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数学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汇总18篇)

数学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汇总18篇)

时间:2023-11-27 11:33:32 作者:雁落霞

教案是教师的行动指南,它必须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它包含了丰富的教学活动和案例分析,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

数学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

教科书第126页东、南、西、北,旋转与平移现象,完成练习二十三第8,9题。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景中,进一步巩固已认识的8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7个方向,进一步认识简单线路图,能根据线路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并从中体会到物体间位置的相对性。

2.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体会旋转和平移的现象和特征,并能利用旋转和平移的.基本特征描述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3.在复习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创新和意识,树立进一步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东、南、西、北中,参照物变化时方向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我们继续复习有关空间和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东、南、西、北,旋转与平移现象。

二、复习。

1.东、南、西、北。

(1)同桌相互说一说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方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2)教师:给定一个方向,你们能画出其余7个方向吗?同伴合作画出一个方向板,教师巡视。方向板如图:

指名说一说:当你面向西北面时,你的后面、左面、右面分别是什么方向?

(3)出示第128页东、南、西、北第1题中的动物图。

全班交流,小组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参照物发生变化后,方向仍然不变。

(4)小玲家在学校的面。从小玲家到学校要向()面走()米;从小玲家向()走()米可到小青家。

2.旋转和平移现象。

(1)出示第128页情景图,学生观察后,让学生说出情景图中的运动现象,很快判断哪些是旋转,哪些是平移。

(2)小组内先议一议旋转和平移的特征,然后同伴之间相互做动作。

(3)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31页第8题,列举生活中的旋转和平移现象。

三、全课。

今天复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提高?

四、练习。

(1)第131页第7题。

(2)观察生活中的旋转与平移现象,向家长说一说。

六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1、本班共有学生38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14人。

2、学生的听课习惯已初步养成,思想要求上进,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强,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

3、已经接触和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数学知识,形成了相关的数学技能,也能对生活中有关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智力上已达到一个“综合发展”的层次。

4、不可否认还缺乏整体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的认识。所以在这期末阶段里,组织学生全面复习和梳理所学的数学知识,显得十分必要。尤其是对于部分“学习困难学生”,总复习更具有重要意义。

5、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完成。从一学期的学习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与审题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故在复习里,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牢固理解并掌握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能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会画对称轴。

2、使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一到二步计算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提高解题能力。

3、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4、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5、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复习内容:

1、数与代数: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2、空间与图形:第一单元:圆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3、统计与概率:第五单元:统计。

4、综合应用: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

本学期总复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整理本书的知识框架。目的是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按照“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以及统计”三大部分自己回顾所学过的内容,对所学过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加以整理,整理后全班交流有特色的整理方式。

第二部分是整理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体会。教师应组织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解决的一些问题,反思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应组织学生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第三部分是巩固练习。教师可以结合总复习的题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复习的重点,使复习具有针对性。

四、复习重难点。

本册的重点是认识圆,百分数应用题和比的认识。

1能正确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2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计算。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本册的复习难点是百分数应用题、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和比的应用。

五、复习方法。

讲解法、归纳整理法、练习法、讨论交流法。

1、带领学生按单元整理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要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应用题的复习,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习,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

3、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讲练结合。

有讲有练,在练中发现问题。

5、分层指导。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对于后进生和优生在复习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复习题的设计要分层,指导要分层。

六、复习时间安排:

1、百分数的应用。用百分数的意义和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2、稍复杂的分数百数应用题。

3、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比的应用。

4、圆的周长和面积。

第二阶段:综合练习,讲练结合(期末特训)12.24--12.28。

给学生一些综合性的测试卷,通过练习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

第三阶段:分层复习,查漏补缺12.31--1.4。

给后进生特别的辅导和指导,查漏补缺。给优等生多做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习题,提高分析解答能力。

七、复习措施:

1、全面系统地对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查漏补缺。

2、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讨论、合作学习等多形式的组织复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巩固已学过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3、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复习和整理,重视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法则、性质的基础上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的概念、法则、性质系统化。对于易混淆的内容要加强比较,(如求比值与化简比)使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强化应用题的基本训练,常见数量关系的积累和运用,使学生牢固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题能力。

5、强化能力培养。在复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如,复习四则运算,在学生理解运算法则的基础上,经常性地进行训练,不断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培养学生合理、灵活运用计算方法的能力。又如,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时,通过各种直观手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测量和画图的技能。

6、加强反馈,注意因村施教。复习时要注意抓重点,有针对性,加强反馈,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节教学过程,使各种程度的学生得到有效发展。

7、适当补充设计练习题,强化训练,进一步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做好复习转差工作,尤其要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成立互帮小组。

9、以说代做,以听代练,以练代讲,有重点、有系统的进行有效复习检查。

数学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

学习。

学生提供。

学习。

标整理六年有关整数的知识脉络,归纳知识点,总结提炼方法。

点尝试自己归纳知识点,学会总结方法,整理脉络。

学习。

程学案导案。

学习。

程学案导案。

学将下列知识点作为参考,充实自己的复习提纲。

知识点一:整数。

整数的定义、范围、读法、写法。

知识点二:自然数。

自然数的定义、基本单位、“0”的含义、

知识点三:比较正整数大小的方法。

知识点四:整数的改写。

知识点五:倍数和因数。

知识点六: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知识点七:2、5、3的倍数的特征。

知识点八:奇数、偶数。

知识点九:质数、合数。

知识点十:正数、负数。

知识点十一:十进制计数法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惑呈现每个组总结的重点和易错点。

组内交流。

组际解疑。

老师点拨。

试一、填空起跑线。

1.同时是2、5、3的倍数的的最小自然数是(),

2.由0、5、7、3组成的有因数3和5的最大四位数是(),最小四位数是(),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3.860080320读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四舍五入到亿位是()。

4.12与-2相差(),比3低10是()新课标第一网。

二、法官我来当。

1.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2.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3.在“”这个数中,“0”是用来占位的()。

4.自然数除了合数就是质数()。

三、看你行不行。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方面更加努力的。

数学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一的练习题目,使学生巩固本单元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基础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时间分配:2课时。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28页“练一练”和第33页“练习一”的第1---7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准确地计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强化混合运算的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与计算习惯,提高学生口算、心算的能力,使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重点难点。

1、使学生能熟练准确地计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

2、提高学生的口算、心算能力。

四、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上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谁能给大家出一道这样的题?

学生汇报所出的题,教师把学生出的题板书在黑板上。

提问:怎样计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

(先省略因数中的0,先算出乘积,最后在积的后面再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0)。

(二)复习旧知,提高能力。

1、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3题。

集体订正。

2、四则混合运算。

出示图:苹果每箱30元,梨每箱40元。

买苹果16箱,梨18箱。

(1)两种水果各应付多少钱?

(2)一共付多少元?

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30×16=480(元)。

40×18=720(元)。

(2)480+720=1200(元)。

提问:求第(2)问时,你能列综合算式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板书:30×16+40×18。

提出问题: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1)一个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两种运算,或者只有乘除两种运算,或者只有一种运算进,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一个算式中如果有加法和乘法,或者有减法和乘法,或者有加法和除法,或者有除法和减法时,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和减法。

(3)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独立完成,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然后同桌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三)课堂作业设计。

1、练一练的第4、5题。

2、第33页第1——7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计算能帮助我们解决诸多的实际问题,也是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希望大家平时多煅练自己的头脑,成为一个思维敏捷的好学生。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练习一8---15题。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帮助学生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到。

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重点难点。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四、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概括总结,点明课题。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完成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研究,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把这部分内容进行一下复习。

板书:复习课。

(二)复习旧知,提高能力。

1.口算下面各题(投影出示):。

200×8=17×100=12×400=。

42×20=50×60=14×200=。

23×30=43×200=21×40=。

2.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小学共有24个班。运动会前夕,学校为每个班买了一副羽毛球拍,又买了12套飞镖玩具作为奖品。请你算一算:。

(1)买羽毛球拍需要多少元?羽毛球拍19元每付。

(2)买飞镖玩具需要多少元?飞镖25元/套。

(3)一共需要多少元?

教师:先估算一下,然后在练习本上独完成。

集体订正:。

学生甲:羽毛球拍19元/付,把它想成20元,2ox24=480(元),买羽。

毛球拍的钱数不会超过480元。

学生乙:我把它想成20元/付,24个班想成25个班,20×25=500(元),买羽毛球拍不会超过500元。

学生丙:飞镖每套25元,把12套想成了10套,25×10=250(元),买飞镖的钱数比250元多。

计算准确结果:

(1)19×24=456(元)。

(2)25×12=300(元)。

(3)456十300=756(元)。

质疑:有什么疑问?有不同的方法吗?

学生丁:在计算25×12时,我想成25×4×3,就很快地算出了300。

3.数学规律。

(1)先口算下面各题,然后观察这些算式,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怎样计算?

2×25=200÷4=()。

4×25=()400÷4=()。

6×25=()600÷4=()。

8×25=()800÷4=()。

12×25=()1200÷4=()。

(2)集体交流,得出结论:。

一个数与25相乘时,可以把这个数先扩大100倍,然后再除以4,结果不变。

(3)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

因为扩大100后再除以4(缩小4倍)实际上就是扩大25,就是求25,所以存在这样的规律。

小结:对于这样的规律,同学们要灵活运用,分析一下是乘25简便还是除以4简便,切不可盲目计算。

(三)思维训练8---13题。

(四)课堂作业设计14、15题。

(五)课堂小结。

统计与可能性复习课

复习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三年级下册统计与可能性。

复习目标:

1、再次经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使学生巩固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和用画正字记录数据的方法。并能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推断。

2、再次经历操作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某些事情发生的结果作出推测和简单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复习重点:

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如何对某些事情的结果做正确的推测和判断。

教具、学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习题1-5。

2、各学习小组准备一个色子,两个袋子:(一个袋子装有一个红球和一个黄球;另一个口袋装有8个红球、2个黄球。)。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过一些统计和可能性的知识。今天我们来把学到的统计和可能性的一些知识进行一下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教学过程说明开门见山,目的是让学生清楚学习内容,迅速打开学生记忆之门,为复习作好心理准备。

二、创设情境。

同学们:人的眼睛重要吗?你能用一句话来形容一下眼睛的重要性吗?对,人的`眼睛就是我们心灵的窗户,我们要好好的保护自己眼睛,可是身边的同学总有不注意保护自己眼睛的,下面请看我这里是一份关于患近视眼的资料。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目的是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三、复习统计相关内容。

数学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

一、多姿多彩的图形。

1.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2.点、线、面、体。

a.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

b.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线可分为直线、射线、线段。

c.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都是几何体,几何体简称体。

d.面:包围着体的是面,面可分为平的面、曲的面。

二、直线、射线、线段。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

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3.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三、角。

1.有且只有一个角。

2.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记做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3.角的运算:1周角=360°,1平角=180°,1°=60′,1′=60″。

4.角的平分线:a.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b.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北师大三年级上数学教案

新知识点:

1、理解面积的含义。

2、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

3、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要求:

1、结合实例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测量图形的面积。

3、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建议:

1、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直观教学。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加强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特别是通过动手操作,在做中学,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应注意选择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具或课件,从中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具有更真实的感受,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2、变机械的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

机械的学习往往体现在概念教学中,机械的学习是指学生仅能记住数学概念的描述、符号,却不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不理解有关概念的联系,更不会灵活地运用。有意义的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概念的描述或符号,而且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了解相关数学概念的实质性联系,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让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结论。

在本单元中,有些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操作,因此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的课题,老师应当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学生形展探究学习。

4、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单元的教材对面积的估算给予较多的关注,不仅在“做一做”中有所体现,在练习中也有较多反映,如很多计算面积的练习,都要求学生先估计,再测量计算出面积。所以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安安排:

面积和面积单位1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课时。

公顷、平方千米1课时。

统计与可能性复习课

教学目标:1、认识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经历简单数据的统计过程,会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统计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会进行数据的统计,会制作统计图,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据的统计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近视眼发病率。

1、出示明光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近视眼发病情况统计表。

2、制作统计图。

(1)先让学生观察这张统计图,说一说统计图的横行表示什么?竖列表示什么?

(2)观察竖列,看一看一格表示几?

(3)要求。让学生说说在制作统计图的过程需要注意些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回答问题。

(1)问题:几年级的发病人数最多,达到()人。

(2)问题:全校的近视眼人数共多少人?要求学生列式计算。

(3)问题:六年级发病人数是一年级的几倍?要求学生列式计算。

二、1分钟跳绳。

1、出示三(1)班男同学1分钟跳绳的成绩情况。

2、统计数据。

有的学生可能说通过同桌合作完成,也有学生可能一个一个进行统计……。

(2)建议大家同桌合作完成:一个学生报成绩,另一个学生用“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

(3)交流统计的结果。

3、制作统计图。

(1)观察统计图的横行和竖列分别表示什么?1格代表几?

4、回答问题。

(1)问题:三(1)班男同学跳绳成绩最好的是几号同学,跳了几个?

让学生观察这张统计表,说一说你看了以后想要发表什么意见或建议?

学生独立制作统计图。完成后先与同桌进行交流,然后再集体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让学生说一说看到这些数据后你有什么感想?

(1)让学生思考通过怎样的方式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

让学生思考:如何检验统计的结果是否正确:把统计结果的人数加起来看是否等于原先的人数。

独立完成其制作。完成后同桌交流,再集体交流。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课题第二节复习课课时52。

教学目标:1、根据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知道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能够列举结果,并能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解决问题,在可能性中能列举结果和可能性的大小。

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回收报纸的统计表。

1、出示三(1)班同学回收废报纸的情况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1)问题:全班共回收报纸多少千克?

要求学生列式完成。

25+28+30+18+24+25=150(千克)。

(2)问题:平均每个小组回收废报纸多少千克?

(3)问题:如果每千克废报纸值6角,这次回收的共值多少元?

在解决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单位的换算。

150×6=900(角)=90(元)。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掷小正方体。

2、实验。每个同学抛20次,并记录每次出现的数字,记在书上。

6、观察这些数据后,你想说说什么?

三、摸一摸、猜一猜。

1、口袋里有一个红球和一个黄球,从中任意拿出一个球,可能是什么球?

2、口袋里有8个红球和2个黄球,从中任意拿出一个球,拿出什么球的可能性大些。

要求学生列式完成:

150÷6=25(千克)。

学生讨论汇报。

要求学生能够罗列出现的结果。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3、个人汇总。将自己抛了20次的结果进行汇总,出现每个数字的次数分别是多少次。

4、小组汇总。每个小组的成员将自己的结果汇报给小组长,小组长进行统计。

5、全班汇总。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情况进行全班汇总,将结果出示在黑板上。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北师大三年级上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72页练习十四第7―1l题和思考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用简便方法计算一些加、减法,并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口算。

练习十四第7题。’。

2、揭示课题。

我们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和计算的一些规律,可以使一些加、减法的计算简便,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今天这节课,主要进行加、减法简便计算的综合练习。(板书课题)。

二、计算练习。

1、练习十四第8题。

(2)练习前两组。指名两人板演,每人一组,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3)集体订正。结合提问:

做第一组两题时是怎样想的?

第二组减法里最后为什么加27加法里最后为什么减27。

指出:在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又稍大一点的数时,可以。

先把它看做几百与几的和,加上或减去几百,再加上或减去几;在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又稍小一点的数时,先看做整十、整百的数计算,然后多加的要减去,多减的要加上。

2、练习十四第9题。

(1)学生分两组练习。指名两人板演,其余每人在练习本上做一组题。

(2)集体订正。

提问:每组里两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得数是不是相同?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指出:在加、减混合运算里,把数和符号同时调换位置,计算结果不变。

3、练习十四第10题。

让学生直接看题口答得数,结合提问是怎样想的。

三、应用题练习。

1、练习十四第1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作业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第(2)题分哪几步做?含有未知数z的等式是根据什么列的?

2、思考题。

(1)读题。

指出:被减数不变,减数少多少,差就多多少。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10题。

《线与角》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总复习

1、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2、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字母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y/x=k(一定)。

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有些相关联的量,虽然也是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们相对应的数的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如被减数与差,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等。

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3、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反比例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x·y=k(一定)。

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要先想这两个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再看这两个量的积是否一定;最后作出结论。

反比例的图像是一条光滑曲线。

数学好玩。

1、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2、用“数对”确定位置:先横向观察,在第几位就在小括号里先写几,再点上逗号;然后再纵向观察,在第几位,就在小括号里面写上几。例如:小青的位置在第三组,第二个座位,用数对表示为(3,2)。

2、根据数对说出相应的实际位置:例如:某个同学在(5,6)这个位置,他的实际位置是,班上(从左往右数)第五组第六个座位。

练习课/与复习/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

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制定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方案。

对于“面积和面积单位”内容,主要采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整节课由各种活动贯穿其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把图象、声音、文字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结合学具,引导学生量一量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摸一摸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大小,闭眼想一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找一找面积与它相近的物体,先估一估再测一测一张绿色长方形的面积有多大。整个过程,有观察、有想象、有联系实际、有动手操作、有实际运用,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教学平方分米、平方米时,则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猜一猜,想一想,在找、看、估等轻松的活动中,建立正确的面积单位表象。

这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数学的生活性。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等新理念,使学生愿学、乐学。

二、前期分析。

(一)学习任务分析。

该学习任务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掌握了计算它们周长的基础上,再深入学习和掌握面积的意义以及形成对几个面积单位的初步感知。该任务的主要特点是运用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感悟新知,灵活运用。例如教材中从学生的生活事例入手,通过现实生活来体验面积的含义并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来形成对几个面积单位的初步感知,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每个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据此,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在于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具体形象思维也正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关键需要根据学生自己已有的空间知觉为基础,在教学中安排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测量、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历这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真正落实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目标,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等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提供思维基础。

本文的教学特点是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师的有效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1、教学重点。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面积单位。

2、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使学生认识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二)学习者分析。

学生是在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任务的,多数学生的实际年龄为8岁左右,该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主要表现为:

1、个性差别大。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2、情绪不稳定。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

3、自控力不强。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得到发展,情绪表现的方式和强度与低年级孩子相比,其适宜性更高,一般较少出现忽哭忽笑的现象。但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

学习该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已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课堂只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学生就可以更加有兴趣和信心学下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面积的含义。

(2)概括常用的面积单位。

(3)使用适当的参照物比较图形面积的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增强动手操作、归纳与进行合理选择的能力。

(2)学会根据物体的大小合理选择测量单位,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乐学”,在实践操作中感知与体验面的大小。

(2)让学生积累学习感情,享受在求知过程中的成功体验。

四、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一张白纸、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各1个,两个大小不一的长方形。

学具:学生学具袋一个、尺子。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出示两幅面积差别较大的没涂色的画,通过比一比,看谁最先涂完,让学生进行选择。

(通过创设现实的生活情境引出教学内容,把学生带进有趣的数学学习之中,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可直观感知物体的表面有大小之分。这样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探究新知做好铺垫。)。

(二)初步感知,理解面积意义。

(1)学生通过自己找、摸,感受什么是物体的表面。然后教师指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图形呢?

课件出示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共有的特点:{首尾相连,它们都是封闭图形,再让学生比较图中长方形和圆形的大小,}质疑:这些封闭图形也有大小,这就是封闭图形的面积。

(3)先由学生自己小结面积的定义,教师再作补充,师生共同得出面积的定义,指出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这里把板书补充充完整。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比较面积大小,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

(1)提问:如何比较黑板的表面和课桌的表面的大小?(用眼睛看,即观察法)。

(2)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和练习本封面的面积谁大谁小?你是怎么知道的?(用重叠法)。

(3)比较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大小。(拼摆的方法)。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展示是怎样进行拼摆的,指出要用统一的图形为标准来拼摆。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画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指出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

(2)再引导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有物体表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4)请大家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来量桌子的大小,学生认为不合适,教师顺势指出我们要用比1平方厘米大的面积单位来量,引出平方分米。并感受1平方分米的大小。

(5)如果用1平方分米来测量整个会场的大小,合适吗?引出平方米,用实物展示1平方米的大小,由学生先估计黑板表面的面积,教师进行测量。

(四)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1、投影出示例题。

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说出1厘米和1平方厘米图形的不同点。

3、小结:1厘米、1分米、1米都是长度单位,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长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积单位,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面积。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是不同的计量单位。

4、做一做。

根据下面的测量要求,说出用长度单位还是用面积单位?

火柴盒面的大小____________课桌面的宽______________。

教室门的高______________黑板面的大小____________。

(五)区别周长和面积。

1.提问:周长与面积有什么不同?使用的单位呢?

2.小结:周长是指图形一周的长短,面积是指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周长可以拉成一条线,面积却不可以。我们可以说:“周长一条线,面积一整片。”

(六)拓展应用,延伸课外。

数学源于生活,必须服务于生活。把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观察各个国家首都人均绿化面积统计表,发表感想,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六、形成性评价。

1.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图形。

(1)面积是8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2.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数学课本长20__________;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____________;

3.下图的正方形分成甲、乙两部分,下列哪句话是对的?

(1)甲的面积比乙的面积大。

(2)甲和乙的面积相等。

(3)甲的周长比乙的周长短。

(4)甲和乙的周长相等。

文档为doc格式。

统计与可能性复习课

教学目标:

1、会比较数的大小,根据一定的情境,能够进行判断。

2、进一步认识分数和分数的意义,并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会比较数的大小;理解分数的意义。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巩固练习。

1、书本第78页第6题。

四位同学的体重分别是38千克、42千克、39千克、41千克,想一想,标出每位同学的体重。

小兵:我比小芳重,比小军轻。

小丽:我比小芳轻。

师:引导学生根据学生的话进行判断。

从第一句话,我们可以判断:小军小兵小芳.

从第二句话,我们可以判断:小军小兵小芳小丽。

2、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1)看到图后,先说一说图的意思。

(2)根据图的分法再写出分数。

(3)能正确地写出分数,并读出分数,同时理解分数的意义。

3、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并比较大小。

(3)复习有关简单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二、说一说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

学生自己完成,统一核对。

重点让学生说理。

(1)先根据图上阴影部分写出分数。

(2)然后根据阴影部分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大小。

学生回忆所学,找同学总结回答。

先自己找一找与日常密切相关的数,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数与计算。

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教学反思。

课题第三节复习课课时45。

教学目标:会计算万以内有加减法,小数和分数的加减法,会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会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运算。以及两步运算为主的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准确地进行计算。

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计算。

1、简单地复习有关加减乘除的有关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练习。

教师小结,把学生作业中错误率比较高的题目和类型进行讲解。

3、完成书本上第80页第10题: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二、解决问题。

1、书本上第11题。

5只动物要同时过河,该怎样乘船?

要示学生独立思考后用线连一连。

答案:大象和牛乘大船,其余的乘小船。

2、书本上第12题。

题目:小明要买一种饮料和一种点心,他只带了4元,可以有哪几种选择?

3、书本上第13题。

解决这类问题,一般先确定一个标准,再估算。

第一个问题:100张纸大约厚1厘米,1200张纸大约厚12厘米;

第二个问题:一个班大约40人,1200名学生大约能组成30个班。

第三个问题:10步大约7米,1200步大约120×7=840米。

不同的纸张厚度不同,不同的人步长也不一样。

2、让学生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地方或者说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其他同学的。

学生发言。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检查,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检查的。从而提高学生检查的意识和能力。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先排除买蛋糕的可能,因为选择蛋糕,余钱不够再买一种饮料。小明可以选择两种饮料和两种点心搭配,共有四种选择:

牛奶与面包牛奶与饼干。

桔汁和面包桔汁和饼干。

小组探究、汇报、总结。

请学生选实际量一量,再估算。

4、列竖式计算。

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板书设计。

数与计算。

牛奶与面包牛奶与饼干。

桔汁和面包桔汁和饼干。

100张纸大约厚1厘米,1200张纸大约厚12厘米;

一个班大约40人,1200名学生大约能组成30个班。

10步大约7米,1200步大约120×7=840米。教学反思。

《线与角》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总复习

学生对“线与角”这部分知识掌握比较好,从直观上很容易判断出各种线、角的名称与意义,说出其联系与区别来。

2、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

说出各种线、角的名称、意义及区别,可在小组内通过列表、交流等方法自己解决这部分知识。

教材。

分析补充内容:指导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在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的画法要加强指导。

教学目标:

1、1、引导学生整理与复习“线与角”的有关知识,回顾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意义及其测量等知识。能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知道各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2、通过列表、画图、测量、比较、交流等方法整理与复习“线与角”的有关知识,并通过一些典型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回忆、讨论动手操作等各种活动,巩固所学知识,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反思意识。

教学重点:回顾直线、射线、线段的意义及特点,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关系。明确角的定义、分类、关系及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过某一点画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教学。

方案。

构建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包括课题教学策略,材料呈现方式)。

复习一、导入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始,出示蝴蝶风筝图片,

这么漂亮的风筝是怎么制作的呢?再出示风筝框架图,看到这个框架图你能获得那些信息。由学生看图来说说风筝框架的结构,(由许多木线条钉扎在一起形成了许多角)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整理复习有关“线与角”的知识。

二、知识归纳整理一、回顾交流。

2、出示板书中内容,指生读要求。

3、结合板书内容在小组内完成本节课知识的归纳与整理。(各小组可参照提示表格完成学习内容)。

线

名称意义特点相同点不同点。

直线。

射线。

线段。

角定义。

分类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4、各小组汇报并展示学习内容。

5、全体师生订正,取长补短。

二、巩固应用。

1、请用量角器到黑板画一个50°的角。

2、请用三角板画一个135°的角。

3、画一条长5.5厘米的线段,并画出它的平行线与垂线。

4、实际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行线、互相垂直的线。

三、巩固练习一、判断并说出理由。

1、直线、线段与射线三条线比较,直线最长。()。

2、角的两条边越长,角越大。()。

3、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4、一条射线长80厘米。()。

5、小于90°的角叫作锐角。()。

二、填空。

1、90°的角叫作()角,()度的角叫作平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作()。

2、1个周角=()个平角=()个直角。

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相交,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

4、在钟面上6点钟的时候,分针和时针所夹的角是()。

5、两条直线相交有()个交点。

6、经过两点可以画出()条直线。

四、质疑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五、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线与角。

1、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学过的角?

2、说说它们的名称,概念、相同与不同之处。

3、画出学过的角,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

4、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学过的线?

5、说说这些线的名称、意义、联系与区别。

6、画出一组平行线、一组互相垂直的线。

课后。

反思1、事先设计的进程与实际进程之间的差距如何?

事先设计的教学环节紧凑、涉及自主学习的内容较多,大多采用的是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有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完不成本节教学内容或对知识整理不完整不全面的情况。

2、在教学中有无印象最深刻的事件?

本节课情境导入的设计是让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经历“生活问题--数学问题--生活问题”的变化过程,使学生在实践和应用中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购物活动,学生初步体会到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3、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已知道用钱才能买到东西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接下来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正处于以直观形象为主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初期,注意规律则是以无意注意为主,而且注意力的保持时间短。

教学方法:

依据《新标准》中:“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理念,及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情境激趣、直观演示、引导点拨、启发谈活法等展开教学。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因此,学法上主要以自。

主探究为主,观察、比较、操作、小组合作法为辅等多种学法相结合,借助多媒体,通过学生的看、思、试、说等多感官协调参于到学习中。

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音乐、文字补充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课件出示:在碧绿的青草地上,喜羊羊和它的同伴们为即将举行的联欢会而忙着……羊村长要发东西奖励大家:喜羊羊要尺子、沸羊羊要铅笔、暖羊羊要橡皮、美羊羊要小本本,可把羊村长难住了。)。

1、谈话:每只小羊要的东西都不一样,该发什么好呢?

2、交流钱在生活中的用处。

3、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自主探究、引导点拨。

(一)认识人民币。

1、元、角、分。

(2)人民币单位:元。

(3)爱护人民币教育。

(课件闪动人民币左上角的国徽)。

(4)介绍人民币的种类:新币、旧币、纸币、硬币。

(课件出示不同的1元)。

(5)单位:角。

(课件出示纸币1元和1角各一张:这张纸币上也有数字1,为什么它是1角而不是1元?)。

(6)认整套人民币:谁还想当小老师,上台介绍你所认识的人民币?

(课件出示整套人民币)。

(7)单位:分。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面额太小了,现在几乎都不用。

(8)小结认的方法:我们在认人民币时,不但可以看图案、形状、大小、还可以看数字,更重要的是别忘了数字后面的单位。

2、分一分。

(1)小组合作:把桌面上这些乱乱的人民币分类摆放。

(2)多媒体展示交流。

(3)小结:可以按纸币、硬币分;也可以按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来分……。

(二)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1、认识1元=10角。

(课件出示:羊村长给每只小羊都发了个红包,沸羊羊很得意——红包里有很多张;美羊羊很伤心——只有一张。)。

师:沸羊羊的红包里一共有几张这样的1角呢?全班大声地数出来……(课件闪动10张1角)。

师:10角就是1元,原来1元和10角同样多。咱们安慰安慰美羊羊。(板书:1元=10角)。

2、1元=(2)张5角。

师:暖羊羊也有一个1元的红包。咱们来看看——这是一张5角,一共有几张这样的5角?为什么?(课件出示2张5角)。

3、1元=(5)张2角。

师:美羊羊也有1元钱的红包,瞧瞧吧——这是一张2角,一共有几张这样的2角?为什么?(课件出示5张2角)。

4、1角=(10)分。

5、小结。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课件出示逛福福超市:瞧,柜台的商品可好了——练习本1元、橡皮1角、铅笔2角、尺子的价格怎么没标上?)。

1、猜尺子的价格:买一本练习本的价格可以买两把尺子,尺子一把多少钱?

2、思考:喜羊羊想买一把尺子,该怎么拿5角钱,有几种拿法?

3、汇报展示:一张或一枚5角、5张1角、3张1角和1张2角、2张2角和1张1角四种拿法。

4、1元钱能买什么?怎么买?

师:刚才买的都是同一种物品,如果要买不同的物品还可怎么买?

5、模拟购物:学做小买卖。

(2)小组活动。

(3)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展示:你买什么?是怎么付钱的?清点一共卖了多少钱?

6、买这四样物品,2元够吗?为什么?

7、小结。

四、畅谈收获、延伸课外。

1、这节课玩得开心吗?说说有什么收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线与角》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总复习

本册的图形变换知识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要求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旋转、轴对称后的图形,具体:

绕中心点旋转的方向:顺时针:即顺着钟表时针走的方向,从上往右走,再往下,最后向上。

逆时针:和顺时针的方向相反,从上往左走,再往下,最后向上。

第三种作对称图形:要说明是关于哪条直线作哪个图形的对称图形。例如:以直线mn为对称轴,作图形c的轴对称图形d。

有反应。

三年级数学《与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巩固前面所得的口算乘法,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

2、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难点:在能够正确迅速计算的同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1、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练习。

2、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3、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二、练习。

完成练习一的第1~6题。

1、教师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组织学生看图,思考,列式,计算,写答语。

第2问有学生自己提问题并解答,教室可组织小组进行交流。

3、先出示题目,问学生应该先做什么,再比较,哪些题还有其他方法?

4、本题数字信息较多,问题由简单到复杂,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后再个别辅导。

5、先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然后再解答。

6、爸爸的年龄学生计算是没有问题的,妈妈的年龄,可给与一定的提示。

三、课堂评价。

你觉得口算乘法掌握得怎样,你能解决那些实际问题?

学生听算,集体订正,并与同伴交流计算的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说计算是要注意什么。

先观察图片从中获取数学信息,然后思考问题,列出算式最后解答。

学生提出问题后自己解答,并在小组内交流。

比较大小的方法不,可先算出结果,也可观察因数的变化。

学生先观察图片,获取信息,再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解答。可以请求教师帮助。

学生弄清楚运算顺序后再解答,最后订正。

先独立思考,在完成题目。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可与他人交流自己的不足,互相帮助。

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对年、月、日,千米和吨,简单的分数、小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巩固本学期所认识的数与量的基础知识。

2.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等计算,在速度和正确率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观察物体、平移和旋转、轴对称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等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册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初步的统计观念。

5.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提高数学思考的能力。

6.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学习情况和整理知识、方法的过程,激发自主学习的意识,初步培养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

1、复习除法、乘法及轴对称图形、统计、平移和旋转

2、复习千米与吨、分数的意义及年月日的知识

3、复习观察物体、面积及解决实际问题

《线与角》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总复习

百分数的应用(一课时)。

复习内容。

课本第115页总复习第1题-6题。

复习目标。

经历回顾、梳理、反思所学知识的过程,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加深对“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再现所学的知识。

复习所学的方法及策略。

提出疑难点。

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教师进行针对性得指导。

点明课题。

板书课题:百分数的应用。

二、指导复习。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们学会了解决哪些类型的百分数问题?你能举例说明吗?

解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

解决有关问题。

百分数的解决比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

问题数的实际问题。

能列方程解决问题。

能解决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

三、巩固练习。

完成总复习的第1-6题。

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

最后,教师可根据实际再编一道与此题相类似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再组织较对。

2、第2题。

本题解法不是唯一,全班交流时,只要学生能提供合理的算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3、第3--6题。

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老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巩固了哪些知识?

五、作业布置。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比的认识(一课时)。

复习内容。

课本第116页至第117页总复习第7题-12题。

复习目标。

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熟悉比与除尘、分数的关系。能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在“比的认识”这个单元里,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你能举例说明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

比的意义。

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求比值。

比的化简。

比的应用。

二、指导练习。

完成复习中的第7题至12题。

1、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集体订正。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

2、第8题。

先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的隐含条件(有5枝钢笔),接着,让学生独立填空。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发现如下规律:

(1)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这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相等。

(2)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与这两个正方形边长的平方比相等。

4、第10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老师重点引导学生归纳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

5、第11、12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

三、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难问题吗?

四、作业布置。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空间与图形(一课时)。

复习内容。

复习目标。

进一步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能正确辩认度画出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正方体的个数不超过5个);能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物体和立体图形,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看到的(视图)平面图形,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立方体的数量范围,能画出观察范围随观察点的变化而变化的平面图形,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复习过程。

一、引入。

板书课题:圆、图形的变换、观察物体。

二、指导复习。

1、通过圆这个单元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半径:从圆心到圆上的任意一点的线段。

概念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圆周率:加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d=2r或r=。

公式c=2r或c=d。

s=r2。

(3)操作技能:学会用圆规画圆。

2、我们将结合解决总复习中的相关题目,复习“图形的变换”和“观察物体”这两个单元所学的内容。

三、巩固练习。

完成总复习中的第13题至第22题。

1、第13~16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全班交流时,教师根据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2、第17题。

先让学生画出相应的图形,并组织学生进行展示。

接着,让学生计算出涂色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时行再次交流。

3、第18~22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难问题吗?

五、作业布置。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统计(一课时)。

复习内容。

统计,课本第121页至第122页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中的第13题至20题。

复习目标。

进一步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能正确辩认度画出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正方体的个数不超过5个);能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物体和立体图形,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看到的(视图)平面图形,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立方体的数量范围,能画出观察范围随观察点的变化而变化的平面图形,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复习过程。

一、引入课题。

板书课题:统计。

二、指导复习。

在统计这个单元的学习中,你学会了什么?

整理知识点: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能根据要求把复式统计图补画完整。

能根据复式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

三、巩固练习。

完成总复习的第21题、22题。

第21题。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统计表,指名说一说从统计表中获得哪些信息。再让学生高瞻远瞩观察统计表下面的四幅复式条形统计图,指名说一说从每一幅图中分别获得哪些信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解决题中提出的问题并进行交流。

2、第22题。

(1)画图、展示和交流。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a、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b、根据图中所获得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难问题吗?

五、作业布置。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相关范文推荐
  • 11-27 红色教育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优秀18篇)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够结识新朋友,拓展人脉。接下来是一些写得很好的培训心得体会,希望对正在参加培训的同学有所启发。巍巍井冈满山翠绿,映衬着散
  • 11-27 三分钟励志演讲稿(模板20篇)
    在三分钟的时间里,我们可以阅读一篇短篇小说,享受阅读的乐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旅游攻略,希望能够为大家的旅行带来些许便利。“在人生最灿烂的年华,经历过友情、
  • 11-27 厂房维修施工合同(模板18篇)
    施工合同是建筑工程中明确双方责任的法律约束文件,保证了工程的合理进行。这些范文涵盖了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甲方:乙方:经甲乙双方友
  • 11-27 湘版小学美术说课稿(专业18篇)
    教案模板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学生的学习困难,提前准备解决方案。教案模板是教师们经过实践和总结得出的经验之结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知识就是力量,而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
  • 11-27 银行柜员实习个人自我鉴定(汇总21篇)
    实习鉴定是对于实习期间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和总结的一种方式,可以帮助实习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和进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实习鉴定范文,以供参考和学习。
  • 11-27 乡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汇报材料(热门16篇)
    通过工作汇报,可以及时关注工作进展和问题,做好调整和优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请大家参考下面的工作汇报范文,以便更好地写好自己的汇报。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干净整洁
  • 11-27 保安队长个人简历(优质15篇)
    撰写个人简历时,我们需要注意内容的简洁明了,重点突出,让人一目了然。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呈现一些成功求职者的个人简历实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 11-27 护士科室鉴定评语(精选14篇)
    护士是患者的贴心人,他们照顾病人的需求并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在这里,我们向大家展示了一些优秀护士的总结,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灵感和启发。1.该生在本科室实习期间,完
  • 11-27 房屋装修合同简洁版(模板16篇)
    装修合同能够明确合同解除的条件和方式,保护消费者权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精彩装修合同范文,供大家共享。在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的社会,很多场合都离不了
  • 11-27 中学新年联欢会主持词(汇总14篇)
    感谢大家的鼎力支持,我会尽力做好这次主持工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最后,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总结的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启发。合:大家好!甲:新年的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