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六年级比的应用教案(热门16篇)

六年级比的应用教案(热门16篇)

时间:2023-11-30 10:54:03 作者:念青松 六年级比的应用教案(热门16篇)

教学活动是指教师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的各种学习任务和训练。请大家参考下面的六年级教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冀教版六年级《比的应用》教案

活动目的:

1、结合百分数的知识,通过运用调查、实验、观察、估算、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经历走进生活、材料收集、整理交流和表达,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有关储蓄知识,认识储蓄的重要意义。

活动准备:

1、分小组调查银行存款利率、国债利率。

2、了解银行的各种储蓄方式及服务特色。

3、结合自已所调查的,总结收获、提出质疑。

4、每小组准备一个计算器。

活动过程:

一、通过预习,交流收获。

1、让学生交流课前调查。

师: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充分的调查,说一说你们有什么收获?你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的?

2、出示整存整取,国债年利率。(结合学生回答出示)。

二、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1、出示例题:

(1)估算。

师:先请同学们猜一猜,买哪一种收益大呢?为什么?

(2)论证。

师:请同学们动笔算一算,究竟是哪种收益大?

(3)交流。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哪种收益大?大多少?

整存整取5000×2.54%×3×80%=302.4(元)。

国债5000×2.54%×3=2348(元)。

(4)讨论。

师:相对来说,国债的利益比较大,请同学们说说国债和整存整取各自有什么优点?

2、出示情境题。

王刚的爸爸说:“我在国外辛辛苦苦地挣到了0元,现在这笔钱该用在什么地方呢?”请你们四人一组帮五刚的爸爸设计一个方案。

(1)小组合作,讨论方案。

(2)小组交流,共同探讨。

师:小组内选一个代表,说一说,你们帮王刚的爸爸设计了什么方案?

(3)选择方案,说明理由。

师:如果你作为王刚的爸爸,你会选择哪个方案?为什么?

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议一议。

(1)联系实际,说出想法。

(2)小结:我们实际存钱时,不一定看收益,哪一种适合就选哪种,即标准不同,选择也不同。

2、问一问。

(1)联系实际,提出质疑。

(2)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师:对于这样的特殊情况,你知道怎么办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四、总结本课。

师:那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呢?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注意发现问题,并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教学设想:

本次活动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历出发,关注学生的潜能,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大众数学”思想。

为了体现活动的实用性、实践性、综合性、趣味性,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调查利率,计算利息”这个主题,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

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按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各部分量的新方法。

能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各部分量之间应该按怎样的比例来分配。

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教学难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引导学生将比转化成分数、份数,指导学生试算。

学生课前作调查;

一、导入。

1、看题目:“比的应用”,你想知道什么?

2、小小调查员:前几天,我已经请同学们去作了课外调查,看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比的知识。下面,请汇报一下你调查到的信息。

二、新课。

1、配置奶茶。

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来了一位客人。刚巧爸爸妈妈有事出去了。于是小明就做起了小主人,亲自招待这位王叔叔。

师:请客人坐下后,一般要干什么?(泡茶)对,这是待客的基本礼仪。小明打算亲手配制一杯又香又浓的奶茶,招待王叔叔。

(1)奶茶中,奶和茶的比是2:9。看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些什么?

(2)小明想要配制220毫升的奶茶,

(a)先要解决什么问题?(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

(b)请你先独立计算一下,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

(4)评价。

(a)请你谈谈你对这些不同解法的看法?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解法,为什么?

(b)其实,这些方法都很好。不过,第(b)种解法是我们今天所学到的一种新方法。它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的问题,我们把它叫做“按比例分配”。(显示课题,齐读)。

2、计算电费。

(1)刚才小明就按大家计算的结果给王叔叔配制了一份奶茶。王叔叔在小明家坐了一会儿,刚巧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张电费的清单。原来,“小明家和另外两户居民合用一个总电表。九月份共应付电费60元。”(显示)王叔叔想看小明这个小主人合不合格,就问小明:“你们家上个月交了多少元电费?”

(a)你觉得小明家应付多少元电费?你是怎么想的?

(b)你为什么不同意他的想法?(不公平)。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按比例分配”,你有什么收获?

冀教版六年级《比的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中,经历认识圆柱和圆柱侧面展开图的过程。

2、认识圆柱和圆柱侧面展开图,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获得学习的愉快体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个带商标纸的罐头盒,一个圆柱图,小鼓、卫生纸、小木头段、圆台形物品。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体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让学生交流自己带来的物品,说出它的名字和形状。

2、提出:想一想,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形状是圆柱的物体?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引出今天的课题。

二、认识圆柱。

1、让学生先观察自己带来的圆柱体物品,再闭着眼睛摸一摸表面。然后交流摸的感受。

2、讨论:圆柱有几个面?各有什么特点?重点使学生了解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介绍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并在图上标出来。

4、让学生拿一个圆柱形实物,指出它的底面、侧面和高。

5、提出: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圆柱上下两个圆的大小相等呢?给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

6、分别拿出圆柱体小木棒、卫生纸卷、瓶子、小鼓等物品,让学生判断是不是圆柱体。

三、圆柱侧面积。

2、教师照教材的样子,把罐头盒的商标纸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然后展示并把商标纸贴在黑板上。

3、分别提出教材中说一说的两个问题,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

4、提出“议一议”的问题,让学生讨论,由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四、尝试应用。

1、师生共同测量出罐头盒的周长和高。

2、让学生根据测量的数据尝试计算出它的侧面积,并全班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五、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读题,并判断用哪张纸比较合适。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2、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自己计算罐头盒包装纸的面积,然后交流学生的计算方法和结果。

3、第3题,用字母给出圆柱的半径或直径和高,求圆柱的侧面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订正。

六、布置作业:

练一练。

板书设计:

圆柱的侧面积。

《比的应用》六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新知探究】。

明确算理,探究算法。

出示例3情境图,说说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问题并请学生先看第一个问题)。

(一)探究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算理算法。

1.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我们可以怎么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从上节课的整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类推)。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2.等于多少呢?说说你的想法,并把你的想法在纸上写下来。

3.学生进行尝试(可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想法)。

4.进行交流反馈。

重点反馈描画涂色的想法,并在学生讲解后,教师再利用课件进行讲解巩固:把1个正方形看作1公顷,先平均分成2份,每份表示公顷,再把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一份。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5)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公顷。

6.猜想计算方法。

《比的应用》六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组织复习旧知。

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那么,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某兴趣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5:4,从这组比中,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呢?”(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自由发言,预设推断如下:

1、全班人数是9份,男生占其中的5份,女生占其中的4份。

2、以全班为单位“1”,男生是全班的,女生是全班的。

3、以男生为单位“1”,女生是男生的,全班是男生的。

4、以女生为单位“1”,男生是女生的,全班是女生的。

5、女生比男生少(或20%)。

6、男生比女生多(或25%)。

追问:你还可以从中推断出这个兴趣小组的男生和女生可能各有多少人吗?(请3个学生说说,把握总人数比是5:4就可以了。)。

二、探索方法,建立模型。

1.理解题意。

(1)什么是稀释液?怎样配置的?

(2)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自学数学书p49例题2,思考:

(1)你从例题2中得哪些信息?

(2)1:4表示什么?你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3)你能用画图的方法给同位讲解吗?

(4)方法一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方法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

3.小组展讲。

小结:方法一把各部分数的比看作份数关系,先求每一份,然后再求各部分的.量;方法二把各部分的比转化成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2.填空。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cm,长与宽的比是5:2,长与宽各是多少cm?

4.一个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1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2,全班有多少人?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

《比的应用》是新世纪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比与分数的联系、以及掌握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比的应用又称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有按正比例分配和反比例分配两种,由于按反比例分配的实际应用并不广泛,而且可以转化为按正比例分配来解答,因此教材只教学按正比例分配。按比分配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平均分是按比分配的特例。研究比的应用,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的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有两部分内容:分一分和算一算。分一分:创设一个给两个班的小朋友分橘子的情境,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在交流不同分法的过程中体会到1:1分配的不合理性,产生按比分配的需要,同时体会按比分配在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算一算:在有了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解决把140个橘子按3:2分给两个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鼓励学生运用合理的解题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除法的意义,了解了“平均分”,即按1:1分,学生在五年级上册学过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本单元学习了比的意义和比的化简。由于比与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比的很多基础知识与除法、分数的相关知识具有明显的、可供利用的内在联系,这些对于学生学习比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比的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因此,学生也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当充分利用原有的学习基础,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的已学知识,进行类比和推理,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推出新结论,解决新问题。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实际意义;

3、使学生在探索未知、寻求成果的过程中品味学习的乐趣,并养成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

课前准备:学生查找有关事物各组成部分比的资料,课前让学生熟悉用量杯量取溶液的方法。

课上准备:有关课件、黄、蓝色颜料、量杯等。

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并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沟通比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作为一个大连人,你熟悉自己的家乡吗?大连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谁能用简短的一个词来概括。

生1:我最喜欢大连的星海广场。

师:你对大连的星海广场印象最深。还有吗?

生2:大连的海。

生3:大连的草坪。

师: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幅大连的风光图片,咱们一块来看一看。

(放投影,出示大连的星海广场等图片,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出地点。)。

师:看了这些风光片之后,你还有什么新的感受?谈谈你的感想。

生:这些图片大部分都是绿色,给人一种朝气蓬勃、心旷神怡的感受。

师:如果咱们把这些画面画下来,你认为主色调应该是什么色?

生齐:绿色。(师板书:绿)。

师:绿色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孩子们,知道绿色是怎么调配出来的吗?

生:知道,是黄色和蓝色调配出来的。(师板书:黄+蓝——)。

二、实验操作。

1、动手操作,调配绿色。

提前给每组准备了蓝色和黄色颜料,一个小量杯,二个大量杯,大量杯上贴上组号。

生:听清楚了。

师:现在各小组可以调配了。

学生开始操作,由小组长进行分工,一人记录,一人操作,一人负责传递器材、搅拌颜料,还有一个人负责卫生工作。

师:调好的小组请组长将颜色放到前面来,并把数据记录在黑板上。

将调配好的绿色按组序一字排开,量杯上标明组号,学生能清楚地看到各组调配出来的颜色。

师:老师想请一个小组的组长汇报一下你们用了多少ml的蓝色和多少ml黄色。

生:我们第四小组用了100ml的黄色和60ml蓝色调配出了一种绿色。

师:咱们再看看其他组的数据。

2、观察发现,得出结论。

(1)观察。

师:孩子们,结合这些数据,再观察这些绿色,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黄色越多,调出来的绿色越浅;蓝色越多,调出来的绿色越深。

生2:各组调出来的绿色都不一样。

师:咦,咱们都是用黄色和蓝色来调,为什么调出来的绿色有深有浅呢?

有个别学生举手了。

师:不少同学有想法了,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跟小伙伴们交流交流。(学生讨论)。

生1:我发现每个组用的黄色和蓝色不一样多,调出来的绿色深浅也不一样。

师:还有其它的想法吗?生2:黄色与蓝色的量不一样,所以它们的比不一样。

生3:我认为蓝色和黄色的比不一样,所以调出来的颜色就不一样。

(2)得出结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10篇《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六年级比的应用教案

师:同学们,作为一个大连人,你熟悉自己的家乡吗?大连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谁能用简短的一个词来概括。

生1:我最喜欢大连的星海广场。

师:你对大连的星海广场印象最深。还有吗?

生2:大连的海。

生3:大连的草坪。

师: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幅大连的风光图片,咱们一块来看一看。

(放投影,出示大连的星海广场等图片,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出地点。)。

师:看了这些风光片之后,你还有什么新的感受?谈谈你的感想。

生:这些图片大部分都是绿色,给人一种朝气蓬勃、心旷神怡的感受。

师:如果咱们把这些画面画下来,你认为主色调应该是什么色?

生齐:绿色。(师板书:绿)。

师:绿色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孩子们,知道绿色是怎么调配出来的吗?

生:知道,是黄色和蓝色调配出来的。(师板书:黄+蓝——)。

二、实验操作。

1、动手操作,调配绿色。

提前给每组准备了蓝色和黄色颜料,一个小量杯,二个大量杯,大量杯上贴上组号。

生:听清楚了。

师:现在各小组可以调配了。

学生开始操作,由小组长进行分工,一人记录,一人操作,一人负责传递器材、搅拌颜料,还有一个人负责卫生工作。

师:调好的小组请组长将颜色放到前面来,并把数据记录在黑板上。

将调配好的绿色按组序一字排开,量杯上标明组号,学生能清楚地看到各组调配出来的颜色。

师:老师想请一个小组的组长汇报一下你们用了多少ml的蓝色和多少ml黄色。

生:我们第四小组用了100ml的黄色和60ml蓝色调配出了一种绿色。

师:咱们再看看其他组的数据。

2、观察发现,得出结论。

(1)观察。

师:孩子们,结合这些数据,再观察这些绿色,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黄色越多,调出来的绿色越浅;蓝色越多,调出来的绿色越深。

生2:各组调出来的绿色都不一样。

师:咦,咱们都是用黄色和蓝色来调,为什么调出来的绿色有深有浅呢?

有个别学生举手了。

师:不少同学有想法了,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跟小伙伴们交流交流。(学生讨论)。

生1:我发现每个组用的黄色和蓝色不一样多,调出来的绿色深浅也不一样。

师:还有其它的想法吗?生2:黄色与蓝色的量不一样,所以它们的比不一样。

生3:我认为蓝色和黄色的比不一样,所以调出来的颜色就不一样。

(2)得出结论。

六年级上比的应用教案

3、使学生在探索未知、寻求成果的过程中品味学习的乐趣,并养成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

课前准备:学生查找有关事物各组成部分比的资料,课前让学生熟悉用量杯量取溶液的方法。

课上准备:有关课件、黄、蓝色颜料、量杯等。

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并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沟通比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作为一个大连人,你熟悉自己的家乡吗?大连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谁能用简短的一个词来概括。

生1:我最喜欢大连的星海广场。

师:你对大连的星海广场印象最深。还有吗?

生2:大连的海。

生3:大连的草坪。

师: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幅大连的风光图片,咱们一块来看一看。

(放投影,出示大连的星海广场等图片,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出地点。)。

师:看了这些风光片之后,你还有什么新的感受?谈谈你的感想。

生:这些图片大部分都是绿色,给人一种朝气蓬勃、心旷神怡的感受。

师:如果咱们把这些画面画下来,你认为主色调应该是什么色?

生齐:绿色。(师板书:绿)。

师:绿色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孩子们,知道绿色是怎么调配出来的吗?

生:知道,是黄色和蓝色调配出来的。(师板书:黄+蓝——)。

二、实验操作。

1、动手操作,调配绿色。

提前给每组准备了蓝色和黄色颜料,一个小量杯,二个大量杯,大量杯上贴上组号。

生:听清楚了。

师:现在各小组可以调配了。

学生开始操作,由小组长进行分工,一人记录,一人操作,一人负责传递器材、搅拌颜料,还有一个人负责卫生工作。

师:调好的小组请组长将颜色放到前面来,并把数据记录在黑板上。

将调配好的绿色按组序一字排开,量杯上标明组号,学生能清楚地看到各组调配出来的颜色。

师:老师想请一个小组的组长汇报一下你们用了多少ml的蓝色和多少ml黄色。

生:我们第四小组用了100ml的黄色和60ml蓝色调配出了一种绿色。

师:咱们再看看其他组的数据。

2、观察发现,得出结论。

(1)观察。

师:孩子们,结合这些数据,再观察这些绿色,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黄色越多,调出来的绿色越浅;蓝色越多,调出来的绿色越深。

生2:各组调出来的绿色都不一样。

师:咦,咱们都是用黄色和蓝色来调,为什么调出来的绿色有深有浅呢?

有个别学生举手了。

师:不少同学有想法了,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跟小伙伴们交流交流。(学生讨论)。

生1:我发现每个组用的黄色和蓝色不一样多,调出来的绿色深浅也不一样。

师:还有其它的想法吗?生2:黄色与蓝色的量不一样,所以它们的比不一样。

生3:我认为蓝色和黄色的比不一样,所以调出来的颜色就不一样。

(2)得出结论。

六年级上比的应用教案

通过《百分数的应用》的学习,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特征及解答方法。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冀教版六年级上《百分数的应用》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有关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并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百分数问题;能试图探索出解答一般百分数应用题的方法,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3.体验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中的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能力,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理解“增加百分之几”和“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特征及解答方法。

一、导入。

师: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我国从1997年至今。铁路已经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提速,高速列车已经步入了人们的生活。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与列车提速有关的问题。

【设计意图:从时事中提取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读活书、用活书,培养关注时事的兴趣。】。

二、过程。

师:说说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还想知道什么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情境图)。

师:“现在的高速列车每时行驶多少千米”,你是如何思考这个问题的?

生1: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比原来的列车快多了。

生2:我们首先要明白“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比原来的列车提高了50%”这句话的意思。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生:我们可以画图表示现在的速度和原来的速度之间的关系,这样能帮助我们理解题意。

师:好,那就自己画图,试试看,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1:很容易从图中看出,“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比原来的列车提高了50%”,意思是指提高的部分相当于原来的50%,是把原来的速度看作单位“1”,这样我们就可以先计算速度提高了多少千米,也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然后计算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

生2:从图中我们能看出,提高的部分是原来的50%,也就是说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是原来列车速度的(1+50%),这样就把问题转化成了“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计算。

师:说的都对。请同学们自己列式解决问题吧!

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重点说说想法:

先求比原来每时多行驶了多少千米,180×50%+180=270(千米)。

先求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百分之几,180×(1+50%)=270(千米)。

对于解答正确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师:从下面的信息中,选择两个信息,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并试着解决。跟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试一试”中的4条信息)。

学生自己选择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然后交流各自的方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选取不同情况的学生代表汇报交流,只要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

师:经过练习之后,淘气发现无论解决的是什么问题,都可以用下面的图来表示烘干前后的关系,你同意淘气的看法吗?为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线段图)。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达成一致意见,明确:烘干前的质量多,烘干后的质量少。

三、总结。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先求原来每时多行驶了多少千米。

180×50%+180。

先求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180×(1+50%)。

能够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更好的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方法可能千差万别,他们对教材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学生的这种不同理解,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课程资源。在新知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先独立思考,后尝试解答,再合作研讨。提倡、发现学生的多种思维和不同解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想法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拓宽了其他学生的思路。

六年级比的应用教案

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那么,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某兴趣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5:4,从这组比中,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呢?”(出示题目)。

学生自由发言,预设推断如下:

1、全班人数是9份,男生占其中的5份,女生占其中的4份。

2、以全班为单位“1”,男生是全班的,女生是全班的。

3、以男生为单位“1”,女生是男生的,全班是男生的。

4、以女生为单位“1”,男生是女生的,全班是女生的。

5、女生比男生少(或20%)。

6、男生比女生多(或25%)。

追问:你还可以从中推断出这个兴趣小组的男生和女生可能各有多少人吗?(请3个学生说说,把握总人数比是5:4就可以了。)。

六年级比的应用教案

完成课本第55页:

1、独立试做:试一试。

2、独立试做练一练的1题、2题,3题抢答,并说明理由。

四、知识拓展:数学故事。(共同探讨方法)。

五、总结:1、学生看书总结本节所学内容。

2、提出自己还有些疑惑的问题。

六年级比的应用教案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自学数学书p49例题2,思考:

(1)你从例题2中得哪些信息?

(2)1:4表示什么?你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3)你能用画图的方法给同位讲解吗?

(4)方法一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方法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

3.小组展讲。

小结:方法一把各部分数的比看作份数关系,先求每一份,然后再求各部分的量;方法二把各部分的比转化成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六年级比的应用教案

比的应用》是新世纪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比与分数的联系、以及掌握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比的应用又称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有按正比例分配和反比例分配两种,由于按反比例分配的实际应用并不广泛,而且可以转化为按正比例分配来解答,因此教材只教学按正比例分配。按比分配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平均分是按比分配的特例。研究比的应用,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的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有两部分内容:分一分和算一算。分一分:创设一个给两个班的小朋友分橘子的情境,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在交流不同分法的过程中体会到1:1分配的不合理性,产生按比分配的需要,同时体会按比分配在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算一算:在有了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解决把140个橘子按3:2分给两个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鼓励学生运用合理的解题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比的应用教案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除法的意义,了解了“平均分”,即按1:1分,学生在五年级上册学过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本单元学习了比的意义和比的化简。由于比与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比的很多基础知识与除法、分数的相关知识具有明显的、可供利用的内在联系,这些对于学生学习比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比的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因此,学生也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当充分利用原有的学习基础,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的已学知识,进行类比和推理,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推出新结论,解决新问题。

六年级比的应用教案

140=84(个)。

140=56(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

提供现实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这一过程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体验时间,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会不断调整一次分配的数量,不断的产生新的解题的策略,理解按一定的比例来分配的意义。

有上面小组合作的经验与发现,这次可以操作、画图、列式等不同的方法来分,从实践中发现规律,理解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能及时的发现不懂的,理解不好的问题,便于及时处理。

六年级比的应用教案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工作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

相关范文推荐
  • 11-30 感恩会的启发(模板18篇)
    感恩可以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激,学会体谅和感谢别人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感恩是一种修养,能让我们更好地体会生活的美好之处。如何培养感恩之心,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的重要性
  • 11-30 驻村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计划(实用16篇)
    写月工作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提升空间。附上几篇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和启发。创新扶贫思路,完善扶贫机制。以下是
  • 11-30 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演讲稿(模板21篇)
    演讲稿范文的写作需要考虑到受众的需求和心理,注重语言的简洁、明确和生动。演讲的艺术离不开实践和经验,下面是一些优秀的演讲稿示例,希望能给你在演讲创作中带来一些借
  • 11-30 春节随笔初中(优质21篇)
    春节期间,还有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如舞狮、舞龙、花灯等,各具特色。以下是一些春节总结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素材。尊敬的各乡镇(场)、县直单位:根
  • 11-30 小班蛙和瓜教案(通用16篇)
    小班教案是教师与幼儿互动、引导和评估的工具,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的特点。接下来是一些小班教案的经典案例,教师们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春天,是个万物
  • 11-30 第六届研究生会工作计划(通用16篇)
    通过编写工作计划书,可以更好地利用时间,提高工作的效率和产出。通过阅读下面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你可以提高对工作目标和计划的思考和理解能力。志愿者协会是一个用心服务
  • 11-30 房管员工作总结(实用19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在过去一个月的工作中做得好和做得不好的地方。小编为大家挑选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启示。
  • 11-30 啤酒谋杀案读后感范文(19篇)
    通过读后感的写作,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评价一本书的内容和意义。接下来是一些精选的读后感范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一、十六年前一桩看似“铁证如山”的谋杀
  • 11-30 政府部门入党申请书(汇总18篇)
    入党申请书应该突出申请人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感,体现其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入党申请书参考资料,供大家借鉴和参考。敬爱的党组织:我志愿加
  • 11-30 小班语言小乌龟上幼儿园教案大全(19篇)
    在幼儿园小班,孩子们会开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技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总结范文,以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