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历史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通用14篇)

历史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通用14篇)

时间:2023-11-24 11:56:58 作者:FS文字使者 历史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通用14篇)

通过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实现个人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教学工作计划模板,供大家参考和下载使用。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难点:学会预习。

讲授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

教科书、预习题卷、投影、报纸(当天买的)。

在教学中,我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不懂得预习的方法,往往老师布置下预习的作业,总是流于形式,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对教学来说,不啻于是一个缺陷。因此,用一节课的时间来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培养学生从整体把握单元教学的重点,明白自己学什么,怎样学。使学生能够运用知识来阅读、分析课文,将课文作为阅读、分析的对象,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一)导语设计:

创设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环境气氛,用直接导入法,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的目的及具体做法,以及他们应该做的事情。

(二)了解新闻有关知识:

关于消息。

1、新闻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1)广义:泛指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

(2)狭义: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消息”。

2、理解新闻定义要注意三点: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注意三点:

(1)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和新近发现的事实。

例如:美国总统竞选,总会抖搂几十年前的事。

例如:1970年中国云南发生了地震,2002年初仍载文报道详情。

虽时过境迁,但仍有很强的报道价值。

(2)新闻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有价值的。

教育作用:对读者的思想、道德、人生观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认识作用:可以使读者获得有关社会、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怡情作用:不包括低级趣味在内,那些对影视明星的私家事情不厌其烦地加以报道的所谓新闻,实在是把肉麻当有趣,我们所说的“情”指积极的乐观的健康向上的情趣。

(3)新闻必须是对事件的“报道”。

事件本身不是新闻,一件有价值的事件,还必须通过“报道”才能成为新闻。

报道,指记者或其他新闻工作者,爱好者对有价值的事件进行采集、处理之后,再通过相应的新闻传播途径公之于世的手段和过程。

3、通讯社:

中国——新华社。

美国——美联社、合众社。

英国——路透社。

法国——法新社。

日本——共同社。

俄罗斯——俄通社、塔斯社。

4、了解消息的知识:(结合“写作”第四单元进行教学)。

(1)消息的概念。

(2)消息一般有3个特点:

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真实性)。

2、报道迅速及时(时效性强)。

3、语言简明扼要。

(3)消息的写法:

“倒金字塔”式:结果—过程(重要—次要—再次要)。

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

(4)消息的结构:

电头:可有可无。

标题。

主体。

背景。

结语。

(5)消息的表达方式:多用记叙手法,因此写作必须注意记叙的六要素的使用。

(6)消息格结构部分具体内容及特点:见书p165—167页。

关于评论:

1、概念。

2、阅读评论注意三点:

(1)弄清它是针对什么事件或问题而发的;

(2)要看评论对该事件或问题的观点和态度:赞扬什么,反对什么;

(3)注意评论是从哪些方面或通过怎样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3、评论是新闻文体,但它不是记叙文,而是议论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了解新闻的有关特征。

2、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设想:

本课主要学习新闻的文体知识,掌握新闻的特点,初步学习新闻写作。因其由两篇组成,拟安排两课时,各一课时。

学习重点:目标2、3。

学习难道:目标2。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用具:

图片、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备   统复备                  一、导入。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54周年。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几次大回合,渡江战役就是其中之一。(交流有关资料,特别展示图片)。

二、交流读书卡中积累的字、词和预习心得。

三、明确学习目标。(投影展示)。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题注,简介新闻。

2、学习新闻的结沟特点。

听录音。要求:听后分别用一句话和一段话说出新闻的主要内容。(师生合作)。

自主学习,研究归纳。将自己的答案与课文相对照哪些内容与答案一致?(标题对应一句话,导语对应一段话,其余部分为主体)。

五、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思考:消息的主体部分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详写了哪层?

为什幺将中路军与西路军放在一起写?先从中路军写起?

2、思考并讨论:句子及加点词语的作用。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3、自主探究。学生举出相似的例子。(言之有理即可)。

小结:主体部分从东、西、中三路军锐不可当的渡江气势及敌军的纷纷溃退两方面,重点展示了我军所向披靡、一往无前的英勇气概和无畏精神。

六、拓展延伸,锻炼能力。

活动题目:看谁读得好。

活动目的:进一步体会新闻的体裁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活动过程:主持人一名,评委3—5名,其它同学模拟电台播音员,按新闻播音的要求,开展朗读比赛。

七、总结本课,布置作业。

毛泽东。

新闻:包括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

英勇无畏锐不可当。

西(较详)中(略)东(详)。

(国民党反动派)不堪一击溃不成军。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示了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概貌。

二、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简介消息。

系?

(三)、阅读消息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来吗?

(四)、消息有三个特点:

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

2、报道迅速及时。

3、简明扼。

要。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一个特点。

如果去掉“较为”,则显得过高估计敌人,与只经一天激战把敌军击溃的事实也不相符合。

(五)、课堂拓展。

面。诗人豪壮的情怀真是前无古人,独步当代。

2、体会课文中议论的思想性。

板书设计。

标题。

主体。

背景。

结语。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教学过程。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百万雄师展开了浩浩荡荡的渡江行动。这篇消息就展示了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概貌。

二、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简介消息。

(三)、阅读消息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来吗?

(四)、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2、报道迅速及时。3、简明扼要。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一个特点。

如果去掉“较为”,则显得过高估计敌人,与只经一天激战把敌军击溃的事实也不相符合。

(五)、课堂拓展。

1、毛泽东不愧为一位杰出的领袖,他能运筹帷幄,绝胜千里,写的文章也同样是气势不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霰王。天若有情天变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诗中描绘了一幅我军在炮火纷飞下横渡长江,冲破敌阵,锐不可当的动人画面。诗人豪壮的情怀真是前无古人,独步当代。

2、体会课文中议论的思想性。

板书设计。

标题。

主体。

背景。

结语。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

3.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激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理解新闻内容,把握课文的主题。

2.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二)教学难点。

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以上这5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优质教案是来自于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

初二人教版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在学校“课堂模式过关”的教学活动中,我所教学的内容是《新闻两篇》中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前,头脑中还没有建立起有关新闻的知识体系。因此,这堂课的学习重点及难点就是新闻的结构、特点、语言。

为了能让学生主动进行新闻知识建构,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朗读课文,由略到详地分三步来叙述新闻内容后,再由此分别引出新闻结构中的“标题”、“导语”、“主体”。学生自然地体会出新闻的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新闻的结构。我想,这样的学习过程比较符合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而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新闻,要比由教师介绍了新闻的知识后再去学习课文,要主动多了。

“自助课堂”模式的教学就是要在学生进行探究、提升和检测的过程中,体现出“自助”的特点。因此,我在教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将“担心学生学不会而进行细致讲授”的做法丢开。学生在检测字词掌握情况,对“锐不可当”中的“当”的读音拿不准时,我没有直接告知答案,学生们就主动查阅字典,解决自己的疑惑;当学生需要理解新闻语言特点时,我安排他们和小组成员讨论;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我慢慢巡视,学生便抓住时机,主动邀请我参与他们的讨论,研讨他们遇到的疑难。我想,这应该是“自助课堂”才让他们拥有了主动向资料、同学、老师求助机会的吧!

历史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范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

3.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激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理解新闻内容,把握课文的主题。

2.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二)教学难点。

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阅读题的答案

吕叔湘先生在全国中语会第五次年会闭幕式上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如果不会活用,任何教学法都会变成一堆公式。”(《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集》开明出版社95年9月第一版)。可见“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进行教学,那么课堂教学就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反之,如果离开教材、学生空追灵活,就会走向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

为使课堂教学展现出灵活性,实用性,在教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时,采用了灵活的教学方式。首先让学生模仿广播员朗读这条新闻。“如果你是当时的广播员,你将以怎样的情感和语调向全国人民播放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请大家准备播音”。此令一出,学生的热情立刻高涨起来,读得格外投入。此后又让学生当讲解员,到讲台上指着地图向全班介绍,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况。这一环节不仅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新闻的内容,而且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紧接着又鼓励大家,看谁能用更精练的语言概括这一消息。概括之后,又引导大家看书,找出文章中概括性很强的语段,并顺势告诉学生,这就是导语。其后通过分析第一句与第二句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导语的特点。接着又鼓励大家概括得更精练些,结果大家发现:标题,是最有概括性的。于是教师便顺势讲明标题的特点。至此,新闻的基本结构知识已教授完毕。整个知识传授,都是在学生有所领悟后,教师才点明的,丝毫没有强加、硬灌的意思。

接下去,又让学生体会新闻的另一特点,真实性。请学生看题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的数字,是实数还是虚数?同学们通过读书,发现是实数。教师顺势告诉学生,新闻的另一特点,真实性。通过寻找三个数字,实际已经将教学的重点移到了主体部分,并接触到了课文的分段任务。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层,结果在分层时,学生发生分歧,“……不料……突破……”有的归上,有的归下。“谁不料?”,“不料什么?”这一引导学生豁然开朗。至此便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本段的指导上。“不料”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能表达情感的词语还有那些,请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新闻的语言特点,准确性。在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同时,让学生把握新闻的另一特点,及时性。最后,让学生学写一篇消息,结果他们欣然同意,并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这节课,学生学得轻松、投入,真正实现了高效减负。

1、依据教材特点,设计教学主线,突出一“点”(知识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篇较为典型的新闻(消息)。消息具有三大特点: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结构也比较固定:标题,导语和主体。根据教材这一特点,我用较为灵活的方法,把知识点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实现了以知识点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延伸的“活”的教学。

2、注重学生特点,设计多维训练,突出一“着”(艺术性)。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其主要特色就在于它的灵活性、趣味性。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落实,要千方百计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的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充分参与,而且各个环节的参与形式都各有特点,决不雷同。尤其注意到了,实践性和活动性,使学生的参与有趣,有用。每一个环节的进程,都按照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师决不自做主张。

3、抓住教学重点,注重因势利导,突出一“段”(拓展性)。《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的教学重点应该是主体部分,但我并没有硬性进入,而是在学生分段出现问题时,相机引导,通过朗读和找关键词,完成了主体部分的学习。在这一部分分析时,注意把新闻的其他特征纳入分析的范畴,起到了举纲带目的作用。

总之,语文课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课堂教学的应变性。因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突出一个“活”字。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消息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取得胜利后,毛泽东主席亲自写的一篇新闻稿。它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情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报道强调了我军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和这一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揭示了“冲破敌阵,横渡长江”的深刻含义。

根据教材特点和初一学生首次接触新闻这种体裁的实际,以及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等,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有感情朗读课文,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准确,简明,及时等特点;

掌握新闻的结构,进行创作实践。

教学中,我将新闻的结构与本文具体层次的对接作为本文教学的重点,将新闻语言特点的领悟作为全文的难点进行突破。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在讲课时,教者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真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我准备采用“媒体互动,图表演示”帮助学生分析当时形势,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指导分层,填充表格”引导学生理请课文脉络,掌握新闻的结构;通过“模拟播音”,在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法:学生在本课中,通过“看看﹑读读﹑想想﹑说说﹑写写”主动参与课堂,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内容呈现。

导入:教师出示《百万雄师过大江》图片,学生说出画面内容,了解时代背景,进而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师生互动,理清课文层次,掌握新闻结构。

1、自由朗读课文。

提出要求:(1)注意多音字、易混淆的字在文中的读音。(2)从文中找出最能概括这则新闻内容的句子。

这一过程目的在于明确学习内容,集中注意方向,顺势进入学习情境。学生在文中找出概括新闻内容的句子,意在使学生加深对导语的内容及其在新闻全文中的位置与作用的了解。

2、对主体部分的内容出示表格,学生自主阅读主体部分并完成填空。

军队。

渡江区域。

渡江时间。

兵力。

战况。

这一环节只要学生仔细阅读,就能成功完成任务。

3、请学生在地图上标示出红军渡江情况,直观地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顺水推舟,划分主体部分层次,理请文章脉络,从而明确新闻的结构。

(三)交流对话。

1、教师与学生对话。

课文为什么依“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报道,可以颠倒吗?

文中“至发电时止”的语句,“至发电时止”可否换成“现在”?

找出文中准确形容我军和敌军的词语。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明确消息真实、及时、准确、简洁的特点。

2、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是建立在学生与学生对话的基础上,学生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产生思想的碰撞。

(四)链接生活。

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亲身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感知﹑领悟﹑内化﹑积淀。根据文体特征,这一环节我这样设计:假如你是新华社记者,你接到这份稿件心情如何?请将你的心情体现在你的播音中。学生分组准备后,对照地图自由选择文中片断,模拟播音员进行朗读比赛。

(五)回归课本,练习延伸。

1、自我检测本课生字词掌握情况,巩固有关新闻知识;

2、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开展“校园采访”活动,每人写一篇新闻稿,报道校园新人新事。

要求:(1)拟出恰当的标题。

(2)注意导语的概括性和准确性。

(3)要简明,以200字左右为好。

(六)丰富积累。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了解新闻的有关特征。

2、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设想:

本课主要学习新闻的文体知识,掌握新闻的特点,初步学习新闻写作。因其由两篇组成,拟安排两课时,各一课时。

学习重点:目标2、3。

学习难道:目标2。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用具:

图片、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备统复备一、导入。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54周年。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几次大回合,渡江战役就是其中之一。(交流有关资料,特别展示图片)。

二、交流读书卡中积累的字、词和预习心得。

三、明确学习目标。(投影展示)。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题注,简介新闻。

2、学习新闻的结沟特点。

听录音。要求:听后分别用一句话和一段话说出新闻的主要内容。(师生合作)。

自主学习,研究归纳。将自己的答案与课文相对照哪些内容与答案一致?(标题对应一句话,导语对应一段话,其余部分为主体)。

五、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思考:消息的主体部分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详写了哪层?

为什幺将中路军与西路军放在一起写?先从中路军写起?

2、思考并讨论:句子及加点词语的作用。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3、自主探究。学生举出相似的例子。(言之有理即可)。

小结:主体部分从东、西、中三路军锐不可当的渡江气势及敌军的纷纷溃退两方面,重点展示了我军所向披靡、一往无前的英勇气概和无畏精神。

六、拓展延伸,锻炼能力。

活动题目:看谁读得好。

活动目的:进一步体会新闻的体裁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活动过程:主持人一名,评委3—5名,其它同学模拟电台播音员,按新闻播音的要求,开展朗读比赛。

七、总结本课,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体裁——新闻,联系本课的学习谈谈你对新闻的认识。(200字左右)板书设计:

毛泽东。

新闻:包括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

英勇无畏锐不可当。

西(较详)中(略)东(详)。

(国民党反动派)不堪一击溃不成军。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阅读题的答案

3.掌握新闻的结构,进行创作实践。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在讲课时,教者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真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根据学。

三教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具准备:电视机,《百万雄师过大江》碟片,投影仪,地图。

五教学过程():

(一)内容呈现。

放映《百万雄师过大江》选段,了解时代背景。接着自由朗读课文。这一过程目的。

(二)师生互动。

2.投影出示表格,学生自主阅读主体部分并完成填空。

军队渡江区域渡江时间兵力敌军抵抗程度。

主体参与,精讲多练,及时反馈。这样学生只要仔细阅读,就能成功完成任务。接。

着,顺水推舟,划分主体部分层次,理请文章脉络。

(三)交流对话。

1.教师与学生对话。

2.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3.学生与教师对话。

4师生与作品对话。

(四)链接生活。

(五)回归课本,练习延伸。

1.掌握本课生字词,巩固有关新闻知识;

地址:江苏省如东县石甸中学邮编:226404。

e-mail: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阅读题的答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苏教版初一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消息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取得胜利后,毛泽东主席亲自写的一篇新闻稿。它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情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报道强调了我军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和这一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揭示了“冲破敌阵,横渡长江”的深刻含义。

根据教材特点和初一学生首次接触新闻这种体裁的实际,以及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等,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

2.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准确,简明,及时等特点;

3.掌握新闻的结构,进行创作实践。

教学中,我将新闻的结构与本文具体层次的对接作为本文教学重点,将新闻语言特点的领悟作为全文的难点进行突破。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在讲课时,教者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真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根据学。

生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我准备采用“媒体互动,图表演示”帮助学生分析当时形式;通过“指导分层,填充表格”引导学生理请课文脉络;通过“模拟播音”,在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法:学生在本课中,通过“看看﹑读读﹑想想﹑说说﹑写写”主动参与课堂,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具准备:电视机,《百万雄师过大江》碟片,投影仪,地图。

五教学过程:

(一)内容呈现。

放映《百万雄师过大江》选段,了解时代背景。接着自由朗读课文。这一过程目的。

在于明确学习内容,集中注意方向,唤醒求知渴望,调拨动力机制,顺势进入学习情境。

(二)师生互动。

1.在学生自由朗读的基础上,请学生用一两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意在使学生。

加深对导语的内容及其在新闻全文中的位置与作用的了解。并对主体部分的重要内容尝试进行概括。

2.投影出示表格,学生自主阅读主体部分并完成填空。

军队渡江区域渡江时间兵力敌军抵抗程度。

主体参与,精讲多练,及时反馈。这样学生只要仔细阅读,就能成功完成任务。接。

着,顺水推舟,划分主体部分层次,理请文章脉络。

(三)交流对话。

1.教师与学生对话。

课文为什么依“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报道,可以颠倒吗?让学生领悟文章不仅结构合理,而且重点突出;文中“至发电时止”的语句,体现消息这一文体的什么特点?从而提醒学生明确消息准确及时的特点。

2.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学生之间提出问题互相探讨,如找出文中语言准确表现我军英勇善战的词语,或在文中找出我军和敌军形成鲜明对比的连两组词,并说出反映作者什么感情。

3.学生与教师对话。

在学生与学生对话的基础上,如有问题找不到答案或有分歧,由学生与教师对话,教师给予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提升能力。

4师生与作品对话。

课文中多处涉及地名,比较抽象。此时可利用地图中相关地理位置,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圈点,找出各路军沿线经过的地名,并作标记,直观感知课文内容。

(四)链接生活。

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亲身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感知﹑领悟﹑内化﹑积淀。根据文体特征,这一环节我这样设计:假如你是新华社记者,你接到这份稿件心情如何?请将你的心情体现在你的播音中。学生分组准备后对照地图模拟播音员进行朗读比赛。

(五)回归课本,练习延伸。

1.掌握本课生字词,巩固有关新闻知识;

2.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开展“校园采访”活动,每人写一篇新闻稿,报道校园新人新事。

地址:江苏省如东县石甸中学邮编:226404。

e-mail:。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七下

2.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准确,简明,及时等特点; 。

3.掌握新闻的结构,进行创作实践。 。

二说教法学法 。

教法:在讲课时,教者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真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根据学 。

三教时安排:一课时。 。

四教具准备:电视机,《百万雄师过大江》碟片,投影仪,地图。 。

五教学过程(): 。

(一)内容呈现 。

放映《百万雄师过大江》选段,了解时代背景。接着自由朗读课文。这一过程目的 。

(二)师生互动 。

2.投影出示表格,学生自主阅读主体部分并完成填空。 。

军队渡江区域渡江时间兵力敌军抵抗程度 。

(三)交流对话 。

1.教师与学生对话 。

2.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

3.学生与教师对话 。

4师生与作品对话 。

(四)链接生活 。

(五)回归课本,练习延伸 。

1.掌握本课生字词,巩固有关新闻知识; 。

初一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读后感

课题《新闻两则》授课人赵彩连教学目标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新闻的六要素、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特点、新闻的一般写法。

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培养速度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清内容,把握新闻的结构和新闻的特点。

2、训练学生拟标题、导语,学习新闻的一般写法。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拟标题、导语,学习新闻的一般写法。用具及教学设想。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大家熟悉的传统课文。1949年4月20日夜,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21日下午五时,西路军、东路军又同时发起渡江作战,至22日22时,或全部渡过,或三分之二渡过,或大部渡过,整个战役取得基本胜利,毛泽东汇总各路战况,报道全线捷报,气势磅礴。新闻主体部分是并列的三个层次,宜用列表方法整体把握内容。根据这则新闻的特点,可以着重探究本文语言表达是怎样做到准确、简洁的,还可以探究并列的几个方面是怎样彼此关联的。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也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新闻作品,内容不局限于南阳解放,而由南阳解放说开去,叙述一年多来中原战局的巨大变化,中原我军的巨大胜利。导语概述解放南阳之后,说三国,道后汉,用史料说明南阳重要的战略地位。接着回顾一年来,蒋介石由“极重视南阳”到被迫放弃南阳的经过,说明蒋军全局败坏的形势。再从敌方转向我方,概述战略反攻以来取得的一系列伟大胜利.再次回过头来说南阳逃敌的命运。根据这则新闻的特点,要注意划分层次,理清思路,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

多媒体,《百万雄师过大江》碟片,地图。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历史背景。

2、把握这两则新闻的内容,理解这两则新闻主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教师配乐朗诵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它高屋建瓴气势磅礴,使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出自毛主席之手,名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或让学生拿出当天的报纸浏览新闻版,简要介绍几则新闻,由新闻的标题导入)?

二、背景简介。

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三、感知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用一句话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题目)?

2、再读课文,简要概括新闻内容。

总结表达格式:(何时)谁+(在哪里)+干什么+怎么样。

3、假如你是新华社记者,你接到这份稿件心情如何?请将你的心情体现在你的播音中。学生分组准备后对照地图模拟播音员进行朗读比赛。

四、了解新闻知识。

(一)新闻知识。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二)新闻的结构。

标题:概括全文。

主体:详细阐释导语的内容。

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结语:它一般是对新闻主体的总结,有时也隐含在主体之中。

另外,课文开头括号部分叫电头。

五、语言特色。

新闻的特点:及时、准确、生动。请用“从……我听出了……”的句式说说你从两则新闻中体悟到了新闻的什么特点。

六、深入研讨。

小组研讨。

标题中的“百万”是确数还是虚数?

3、主体可分为几层?他们可以调换顺序吗?

4、本文中的议论句是什么,起什么作用?

(在屋顶上用瓶子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建,倾倒。瓴,盛水的瓶子)。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放映《百万雄师过大江》选段,了解时代背景。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于21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消息,就是毛泽东同志当时满怀豪情写的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

1、快速默读课文。

2、时间:1949年4月20日—1949年4月22日。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

相关范文推荐
  • 11-24 综合素质综合素质(专业19篇)
    口语交流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我们应该勤于练习口语。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从他人的经历中吸取有益的教训和启示。本人性格开朗。父母都是大学教师,在学习上能给予
  • 11-24 八年级语文愚公移山教案设计(实用22篇)
    通过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科学安排作业和考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份关于教学工作计划的范文,或许能
  • 11-24 酒市场消费调查报告(汇总19篇)
    调查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向读者传达调查结果和分析结论,引起他们对该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请大家认真阅读以下调查报告范文,并掌握其写作技巧和特点。摘要:如今,食品安全问题
  • 11-24 公司人员个人工作总结(优质15篇)
    月工作总结是一种重要的工作习惯,它能够记录下我们的成长和进步,也能够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大
  • 11-24 分期赔偿协议书分期补偿协议书(实用21篇)
    合同协议的精心设计和合理约定可以为合作双方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和利益保障。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合同协议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合同范本供您参考。
  • 11-24 定向培养协议书定向生培养协议书(优质13篇)
    合同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违反合同条款可能导致法律纠纷和损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合同协议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乙方:____________(委托或定向单
  • 11-24 妇联心得体会妇联妇联工作感悟及心得大全(18篇)
    工作心得体会是一种用文字记录和反思工作的方式,它有助于我们发现隐藏在工作中的问题和机遇。小编精心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工作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 11-24 蜕变警示教育心得体会(模板19篇)
    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紧密联系,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心得体会的例子和范文,请看以下小编为大家搜集的相关资料。
  • 11-24 护理分级心得体会分级护理的总结(模板23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供以后参考。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例子,一起来学习和进步吧。护理专业是一门追求服务和关怀的
  • 11-24 快递实践报告心得体会(热门21篇)
    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深入思考自己在某一领域的成果和不足,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在阅读他人的心得体会范文时,我们可以对比自己的写作风格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