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加速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模板12篇)

加速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模板12篇)

时间:2023-10-15 13:51:19 作者:琴心月 加速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模板12篇)

学生在四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需要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和写作技巧。最后,我们展示了一些中班教案的教学反思和改进措施,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加速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句内容,了解风这一自然现象的特点,正确认读本课十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去掉拼音的课文和认字组词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看谁能最快猜出来:一种事物,它没有气味--没有颜色--没有形状,它究竟是什么?(风)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风》的一篇文章。(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通读认字。

1.检查课文预习情况,指明读课文。

2.自读课文,把课文中不认识的字词或读不准的用笔勾出来。

3.指明说出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其他同学帮助解决。(了解学生生字认识情况)

4.小组内互相读。(教师提示识字方法,同学间互相学习)教师深入其中。

5.以组为单位读课文。

6.如果去掉拼音,你还能读课文吗?学生互读互学。

7.在词中学习认字。(1)课文中的词;(2)课外的字组词。

8.认字。课后的字随机检查会认的可以画上一颗小星。

9.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理解课文,朗读背诵。

1.朗读课文。个别读、小组读和全班齐读。

2.这三小节你最喜欢哪一节,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只要是自己想到的,符合实际就行。

你在读的时候有哪句话不是特别明白?

“但是树叶沙沙响的时候,我们知道在唱歌了”“但是树林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但是树木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跳舞了”这三句。

谁能说说你自己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点拨。(理解内容可根据教学用书20页的解释内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寻找风娃娃的活动,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进而续写诗歌。

还有什么时候我们知道风在唱歌、风在跳舞、风在游戏?激活学生思维,让他们发出创造的火花。

第三课时指导生字书写

1.朗读课文。

2.你认为本课生字中哪个字你会写了?如果会写,请到前边来教一教大家。

学生书写,注意笔顺,怎样把字写好。

3.你认为哪个字不容易写好或写不好呢?

4.教师指导重点字:过,半包围结构,先写“寸“后写偏旁,捺要长一些等。

5.“说”为左右结构,但书写时,要左窄右宽,带这个偏旁的字有()。

[风(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加速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篇二

自主阅读,背诵课文;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和有关“理想”的名言;完成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

【相关课程标准】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大道之行也》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课文,大多讲述了博大的情怀、积极向上的情操,编者将它安排于此类文章中,使读者能够体会其中的不同之处。这篇文章描述了理想社会,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古人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一个为人类造福的人。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2.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全文。

4.联系实际,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评价任务】

1.通过诵读课文,能疏通文意。

2.品读课文,把握“大同”社会的特征。

3.合作探究,掌握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方法。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大同社会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激活思维,导读文本(导入新课)

学习任务:齐背《桃花源记》,谈谈对世外桃源的认识和感想。

(全班同学齐背《桃花源记》)那个美、乐、奇的世界大家还记得吧?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也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让我们一同去感受吧。(板书文题)

板书课题:大道之行也。

展示学习目标。

二、展示预习成果,梳理基础知识(预习检测)

学习任务:结合“预习提示”,梳理基础知识。

1.生字词。

2.作家作品。

3.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理想”的名言佳句。

三、概述文本内容,了解主题(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诵读课文,疏通文意,概括文本内容。

1.诵读课文,注意节奏。

2.根据注释,疏通文意。

3.概括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和同学互评相结合。

四、细读课文,分析具体内容(合作学习)

学习任务:分析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师指导语:通过疏通文意,我们了解了本文的基本内容,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大同社会的特征。

1.文章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理清文章结构。

(温馨提示:找多名学生诵读文章,注意节奏。)

师生共同评价。

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温馨提示:课文第二层有两句话,这两句话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满足生存的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五、品读课文学技法(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感悟写作技巧。

教师指导语:作者运用严谨的结构、透彻的说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世外桃源”式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图景。下面我们一起分析本文的写作技法。

出示探究问题:

1.文章在句式上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文章大多运用排偶句式,在第二层共有四组排偶句:第一组以“人”统领以下两句,谈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第二组以“使”统领以下四句,谈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最后两组谈“货”“力”的观念,指出“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排偶句使句式整齐,节奏分明而又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起来抑扬顿挫,毫无呆板之感。

2.文章说理透彻,其在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全文分三个层次,先总论“大同”社会的纲领,再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结全文,提出“大同”社会的美好图景,结构严谨。文章第二层从三个方面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首先说的是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然后说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最后说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三个特征中前两个方面是就物质生活说的,最后一个特征是就人们的思想观念说的,说理很透彻。

(温馨提示:小组合作、交流。学生通过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各抒己见,谈谈自己对此问题的看法,最后统一归纳。然后,举手回答,教师或同学给予评价。)

学生活动:精读课文,圈阅、批注、思考、归纳、回答、评价。

六、布置作业

学习任务:综合实践,巩固练习。

1.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不少于500字。

2.完成相关练习。

加速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篇三

23假如(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9个生字,书写“食、场”等字,感受字的形体美。

2、初读课文,把住重点句子,把课文读通读顺。

重点难点:

1、认识生字词,学习书写,记忆易错字。

2、通过重点句子的朗读指导,把课文读通读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苹果图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故事铺垫,激趣揭题。

1、师讲故事《神笔马良》,感悟“神”。

上课之前,老师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好吗?

从前,有个小男孩,叫马良,他有一支神笔,哗,这支神笔可神啦!他画蝴蝶,蝴蝶就翩翩起舞,画小马,小马就会嘀哒嘀哒地跑起来……总之画什么就有什么。他用这支神笔为穷人做了许多好事。

2、师生交流,揭题《假如》。

假如你有一支这样的神笔,你想画什么?指名说(三、四名)

假如有一支这样的神笔该多好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3课《假如》

师板书:假如,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1)自由读,同桌读

你找到神笔吗?(生:没有)没关系,我请来了魔术袋帮忙,只要你记住它们的名字,魔术袋就会带你去找神笔。

先自由叫叫它们的名字,再读给同桌听。

(2)请小老师带读,师正音,再齐读。

哪位同学来叫第一排魔术袋的名字?(生读一个生字)其他同学跟他读!

(请读音准的两个小老师带读,此过程老师重新带读,来强调易读错的字,如:良、缩、康、操)

好,全班大声地叫它们吧!(一个字读两遍)

(3)去拼音,开火车读。

同学们读得真响亮!我们来开开小火车吧,火车来咯!(出示课件)

师:火车火车哪里开?生:这里开这里开!

师:你的火车往哪开?(一小组读完后问)生:往左开(或往右开)

3、识记字形(重点问:缩、遥、健、操)。

谁来告诉魔术袋?

4、拨荷叶游戏,学词语。

(1)自由读,齐读

同学们把名字都记住了,魔术袋就带我们上船去找神笔了。(课件:袋渐变小,放入船里)好,我们出发!

(课件:荷叶挡住去路)河上的荷叶妹妹们睡着了,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来,睡来叫醒她们,请她们让让路。

一个同学声音太小了,叫不醒她们,我们全班一起来!(点击荷叶,荷叶拨开,船前进)向果园前进!

三、再读课文,领会诗情。

我们终于来到果园了。(课件出示果园)

果园的阿姨有话想对我们说,认真听听: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果园,你们想找的神笔就藏在苹果里。可是你们要把课文读通,才能送苹果给你!

那我们赶紧来学课文吧!

1、听课文录音,弄清楚:课文分为几小节?每一小节的开头都是什么?

2、重点引导突破朗读难关。

我们要读好课文,首先要读好这四句话(出示课件)

(1)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2)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3)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

(4)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自由读,指名读,师范读,再指名读(第一句)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两名生读这四句话)

谁来读一读第一句;谁能读得更好?

看同学们读得那么起劲,老师也想读了,请听。

谁还能比老师读得更好的?!(指朗读好的一个)

读得多好啊!其他同学也像她这样读吧!生齐读。

3、分四人小组,选其中一节读。

下面,请同学们从前面三小节中选自己喜欢的一小节,读给你小组的同学听。注意要读正确读通顺。师巡视指导。

4、派代表读,生评价。

师:1,2,3生:坐端正

(读通奖个苹果,里面都没苹果。)怎么都没有的呢?

全班来读试试看!

5、学生齐朗读课文。

同学们读得真好!婆婆刚才送了个大苹果给我们班,看(出示大苹果,师打开苹果,里有神笔),神笔终于找到了!

只有一支神笔,给谁呢?下面我们来赛一赛,看谁能把“食、场”写得最好就送给谁!

四、指导书写难写的字(食、场)

1、观察,发现。

看看书本,谁来说说怎样才能把“食”字写好呢?指名说(观察书上的田字格作回答)

写“场”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指名说

2、师范写,生练写

请看老师来写这两个字,你们书空。(课前板书好两个田字格)

好,你们在书本上写写这两个字,看哪位同学写得最好看?

3、展示、欣赏、评议。

展示写得最好的,送大苹果,里面有神笔。

要同学仔细观察,认真写就可以把字写好的。

今天,我们就学到这,下课!

五、板书

23假如

作者邮箱:8730566@

[假如(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加速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运用综合识字法识字。

2、学习诗歌,背诵课文,让学生在情境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3、学编小诗,初步感知风的特点。

4、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准备:

1、利用双休日和家人一起郊游,找找风。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猜猜看:看不见来摸不着,四面八方到处跑,路过江河水生波,穿过森林树欢笑。

它是什么?那它在哪呢?听,它来了。(课件演示风娃娃,同时老师范读课文。)小诗很美是吗?那我们也来试着读读啊。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掌握的方法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教师巡视)

2、指名三人分节朗读课文,学生评价。

3、学习生字。指名读,小老师带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交流感悟。

1.(出示课文课件)自由朗读课文,遇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就多读几遍,并把它读给你的同桌听。如果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就更好了。(教师巡视)

2.交流。

第一句:“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1)指名读。

(2)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

(3)“树叶在枝头颤动”,这个“颤动”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语说说吗?

(4)你见过树叶在枝头颤动的情景吗?(课件演示)

(5)现在,该怎样读好这个句子你有了新的发现吗?齐读。

第二句:“但是林木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

(1)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林木微微点头是什么样子呢?(课件演示)

(3)喜欢这个句子的小朋友一起读。

第三句:“但是河水泛起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1)风儿吹过,河水泛波纹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呢?

(2)是不是我们小朋友说的那样呢?(演示课件)

(3)分男女生读。

3、树叶在枝头颤动,那是风在那儿,林木微微点头,那是风正走过,河水泛起波纹,那是风来游戏。你觉得风怎么样?(淘气,调皮,可爱……)

4、指导全班同学朗读课文。

5、自由背诵课文,可以合作,站着,坐着都行,能做做动作会更好。

6、指名背诵课文。

7、课文背的真好,这么美的诗啊,只可惜,我还没有听够,怎么办呢?(续编)那咱们就试着编编看。

四、拓展延伸:

1、指名编诗歌,随机指导。

五、课外阅读。

1、我们小诗人编的诗歌真棒。你还知道一些有关风的诗句吗?

2、指名说。

3、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关风的诗句,我们一块来读读好吗?

六、教师小结。

七、作业题:

回家找找有关写风的文章,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词语写下来,下节课一起交流。

[风教案教学设计]

加速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篇五

对《大道之行也》教参要求,背诵全文并理解孔子的大同思想。

此文是《礼记。礼运》开头的一段话,主旨在于阐明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孔子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尽管他的理想在当时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前他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

学习本课,可尝试比较共产主义社会的终极目标,并让学生有所感受两者的异同点;

学习本课可结合21课《桃花源记》体现的思想,比较两者的异同点。

学情分析

由于现在的90后学生对社会经验体验不足、再加上文中所述的理想社会和现在的生活差别太大,学生理解和接受都有困难。

对字词的理解和识记应该问题不大。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加速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篇六

1.认知目标:认识“乌、处”等11个生字,会写“只、石”等5个字。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句子。

3.情感目标: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加速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篇七

知识目标

学习《登高》了解咏怀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学习《蜀相》了解咏史诗借古伤今的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参照对比,学会鉴赏作品,进而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情意目标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操和对理想境界追求的精神。

教学设想

1.通过比较、涵咏,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丰富意蕴,体会诗人的风格特征。

2.点拨、讨论、讲析相互结合,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意识。

3.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准备与诗歌内容相近的'风景图片及相关的诗词、资料,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并扩大课堂的容量。

4.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涵咏鉴赏诗歌,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

2.难点:理解杜甫,真正领会诗人博大的胸襟、体会出诗中郁勃的情势。

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诵读感知

觅得诗趣

【投影】课前投影杜甫肖像,配乐。

【提问】知道他是谁?熟悉他的诗吗?请几位同学读一句你最喜爱的杜甫写的诗。

加速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篇八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懂得无论学习什么技艺,都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加速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篇九

有什么想说的吗?或者你有什么

感受?观看视频学生的确,这里雄山耸立,雄奇壮谈感受。

丽,好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而

三峡秋天的美景更是美不胜收。今

天,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方纪走进

三峡,共同领略三峡之秋的神韵。

二.复习

画卷。那么,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自由谈

说说你最喜欢那个时侯的景色?

并简要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三.全班交流学习课文

(一)三峡的夜

1.课文中给我们描绘了早晨,

中午,下午,和夜的三峡景色,那

么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描绘什么

时间的三峡呢?夜

2.是啊,也终于来了。(出示

课件)谁来读一读这一段落,其他

同学仔细想课文都描写了三峡夜学生动笔找课晚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又有什么文中描写的景物特点?(在文中画出来)

渔火灯标长江驳船并汇报给老师。

渔火和灯标是亮的,长江是

沉沉欲睡的,驳船是动的。小组讨论交流

3.这些景物有静有动,这样

的三峡之使你感受到了什么?(小

组之间讨论)

夜的宁静,寂静,神秘。

4.那么作者写长江像是眨着

眼睛沉沉欲睡。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教师指导朗读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让我们一起朗读感受这夜的

静,朗读时语速要慢,语气应该轻

缓,读出这夜的宁静。

(二)三峡的月

1.在这优美的月色中天空中

那一轮明月是必不可少的,引人注

目。而三峡的'月亮更有魅力,让人学习课文中句子

赞叹不已。写法并进行防句

2.这时的月亮和山又是一番练习。

怎样的景象?

写山和月亮时都用到哪些修

辞手法?

用像……又像……造句子

3.那么今天的月亮和往常一

样吗?

今天,正是中秋。同桌之间互读课

4.是啊,这一天正是中秋,中文。

秋的月是那么的亮,三峡的夜晚给

人一种宁静和谐之美,那么沉浸在

这样的月色中,你想不想美美的读

一读呢?(同桌之间美美的读吧!)

(三)小组学习三峡的早晨,中午

和下午

第一组学习早晨的三峡

第二组学习中午的三峡

第三组学习下午的三峡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2―4段,教师给予阅读提示。

在学习之前,老师给大家一个

阅读提示:(课件)三峡的早晨,

中午和下午介绍了哪些景物,各有

什么特点?以及三峡早晨,中午和

下午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

1.同学展示交流学习的结果。

2.“早晨”组

明丽

结合图片感受学生观图片和视通过朗读把三峡早晨明丽的频,学习课文,景象表现出来。

3“中午”小组

热烈

结合图片感受争取做到身临其境的感受。

这段中的那句话使你感受到

了三峡的热烈?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

4“下午”小组

学生朗读

下午的景色这么美丽,那么此

时的长江有什么变化?

长江似乎翻滚了一天,呼啸了

一天也累了,需要休息了。

(四)由景到情

这三峡的秋天美不美,迷人不

迷人,你喜欢不喜欢这美景?作者

也和你们一样,被这美景深深的吸

引并爱上了这里。但是作者比我们

幸运他早早就身临其境的感受了师生一起赞美这这里的美景。让我们也好好学习,美丽的三峡之有一天去三峡走一走,感受感受。秋。

四.小结

1.学生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

什么。

2教师小结:

三峡这明丽的早晨,热烈的中

午,平静的下午,寂静而迷人的夜,学生小结本节课让人留恋。选择你喜欢的句子,和的收获,教师引你的同桌读一读,说一说。

小练笔:

作业仿照本文的写法描绘出你心中秋

天校园一天的变化

板书设计

三峡之秋

早晨――明丽

中午――热烈

下午――雾青而透明夜晚――寂静迷人静

导。巩固知识。

加速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篇十

现在的学生,因为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非常疼爱,在物质上总是尽量满足孩子,因此,在孩子的心中,金钱来得很容易,自己想要什么家长总能满足,身上的零用钱从不缺少,因此,也养成了花钱无计划、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惯,希望通过这课文的学习,能让孩子珍惜财富,把钱花在有意义的地方。

二、教学目标

1.朗读并讲述故事,体会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的思路,感悟老人这么做是想让儿子懂得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2.学习要认识和要写的生字。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

三、教学准备

1.调查同学的压岁钱是怎样支配的'。

2.请学生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自己挣十元钱。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你想知道什么?

2.自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解决生字,不会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3.学生初读课文后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师生共同研讨,暂时解决不了的放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去思考。

4.这课文中有几个角色?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你能把它简单完整地说出来吗?

(三)学习课文

1.刚才,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这个故事。那么,儿子一共交给父亲几枚金币呢?三枚。父亲是怎样对待儿子交给他的这三枚金币的?(把它扔进火里。)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父亲认为这金币不是儿子自己挣来的。)

2.在文章中,父亲与儿子有几场对话?三场,请你把它们找出来并读一读。

3.在这三场对话中,父亲与儿子的神态与心情有什么变化呢?请学生分组展开讨论并填表。

4.前两次父亲扔掉儿子的金币,儿子只是笑笑而已,为什么第三次金币被父亲扔掉儿子就“受不了”?(因为是儿子辛辛苦苦挣来的。)哪些句子体现了儿子挣钱的辛苦?当辛苦挣来的钱被父亲扔掉后,儿子是怎样的心情?(伤心与气愤)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儿子的话呢?指导朗读。

5.课文中有几处“受不了”?分别是谁“受不了”?儿子“受不了”是因为辛苦挣来的钱被父亲扔掉,那么,父亲为什么“受不了”呢?是呀,父亲因为儿子不愿挣钱,只会花钱,是个无用的人,因此非常失望痛苦,你能读出父亲的这种心情吗?指导朗读。

6.父亲与儿子的这三场对话,有哪些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父亲与儿子的情感又有哪些变化呢?请同学分角色朗读这三场对话。你觉得他们读得好吗?好在哪里?不足之处又在哪里?教师指导朗读。

(四)讨论

1.假如你是这个儿子,你会怎样做?假如你是这个父亲,你又会怎样做?

2.老人想让儿子明白什么道理?

3.你觉得老人、儿子、母亲是怎样的人?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五)课外延伸

快到新年了,长辈又要给你们压岁钱了,你每年能收到多少压岁钱?你们是怎样支配压岁钱的?布置学生课后分组调查访问,每组写一份调查报告,在班上进行交流。

文档为doc格式

加速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篇十一

1、复习生字词

2、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吗?指名说(用上假如说一说。)

二、导疑与导思

1、但生活中并不是都处处美好,还有许多悲惨的事情。

出示图:风中的小树,渴望鸟妈妈的小鸟,坐在轮椅上的孩子看了这些你想说些什么?

2、出示图和诗句:自读,读出感情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他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默默流泪。

指名读,齐读,再自读。

3、看了这些,你们的心情好不好,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他们?

老师送给你们一支马良的神笔。有了它你就能实现你的愿望。

4、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给小树画什么?

指名说出示句子: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个红红的太阳。

红红的太阳给人的感觉怎么样?

再出示句子: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能不能快乐地把节读一读。

出示小鸟图和小孩图,你会给他们画些什么?自选一节读给同桌听。

出示句子:我要给小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齐读句子。

说一说你会给不幸的西西画什么?

出示句子: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齐读句子。

说说西西有了好腿后他会怎么样?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2、3节。指名背。

5、说一说我们身边都有哪些不幸的事?说一说你怎样去关爱他们?

6、把你美好的愿望写下来:

出示句子: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笔,我要给

[假如(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加速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篇十二

1、熟读背诵课文,掌握文章内容。

2、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诵课文掌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掌握文章的内容意义,熟练背诵文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流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教师组织学生谈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相机引入。

二、初步感知

检查预习。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指正。

教师范读。学生聆听,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加上拼音。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留心容易读错的地方,作上标记。

学生齐读。一起读课文,准确明白节奏重音等。

教师自渎。小声跟读,巩固读法。

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1)大道之行也:用提示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就是“大道”的内涵。

(2)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要有停顿变化,不能连的太紧。

(3)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意思。

(4)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

(5)末句: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读。

主要形式有:1、男生齐读。2、女生齐读。3、左边齐读。4、右边齐读。5、同桌齐读。6、学生自渎。

指名朗读课文,组织学生集体订正。

三、深入探究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学。

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注释,自主理解课文内容。互相说一说,听一听,指出其中的不足,记录共同存在的疑惑或有争议的地方。

学生代表提出问题,教师相机组织解释疑惑或指正引导,形成共识。

教师提出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目标设计:

1、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2、文中的纲领性句子是什么?

3、“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大同”社会的社会局面怎么样?

教师给学生5分钟的探究时间,学生自主开展。

指名发言,教师相机讲解强调。

教师补充古代儒家人的政治理想,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

组织学生再读课文,加深理解领悟。

四、拓展延伸

1、教师出示老子《道德经》片段,组织阅读,比较理解,加深认识。

2、组织学生谈谈“大同”社会的理想是否能够实现。

五、作业设计

你认为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的地方?举例说明。

相关范文推荐
  • 10-15 最新绘画铅笔教案 大班语言铅笔盒变医院教案(汇总15篇)
    五年级教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小学教案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绘画铅笔教案篇一1、学念儿歌《铅笔盒里的朋友
  • 10-15 2023年游地方四年级 地方旅游心得体会(实用19篇)
    发言稿的成功与否并非仅仅取决于文字的精彩,更要考虑到演讲者的表达方式、声音语调和肢体语言等方面的综合配合。发言稿的语言应该简明扼要,避免使用难懂的术语和复杂的句
  • 10-15 2023年植树问题教学反思(精选19篇)
    范文范本是指在某个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优秀作品,它可以作为参考和借鉴的样本。在写作范本时,要注重语言的精练和文采的展现,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接下来,请大
  • 10-15 母亲节创意祝福语简洁(实用17篇)
    公益活动可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团结力,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怎样评估公益项目的效果和影响力,为未来的改进提供有力的依据?为了进一步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以下是一些
  • 10-15 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上英语教案(实用8篇)
    在制定初二教案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以下是一些小班教案的使用心得和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上英语教案篇一2,通过归纳相
  • 10-15 2023年妈妈辛苦个字 妈妈辛苦了心得体会(汇总16篇)
    每个岗位都有其特定的工作职责和权限,岗位职责的准确描述对于组织的运行十分重要。岗位职责的履行需要灵活应对变化和挑战,并能够适应和适应性地解决问题。下面是一些关于
  • 10-15 雪地里的小画家的说课稿及反思(通用8篇)
    青春是追逐自由的年代,不受束缚,无拘无束。青春是一颗种子,需要用努力的汗水去浇灌。青春是我们成长的见证,下面是一些关于青春的精彩文章,大家一起来阅读吧。雪地里的
  • 10-15 2023年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安排(模板10篇)
    读书计划可以引导我们选择不同的书籍,从而开拓视野,丰富思想。以下是一些规划计划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安排篇一这学期,我担
  • 10-15 最新初中生期末评语(实用10篇)
    诚信是一种珍贵的品质,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和信用水平。如何在商业活动中做到诚信经营?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诚信总结范文。初中生期末评语篇一1、在
  • 10-15 最新酒的经典文章 散文人生启示(实用8篇)
    答谢词的写作可以展示我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感恩之心。写一篇完美的答谢词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词语,让对方感受到你真挚的感激之情。在下面的答谢词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