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现在就为大家推荐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相信对大家的写作能力会有所帮助。
  • 02-22 2024年班主任工作总结分享(模板13篇)
    班主任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所做工作的评估和总结,以便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以下是一些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