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二年级阅读课程教学总结(精选5篇)

二年级阅读课程教学总结(精选5篇)

时间:2023-10-03 10:54:36 作者:梦幻泡 二年级阅读课程教学总结(精选5篇)

围绕工作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性总结,总结某一方面的成绩、经验。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总结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年级阅读课程教学总结篇一

1、“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使学生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

在读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课文的丰富的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一方面是学生以自己的全部经验对课文作出的多元反应,培养了语言的想象力,形成了良好的语感。

2、“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的阅读训练方法。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他们的智慧、潜力和创造力。学生在回答相互提出的疑问时,要采取开放式的补充回答方式,不要拘泥于单一的答案。

3、“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通过自己读、分组读、齐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能做到认真读文、大胆提问、勤于思考、用心感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二年级阅读课程教学总结篇二

一、重视识字指导写字

识字与写字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二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识字与写字。本年级要认识850个常用字,写650个。教学要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具体的识字教学过程当中,要引导学生利用汉字特点,遵循识字规律,采取多种形式识字。随文识字,是其主要的识字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理解字词的意思,建立字词在音、形、义的统一联系。要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习惯。

要加强写字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要重视发现规律,抓住重点,示范写典型字,教给规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每次写的字不要太多,要讲求写字质量。

二、重视朗读指导

二年级的阅读教学要落实朗读教学的具体目标: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做到: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面,使每个学生都能经历由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的练读过程;第二,朗读训练要体现层次性,每次朗读都应该有不同的要求,要体现渐进的过程(如,初读课文,要求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画出生字;再读课文,画出不懂得词句,提出疑难问题……)。

第三,朗读的形式要多样。一堂成功的阅读课,教师必定在朗读上花过一定的心思。在什么时候较适宜采取集体朗读,什么时候应该个别指名读更合适,有时可以分小组读,有时也可以选角色读,甚至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多样化的朗读形式能激发对朗读的兴趣。最后,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如:请你结合自己的朗读体验说说喜欢这一段的原因,谈谈课文中的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找找令你感动的地方,这篇文章美在哪里......

三、要注重加强默读训练

朗读有利于表达,默读有利于思考。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就有了默读训练,学习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默读课文,要对学生提出默读的要求,读完后,要交流感受,质疑问难,,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

四、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地理解课文,重要的是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通过圈点细读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要逐步培养“一边读,一边想”、“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如:学习《泉水》第二自然段,初读后,孩子的感受可能只是停留在“泉水欢迎姐姐来打水”这一层面上。如果细细品读,泉水的自豪溢于言表(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泉水的无私也表现得很突出(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

怎么引导孩子深入体悟呢?可以先划出泉水说的话,自己读一读,圈出不理解的词,再联系上文理解“天然水塔”的`意思,这其实是在引导孩子联系生活实际读书,从而感受“泉水很多”的特点;然后再读整句,说说从泉水姐姐的话里听出了什么?把感受到的用朗读表现出来。这样一步一步将阅读逐步引向深入,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二年级的阅读教学除了要理解词句,还要过渡到简单的段的教学。要让学生说说一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都写了什么,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这几句话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把“如何读懂有相互关联的几句话或一段话”作为教学目标。如:在教学《我是什么》的前两个自然段时,就可以让学生说说每个自然段分别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讲了什么。然后教师适时小结并指出第一二自然段就是围绕“我会变”这句话来写的。这样既培养了初步的概括能力,又为向中年级过渡理解段篇的教学打基础。

五、注重积累语言,培养语文的实践性

阅读教学要注重积累语言。要通过朗读、背诵,积累好的篇章;要通过摘抄,积累好词佳句。以达到“厚积薄发”目的。

阅读教学还要注意课堂学习内容的延伸。如:教学《动手试试看》时,就可以让学生动手写一写:伊琳娜听了郎志万的话,可能会说.......学完课文《雷雨》,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观察日记。这样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六、注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性”.。虽然我们一直强调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但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二年级的小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还是有限的,甚至有时还是偏颇的。

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如:在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时,初读课文,有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要学习小枣树的谦虚,不要学小柳树的骄傲。这时,教师就要适当引领,让学生对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特点即各自的长处和短处有感性的认识,又要对他们的不同表现做前后对比。让学生明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学会平和地面对自己和别人的优缺点。

又如:在教学《丑小鸭.》时,当学生们沉浸于同情丑小鸭的悲惨命运时,教师也不要忘了挖掘丑小鸭身上的“正能量”。简单的一句话:是呀,尽管遭遇如此凄凉,但他仍然没有忘记对美丽的深情向往。就可以让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我想这比“逆境中要学会坚强”的大道理更有说服力,比一堂空洞的生命教育课更有感染力。

七、加强课内,延伸课外

小学一二年级课外阅读总量要求不少于5万字。要完成这一目标,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要努力引导学生课内外结合,课堂上要以文本作为中介,通过文本的启发,拓展语文学习渠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教师可通过一篇带多篇,引导并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读的语言生动浅显的童话、故事等课外读物。

要有意识地表扬喜爱看书的学生,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和学生阅读,还要参与到课外阅读的讨论中。如:书里哪个人物最有趣?在他身上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是事?或者说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生活现象......逐步让他们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和享受,努力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二年级阅读课程教学总结篇三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城关中心小学伍春莲

阅读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的最迅捷途径之一,也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获得信息从而进行思想交流迅速有效的方法。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学习离不开读,而小学阅读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阅读教学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学生的读书和思维。

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可以收到“不待解说、自知其义”的效果。文章的思想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之中,让学生真正理解、系统领悟。真正有所感悟的重点是通过精读课文,因此,在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使学生由敢于提出问题,到善于提出问题,到经过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再到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做到,学生有问题随时可以提出,有认识、有体会随时可以发表。此时的精读课文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亲近课文和作者对话、和课文中人物对话,让学生在读书中生疑、在读书中求解、在读书中品味、在读书中生情、进而形成了独特的感受,受到情感的熏陶。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加强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自己进行阅读。人们把语文能力归结为听、说、读、写四项能力,语文教学需要着力培养的也就是这四项基本的.能力,从能力角度来说,这四项能力都很重要,本无轻重之分。但是从语文学科特点来看、从四项能力的形成过程来看、从四项能力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程度来看,即谁影响谁、作用更大一些。

二、展开对话,丰富阅读实践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相互建构意义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以“对话”来界定语文教学,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其实质就是阅读教学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那么,如何让阅读教学走向“对话”、如何让学生通过“对话”潜心会文、如何让学生通过“对话”凸显个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呢?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对话的基础,对话过程的本质是不同主体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声音共同参与的精神历程,良好的对话氛围产生于教学主体间的对话意识,必须有这样一种“对话意识”,即一种民主的意识、平等的意识、合作的意识,致力于共同创造新的精神境界和倾听他人的渴望。只有建立了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那亲切的微笑、爱抚的动作、信任的目光、耐心的倾听、激励的话语、灵活的教法、都将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与仿效。在教师精心营造的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学生自然会乐读乐说,才能产生对话的意识与渴望。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应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对话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对话的欲望和热情,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既提供了对话的素材,又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对话的欲望。

三、开拓资源,保证阅读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五彩斑斓的乡土文化是我们鲜活的语文阅读教学素材。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后,要找准切入点,顺势引入到乡土教材的学习,这样既能丰富课堂资源、活跃学生思维,又能拓展学习的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弘扬乡土文化。魏书生曾说:“课堂虽小,却有着广阔的钻研天地,钻进去,入了门,就会感到无穷的乐趣。”

所以,语文教学不能只在由四堵墙围成的物理空间中进行,优秀的语文教师,就在于他能把学生的目光由课内进而引向课外那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使学生能在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增知识、长才干。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首先学校可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让家长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其次,国家在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教育事业应受到全社会的支持,学校应多方逐步完善教学设施。农村小学应建起图书室,班级可成立图书角,有了图书室或图书角还要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让学生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再者,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学起于思,思源于,小学阶段,正是各种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要用大课程观,整合课程资源,综合设计切实可行的教育活动,寻求学科间的有机渗透,才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有机结合

学生对字词句篇知识的掌握与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读写结合”。很明显,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不可分的,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且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但遗憾的是阅读教学远远强于作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很好地将阅读与表达结合起来。

教材是写作借鉴的主要阵地,学生需要从课文中积累写作能量、感悟写作方法,使作文有章可循。语文课本所选篇目大都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不但是分析鉴赏的例子,也蕴藏着巨大写作能量,只要我们善于吸取,勤于积累,就能提高写作水平。注意把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作文基础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吸收营养、在“读”中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在“写”中运用规律,做到“读中学法、读中悟法、作中用法”,使阅读中得来的知识转化为作文的技能,同时,教师还要根据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教材重点、难点,带着强烈的传授写作知识和写作技能的意识,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去上好阅读课,让阅读课真正达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目的。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阅读训练作为小学课文教学的重点。因读是实践,又是训练;既有感悟,又有熏陶;既有理解,又有体验;好书不读不知其妙,读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所以,把课文作为观察和认识的对象,让学生动用全部感官与心智去直接接触语文材料,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文化积淀、情感体验来获得对文章的感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

二年级阅读课程教学总结篇四

精读就是在课堂上以教材为本,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教会学生掌握有关作品的读法,学会摘录好词好句,时时吟诵,学会感悟。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从整体入手,指导学生层层深入地“自读、自悟、自得”;教材处理上改变了面面俱到的弊端,把握教材特色,联系学生实际,突出课文重点,进行合理取舍。

博览就是放手让学生浏览书报、杂志、博览群书,开拓眼界。博览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促进学生博览的主要形式。我校是一所省级艺术示范学校,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起来也格外丰富多彩。办“报”让学生作一名美术编辑,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品“古诗”让学生学做一名诗人,为学生提供展示的乐园。演“剧”让学生作一名业余演员,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作一名演说家,律师……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不仅如此,教师还鼓励和动员学生走出课堂、校园,走向社会、大自然,深入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研究,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进行实践操作。假期中搞“搜集性”研究学习,开学后进行完善、充实,形成大规模的展室,并在走廊上展示学生的作品,有图片收集、诗文画报、作文展评等,供学生参观、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以语文生活化的理论与实践的课题研究为新的平台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语文这一门学科是最富内蕴和思想的,是最富有灵气与诗性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真正的语文教育决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只局限于课堂,而应该使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达到“语文生活化”和“生活语文化”的理想境界。我们就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的连接点。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施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让语文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全面实施研究。研究改进课堂教学,压缩语文课文的教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率;在短时、高效的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突出自学能力的培养;突出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突出写作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突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突出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突出情感的熏陶与感染。

(二)构建以语文活动和语文环境为双翼的新的语文教学体系,实施,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应该强化语文课外阅读和其他课外活动,沟通语文教学同其他各科教学,语文教育和学校其他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创设良好的语文环境,构建一个开放性的语文教学新体系。

(三)学生生活积累、生活实践研究。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加大课外阅读量和写作量,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学会在广泛的阅读中吸取他人对生活的体验,并将生活的“活水”引入语文教学。在深入生活、吸收生活的基础上,学会创造生活。这个创造性一方面要在学生的写作方面反映出来,所有的习作是内心体验的反映,言之有物,言为心声,有思想,有想象,有创新;另一方面也要在学生创造性的开展语文活动中体现,自办刊物、报纸,自办电视台、广播站,成立剧社等。

我们的教学工作任重道远,希望各位专家们的批评指导,我们将勤于思考,扎实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总结三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差,与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指导方法不当有关。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师不应是知识的化身,主宰课堂的圣人。教师应是学生的亲密朋友,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我还认识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中应体现学生全员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和合作精神。课堂教学应体现语言的实践性,还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研究:

1.悉心指导自主阅读,引导学生有效预习。

有效的阅读教学应该从指导学生预习开始。当学生凭借语言材料愉快地用心体验,在品读,感悟,玩味,思考的基础上,去面对文本时,这种阅读才是有效的。为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就要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张扬学生个性,表现自我。学生预习得充分、有效,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就高,学习的期望也高,这必然促使教师更多地去研究课堂,会使课堂教学更为高效,我们也会在这样的课堂中实现自我的成长。

对预习的要求,我们总结了四个方面,供学生参考:一是生字的预习应该抓住重点字词,对于音形义,设计一些识记的小窍门。一篇文章里,或多或少会有些学生不认识的字,不明白意思的词,不解其义的语句。那么学生在预习课文的时候,就要眼、脑、手并用,读准字音,注意生字中容易写错的地方,最好在书上写一写。二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理清文章脉络,品析课文题目的精当等,有机渗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对课文精彩的语句有独到的见解。三是了解课文整体内容。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都是由字、词、句、段围绕一个共同主旨――中心思想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它在内容、语言、情感等方面具有诸多美点。四是质疑问难,提高预习效果。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预习题目和课后思考题再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通过预习,学生能初步认识,熟悉课文,但不可能理解和弄懂所有问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运用划划、点点、记记等标记,把课文中不理解的字词、语句以及课后问题作标记,并提出质疑。这样,使学生做到在课堂上的听课有目的性,带着问题来听课,提高听讲效果。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预习可以很好地养成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

2.精心设计教学预案,有效进行课堂教学。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样的道理,教学设计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水准的高低,而决定教学设计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学生的了解程度。一要掌握课标。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提出了不同要求,对不同学段的阅读教学也有明确的指向,是我们广大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航标灯。二是深研教材。教师读懂教材就是要先了解全册教材,再深入到每一课,合理确定教学内容。无论是字词的积累与运用,文本思想的解读与感悟,还是语文能力的训练与提升,都要明确了解。教学设计才会更有针对性,才会更趋于合理,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三要熟知学生。学生是一个个独特的个体,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与能力存在着一定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充分重视阅读教学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因材施教。

3.尽心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内教学效率。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当”。一个优秀的教师注重确定一个既适合教材内容又适合学生情况的教学方法,以期用最少的时间创造出最大的教学效益。

课堂阅读教学中,首先要特别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变“要我这样学”为“我要这样学”,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2)教师要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多参与阅读实践。通过阅读,不断感悟,体会到阅读的趣味。(3)教师要鼓励为主。要用不断的鼓励,来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来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不断收获成功的喜悦。

其次教学形式要多样。(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学贵在疑。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问是读书的钥匙,是思考的起点,是深钻的体现。(2)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就是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质和量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3)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要让学生能沉得住气,不是“浅尝则止”,而是不断去探寻,去感悟。

4.全心开展各类活动,切实提高教学有效性。

基于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阅读教学局限于课内是不够的,应该开展各类活动,引导学生开阔阅读范围,丰富阅读内容。鼓励孩子们阅读一定数量的名著,背诵一定数量的经典,从而贮存大量的语言和思想资源,能对每个人有着为生命奠基的意义。因此我做到上好每周一节经典诵读课,并且开展了各类活动,如背诵比赛、集体诵读赛、演讲比赛等,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5.用心反思教学过程,不断探索最优教学。

有人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写反思是何等重要。没有反思,就没有感悟;没有感悟,就不能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反思能弥补教学中的失误。我努力做到在研究的每一次实践中,要多去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这样才能促进研究,并更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二年级阅读课程教学总结篇五

根据学校和班级制定的阅读教学计划,我进行了积极的研究、探讨,经过一学期的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我们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为此,我们做到了以下几点:

1、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读书笔记展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比如:我在班里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所以大力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和热情。

2、古诗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人们喜爱。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字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在平时课外诗歌指导时,安排每周背《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中的一首诗。在进行诗文感悟时,以感受为主,理解为辅。主要以诵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去美读,去背诵,去想象,让学生能上口,有滋味就行。

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也很重要。

1、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是很有必要的。选课外读物至少要有以下标准:

(l)思想健康。好书,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

(2)有趣味性。知识的海洋对于少年儿童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宇宙的奥秘,诸如森林中的动物之王,历史上的人物故事,以及关于未来世界的科学幻想都会引起他们认识世界的炽烈欲望。教师要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程度的课外读物。

2、指导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

“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我们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其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