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问题>会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答案 顶岗实习中的问题及管理对策探究论文(优秀8篇)

会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答案 顶岗实习中的问题及管理对策探究论文(优秀8篇)

时间:2023-10-13 22:09:04 作者:LZ文人 会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答案 顶岗实习中的问题及管理对策探究论文(优秀8篇)

典礼能够增强人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人们从中感受到一种身份的认同和自豪感。典礼结束后,我们可以考虑举办一些庆祝活动或社交聚会,以加强与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在下面的典礼范文中,可以看到不同类型典礼的流程和仪式安排,了解典礼的一般形式。

会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答案篇一

1、酒店的用工和学生实习的目的性冲突

所有的酒店首先置身于市场中。因此,盈利成为其一切事物履行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基于此,酒店用人尤其是把用工范围瞄向了高校其目的无外乎有以下几点:(1)学生社会化程度不深,容易领导和指挥;(2)支付的薪酬比正式服务人员低;(3)人员自身素质高于一般服务类行业;(4)出现突发事件有学校作为解决方之一。而学校之所以把学生送到酒店进行顶岗实习主要是基于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的培养。通过实习让学生对酒店行业有进一步的了解,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的用工动机和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动机产生了严重的冲突。因此,在实习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导致部分学生不得不更换实习地点或者终止顶岗实习。

2、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和培养问题

第一,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约束措施。学生送到酒店后,工作和生活作息以及管理完全按照酒店的规章制度来执行。在短时期内绝大多数学生感到与学校的作息安排极不相称,导致了部分学生短时期内不能适应顶岗实习的环境。酒店的各项管理和规章制度所面临的管理对象是社会工作人员,这与在校的学生在心理适应度、主观能动性、抗挫折能力以及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在推进与酒店的合作中,校企共同参与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势在必行。第二,缺乏对实习学生的培养。学生一旦进入了实习酒店,酒店马上让学生进入正式的岗位进行顶岗实习。这种角色的迅速变化导致了学生的极不适应。因此,对学生的使用和培养应结合起来。先期培训、定期总结、定期轮岗、分阶段分配学生实习目标和任务、让学生阶段性获得成就感、让学生能够看到未来酒店行业的上升空间等这些工作摆在了新时期的以学生为服务人员主体的酒店行业面前。第三,学生的思想问题突显。

首先,学生在角色意识转换过程中引发诸多思想困惑。学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专业课知识,接触的人就是同学和老师。接触环境比较而言非常单纯。酒店的运营过程和管理制度与学校形成了较大反差,乃至不同的酒店对于自己的特色所形成的独特经营模式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同的企业文化和伦理规范要求使刚刚步入企业实习的大学生心理产生混乱。

其次,社会环境静的复杂多变也给学生的思想教育增加了难度。学生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接触机会,也由此对自己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社会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的复杂性对学生的自身思想行为都产生了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此外,在不同酒店实习的同一类学生在工作环境、岗位、薪资及福利待遇等方面会进行横向比较。在这种动态过程中,影响学生思想行为的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最后,学生对学期间进行顶岗实习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得不够。学生从小学入学起就开始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年龄和认识的不断成长和深入,对于学期间进行顶岗实习在口头上觉得新颖,比较欢迎。但实际上对于在实习期间所遇到的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各种问题在心理上准备得不充分。因此,在实习中很可能遇到诸如缺乏爱岗敬业精神、缺乏团队精神、遇到困难退缩等现象。面对这些来自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学生往往会出现压抑、焦虑等不良心理。

3、“双师型”师资队伍薄弱

良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还是偏重理论研究型。实际动手服务的一线岗位能力不强。因此,在指导学生校内实训中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大部分教师忙于工作单位和家庭,很少有时间去了解当今酒店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对酒店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和服务等整个生产和经营过程了解也较少。因此,在推进工学育人的过程中,培养一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过硬的师资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强校企合作的规范性和融合度

首先,学校和酒店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可以根据国家要求制定出模板,在专业课开设和实践教学环节上积极听取酒店的意见和建议,把学生三年内的见习、实习乃至毕业实习都交给酒店去完成,强调“订单式”培养。校企双方需要签订相关合作协议,协议书中要结合校企双方的实际明确学生的岗位、薪酬及保险等事宜。

其次,要求酒店提供顶岗实习学生全程培养方案。包括:岗前培训安排及相关材料;学生岗位轮换如何实施;学生阶段性培训与小结;学生在酒店期间工作规划;临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其中,要落实对学生顶岗实习后的考核工作,制订具体的考核办法和指标,酒店全权负责学生实习技能的考核,协助学校完成考核任务。

最后,建立定期轮流回访制度。学校和酒店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定期互访、沟通,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下一步计划作出指示,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加强校企之间文化交流,加强校企情感融合程度。

2、循序渐进,及时跟踪,解决学生思想问题

首先,发动学生、工作人员,尤其是导师的作用,及时与同学沟通,保持联系,及时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校内学生是受教育者,虽然在学习生活中会出现很多失误,但是却能够得到老师的包容。到了酒店,学生的身份是员工,而且现在的酒店用人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定标准做完自己的工作,接受的完全是酒店的文化环境。因此,学生初期不适应。这就要求在赴酒店实习前,学校要制定相关的教育预案,开展实习前的教育大会,把到酒店后可能遇到的问题一一说清楚,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问,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诸如老员工的歧视、错误思潮的侵扰等问题,尽快从心理上转变角色。

其次,在实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现代多变而节奏快的工作环境使酒店对员工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诚信度等非常重视。这正与目前“90”后在校生自身存在的固有缺点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因此,学校在工学结合的实践中,除了引导学生增强职业技能外,还要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修养和服务水平。

再次,发挥酒店的育人作用。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自身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学校和酒店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以酒店丰富的教育题材来感染和熏陶学生,增强学生主动服务的荣耀感和成就感。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把一线岗位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构建起实现职业理想的平台。

3、加强工学结合中的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学校应积极利用酒店的环境资源,定期或不定期派遣教师赴酒店进行挂职锻炼,鞍山师范学院高职院于,派遣英语专业和实用礼仪两名教师赴无锡华美达广场酒店进行挂职锻炼。两名老师分别担任总经理助理和餐饮部经理助理。通过接触酒店一线实际工作,了解了酒店行业的语言应用情况和礼仪要求,把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很好结合起来,增强了自身的实践技能,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开拓了眼界。同时,挂职锻炼的教师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给酒店的所有员工做了精彩的讲座。这样,在校企双方都受益的情况下,培养了过硬的师资队伍,又加深了校企的交流和融合。

其次,利用酒店的资源,加强校内酒店实训室的建设。目前,出于校企彼此需要和前期合作的成功,鞍山师范学院高职院与无锡华美达广场酒店已经实现了三届订单培养。酒店每年为学校投入专项建设资金10万元,用于订单班的建设和校内酒店实训室的建设。学校积极利用酒店资源搞好师资队伍建设,良好的师资队伍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进而回报酒店。这种工学结合的良性循环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多赢局面。

会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答案篇二

建筑工程中的很多从业人员,没有良好的安全管理意识,这对于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不利的影响。同时没有充分的安全意识,将会给建筑工程的安全工作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同样也是影响到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因而加强安全培训工作就显得很有必要。在进行安全培训工作时,不仅需要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还要逐步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因而在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时,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培训机构,做好安全培训和生产、安全和建筑企业自身发展之间的工作,从而保证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选派专门的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逐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丰富他们的业务经验[5]。

2.2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很多建筑企业中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给建筑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严重和影响,尤其是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建立健全较为科学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能够为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前提保障。在进行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工作时,需要保证各项建筑安全管理制度能够科学合理,发挥良好作用。建筑安全管理制度,通常都是企业自己编制的管理制度,其中综合考虑到了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企业建筑工程中的要求,以及企业工作人员需要遵守的各项施工规范等等。在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时,可以积极吸取其他优秀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将企业自身发展的情况与其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提高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科学性。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应该包含了明确的安全管理思想,融合了全体工作人员的参与情况[6]。

2.3完善施工现场环境

施工现场环境较为恶劣,就容易给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利于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进行现场施工时,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现场清理工作,将可能会影响到施工效果的因素予以排除。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也是改善施工现场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部分现场管理人员的态度不够端正,需要予以教育。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涉及到的脚手架搭设问题、模板工程以及基坑支护等问题,要能够及时进行控制和管理,保证进行各项工程建设时的各种施工环境都是安全可靠的[7]。

2.4做好日常监督和管理工作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安全管理时,不仅需要保证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顺利进行,同时还需要做好日常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日常的监督和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实际效果。建立专门的监督和管理机构,为开展监督工作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在进行日常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时,要能够针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通报有关人员进行相应的管理,从而保证施工中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3总结

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没有普遍形成强烈的安全施工意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体系不健全,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较为恶劣以及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及时采取有效对策予以解决,其中包括加强安全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完善施工现场环境,以及做好日常监督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7]安钢,徐晓霞.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5(2):

会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答案篇三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最为严重的是责任分工不明确,因此,导致问题产生的时候,没有对应部门来承担相应的工作,因此,使得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最终使得工程项目的建设无法满足相关规定的需求。

2.2无法确保施工技术

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管理水平是确保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主要借助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来完成各项工作,但是,如果该项工作的开展没有对应的施工人员来完成,比如施工人员的细心程度不够以及责任心不强,都会导致水利工程的项目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施工人员的工作量没有满足相应的技术指标的要求,并且对于存在的问题不能够及时的予以处理,不仅会使得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存在质量问题,同时,也会影响到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再加上,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对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从而导致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以及施工水平低下。

3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

3.1加强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开展应该以遵循国家相关规定为基础,并且确保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从而提升整体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通常情况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会涉及到很多比较复杂的内容,该项工作存在于整体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中。施工单位以及工程监管部门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复杂性特征,同时也能够对整体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管理。除此之外,还要对行政、法律、技术、文化以及经济等各方面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只有不断的改革以及更新质量管理体制,才能有效保障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全面提升。

3.2规范项目立项与审批程序,增强工程质量管理能力

首先,需要确保项目的审批以及立项的规范化,并且要对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报批。对于重点审查的工程项目,除了要具备以上的条件之外,还应该组件专家团队,并且对工程项目进行实地的考察,并且要公开评审。对于不符合实际虚报或者是谎报的工程项目,核实清楚之后需要严厉的制止。此外,还应该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制,在开展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时,需要借助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且遵循公开、诚信、公正以及择优的原则,来对设计、监理以及施工单位予以选择。同时,还需要项目法人负责整体工程项目的质量以及安全。对于分包的工程项目,应该由参建单位的法人代表来完成,并且要根据合同管理制度,对于工程的施工方法、工程任务制度以及质量标准进行相应的规定,从而提升整体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3.3项目建设的监督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也逐渐扩大,项目所用的建设资金也逐渐增加,因此,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就需要使用监督管理的方法,在实际开展各项工程项目建设时,要顾全大局,做好对各项工作的监督。为有效保障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就需要做到责任到人,并且要确保各个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并且通过相互帮助来完成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对于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不仅要对其严格把关,同时还应该注重质量方面的问题,质量是有效保障整体工程项目利益的关键,因此,工程项目在开展的过程中,应该严格制定质量审查制度,实施多部门监督机制,对于每一项工作,应该做好评估测试检查签字、复核,在确保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有效的保障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确保安全监理工作实现最佳效果。

3.4提高设计能力,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进步

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除了要关注质量外,还需要不断创新施工技术,为了确保以上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需要不断加强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并且要不断的更新相应的制度,从整体上提升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面对知识型的大环境,应该不断吸取有用的人才,强化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提升整体工程项目的效益型以及独特性。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以及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因此,使得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进。由于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体制欠缺,对于整体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以及建设效益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由此可见,做好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对于实现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益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西源.清水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四川水泥,2017(12):210.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会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答案篇四

1.1培养模式过于封闭,缺乏开放性

虽然我国高等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已呈多元化发展,但是在校企联合、国际联合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不少高等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闭门办学,与酒店和酒店服务行业的交流相对较少,学生被封闭在课堂上,理论知识虽然学习得很全面,但是由于实践的机会还是太少,缺乏实践活动和实践能力,所以综合素质较低,与市场要求的应用性人才的距离较大,这样的学生在进入工作单位后适应能力较差,融入工作需要的时间较长。

1.2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书”总是和“育人”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学校不注重学生品质的教育,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不够诚信,心理素质不高;或学校目的性太强,只讲授酒店管理类相关知识而忽视其他基础学科的知识,导致学生综合素质欠缺,很难应对工作岗位的各种挑战。

1.3课程内容老旧,跟不上酒店行业的发展

酒店服务行业具有设施更新和管理模式变更较快的特点,作为向酒店输送人才的酒店管理专业,也应紧跟行业的变动来更新教学内容。但是具体的情况是,学校的教材往往几年都不更换,学生所学的知识已经不适应变化的市场的需求,与时代脱轨,这样老旧的知识对学生与时俱进的思维模式的培养有百害而无一利,应尽快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补充。

1.4填鸭式教学,教学方式、教学模式落后

讲台上,教师照本宣科,夸夸其谈,口干舌燥;讲台下,学生昏昏欲睡,焉头打脑,无聊至极。这就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的真实写照。如今,在高等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课堂上,这样的情景仍旧屡见不鲜。教师传授知识以单纯的讲授为主,缺乏吸引力,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是枯燥的知识框架和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的知识。在教学模式上,也基本遵循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形成,很少进行新的变革。

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酒店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教师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现阶段的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所学知识以抽象的理论为主,与实际工作差距较大。教师也都是学术出身,很少参加过酒店管理类工作的实践锻炼,对行业的了解和把握不到位,特别是在理论课的教学中,只是单纯地给学生讲授理论知识,缺乏传授实践经验的能力。虽然许多高校的酒店管理教学人员能够意识到该学科的实践性,也会为学生寻求实践的机会,但是实践活动缺乏明确的要求,常常流于形式,实践者应付了事,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开发。

2.1大学生:适应性较差,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欠缺

(1)大学生在几年的大学生活中,自我定位是学生,进入实习岗位后,往往很难迅速转换思维,将自己定位为一名酒店服务人员,很难适应酒店行业快节奏的工作环境,有的学生在工作中组织纪律性较差,不服从管理,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因此常常遇到挫折和阻力。而处理问题的能力又比较欠缺,导致对工作的厌倦,甚至对所学专业和整个行业失去信心。(2)大学生抱着美好的愿望来到工作岗位,发现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很难应用于实践,自己被分配的岗位并不是想象中的体面的管理岗位,而是基层服务工作,加上工作的枯燥与繁重,使他们感到理想与现实严重脱节,降低了对酒店工作的认同感,实习的动力丧失。

(3)实习生往往只有固定的实习工资,没有加班费和提成等,工资待遇远远低于正式员工,这很容易让辛苦工作的实习生感到同工不同酬的不平等。究其原因,还是实习生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如果抱着学习和积累经验的心态,就不会产生类似的抱怨。

2.2实习酒店:缺乏对实习生再培训的意识

酒店是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实习生在此工作时间一般仅仅为几个月,所以处于经济利益的考虑,酒店一般不会花太多成本对其进行培训,大多把实习生安排在服务岗位,从事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劳动强度大,换岗的机会也较少,导致实习生难以获得真正的工作经验,为了学分而疲于应付。

2.3学校:缺乏主动权,师资力量匮乏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一般处于被动地位,受酒店的牵制较多,学校虽然制定了实习计划,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缺乏酒店的配合而很难实现。另外,学校安排的实习指导老师,大都是学术型的,教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对实习缺乏有效的指导,导致实践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提升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质量,培养理论联系实践的高素质人才

3.1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进行人才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模式,决定了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课堂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学生素质的类型,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职业道路。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要适当,过高的培养目标会导致专业设置过宽、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专业性不强、思想不稳定等。过低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学生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能力欠缺和素质低下。由于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以后,大都都是基层工作,所以有人指出,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中级人才而非高级人才,这是不科学的。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高级人才而非中级人才。任何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的初级阶段都是从事基层工作,以积累工作经验,至于他们以后能否走上领导岗位,取决于人才的岗位适应能力和个人发展潜力。所以说,普通高等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是高级人才,这是毋庸置疑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明确教学的.目标,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3.2创新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

酒店行业的发展变化性很大,酒店管理专业的科研成果也不断推陈出新。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学校在专业教材的选择方面,应选择最新的研究成果,为学生提供新鲜的学习内容,使他们的知识结构跟得上时代进步的步伐,增强他们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同时,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也应结合时事,充实课堂案例,启发学生对社会热点进行专业性的思考和分析。

3.3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酒店业的开放性、综合性和服务性决定了从业人员要具备宽广的知识面、灵活的人际沟通技巧、崇高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些素质中有许多是非智力因素,不是中规中矩的课堂教学所能培养出来的。这就要求高校的酒店管理教育要以业务知识传授为主,辅之以综合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将知识传输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

3.4与酒店进行长期合作,保证实习质量

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是有酒店、学校、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学校是实习工作的组织者,在整个运作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酒店是最关键的一方,直接负责实习工作的实现,酒店配合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学生实习的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应选择信誉较好、在业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酒店签订实习协议,明确学校、酒店、学生三方的权责利,将实习时间、实习地点、实习岗位、食宿安排、实习人数、轮岗安排以及劳动报酬、安全责任等内容都进行细致的谈判和详细的约定,进行正规的合作,这是学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由之路。现在的校企合作还停留在低级的层面,学生到酒店实习,只是做一些简单重复性工作,无法真正了解酒店服务行业。学校可以以签约的方式与酒店企业合作,并将实习与就业挂钩,调动企业合作的积极性。

3.5对学生进行思想认识的转变,增进其对专业的认识热爱

大一新生入校后,学校就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系统介绍,使他们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等,对专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学校可以组织学生搜集当地酒店行业的信息情况,对酒店发展的现状和前景进行调研;聘请酒店管理的专家进行讲座,帮助学生了解书本以外的情况;邀请酒店有经验地的管理人员介绍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学生踏上实习岗位做好心理准备;组织学校往届毕业的在该行业做出一定成绩的学生传授自己的成功之路这些都是促进大学生转变思想认识,增强对专业和行业的了解和热爱的手段。

3.6注重对教师的锻炼,提高教师素质

大部分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都缺乏职业经验,学校可以安排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提高他们的素质,丰富他们的阅历。只有教师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酒店管理专业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是难免的,学校要积极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各种方法加以解决,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会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答案篇五

顶岗实习是学生专业学习阶段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职业学校突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能较好地检验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综合职业素质,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实践运用中进一步深化。物流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是学生在物流管理学相关专业知识学习阶段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职业学校突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能较好地检验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综合职业素质,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实践运用中进一步深化。

一、物流专业顶岗实习岗位选择

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包含仓储、运输、配送、物流装备认知、国际物流等几个大的模块。参与顶岗实习的职业院校学生在通常实习时间较长,各个职业院校的顶岗实习时间通常都在半年到一年之间。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对各个岗位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解和熟悉,可以以岗位轮换的形式进行顶岗实习,掌握物流工作各个模块的基本工作流程。

(一)仓储模块的顶岗实习

仓储是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因订单前置或市场预测前置而使产品、物品暂时存放。它是集中反映工厂物资活动状况的综合场所,是连接生产、供应、销售的中转站,对促进生产提高效率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围绕着仓储实体活动,清晰准确的'报表、单据账目、会计部门核算的准确信息也同时进行着。因此,仓储是物流、信息流、单证流的合一。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要注重仓储工作流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侧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进行入库作业时,首先实习生作为工作人员要根据采购单上的内容进行入库前的准备工作,与采购人员联系,进行工作交接,了解货物情况,并根据货物实际情况安排适当的仓储。负责入库的工作就是要根据采购单上预定入库日期,做入库作业排程、入库站台排程,在物品入库后,第一时间进行入库物品的再次核查工作,核对物品的资料是否与之前采购单上所显示的物流资料相一致,然后根据要求,对入库物品进行品质检验,核查物品是否符合采购要求,如有不符合情况,要及时上报,如有入库错误的情况,要及时做出修改和处理,将货物放置在合理、正确的位置,同时按照货物实际情况,将入库货物的资料进行完整的登记,并建立相应的档案,以便在货物盘点或者出库时进行管理。类似这样的仓储工作,要求顶岗实习的学生全程跟进,熟悉工作流程,认识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相关单证,会缮制相关的仓储单证,与岗位实现零对接。

(二)运输与配送模块的顶岗实习

运输与配送是在空间、时间及成本合理的范围内,根据客户的寄送要求,对货物和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相对于仓储,运输和配送的实习活动稍显复杂,实习生不是企业的正式员工,其身份依旧是在校生,由于本身条件的限制。工作规程及安全的限制,很难全程跟进运输和配送工作,特别是运输工作的部分。因此,只能对部分工作的流程进行学习和了解,全面的工作要在学生正式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才能实际进行操作。学生在顶岗实习岗位上可以根据流程,系统的完成如下工作的实习:

首先是集货工作,即把零散的货物按照相同的特征、客户的要求,配送的条件等进行归类,集中起来,留待统一安排运输。此外,分拣与配货工作也是运输与配送顶岗实习可操作的部分,即将货物按照运输条件分配到不同位置,进行统一的拣选、传输和配货。至于运输和送达服务,一般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很难接触到,但是学生可以跟有经验的老员工学习运输路线的选择和调配,以便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为客户提供便利,为企业降低成本。

(三)物流装备认知训练

这个环节如果到达顶岗实习企业后再进行认知往往有一定难度,企业工作都是按照流程有序的进行的,很难单独为学生进行物流设备的认知培训。因此,这一环节实习最好的方法是在学校之内进行,这就要求学校要进行物流实训硬件设备的建设,购进相应的物流仿真实训设备,或者就是企业目前在使用的设备,让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例如,学校可以购进叉车等设备,在校园内选定训练场地,进行叉车作业的操作,如叉车操作前后的检查工作,以及叉车的驾驶技术。这些基本的认知工作是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基础,这个基础需要通过学校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积累。

二、顶岗实习注意事项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全程的监控和管理,要求学生按照实习要求完成实际工作。

首先实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树立员工意识,认真执行实习单位的考勤纪律、严格执行实习单位的保密纪律,遇到难以处理的问题,要及时与带队指导教师联系,指导教师也要时刻关注顶岗实习学生的动态。

指导教师负责与实习学生的定期联系与理论指导;实习过程中,要跟进学生的每一个工作岗位,及时与实习单位相关管理人员联系,了解每一个阶段中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评价,并进行相应的记录,以便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根据这一需求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

学生完成实习后要上交实习日志和企业鉴定等文字性资料给学校,作为学校进一步研究专业人才培养,专业教学改革,专业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依据。

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检验,也是校企双方深度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可以实践知识,了解实际工作流程,为正式就业做准备;企业可以在此期间发掘和选拔人才;学校可以通过学生的信息反馈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因此,学生的顶岗实习,对于学生、企业、学校三方都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会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答案篇六

一、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通过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拓展实习基地、加强学生管理等办法,顶岗实习取得了预期效果。但实践证明,由于企业对顶岗实习认识不足,学生与学校时空的阻隔等因素,影响了顶岗实习的效果,有的学生擅自离开实习岗位。根据调研掌握,实习存在的问题具体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大

1、学生人身安全难以保障问题。由于毕业生规模逐年增加,受企业承受能力限制,不同专业学生分到不同的单位实习,同一个单位实习的学生岗位也不同,学生实习地点分散,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信息互通困难。一方面在实习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易出现安全问题,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有的学生自律性较差,法律观念淡薄,加之个人自由空间大,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和违法事件。这些不仅对学生本人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对学校发展和社会稳定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和危害作用。

2、环境变化导致各方面的不适应。学生因为不适应新的环境而陷入迷茫和困惑。一是心理不适应:新的环境下新的生活遇到新的困难没有得到及时疏导,导致挫败感和无助感增强。二是工作不适应: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怀疑自己的能力,厌恶眼前的工作。三是人际环境不适应:与工人师傅和管理人员人际关系不协调,封闭自我,感觉孤独。四是身体不适应:工作中的强度相对学校生活来说较大,体力不支,饮食不适应,出现身体不适症状。五是企业待遇不平衡,双方满意度不一样。

(二)劳动时间超长加班现象普遍,学生难以适应,实习时间难以保证

根据学校要求,学生应完成一年的顶岗实习期。但是,顶岗实习期间,大多数的企业的劳动时间都是超标的,学生难以适应,实习时间就难以保证。根据我校对顶岗实习企业跟踪回访结果表明,除了真正的欧美企业是严格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外,其他像台资、日资、韩资及国内民营企业,其工作时间都在10~12小时甚至更长。刚出校门且年龄在16~17岁之间的中职学生就很难接受和面对,短期内很难适应,导致学生则因顶岗实习生待遇低、劳动强度大、日工作时间长,而怨声载道,无法坚持而找各种理由借口离开实习企业。因此真正能坚持实习并在实习单位就业的为数就不是很多。

二、顶岗实习问题的管理对策

顶岗实习是一门重要的综合实践课程,它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为保证中职生顶岗实习工作顺利、有序、稳定地进行,加强顶岗实习管理显得至关重要。为此,必须通过明确实习任务、规范实习管理体系、制定及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不断改进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拓展和稳固实习基地、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等办法来做好实习工作。

(一)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为安全实习提供重要保障

1、建立和健全管理工作机构。成立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校长为组长,教务科、学生科、实训中心、招生就业办等为成员来组织、管理顶岗实习工作。

2、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教职成〔〕4号)等相关文件,制定实践教学规范、顶岗实习工作细则、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顶岗实习指导老师职责、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细则等制度。

3、为保证学生安全和权益,学校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书。同时为了促使学生遵守劳动纪律和学校规章制度,安全有效的完成实习任务,学生在离校前与学校签订实习管理协议书。学校必须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4、加强企业顶岗实习学生的安全管理,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和安全工作。

5、投入一定的经费和人力来保障实习安全顺利进行。对顶岗实习学生相对集中的单位,可配一名指导老师带队,学校发放实习课时津贴或补助,教师差旅费由学校支付。

(二)加强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抓好实习环节的指导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工作能力强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是做好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教育、实习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措施保障。

根据专业人数和实习单位要求不一样的特点,对学生集中的实习单位则安排长住指导老师,学生分散的则指定相应的指导老师经常到各点去看望和指导学生。要求指导老师随时了解实习学生在实习单位基本情况,在实习期间要依据实习方案和实习大纲内容,制定实习计划,按实习计划组织学生进行生产实践和现场教学,指导学生写好实习报告。

(三)优化顶岗实习生服务工作,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的热难点问题。

由于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必然会出现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困难和困惑。学校应尽力提供各种服务。一是学校要定期走访顶岗实习学生和企业,加强校企沟通,及时了解和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二是班主任与实习学生之间保持经常联系与沟通,及时了解和回应学生各种需求。三是实习指导老师把握实习生思想和心理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做好服务和辅导工作。四是实习过程中定期进行小结和表彰,促进顶岗实习工作顺利进展。

通过这些措施与办法,将促使中职学校顶岗实习安全有序地进行,学生通过顶岗实习的平台,不仅能提高学生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还可以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机会。学校通过推进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制度,逐渐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的教学模式,在不断创新办学模式中提高办学质量,成为“就业有保障、社会受欢迎”的中职学校。

会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答案篇七

(l)“双师型”师资力量严重医乏。高职专业英语教师队伍参差不齐,自身对专业英语的认识不足,教学能力有限,这是制约高职专业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原因。酒店管理专业英语教师大多是非专业英语背景的教师,存在“现学现卖”的问题。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缺乏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在专业英语学习时,他们仍旧依赖于老师,不能独立自觉学习,不能主动思考,也就达不到专业英语学习应有的效果。

(3)学生情商缺失,学校、家庭忽视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酒店业的特点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宽广的知识、团队精神及应对挫折的能力等。然而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重智轻德’,、“重分轻能”及学校人才培养中“重专业轻思德”。很多酒店专业学生到酒店一线实习时受委屈了就怨声载道,社会适应性差。学校、家庭忽视对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常常自负、眼高手低,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或重视。

(4)教学设施简陋,缺乏真实的工作语言环境。由于高职不断扩招,学校的教学设施及环境无法满足生源的急剧扩大。缺乏良好的真实语言教学环境,导致很多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转换成实用的语言能力,从而导致学生无法胜任工作岗位。

(5)考核评价体系不合理。现行的高职英语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以终结性评估为主,应试倾向严重,缺乏对学习过程的关注和监控,无法如实反映学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水平。

二、相应的改进对策

(l)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要培养一流的学生就必须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学校可采取多种形式培养专业师资。如:鼓励教师参加相关行业举办的资格证书培训并取得国家劳动部门组织的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鼓励教师参与酒店经营部门中高级管理工作,以提高酒店专业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朝着互动型、情境型及讨论型等教学模式转变。努力挖掘教材内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尽量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工作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可采取“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开展小组学习活动,增强其学习目的性、积极性并在团队合作中完成任务。

(3)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情商教育,加强学生潜能的开发。对于酒店行业来说,人际沟通技巧、情绪控制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比单纯的业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实习怨声连连或是毕业后频繁跳槽,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教师在平时授课过程中没有融入情商教育,忽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另外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反复的心理训练,提高他们控制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认知他人和人际协调的能力、忍耐力及自我调适的能力。

(4)建立校内仿真实训室,创设真实的工作语言环境。学校可利用现有资源,建立校内仿真实训室,如把学校食堂作为实训基地,把招待所改为实习酒店,让老师和学生都能在“实战训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5)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目前高职院校的考核评价体系过多关注学习的结果,缺少对学习过程的关注和监控,不能如实反映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这与高职教育的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建议将课程考核比例调整为:平时成绩20%、过程考核成绩40%和期末成绩40%。学生在期末考试时,增加口语测试—即将平时已学过的模拟工作情景或是多个场景的组合随机抽签并进行课后录像拍摄,由此让学生意识到平时课堂表现的重要性。这种考核评价体系更关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更好地反映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会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答案篇八

中小企业一般是相对于大企业而言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要小的企业,它们在解决工业化时期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促进产业组织中的分工和专业化协作,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财务管理不到位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应当引起企业和管理当局的高度重视。

一、存在的问题

1.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中小企业相当一部分是私营性质,企业的所有者同时又是企业的经营者,这种模式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这些企业大多数仍是老板家长式管理,财务是由老板单线控制,对建立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般很少设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有些中小企业虽然也有公司管理规定和相应的财务制度,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却因难以严格把关而导致制度和规定名存实亡。于是导致了财务管理混乱、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失真、缺乏风险控制系统等情况的发生。

2.财务管理人才缺乏,财务人员业务水平较低。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会计机构往往不健全,有的空岗缺员,无法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有的在岗财会人员素质低,能力差,理财知识欠缺、理财理念滞后,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不去理解和研究,无法做好其本职工作。管理人才短缺是制约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3。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被动和受轻视的地位。很多中小企业受传统财务管理观念的影响,认为财务就是算好账、管好钱,财务管理理念仅仅停留在会计核算、成本控制的基本概念上。存在重核算、轻管理的思想,企业财务、会计机构长期合二为一,常常借口人员精简,把财务人员视为辅助人员,可有可无,优秀专业人才留不住,造成财务核算水平较差,很难对企业的经营过程作出正确反映,难于进行正确的财务分析,导致企业决策层难于作出准确的决策,使财务管理职能难以得到正常发挥。

4.不重视现金流量管理。现金是企业的血液,自始至终贯穿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每个环节。一个企业想要持续经营,靠的不是损益表上的高额利润,而是必须保持良好而又充足的现金流量。现金是否充裕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发展。当前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对现金流量管理重视不够、将利润等同于现金、缺乏现金管理意识等问题,由于中小企业一般规模较小、资金不足、信誉较低,导致它的资金链比较脆弱,容易引发财务危机。如果不重视现金流量的管理,长期使现金流盲目的运转,潜在风险日益积累,促使任何的小“挫折”就可能置企业于生死边缘。

5.预算管理的思想观念有偏差。预算管理已经成为当今中小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管理方法,但在实行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如预算编制缺乏规划、预算与实际偏差较大、预算执行前松后紧现象严重、预算考核不严格等。造面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预算管理的`思想观念有偏差,认为编制预算属纯财务行为。预算是在财务收支预算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预算是财务行为,应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的制定和控制,甚至把预算理解为是财务部门控制资金支出的计划和措施。尽管各种预算最终可以表现为财务预算,但预算的基础是各种业务、投资、资金、人力资源、科研开发以及管理,这些内容并非财务部门所能确定和左右。

二、应对策略

1.建立和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也就是规章制度,是我们应该遵守的、用来规范企业行为的规则、条文,它保证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根据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需求,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建立健全一套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既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加强企业管理的内在要求。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规范财务行为,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堵塞漏洞,严格监管,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以实现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加强财务管理,人才是关键。实现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取决于一支思想好,作风硬、业务精的财会队伍。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对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面临的是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的是高素质的财会人员,它需要财会人员具有个性、善于合作、有创新性、具有一定的协调能力,需要具有会计、财务管理、税法、计算机等多种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要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必须加强日常的培训教育工作,要从本单位财务工作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搞好培训。利用各种形式为广大财会人员提供快捷、方便和高效的学习条件。只有通过各种办法和渠道来提高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使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3.设置专门的财务机构,加强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社会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财务活动越来越复杂,财务管理也由单一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也逐渐显示出来并被人们所认识接受。企业的理财能力、资金运筹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经营效果的好坏。因此,在企业内部,财务机构的科学设置和合格财务管理人员的合理聘用,对财务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