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2023年论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短文(优秀18篇)

2023年论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短文(优秀18篇)

时间:2023-10-15 07:36:18 作者:碧墨 2023年论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短文(优秀18篇)

论小组合作的重要性篇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个人学习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从校园到职场,更多的人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提升学习效率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的心得体会,希望能为更多人提供借鉴和启示。

第一段:了解个人优势和缺陷

小组合作学习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协同工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了解自己的个人优势和缺陷非常重要。一旦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缺陷,我们就可以通过与组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克服这些缺陷。此外,了解自己的优势可以让我们扬长避短,在整个小组合作过程中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价值。

第二段:积极沟通与合作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积极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沟通,我们可以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和任务,协调工作进度,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实现团队目标。同时,在合作过程中,互相尊重、理解和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其他组员的看法,听取他们的建议,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共同完成任务。

第三段:协同解决问题

在小组合作中,每个人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我们需要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分歧和冲突,我们需要把握好处理方法,积极协调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妥协和让步,尽量达成共识。

第四段:目标导向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因此我们需要将目标确定为小组合作的动力源。在合作中,我们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职责和任务,理解小组的目标和任务要求,为小组的目标而奋斗。同时,我们也需要主动向小组提供有意义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推进工作的进度,最终实现小组合作目标。

第五段:总结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个人优势和缺陷,积极沟通与合作,协同解决问题,目标导向,并始终根据小组的要求、合作的目标、个人的长处等切实提高自身的实际能力。只要秉着这样的信念和理念,我相信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论小组合作的重要性篇二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学习个体累积的知识,还需要学习团队协作的技巧。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合作学习的方法,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心得体会。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小组合作学习打破了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习更富有趣味性和参与性。在小组学习中,每个成员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通过互相交流、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此外,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以及提高个体在小组中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二、如何避免合作学习中的问题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很多,但是实际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例如,有些成员不积极参与,有些成员会拉低整个小组的成绩,还有一些小组会出现矛盾等。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及时沟通,认真对待每个人的意见和想法,并应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避免成为小组中的弱点。

三、个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经验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体验到了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之处。有些任务,我可能不是很擅长,但如果组员擅长,我就会和他们讨论,这样能让小组的整体分数更高。同时,如果我特别擅长某项任务,我就可以跟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分享我的经验,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内容。通过合作学习,我学习到了如何与人合作,更好地利用小组中每个成员的优势,提高小组整体的成绩。

四、小组合作学习对我的未来有什么帮助

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未来工作者的重要一环,而我现在所掌握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技能将会对我的未来有很大的帮助。在各行各业中,我们都需要与其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小组合作学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锻炼协作能力的场所,让我在小组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结论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虽然实际中可能会有各种问题,但只要我们保持沟通和协作,避免矛盾和冲突,小组合作学习将会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一部分。

论小组合作的重要性篇三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

是成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四大功能

小组合作学习中有四大功能:互帮、互促、互改、互探。我们必须在每一节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充分利用这死大功能,互帮就是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促就是同学之间互相促进,互改就是同学之间互相批改,互探就是同学之间互相探究。如果充分利用好这四大功能,那么效果就肯定好。例如:课堂中经常用到的互改,在语文课的听写就可以经常运用,或是在数学课中的巩固练习中就可以经常用。通过学生的互改,就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他的三个功能也是一样,不过,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备课中要充分考虑好,在哪个环节该用哪个功能,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要充分利用表扬机制

受到表扬是每一个人都喜欢的,这会让人做事更有动力。我们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中,更加要充分利用表扬这种方式,特别是对有进步的同学要大力表扬,这会促使他们更加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去,在小组竞争中的优胜者,我们更加要表扬,让他们感觉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有动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就会让他们提高学习的兴趣,也就是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论小组合作的重要性篇四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智慧的交流、互助和合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了很多抱团取温的经历,同时也收获了很多知识和技能。在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小组合作的优势和价值。以下是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小组合作促进了知识的共享和交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能够充分地分享知识,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探讨学业中的问题和难点。在我们的小组讨论中,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的团队是由每个人的个性和思想所组成。在小组的交流中,每个人都能为别人提供一些自己的经验和技巧,这样就能够促进我们的知识共享和交流,相互借鉴和汲取知识。

二、小组合作可以提高团队配合的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需要和组内成员一起协调和配合,共同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互相信任,齐心协力,以达到团队的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与别人合作,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协力促进团队成果的达成。我们也学会了在协作的过程中互相了解,互相包容,互相鼓励,并且愉悦、成功地完成了团队工作。

三、小组合作能够增强彼此的自信心。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能够互相鼓励和支持,此外也需要借助小组合作之外的其他方法来提升自己,还要对自己要充满信心。小组合作比较容易带来积极的反馈,当我们顺利地完成团队任务时,我们便会非常自豪。因为这个合作使我们明显地感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有助于构筑和增强我们的自信心。

四、小组合作激发了个人的主动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都需要先为自己制定目标,然后就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机会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标。在小组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担任团队中的角色,给自己一定的压力和由左右,让自己更好地发挥。同时,我们也会在协作中发现自己的弱点,学习如何通过自己或者与组员来克服它们,从而提升自己的主动性。

五、小组合作加深了人际交往技巧的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经常和不同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于人际交往技巧的掌握。我们在交流中也可能会面对困难和不同的意见,但如果我们能够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就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同时也能了解到不同的观点和角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我们都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人际交往技巧,有助于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自如地与人交往。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学习方法,能够带来许多优点和收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可以分享知识,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提高自信心,激发个人主动性,加深人际交往技巧。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这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很大的积极影响。

论小组合作的重要性篇五

杨雪

一、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把小组中的不同思路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方式。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在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就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成为一种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指出:“如果让我们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则认为,“合作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与风采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这种方式既能发掘潜能,又能培养集体团体合作的精神。因此,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在打造高效课堂的过程中,以建设学习小组为立足点,采用引导小组“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既盘活课堂,提高了学习效率,又促进管理方式、评价方式的转变。小组学习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称为“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合作学习方式,真正实现“水涨船高”: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得到了提高,反过来又促进帮助者的提升,真正实现了学生整体提升的目的。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1、内在动机激发论

学习动机是借助人际交往过程产生的,其本质体现了一种人际互动,建立起积极的彼此依赖关系。激发动机的最有效手段,是在课堂学习中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机制。这种“利益共同体”可以通过合作性的目标结构、学习任务分工、学习资源共享、角色分配与轮换、责任到人与集体奖励等方式实现。

2、交往需要满足论

需要满足论的倡导者(如格拉塞等人)认为,怎样才会学有成效、学业达标呢?首先得有学习的意愿。问题是学习意愿从哪里来?交往需要满足论者认为,学习的意愿来自于基本需要的满足。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重要场所。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到学校里来,只是背着一只大口袋来填装知识食粮的。学生到学校里来学习和生活,都在寻找种种方式满足自己与人交往与合作、友谊、自尊(影响别人的力量)等需要。可以说,这些需要的满足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喜爱程度、努力程度和达标程度。只有创设良好的条件满足而不是千方百计压制学生的上述需求,才会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有可能帮助他们取只得学业成功。许多学生正是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得不到认可、接纳,也不能表现出对别人的影响力,才转向课外活动、校外小团体等,以寻求满足自己需要的机会。因此,在合作小组中开展互助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往与合作,彼此尊重,共享成功的快乐,这是满足学生基本需要的有效途径。

3、认知发展促进论

认知发展促进论的倡导者(如维果茨基、皮亚杰等)认为,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同伴相互作用得以促进的。维果茨基曾指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4、知识建构学习论

“知识建构论认为:“人的知识结构的形成,一方面离不开个人主体的活动,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主体交往。从根本上讲,人的知识是社会生活中不同主体之间建构的产物”。因此,建构性学习方式是与人的交互作用的本质相关的。“人的交互作用的本质是指个人在知识的建构中必须依靠意义的共享与协商,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形式应该是合作而不是权威型的命令或控制”。

5、教学交往属性论

“教学过程的本质由两种根本关系决定;交往关系(主体——主体)和认识关系(主体——客体)。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和交往过程。” 然而长期来,人们对教学过程的理解仅停留在前者,忽视了探究教学的交往属性。随着对学生社会交往与合作能力的重视,这种局面才得以初步改观。目前,人们日益达成以下共识:教学是一个人与人相互作用的系统,是教师(或教师集体)同学生(或学生集体)彼此之间或各自发生交往的过程。只有在交往中,我们才能谈得上培养人,诸如传授知识、掌握技能、养成规范乃至发展个性等。交往不只是手段、途径,交往还是教学存在的本身。“良好的师生关系胜过好的教育”。教学交往不仅有直接的交往,也有间接的交往。直接交往体现在师生、生生之间面对面接触,而间接交往主要是学生自学。要使教学交往尽可能充分和完整,应该尽量多地采用直接交往,尤其是学生小组内的直接交往。同理,教学交往不仅要重视师生交往,更要着眼于生生交往。课堂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为保证交往结构的完整性提供一系列机制与现实途径。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 每组6人,组员从a、b、c三层两两选出

• 依照每组6人的原则,班主任先从a层学生中两两选出,分布到不同的小组(每组的两个人优势学科不冲突),再从b层学生中两两选出分布到不同的小组(每组的两个人优势学科不冲突,且不与组内a层学生的优势学科冲突),c层学生比照以上方法分组。

• 在小组组建的过程中,除了保证每组内有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带动全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外,还要考虑分配一名管理能力强的学生(进行组内日常管理)。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性格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活泼型学生与内敛型学生结合,以增强小组的活力。

(二)、选出学习组长和常务组长

1、均衡

这是指在学习成绩、能力水平和课外活动能力等方面,使各小组的力量保持均等,大体相当。各组都应有大体同等数量的a层、b层生和c层生。各个学习小组中男女同学的人数也应尽量做到均衡分布。均衡配置有利于每个小组都能进行充分的讨论,利于学生互相帮助和深入交流,并据此获得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同时也有利于各小组在同等条件下展开竞赛。

2、尽量尊重学生意愿

在保证基本均衡的前提下,教师在分组时会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同时注意不把彼此暂时排斥的学生编在同一小组,以免激发其逆反心理,影响小组学习及开展其他活动;c层生宜编入对他们持中间态度或欢迎态度的小组,以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适时调整

一个学习小组确定后,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在必要的时候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这种变化包括组员之间的调整、学习组长和常务组长的调整,也包括小组组名、组规、组训及小组发展目标等变化。只有适时调整,才能保证小组学习有序、持续地开展。

4、选择一个优秀的学习小组长

学习小组长是小组学习的核心,选择学习小组长时应注意小组长的基本条件和产生方式两个问题。学习小组长应具备3个基本条件:首先,他应当是本组的学习骨干和积极分子,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其次,具有初步的组织能力;再次,愿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

选择学习小组长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采用自荐和民主选举的方式,应尽量避免由教师指定。在选举前,教师可以公布组长候选人的标准。只有充分考虑学生意愿产生的小组长,才容易成为实际活动的核心。

5、教室布置有利于小组学习

在小组学习的情况下,6人的学习小组组合对坐,对面是“学习对子”,临近是“帮扶对子”,6人组成一个紧密的讨论小组,有利于合作学习、交流。在教室周围设立展示牌。

五、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

1、预习:将“导学案”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红线”

“导学案”下发后,组内各成员要独立完成预习。对预习中一些不懂的、模糊的知识点用双色笔中的红色笔标记出来,然后组内aa、bb、cc三层对应进行一对一的讨论,解决该层次能力范围内能够处理的问题,然后将疑难问题向上层级组员请教,普遍性问题组内集体讨论解决。若有问题,组内讨论后无法解决,则由学习组长代表小组向其他组请教(主要是向该学科拔尖的学生寻求帮助),然后对组内成员讲解。对班级内普遍感到疑惑的问题,则由学习组长反映给学科班长(即课代表),学科班长汇总后与任课教师沟通,由任课教师采取适当的方式解决(如小组长培训、集中讲解等)

2、课堂展示:主要由bc层学生展示

在课堂上,小组讲座结束后,由任课教师分配任务给各小组。接到展示任务的小组积极做好准备,由学习组长指定组内一名组员进行展示(主要由b、c层学生展示、以b层学生为主)。

课堂展示不是为了展示而展示,更不是“预演”,展示是一个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检验其掌握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展示,还能通过对学生表现欲、展示欲的激发,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而教师们备课时会经常预设:学生学会了没有?内心怎么想?情感态度怎么样?在此,教师很好地实现了一次学情调查。

3、点评:主要由a层学生负责完成

展示后的点评工作主要由a层学生负责完成。点评的学生先对展示的内容进行判定,然后讲解其思路,在点评的过程中同步作出总结和补充,总结规律和方法,补充不完善的环节或是其他解法,然后征询其他小组或任课教师的意见,完成点评工作。

六、小组的巩固建设工作

小组学习是高效课堂的主要学习形式,因而学校特别重视学习小组的巩固、建设工作。

1、小组长培训 对小组长的培训分3个方面:一个任课教师进行课前培训,其目的是更好地实现课堂学习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二是班主任进行定期培训,每周在固定时间,班主任都要与学习组长、常务组长进行交流,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进一步了解班级学生的动态、思想状况,学习状况及各小组存在的问题等,与大家商讨解决的办法,帮助每一名同学进步,推动班集体共同提高;三是任课教师进行不定期培训,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随时召集学科组长及学习班长开会,了解本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在完成小组长的培训工作后,教师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他们自主开展小组学习和管理工作。

2、小组凝聚力的培育

小组凝聚力是通过小组成员对学习能力提高的期望,不甘示弱的团队意识、家庭式的亲情关系、个人能力展示的欲望等诸多方面体现出来的。

在小组巩固、建设中,在学生张扬个性的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成长的期望、团队意识、展示欲望等几个方面做好启发和引导工作,使小组学习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小组的目标意识培养

通过这些提醒,教师督促学生形成强烈的目标意识。在这种目标意识形成的过程中,要体现出计划性,由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作好引导与督察,一方面帮助学生完善目标,另一方面也要督促学生实现目标,不断取得突破,提升自身能力。

七、小组的管理与评价工作

1、小组管理 在管理方面,一方面要建立起依托小组的学生自主管理体系,一方面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学校组建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考核的开工是实话小组捆绑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迫使小组看成是一个小班,那么一间教室就成了n个小班,高效课堂就等同于小班化教学。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的能力水平决定着各“小班”的学习质量,在小组学习中发挥着牵引和桥梁作用。小组捆绑考核目的是将管理分配到各个小组,由各个小组长进行一次督促,这样既扩大了督促面,又起到了较好的督促作用。班级文化建设是小组建设和管理的精神核心。学校要注重建立健康、积极的班级文化,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刻苦努力、团结合作的团结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人人为班级的争先意识;建设好奖惩平台和交流平台;建设好班级自治管理组织,完善管理体系,严格管理。以班级文化为主导,激励小组成员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2、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工作分为课堂上的常态评价和课外的常态评价。

课堂上的常态评价,即教师按课堂流程,安排好小组的合作学习工作后,对下以环节进行评价:预习整理环节,对教学目标的认识、解读,对目标知识的理解状况,参与课堂展示活动的准备状况,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及帮扶状况,课后针对学习目标的整理巩固状况等。课上常态评价的目标是使小组成员一节课自始至终都在积极地参与、思考和交流,不是知难而退,而是迎难而上。一节课结束后,由学科班长结合课堂情况给各小组打分,各组内的学习组长结合课堂表现给组员打分,并在班内指定的位置公布成绩。各组的综合得分及组内的成员得分情况,一周汇总一次,在各个班级外面的展示板上集中排序公布,以激励各小组不断竞争、不断进取。

课外的常态评价则主要关注学生课堂外其他方面的发展。学校要求,课外小组活动与课堂一样开展合作,并且始终要围绕课堂展开,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行为规范。课外常态评价涉及自我管理的效度评价,参与有益活动主动程度的评价,组织活动的能力的评价,关心集体、他人及文明礼貌程度的评价,课堂外的社会生活中学习能力的评价等。

总之,小组学习不仅要成为支撑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力支点,而且成为高效课堂模式的助推器。

论小组合作的重要性篇六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新模式

湖北省丹江口市凉水河中学曹玉文

电话:***邮编:44270

4近年来,我校一直围绕提升教学质量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特别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的课堂改革,我在不断钻研与学习的过程中力求把推进质量与新课改有机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自己感悟总结如下: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课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

1、备学生。认识研究学生的知识层面,思想状况、关注学生现有的经验,深入了解学生成长的经历,在此基础上,合理分组,每个小组由各科教师分工负责,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做好学生心理辅导。

2、备课。从细节上入手,侧重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落实,理科在选题、讲题的方法技巧上狠下功夫,文科在归纳、分类整合上狠下功夫,注重导学案的二次生成。

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我校课堂教学模式定为:导引自学-自我检测-知新有疑-范例解析-达标测评-小结反思,六个环节。

1、导引自学。在学生自学基础上,小老师检查核对答案,有问题先在小组内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问老师。在这个环节里经常会有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不愿看书,也不愿问问题,可以通过一些易在书本中找到答案问题让每个小组5号、6号同学回答,给小组双倍计分以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我们的小组建设让每位学生都有任务,都有参与。

重要的是老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评价,培养学生自信心。

3、范例解析。有些范例很重要,又有一定难度,一般是先让3、4号讲,再由1、2号学生补讲,老师对表述仍不到位的再点评讲解,然后再让学生看2分钟左右,小组内还不会的再问小老师或小组长。

4、达标测评。限定时间,先报答案,再由小老师批改反馈,然后有针对性评讲,简单的由各小组长自行评讲落实,重要题型在课余时间进一步巩固练习。

5、知新有疑。一开始学生很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时老师就正确引导,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特别是一题多解,或利用课外所学知识,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6、小结反思。这个环节主要针对教师对导学案二次生成后的处理效果以及上课效果进行反馈,里面包括对教学目标设计、读法设计、悟法设计、问题设计等方面的总结反思。

三、建立有效的课堂评价机制。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团队合作,以小组集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具体做法如下:

1、上课: 如果小组成员每周上课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在布置同桌操练或小组分角色表演时能认真完成并积极展示的都给予小组20分加分奖励。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必然对组内易开小差的学生进行监督,改进他们不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因合作展示的要求促使好的学生帮助基础差的学生共同提高。

一半以上成员错误或字迹模糊的扣10分。这种小组水平相当的比赛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胜心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检测:主要是对每个单元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考核和检测。以小组为单位算出每次测试的人平分,平均分前三名的小组分别给予10、7、5分的奖励,对于进步较大的个人给予10分的奖励并计入小组总分。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共同努力,也刺激了后进学生的学习。

4、抽查:小组之间相互抽查,可以按组序抽查,如一组查二组,二组查三组……依次循环。小组的每位学生都要向被抽查小组的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回答完毕后,小组集体进行评价。如果回答出现错误,本小组就要集体帮助出现错误的同学。这样,每个小组不管是抽查者还是被抽查者,为圆满完成抽查任务,组内同学都会全方位地参与到检测活动中来,都会千方百计地查找问题,都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疑点,都不会漏掉任何一个同学,从而达到面向全体、发展个性的目的。

四、课后辅导及学习习惯的培养。

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必须对基础薄弱的学生由小老师或小组长每天对核心知识进行辅导,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定期检查,进行心理辅导和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其坚定的意志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他的养成不仅对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有巨大的帮助,对其未来的学习,甚至成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努力使学生养成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善于动脑、学会倾听的好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这样也顺利地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五、“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初见成效。

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实践,我欣喜地看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促进我不断学习新理念,深入了解学生,使我的课堂教学水平和学生整体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1、教师的教学方式得到转变。

我在教学中积极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开始积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方式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课堂充满着生机、充满了活力。在合作中建立起来的师生间、生生间的真诚友谊、积极互动,使课堂氛围更加融洽和谐,充满人文情怀。学生在合作中有安全、自由的感觉,学习的压力和畏惧的心理消除了,学生寻找到了学习的乐趣,体验到了参与合作的快乐。

2、学生的合作意识已经形成。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形成了健康的情感态度,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得到提高。他们在合作中获得了解决问题的乐趣,感受到合作的意义,体会到合作的价值,在合作中张扬个性,凝聚了内力,合作意识明显增强。

3、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通过优化合作学习小组,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同奖同罚,荣辱与共的观念。这样,在一个小组里,一个人的进步或退步不仅仅只是个人的事,而是与学习小组中每个人的奖与罚密切相连,促使人人自觉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督促,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在良好的课改氛围中,学生课堂表现力,展示积极性,学习成绩等方面都得到提高,这便是课堂新模式带来的好处。

论小组合作的重要性篇七

摘要:合作学习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和组织实施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世纪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年代中期至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新课改要求教学要面向个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要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合作学习对培养一批世纪所需的索质人才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个的发展,有着一十分积极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正在成为教师重要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如何使它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有赖于广大教师对课堂合作学习作更深一层的探讨、尝试和研究。只有教师对合作学习有了正确的认识,并对每一次活动设计做好精心准备,才能真正减少小组合作低效现象,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将更多的目光集中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学困生的发展,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也获得发展。

关键词:小学;小组合作;学困生;策略

一、引言

学会合作是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也是当代人的一种基本能力。从小培养学生合作 意识和合作技巧,促进其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和组织实施的学习方式,《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把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由此可见,国家教育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的重视。

走进今天的小学课堂,合作学习己经成为一种时尚,但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较多。通过课堂观察,笔者发现很多教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组织形式时偏重于形式,没有理解其深刻的内涵。尽管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但在具体实施`,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如何进行分组教师如何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调控小组合作学习出现分歧,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之中,怎样关注合作学习中学困生的发展,怎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们普遍感到困惑。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生合作学习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有效性策略,为真正提高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提供一定的建议。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及特征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的定义大体有以下几种3

1、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活动形式。

将班级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异质的合作学习小组,以小组成员共同学习、讨论为活动基本形式,为每个成员创造了平等参与的机会,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2、以小组明确的目标达成为标准。

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以小组明确的目标达成为标准,从而改变了班级教学中学生成员间以个体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

3、以小组成员相互依赖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说明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目标。加强学生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4、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

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中的个人竞争变为了小组竞争,每个人都有小组 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了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合作精神。其中,“以小组成员相互依赖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是小组合作学习区别于传统班级教学最本质的特征。

1、时机不当。

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论的问题充斥其中,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半功倍。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或动手实践的地方安排小组交流,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有的教师在一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由于时机不当,收效甚微。

2、规则不明。

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相互促进。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缺乏教师必要的讲述。学生不理解将学习什么,怎样学习,不能迅速、准确地把未知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选择最佳的学习起点,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3、分组不科学。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

4、参与不均衡。

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在合作学习时,学优生往往具备了合作交流的某些条件和要求,成为小组内最活跃的一分子,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小权威大包大揽,一切问题有学习好的来解决,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则过于信赖盲从少数人讨论,多数人“搭便车”,没有思维碰撞,达不到集思广益的目的。缺乏独立思考。

四、学困生的界定

任何一个学校,任何一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量的学困生。学困生又叫学习困难、学业不良、学业成就低下、学力不振、学业受挫、差生等,他们在学校共有的表现是语言表达能力差,知识贫乏,思维迟钝,厌学等,在学校学习期间某一门功课或几门功课成绩不好,暂时或总是处于班级倒数。究其原因,因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的因素,如不良的学习态度及学习习惯,也有客观因素,如教育者的失误,家庭、社会等不良环境影响。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优生早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无所事事地等待着小组交流,学困生面对着探究问题苦苦思索,心神不定地担心小组交流的开始,学习资源分配高耗低效组内交流时,优生拥有话语霸权,滔滔不绝,说得头头是道,而学困生望洋兴叹,等着优生的米下锅,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由原来的“教师讲、学生听”演变为“好学生讲、差学生听”。全班交流时,优生抢先抓住发言的机会,博得满堂彩,学困生无奈沉默寡言,难有露脸机会。

凡此种种,只是让“少数人先富起来”,学生学习效果两极分化愈加严重。这显然有悖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课改目的。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困生给予关注和关爱,让他们沐浴在人文关怀的阳光里,实现学习上的不同发展,应成为每位教师的神圣职责。

五、改进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水平低是学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学生有明显的畏学、厌学情绪甚至逃学行为。在学困生的教学对策中,学习动机的激发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外部动机的激发着眼于创设各种外部条件如获得奖赏,老师的称赞或取得好成绩激发学习动机,内部动机着眼于内部各种心理因素如需要、好奇心、求知欲、兴趣、自尊心和自信等激发学习动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教给小组长分工的方法。把简单的题目分给学困生来做并给以帮助和检查,在评价中当整组获胜后,使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觉得自己是有用的人,增强了自信心。又如当我发现学困生有了进步或表现良好时,尽管和其他同学比还有差距,但和他自己比,能做到如此己属不易,我都在全班大力表扬,使他们在自身的进步中体验到成功。在课后和他们分析进步的原因,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同时指出他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从而改变对学习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了“我能行”信心后,就会由畏学转变为要学。

(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虚心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教师的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教学因素、教学策略、对学生的注意和了解、赏罚情况都会影响学习兴趣。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会产生害怕老师的心理,在老师面前不敢说,如果教师缺乏耐心,一味的训斥,不仅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甚至会使有些学困生产生抵触、反抗情绪,形成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心理,不仅不能进步,反而退步的更厉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克服急躁情绪,耐心的给学生辅导,做到不训斥、不体罚学生。营造一种民主融洽的学习气氛,多给学困生一些鼓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能主动发言,体验成功的喜悦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老师,就会把这种情绪带到学习中,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缩小知识位差,指导学困生超前自学

由于各种原因,学困生的知识结构断层多,夹生情况多。针对后进生的知识缺陷,可以采取由扶到放的方法,指导学困生课前预习。一开始给出预习提纲,并作必要提示、指导,然后过渡到只布置预习内容,让学生自己读读、想想、算算、划划,进行一些尝试练习。在发生疑难的地方打上“”,查工具书或请教别人,力求对学习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学困生预习后,教师要及时检查预习情况自学得怎么样提出了哪些问题暴露出哪些问题对于与新知紧密联系的旧知一定要后进生理解、掌握,必需的技能要形成,必需的思想方法要领会。对于有关新知的疑问,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确保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学困生经过及时查漏补缺,初步感知新知,能够与优生站在学习新知的同一起跑在线,树立合作探究的自信,增强合作学习的实力,使合作学习更有质量、更有成果。

(四)关照学力差异,张扬个性化的独立学习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力情况,设置“胖瘦”不一的小组学习提纲,各组学生自由选择探究的路径,也可以自己“摸石头过河”。教师在加强对学困生指导的同时,及时调控其它同学的学习。这样各类学生都以各自适宜的速度和方式,以自己固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展开主动的建构活动。

教师要细化合作学习提纲,为学困生的思考铺路搭桥。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扩大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思维度。备课时,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可操作的合作提纲。有时要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给学困生制定更为详细的合作提纲,制成问题卡,以便于他们进行有效自主的学习,避免只做听众的现象。

这样设计提纲后,优秀生自己组织旧知识,构建新知识,学困生按照老师搭好的台阶有方向的思考,排除了其他旧知识的干扰直入主题,做到思考有层次有次顺序,既动了脑子,又确实学会了知识,学习积极性高,不再感到新知识高不可攀。

(五)彰显互动互助,打造和衷共济之舟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小组成员树立荣辱与共的意识,认识到他们与小组伙伴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在小组其它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刁能获取成功,认识到评价的标准是以小组的表现,而不是以个人的表现为依据,奖励是以小组为单位的。使各小组构建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发展学生间的友谊和亲社会的行为。小组成员还要认识到每个人必须尽职尽责,不能“搭便车”。

在小组讨论中,要求人人参与讨论,并懂得在小组讨论中发言是每个人应尽的职责。小组中每个人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它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教师鼓励优秀生对学困生提供帮助,互教互学,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装军。组织交流时,各小组抽签决定发言代表,打破原来优秀生的垄断地位。并以发言代表的进步情况来评价该小组完成目标情况,使得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新格局。

(六)加强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体现在课上和课下。由于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课上可利用小组活动的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新授过程中,深入到小组中参加他们的学习活动既增进师生感情,又能及时了解活动情况,说明学生解决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又能和学困生一对一的交谈,进行点拨与帮助在练习过程中,采取组内互助和师生互助的方法及时了解学困生当堂掌握知识的情况。课后学困生可向自己的组员请教,也可以由自己选择一个优秀生作为他的学习伙伴,有问题随时问,老师利用课间出当天所学知识进行测查,情况好给予表扬,发现漏洞及时补。对于学困生采用分层次留作业,适当降低难度,做到因材施教。

总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适度倾斜、倾情偏爱,让弱势群体真正参与,公平合作,乐于交流,善于表达,使教育的“绵绵细雨”不断沁入他们的心田,滋润他们千涸的灵魂,为他们在新课程的征途上架起理想的彩虹。

参考文献

3、陈增红《合作学习解读》中国语文网

4、王坦《合作学习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18

论小组合作的重要性篇八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提出

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一些中小学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有效地推动了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的改革。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以学习目标和任务为导向,以设疑、常识、引导、体验、比较、探究为基本方式,讲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

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现代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理念。现代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主体性,主张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其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小组合作学习可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的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合作学习可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

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生学会共同生活是当今世界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重要课题。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共同的学习目标将小组成员的个人利益与小组的集体利益紧紧地联系起来。为了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使小组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和谐的氛围中。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的认识;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现代社会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

美国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学习是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学习活动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也是形成合作的交往关系。小组合作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基本评价依据,因而,合作与交往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推动因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能改变以往课堂上的“教师讲――学生听”和“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和单向的刻板教学方式为学生间互动、师生间互动的多元和多向的信息交流方式。

目前,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开展并不普遍。虽然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已全面推行,但实际课堂教学中“讲授――接受”的传承式教学仍是主流,仍然存在“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应试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仍占主导地位。虽然“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很早就被广大教师所认同,但实际教学中还远未做到。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主性,更谈不上创造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实际上我们在第二方面做得较多。为追求步调一致,教师包得过多,统得太死,压制了孩子的自主性,忽视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事实上,语言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语言的交际能力。因此,必须改革过去师讲生听、以教师为主的双边信息交流方式,构建以学生为核心、多边多向的互动交流体制,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中实践与创新的要求。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我在教学实践中

[1][2][3]

论小组合作的重要性篇九

第一段:介绍小组合作学习的背景和目的(约200字)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旨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的机会,因此容易造成学习效果的不佳。而小组合作学习则通过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近,我参与了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项目,深感这种学习方式在学习效果和人际关系的培养方面的巨大潜力。

第二段: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约300字)

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优势在于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内部,每个成员都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因此我们在交流和讨论中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合作和沟通的能力。在我的小组中,我们有时会遇到问题,但通过团队成员的互动和讨论,我们能够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这不仅锻炼了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巩固了我们之间的友谊和信任。

第三段:小组合作学习的挑战(约300字)

尽管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优势,但也有一些挑战需要克服。首先,合作过程中不同成员之间可能存在意见分歧和矛盾。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争论或辩论,这可能会影响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然而,通过善于沟通和妥协,我们能够克服这些挑战,寻找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其次,有时候个别成员可能存在懒惰或者敷衍了事的情况。尽管这会对团队带来一定的影响,但通过相互监督和鼓励,我们可以激励每个成员全力以赴,克服困难和挑战。

第四段: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约200字)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我深感收获颇丰。首先,我学会了更加主动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倾听他人的意见和观点。这不仅培养了我的思辨能力,也提高了我的口头表达能力。其次,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见和观点。这不仅提高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还培养了我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最重要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我意识到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第五段:小组合作学习的启示和展望(约200字)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让我深受启示,也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期待。我意识到学习不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集体的事情。通过与他人合作,我们能够汲取更多的智慧和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未来,我希望能够继续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项目,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团队精神。我相信,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不仅适用于教育领域,也适用于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论小组合作的重要性篇十

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个人的学习成果,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在过去的学期中,我参与了多个小组合作学习的项目。通过这些学习经历,我不仅获得了知识,还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的经验。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始阶段,我意识到了个人才能在合作中的局限性。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不同,当我们面对一项任务时,每个人能给出的解决方案也是各异的。这时,如果我们固守自己的意见,不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那么合作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困境,但我很庆幸学到了一个重要的教训:要想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取得成功,必须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接受不同的观点,并尝试将不同的意见整合在一起,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渐渐发展起了自己的沟通能力。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往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表达方式,因此,要想让他人理解并接受自己的观点,就需要用适当的语言和方式与他人进行沟通。通过与小组成员的交流和讨论,我学会了如何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并通过互相协商和妥协达到一致。这些经验不仅对我在学习中的表现有所帮助,也对我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沟通有了积极的影响。

小组合作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培养团队意识。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责任。只有当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的任务,并相互合作、协同工作时,团队才能顺利地达到既定的目标。我曾经参与过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项目,我们的任务是完成一个研究报告。在项目开始之初,我确立了自己的任务,并与其他组员明确了各自的分工。在整个项目的过程中,我们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共同努力,最终取得了一个令人满意的成果。通过这个项目,我深刻地认识到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团队的成功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和贡献。

然而,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作为一个团队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可能面临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之间的矛盾。有时,为了个人利益,人们可能会牺牲团队的成果。我在一个小组合作学习项目中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一位组员在关键时刻放弃了自己的任务,导致整个项目进度出现了问题。然而,我们其他组员没有因此放弃,而是主动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保证了项目最终的成功。这个经历让我明白,个人的利益永远不能凌驾于整个团队的利益之上,合作与团队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通过这些小组合作学习的经历,我不仅获得了丰富的学习成果,更得到了珍贵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的经验。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并培养了团队意识。虽然在合作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冲突,但通过互相理解、尊重和合作,最终我们能够共同努力,达到既定目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的方法,更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培养,它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论小组合作的重要性篇十一

第一段: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益处(200字)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它通过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分享知识与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在我个人的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给我带来了许多益处。首先,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思维的碰撞和思想的交流,通过共同讨论问题和解决难题,我能从不同的角度获得新的观点和方法。其次,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因为团队的分工合作和共同努力可以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任务。此外,小组合作学习还培养了我的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些都是我未来职场生涯中必不可少的素质。

第二段: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挑战与解决办法(200字)

尽管小组合作学习有许多益处,但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首先,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习惯和工作方式,合作中可能会出现合作分工不均、沟通不畅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在小组成员中制定合作规则,明确分工和责任,确保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和参与的权利。其次,小组合作可能会出现冲突和不和谐的情况。为了处理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促进沟通、理解和尊重,找到冲突的根源,并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此外,及时的反馈和评估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及时地评估小组合作的效果,及时调整合作策略,进一步提高合作效果。

第三段:小组合作学习对个人能力的提升(200字)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对团队合作能力有所提高,同时也对个人能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通过与其他成员的交流,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这培养了我的沟通技巧和团队意识。其次,小组合作学习激发了我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动力,通过与同学们的讨论和思考,我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另外,小组合作学习也培养了我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通过带领小组成员一起完成任务,我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领导才能和管理能力。

第四段:小组合作学习对团队协作的培养(200字)

小组合作学习注重的是团队协作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它让我逐渐理解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职责,他们相互配合,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合作,我意识到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非常重要,每个成员都应该积极参与和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让团队发挥最大的效能。此外,团队中的个体差异和优势互补也是团队协作的重要方面,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团队中的不同意见和观点可以互相补充和完善,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第五段:小组合作学习对未来的启示和帮助(200字)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对我个人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为我未来的职业生涯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需要和不同的人合作,并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的技巧和方法,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这些将成为我未来职业成功的重要基础。此外,小组合作学习也让我认识到在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有不同的角色和任务,只有通过相互协作和合作,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这种团队合作的意识将引导我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与他人协作,共同成长和进步。

论小组合作的重要性篇十二

胡 庆 龙

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迈向21世纪的一项综合性改革,是提高未来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从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质来看,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全体学生都能在主动的学习中掌握基础知识,并促使他们的身心潜能、整体素质和个性获得充分和谐地发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校今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课题实验研究,通过学习和研究,我从中得到一些体会和启发。

一、“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从个性出发的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协作、互相交流、综合概括,从而获得知识的教学形式。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有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而且有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竞争,更有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因此,学生不仅在知识上,而且在情感上;在合作技能,互相理解、尊重、宽容,以及互相学习等方面都得到提高。一句话说,就是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更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不管哪种教学形式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分组合作学习也不例外,而且更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因为:

1、教师要协调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必须先分配好小组的成员,小组长,小组组员的分工等,同时要协调好小组内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必须根据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着眼点出发,有目的、合理地分配小组成员,选择恰当的组长。应该做到使小组组内有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有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大胆、公平竞争的气氛。小组与教师之间应该有互相信任,平等交往的关系。前苏联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学得好,才能好好学。在教学活动中,尤其是目前的教学中,改善教学中的交往关系和交往活动的质量,是提高教学质量更为重要的环节。”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协调好教学中的各种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要给学生知识上的指导和学习上指导。“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以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最终获得知识为主要形式。而整个学习过程离不开老师的指导。(1)知识指导。不管是哪一部分的,是较简单容易的,还是较复杂抽象的,都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认知规律先设计一些复习内容,为新课作铺垫,为学新知架桥梁,接着再出示渗透教学目标的自学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教材。同时,教师要不断收集各位学生自学的情况信息。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准确及时地加以调整指导。例如,教学“圆是直径的2倍”时,老师出示自学思考题: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得知直径与半径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思维方法:有的用直尺量,有的通过把圆对折得出,有的则根据画圆的方法推导出来„„,也可能有个别学生束手无策。这时,教师就要根据不同情况加以适当的引导。如第一种用测量方法,会可能因为测量的误差,得不出正确的结果,就要引导学生比较测量出来的数字的特点,指出测量时会出现一些小误差,从而找出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而对于那些束手无策的学生,更加要悉心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后,在小组中讨论,发表各自的意见,则需要引导学生根据各位同学和自己的意见,加以概括,归纳,得出结论。然后应用已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如上面的例子,学生已知道直径是半径的2倍。如果已知圆的半径可求出直径,反之,已知直径求半径。从而能根据已知的直径长度,画出符合要求的圆。进而引导学生的把自己的课堂作业在小组中进行互相评改,找出错误的原因和改正方法。最后,回顾总结这节课的学习,获得什么认识,掌握了什么知识,学习中哪个地方学得较好,哪个地方学得不够好,存在着什么疑问;评一评哪位同学或哪个小组学得比较好。(2)学法指导。学法指导不仅只是出示带有启发性的自学思考题就完事,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了“渔之技”、“学之法”。一句话说,就是使学生能学。这就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读、画、动手操作、联想”等去理解所学的内容。要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获取新知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把新知转化为旧知,从而掌握了新知。应当使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时,让学生自己的知识库加以清点、回顾,把可以解决当前问题的知识都抛出来综合思考,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能主动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使学生主动地得到发展,达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目的。例如,教学“小数乘以整数”时,在复习整数乘法笔算之后,出现“48×5”和“4.8×5”,从而引出了小数乘以整数计算方法,问:“想一想,你能想出4.8×5的积吗?根据什么规律?”让学生思考或跟同学讨论,学生通过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就能算出4.8×5的积,接着再问:“同样的道理,你们能算出0.48×5、3.45×25吗?”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自学之后,计算这两道题。然后小组讨论:“怎样计算乘数是整数的小数乘法?根据什么规律?”这样抓住了新旧知识的连结点(积的变化规律),把新知转化为旧知,用旧知同化新知,充实和扩大了原有知识的认知结构,改善了学生的认知策略,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总之,教学之道,贵在引导。只有教师引导得法,学生才能学得积极主动。所以,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三、灵活恰当的采用“分组合作学习”。

不管哪种教学形式都有其优缺点,必须从实际出发,系统地考虑课程的性质和内容特点,灵活适当的采用“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轻松自如,又有一点竞争的气氛中学习,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新授课,如果内容较容易理解的,则可以放手引导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尝试练习,小组内组员互评,互相解释所学知识;互相找出错误的地方和原因,及时改正;互相小结学习心得,小组长作总结。各组派代表发言,讲述了本组中存在的疑问或主要错误的地方。教师则根据这些信息作指导和总结。最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小组之间互评课堂作业。发挥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如果内容较抽象,难理解,则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讨论,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理解新知,把知识的重点、难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挥集体的智慧去探索新知。让每一位学生的聪明才智在小组中表现,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最后取得共识,获得新知。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新知,加深对新知的认识。然后再引导学生利用新知去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了新知识。如学习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后,让学生运用周长的计算方法,去思考“怎样测量大树的直径?”让学生再一次巩固和理解了圆的计算方法。如果是练习课,则让学生独立完成基础练习,小组合作互评改练习,互相找出错误的原因和改正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评判能力,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和发展性的题目,则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练习,使学生发挥所长,互相解释,互相学习解决问题,共同进步。如果是复习课,则可以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小结已学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哪些内容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再让学生根据这些设计一些相应的练习,然后各小组进行评比,看哪组设计的题目有针对性,能抓住教学重点。再择优进行练习。

总之,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都不是固定不变,要符合课程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灵活恰当地采用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发挥其优势,从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性和谐发展为目标。

2006年6月10日

论小组合作的重要性篇十三

当今的时代是科技竞争的时代,而竞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人们的合作。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运用,就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研究过程中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与帮助。”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鉴于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体现人文的关怀,情感的呼唤,心灵的震憾,形式的互动和求知的自主,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除了班集体合作学习外,“小组合作学习”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这种模式有利于将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与双向交流转变为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形成学生之间健康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发掘学生个人内在的潜能,照顾学生个体差异,能让每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真正去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集体、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由此可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在研究中真正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把传统的单向性教学模式改变为师生双向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教学原则,有效地发展学生合作学习素质,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索中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首先倡导并实施的。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和互动来相互传递和交流信息,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交际化。它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有效的教学理论的策略。由于它在改变课堂内的学习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成的教学活动,它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而有效的合作学习则是人人参与、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认真倾听并概述和吸取他人的意见,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观念、发展审美能力;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互动和帮助,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二、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实质性合作,实施了有效的教学策略。1.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分组模式。

在体育活动中,为了便于小组合作,适时调整了分组模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分组模式,按照学生的健康、性别、体能状况等因素进行阶段分组,划分了“稳定小组”和“灵活小组”。

例如,低段的“立定跳远”,这一练习合作时间较长,老师采取“稳定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每次课中老师制定不同的目标——跳的次数与远度,对掌握程度好的学生创设合作交流、互帮互助的场所,学生之间合作、竞赛,勇登高峰;对参与有难度的孩子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同伴的帮助下自主加强练习,尽快掌握动作。这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缩短了教学时间,也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合作精神,改善了学生的人际关系。

2.建立了小组合作规则,保证了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在体育活动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可遵循小组合作的规则,并受到规则的制约,保证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有序性与有效性。

3.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养成习惯

(1)培养了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操作的好习惯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小学低、中段的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

老师在体育活动中应重视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习惯的培养,让学生通过看一看、仿一仿、做一做、讲一讲来获取新知。

如在低段教学“立定跳远”时,让学生想青蛙是怎么跳的,模仿青蛙跳的动作,各小组同伴之间进行探讨与交流,结合老师的引导,最后达到正确掌握技术动作。以后可常开展类似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养成手脑结合,勤于实践的学习习惯。

(2)构建了多元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老师构建了立足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的参与状态、学习习惯与合作意识,老师还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了能体现评价内容的评价模块:

(3)培养了学生反思总结的习惯

我们老师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了引导学生养成反思总结的好习惯,让学生参与自评总结的能力与自我完善和自我认识的能力。

例如,老师在对孩子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求学生注到以下三点:

1.要求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一节课的体会。

2.要求孩子写体育日记的方式对一天的学习进行记录,写出得失。3.要求学生在每一次记录上用一句话写出自己的感受。

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了竞争意识,增强了学习主动性,激发了学习兴趣与创造潜能,体验了成功。

1.合作学习具有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的一种教学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心情舒畅的状态下学习工作,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活跃;而在情绪低落时,思路狭窄,思维迟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了兴趣,会乐于学,乐于做。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培养。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例如,低段游戏教学时,老师可在小组内开展竞争,互助合作。采取小组比赛激励法,用小组游戏比赛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小组合作的兴趣。如:《冲过火力网》游戏教学中,先为学生创设“小战士穿越电缆网”的情景,小组通过对“电缆网”设置高低不同“路径”的尝试练习,引出穿越障碍存在的问题,各小组积极合作,进行穿越障碍物的“跨、跳、钻”的方法练习。在游戏比赛中小组成员配合默契,团结互助,勇于展示自己的“跨越”的本领。进行了创造性的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既可增强学生的集体竞争意识,又能激发全体学生的合作参与兴趣,使学生在积极的课堂气氛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2.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指导的有机结合。老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了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个性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学高段篮球《单手肩上投球》时,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的安排:先设计《投球进筐》这个游戏(先距筐2米),主要是给学生一个初步的动作表象,在增加距离(难度),几次过后,先让学生总结、讨论、小组交流、教师引导(用力顺序:脚-身-手),再安排一个游戏《看谁投得准》,两人手拉手围成球篮,小组其他同学去投,每人投5次,看谁投得最多。然后进行小组比赛,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讨论、交流投得准的方法(动作技术)。设计的内容由易到难,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发挥团结互补的优势,连平时较差的学生也尝到了甜头,积极性很高。

3.小组合作表演,呈现合作精神。在一年级的广播操教学中,老师在教会学生一节广播操后,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让他们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三、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动,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学生在合作小组中,通过与同伴共同努力来确定目标、制订方案、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求问题的答案或结论,这一合作过程,既是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过程,更是学生之间能力、情感、心理不断调整互补、互动统整的过程。这种合作,通过相互启发、激励,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容易得多。发展认知能力,对一个人的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的形成也具有奠基作用。

例如,在高段的站立式起跑教学时采用不同教法教学同一内容的比较表:

在起跑教学中,李老师注重了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动口、动手、动脑、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李老师引导学生按提出猜想——实验探索——分组讨论——总结规律的步骤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全过程共设置学生小组讨论三次,以形成概念,掌握新知。教学效果甚佳。

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在体育活动中,通过课堂这个舞台,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才华、挖掘自己潜力的天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组织调配、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等,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它既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又激发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学生产生了不仅为个人荣誉,更为集体荣誉而战的感受。

由此可见,合作是学生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五、结论与问题

1.开展《培养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研究》是落实素质教育、实行新课程改革的正确举措。在实施中,扎扎实实培养习惯——感知小组合作学习;给予学生权利自由飞翔——探究性小组合作学习;多种途径提供舞台——运用性小组合作学习。我们的教学实际,符合发展的追求,并致力于解决我校实际问题,服务我校教学实际,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提高的有效策略。因此,开展此课题研究是必要的、有价值的。

2.在研究中深刻地体会到:每个学生的身上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潜能和强烈的合作交流的愿望,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培养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学习时间和广阔的探求空间,激发了学生“小组合作探索”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在实施研究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常见性的问题,如对异质性小组进行、调控、促进等组织技能,及时地诊断与处理问题,还有就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策略研究不足。我们将根据专家鉴定组的意见,以及在研究中的感悟与反思,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交往情感和合作意识。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教学反思:

有一位外国教育家说过:“课是学生自己的课。”它说明了谁是课堂的真正主人。以往的体育课堂中,教师一直是教学的主角,不论是在课堂时间占有上,还是对知识,技能的把握上,都由教师一人操纵统一指挥,学生只是被动,无奈的接受。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严重阻碍了学生正常健康发展;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小组合作”体育教学的形式却深受学生的喜爱。

小组合作教学能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机会在无压力、轻松的气氛中,对伙伴的动作进行评价,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伙伴交流自己练习的感受,形成一个主体的练习的网络。这种教学情景,对于体质较差的学生来说,可以感受伙伴的帮助,分享小组成功的喜悦,认识到只要积极,主动大胆尝试就会成功。从而找到了自身价值,增强了信心。对于学习成绩优异者,这种学习策略给他们创造了更广阔的舞台,发挥其特长,充分表现其认知的能力,同时也帮助他们从中找到乐趣,对他们完美人格的塑造极有帮助。

小组练习以合作为主,组间以竞争为主,竞争与合作并进,使课堂气氛紧张而愉快。何况,体育本身就是竞争,为小组而奋斗,大家紧密配合,出主意,想办法,没有了埋怨和责怪,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和集体荣誉感,并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解和友谊,大家彼此帮助,取长补短,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关系,为教师的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小组合作教学并不排斥教师的作用,但它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上教师是导演,不再是演员,是学生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问题讨论的合作、学习前进方向的指引者。而学生也不再只是观众,他们是课堂的主人,他们有自己的要求、兴趣、爱好和追求。他们积极主动而富有创造性。从而把教学的重点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互相尊重、真诚交往、共同探索、交流体验,让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留给了学生,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有效开展适当的竞争和积极的合作,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和良好的竞争意识,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有利于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丁永频 2012年3月

蒙自市第二小学

丁永频 2012年3月

论小组合作的重要性篇十四

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一名教师,在实践中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下面,我将分享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心得与体会。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常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出更多的想法和思考,培养了思维创新能力。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让学生学会了倾听他人的观点,并从中汲取启发,提升了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分工合作,互相交流和分享信息。他们需要自己去解决问题、找到答案,培养了探究学习的习惯。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学生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了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的能力。

再次,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的情感发展。在小组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彼此的关心和信任,建立起友好、和谐的关系。当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或遇到困难时,小组成员会给予支持和鼓励。这种合作与互动的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又培养了他们的互助精神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学生在这种积极的情感氛围中学习,更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另外,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在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来发挥作用。有的学生擅长分析问题,有的学生擅长总结和归纳,有的学生擅长组织和管理。这种合作分工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发展和提升的机会。而且,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培养了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

最后,小组合作学习中,作为教师的我也获得了很多的收获。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我与学生的互动机会,我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激发了我的创新意识和教学热情,我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小组合作学习也让我更好地发挥了教师的辅导作用,通过引导和批评指导,我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水平。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营造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情感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我个人而言,小组合作学习让我更了解学生,激发了我的创新意识和教学热情。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继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成长发挥积极的引导和影响。

论小组合作的重要性篇十五

在我担任小学教师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优势。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智慧的体现,通过集体讨论和合作,每个学生都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在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组成小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在小组中,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其他组员共同探讨问题。这种自由与平等的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与组员合作、交流和协作。在合作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想法,以及克服个人主观观点的限制,从而为小组的共同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这样的协作,学生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们需要交流和合作,这就要求他们进行思维的展开和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还要借鉴和吸收其他组员的意见和想法,从而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想法。通过这样的思考和讨论,学生们能够发展出独立思考和创造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四,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们需要不断与组员沟通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通过这种沟通和交流,学生们能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还能够借鉴其他组员的表达方式和思维逻辑,从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最后,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们可以与其他组员互相学习和借鉴,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补充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与其他组员的交流和合作,学生们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提升,从而增强自己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他们能够更有信心地面对困难和挑战,为了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断努力和奋斗。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激发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增强学习动力和自信心。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和效果,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机会。

论小组合作的重要性篇十六

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在教育领域逐渐受到重视。教师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作为一个教师,我也经历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深深感受到了它的益处。本文将对我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体验和心得进行归纳总结。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下,学生可能会因为课程内容的单调乏味而产生厌学情绪。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可以通过与同伴交流讨论,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可以通过小组内部的互相讨论,提出问题、答疑解惑,从而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分工合作完成任务。通过这样的合作过程,学生们可以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需要与组员密切合作,并共同面对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这就要求他们具备较高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可以相互启发,激发各自的智慧和创造力。他们在交流讨论中不仅要思考问题的答案,还要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可能的解决方法。这种思维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综合思维和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面临的各种问题。

再次,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人际关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需要与组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他们可以互相分享学习心得和知识,一同解决问题和提出方案。这种交流和合作能够增强学生们的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集体、与他人合作。同时,通过与不同组员的交流互动,学生们可以扩展自己的人际关系圈子,增加与他人的互动机会,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

最后,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需要自主分配任务和时间,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我管理。他们需要自主寻找学习资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提高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在我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逐渐形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任务中,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培养交际能力和人际关系,以及提高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作为教师,我将进一步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论小组合作的重要性篇十七

首先,从学生的参与来看,部分小组成员没有积极参与到交往过程中,把自己作为个体。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将采取一些改变措施;

1.教学要尽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引导学生从交往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论小组合作的重要性篇十八

胡 庆 龙

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迈向21世纪的一项综合性改革,是提高未来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从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质来看,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全体学生都能在主动的学习中掌握基础知识,并促使他们的身心潜能、整体素质和个性获得充分和谐地发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校今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课题实验研究,通过学习和研究,我从中得到一些体会和启发。

一、“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从个性出发的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协作、互相交流、综合概括,从而获得知识的教学形式。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有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而且有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竞争,更有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因此,学生不仅在知识上,而且在情感上;在合作技能,互相理解、尊重、宽容,以及互相学习等方面都得到提高。一句话说,就是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更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不管哪种教学形式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分组合作学习也不例外,而且更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因为:

1、教师要协调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必须先分配好小组的成员,小组长,小组组员的分工等,同时要协调好小组内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必须根据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着眼点出发,有目的、合理地分配小组成员,选择恰当的组长。应该做到使小组组内有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有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大胆、公平竞争的气氛。小组与教师之间应该有互相信任,平等交往的关系。前苏联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学得好,才能好好学。在教学活动中,尤其是目前的教学中,改善教学中的交往关系和交往活动的质量,是提高教学质量更为重要的环节。”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协调好教学中的各种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要给学生知识上的指导和学习上指导。“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以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最终获得知识为主要形式。而整个学习过程离不开老师的指导。(1)知识指导。不管是哪一部分的,是较简单容易的,还是较复杂抽象的,都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认知规律先设计一些复习内容,为新课作铺垫,为学新知架桥梁,接着再出示渗透教学目标的自学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教材。同时,教师要不断收集各位学生自学的情况信息。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准确及时地加以调整指导。例如,教学“圆是直径的2倍”时,老师出示自学思考题: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得知直径与半径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思维方法:有的用直尺量,有的通过把圆对折得出,有的则根据画圆的方法推导出来„„,也可能有个别学生束手无策。这时,教师就要根据不同情况加以适当的引导。如第一种用测量方法,会可能因为测量的误差,得不出正确的结果,就要引导学生比较测量出来的数字的特点,指出测量时会出现一些小误差,从而找出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而对于那些束手无策的学生,更加要悉心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后,在小组中讨论,发表各自的意见,则需要引导学生根据各位同学和自己的意见,加以概括,归纳,得出结论。然后应用已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如上面的例子,学生已知道直径是半径的2倍。如果已知圆的半径可求出直径,反之,已知直径求半径。从而能根据已知的直径长度,画出符合要求的圆。进而引导学生的把自己的课堂作业在小组中进行互相评改,找出错误的原因和改正方法。最后,回顾总结这节课的学习,获得什么认识,掌握了什么知识,学习中哪个地方学得较好,哪个地方学得不够好,存在着什么疑问;评一评哪位同学或哪个小组学得比较好。(2)学法指导。学法指导不仅只是出示带有启发性的自学思考题就完事,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了“渔之技”、“学之法”。一句话说,就是使学生能学。这就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读、画、动手操作、联想”等去理解所学的内容。要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获取新知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把新知转化为旧知,从而掌握了新知。应当使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时,让学生自己的知识库加以清点、回顾,把可以解决当前问题的知识都抛出来综合思考,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能主动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使学生主动地得到发展,达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目的。例如,教学“小数乘以整数”时,在复习整数乘法笔算之后,出现“48×5”和“4.8×5”,从而引出了小数乘以整数计算方法,问:“想一想,你能想出4.8×5的积吗?根据什么规律?”让学生思考或跟同学讨论,学生通过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就能算出4.8×5的积,接着再问:“同样的道理,你们能算出0.48×5、3.45×25吗?”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自学之后,计算这两道题。然后小组讨论:“怎样计算乘数是整数的小数乘法?根据什么规律?”这样抓住了新旧知识的连结点(积的变化规律),把新知转化为旧知,用旧知同化新知,充实和扩大了原有知识的认知结构,改善了学生的认知策略,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总之,教学之道,贵在引导。只有教师引导得法,学生才能学得积极主动。所以,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三、灵活恰当的采用“分组合作学习”。

不管哪种教学形式都有其优缺点,必须从实际出发,系统地考虑课程的性质和内容特点,灵活适当的采用“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轻松自如,又有一点竞争的气氛中学习,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新授课,如果内容较容易理解的,则可以放手引导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尝试练习,小组内组员互评,互相解释所学知识;互相找出错误的地方和原因,及时改正;互相小结学习心得,小组长作总结。各组派代表发言,讲述了本组中存在的疑问或主要错误的地方。教师则根据这些信息作指导和总结。最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小组之间互评课堂作业。发挥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如果内容较抽象,难理解,则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讨论,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理解新知,把知识的重点、难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挥集体的智慧去探索新知。让每一位学生的聪明才智在小组中表现,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最后取得共识,获得新知。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新知,加深对新知的认识。然后再引导学生利用新知去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了新知识。如学习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后,让学生运用周长的计算方法,去思考“怎样测量大树的直径?”让学生再一次巩固和理解了圆的计算方法。如果是练习课,则让学生独立完成基础练习,小组合作互评改练习,互相找出错误的原因和改正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评判能力,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和发展性的题目,则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练习,使学生发挥所长,互相解释,互相学习解决问题,共同进步。如果是复习课,则可以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小结已学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哪些内容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再让学生根据这些设计一些相应的练习,然后各小组进行评比,看哪组设计的题目有针对性,能抓住教学重点。再择优进行练习。

总之,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都不是固定不变,要符合课程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灵活恰当地采用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发挥其优势,从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性和谐发展为目标。

2006年6月10日

相关范文推荐
  • 10-15 浅读教师个人成长总结(实用9篇)
    知识点总结是检验我们学习成果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方式。当你不知道如何下笔写学习总结的时候,不妨阅读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够给你一些灵感。浅读教师个人成长总结篇一1.本
  • 10-15 最新妇女节感恩母亲的话一段话 妇女节感恩妈妈(优秀15篇)
    征文是一种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方法,通过文字组织和阐述观点。征文需要我们注重逻辑的推理和论证的有效性,同时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和形象性。针对征文题目,小编为大
  • 10-15 2023年小学生代表开学典礼发言稿 开学典礼学生代表演讲稿(优秀8篇)
    编辑是对一篇文章进行审校和修改的重要工作,它可以提高文稿的质量。了解不同文体和风格是成为一名优秀编辑的重要前提。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精心编辑的范文,希望能够帮助
  • 10-15 教师法读后感悟一千字(大全11篇)
    团队一心,必将无敌!如何设计一个有力的团队标语是团队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一个好的团队标语应该简短有力,富有创意,能够准确表达团队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同时能够激励和
  • 10-15 小班彩色树教案反思(实用11篇)
    初二教案的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优秀的高一教案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指导和启示。小班彩
  • 10-15 厨房上班自我鉴定 历史学专业大学生找工作的自我评价及鉴定(实用17篇)
    经典是指在某一领域中被公认为具有深远影响和价值的作品或思想。写经典作品需要注重创新和独特性,不拘泥于传统的格局和形式,敢于突破和变革。我们为大家提供一些经典作品
  • 10-15 2023年英语教学原则(汇总8篇)
    在现代社会,文明礼仪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准则,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文明礼仪的培养需要时刻保持警觉,通过自我反省和不断修正,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下是
  • 10-15 2023年街舞申请书(优质8篇)
    奖学金申请书应该着重强调申请人对该奖学金的需求和如何利用它来实现未来的目标。最后,祝愿大家在撰写学生会申请书时能够充分展示出自己的实力和热情,获得理想的学生会职
  • 10-15 最新长方体的表面积五年级数学教案(通用8篇)
    优秀的教案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还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以下是小编为您精选的小班教案范文,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长方体的表面积五年级数学
  • 10-15 农村的结婚婚礼主持词 农村结婚婚礼主持词(精选8篇)
    梦想是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激发我们内心深处的激情和活力。还要善于总结和反思,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行动策略,逐步接近梦想的实现。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实现梦想的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