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陶艺社心得体会(大全9篇)

陶艺社心得体会(大全9篇)

时间:2023-09-18 13:52:46 作者:梦幻泡 陶艺社心得体会(大全9篇)

当我们经历一段特殊的时刻,或者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时,我们会通过反思和总结来获取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陶艺社心得体会篇一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我们要去劳技中心学做陶艺。

十几分钟过去了,我们的大巴车驶到了牢记中心的门口。我们下了车,径直奔向了陶艺室。

在劳技中心的所有教室中,数陶艺室纪律最严,技术难度最高,一个小小的瑕疵就有可能导致整个瓷器毁于一旦,上次做铃铛时,我没有成功,做砸了。对于这次的活动,我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似的忐忑不安。

上课了,老师教我们怎样捏塑,怎样改变盆口的形状,怎样做装饰后,就让我们亲自动手制作了。我们按老师的要求先取出一团与拳头差不多大小的陶泥,捏成碗的形状,把碗壁捏成与小拇指那么厚,把碗口压平,等待老师检查。终于捏好了,我抬起头,只见许多同学埋头苦做,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有的趴在桌上沉思,偶尔修改一下;有的不停地修饰着,似乎一点也没有放下的意思;还有的正在检查,脸上的表情十分紧张,仿佛这一次检查能改变他的一生。轮到我了,我的心“扑扑”一阵猛跳,老师拿起我的作品,修改了几下,就走了。我长吁一口气——过关了。

接着是改变“碗口”的形状,我冥思苦想,突然灵光一闪,迅速把杯口弯成了小鸟的形状。看看别人,有的是乌龟,有的像海螺,还有的就是一个大大的海星。大家略一思考,就设计除了许许多多稀奇古怪的图形。

最后就是必要的装饰了。我岸上盆脚,扎个小洞,粘上小鸟的眼睛、嘴巴和尾巴,就大功告成了。

我做得花盆很有创意,不但被评为优星,还被拿去烧制,变成一了个名副其实的陶艺花盆。

陶艺社心得体会篇二

昨天,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去做陶艺。

我们一走进陶艺馆就看见了许多做好的陶艺,摆列在馆内的架子上。我们几个东看看西瞧瞧,正在选自己想做的陶器。

一会我们就选好了自己要做的陶器。老师给我们一些工具和陶泥,自己找好位子在桌子旁坐好,接着我们就开工了。把陶泥放在桌子上加少量的水,用手不停的把它揉软,接着要按模型的样子一步一步的做。我做的是一只笔筒,首先要把笔筒的底盘做出,再做笔筒的高度,这可是有难度的,我做了很久才成功。我要把泥压成薄片用工具切成长方形的块。像工人叔叔造房子的砖头,一块一块往上加,而且要做出圆的造型。最后我在外面加了自己的装饰,有我喜欢的爱心和自己的名字,一个爱心笔筒就做好了。

老师帮我们把做好的陶器用纸包起来,放进炉子烤,不一会这些陶器就被烤干。我们要为自己的陶艺上色了,有红色的花,绿色的草……色彩鲜艳的陶艺展现在我们面前。

最后我们相互看了看对方,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因为我们都成了五彩的泥娃娃。

真是一次快乐的体验呀!

陶艺社心得体会篇三

妈妈做事总是这么出乎意料,下午要进行陶艺大赛了,吃完午饭才告诉我。

匆匆赶到比赛场地,已经有很多小朋友和妈妈在现场了。由于知道的太晚了,我心中也没有概念,该捏个什么玩意儿。

在手工作坊,我们把参赛前剩余的几分钟都用来看展示的物品了,大多是笔筒的形状,虽然做成各式各样,但是都是那样的圆柱形,大小不一,装饰物不一样罢了。但上色后,确实都是很美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比赛开始了哦,我们每人发了一团陶泥,老师开始讲了,怎么把泥团捏成空心的,怎么来粘小部件……然后,然后就自由发挥了呀。

我看到了老师桌上的圣诞老人,很漂亮,我也想有这样一个圣诞老人。我先学着老师刚演示的模样,分一点陶泥在手上,用喷水壶远远地喷上一些水,用手使劲揉,揉成一个圆球。感觉双手上都被泥糊满了,手心手背上的泥巴干的不均匀,反正跟捏黏土不一样,手上好怪的感觉。妈妈说小时候他们就是这么捏泥巴的,但是我……还是决定先把手洗干净。然后把圆球用擀面杖擀成饼,中间塞上餐巾纸,模仿着模型,沾上点泥浆,圣诞老人的身子就这么出来了。然后照着样子捏胡须,捏眼睛,捏鼻子,捏帽子,捏双手……估计老师都要笑了,每捏一个,我都要去水龙头上把手冲干净。

总算,我的圣诞老人,在妈妈的帮助下成型了。是一个背着个大礼物袋子的圣诞老人。虽然还没有有上色,但我还是看到他在冲我笑呢。是笑我现在的幸福生活吗?妈妈说她小时候,没有橡皮泥,没有黏土,只有泥巴。但是,我们的陶泥作品,据说还有机会被烧制出来,永久保存呢,你说我是不是很幸福呀。

陶艺社心得体会篇四

陶艺教育是课改深化的需要落实《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学校艺术教育的规程》以及上海市教委的《上海市学生艺术教育工作计划》的需求。是落实二期课改的发展需求,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的需求,减轻学生课业过重负担,同时,创作陶艺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双手将自己想象变成具体成果的过程,这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展示,是他们观察力和创造力的展示。尽管他们的作品非常幼稚,但正是这种幼稚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树立了创新观念,学会了创新方法,这将使每一位学生终生受益,为他们今后在各行各业成就自己的事业奠定重要的基础。

1、通过陶艺课的教学,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取陶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

2、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3、在学习陶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理想。

在艺校课的学习中,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对陶艺的独特认识进行创作,并结合各类比赛进行创造作品参加比赛。一方面,让学生能有个性化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作作品的同时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另一方面,通过比赛让学生能有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找到自我价值;在参赛的同时也为学校争创声誉。

第三周、盘条笔筒

第四周、圆球游戏创意

第五周、泥板制作1

第七周、泥板创意制作2

第八周、泥板创意制作3

第九周、精雕细刻的雕刻1

第十周、精雕细刻的雕刻2

第十一周、精雕细刻的雕刻3

第十二周、精雕细刻的雕刻4

第十三周、旨趣各异的压印1

第十四周、旨趣各异的压印2

第十五周、旨趣各异的压印3

第十六周、旨趣各异的压印4

第十七周、泥韵盎然的印pei1

第十八周、泥韵盎然的印pei2

第十九周、泥韵盎然的印pei3

第二十周、泥韵盎然的印pei4

陶艺社心得体会篇五

春天来了,我们全校随着春的脚步,来到了富平的'陶艺村。

踏入陶艺村的门口,放眼望去,桃树一片,到处都是花的海洋。

导游是个胖姐姐,她带领我们踏着春天的脚印,参观陶艺村的美景。

几分颠簸之后,我们首先来到了习仲、勋陵园。刚出安检区,就听见不远处林间广播中传来的阵阵民乐歌曲,我们循着声音整齐前进。不久,习仲、勋爷爷的雕像便映入我们的眼帘。他安详地坐在一个雕刻精美的凳子上,雕像刻的十分仔细,习仲、勋爷爷脸上神情十分亲切和蔼,周围摆放着大大小小的敬献的花圈,我们绕到雕像的后面,刻着几个醒目大字,令人鼓舞:战斗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天天快乐。

览过习仲、勋陵园后,我们又来到陶艺村的博物馆这里的陶艺形状各异,类别不一。有栩栩如生的人物,还有憨态可掬的动物……在这些陶艺品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陶瓷人了!这些人物被雕得活灵活现、神采奕奕。有的是淳朴的农民,正在演奏着民乐;有的拉二胡、有的吹笛子、还有的打鼓……看着他们如醉如痴的演奏和专注认真的神态,让我身临其境,好像在听一场千古秦腔;另外还有国外艺术家雕刻的抽象人物,虽然是抽象的人物,但人物的性格特征就会显现出来,我看到一个手叉腰、身材高大、站姿立如松柏的抽象人物,虽然面部特征不明显,但能体现出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物特征。这就是抽象独特的美!特别是吸引我的陶瓷手链,它是由一个个陶瓷碎片粘在一起形成样式独特的作品。它具有月亮般的皎洁和瓷具所具有的风采,融入了一起,不禁使人浮想联翩,太美了,我多想送给我亲爱的妈妈啊!

陶艺社心得体会篇六

今天晚上,我和郑圣榆,李成鸽还有一个不知名的小弟弟一起来到花田儿童美术中心。

爬上楼梯,就看见教我们陶艺的朱老师微笑着朝我们挥手。

朱老师清点完人数便郑重地说:“陶艺课开始!”于是我们就像小蜜蜂一样快乐的“飞”进了教室。首先,朱老师先给我们看了几张图片,图片上是一个瓶子,上面插满了菊花,有的菊花垂到了地上,有的刚刚绽开了笑脸,还有的含苞欲放。看完图片,朱老师先叫我们用没有颜色的陶泥做个瓶子,大家你看看我的,我瞧瞧你的,很快都做好了各自的花瓶。做好花瓶后,朱老师又教我们用彩泥做菊花。她先做了个示范,为了让我们把花瓶打扮得更漂亮,又特意做了两种菊花造型。看完示范,我们大声喊着自己要用的彩泥颜色,朱老师一会儿拿粉色的彩泥,一会儿拿绿色的彩泥,忙极了,终于,我也拿到了自己要的彩泥,是一块黄色的彩泥!我用它做了三朵绽开笑脸的菊花,两朵垂到了地上,一朵亭亭玉立在花瓶中。大家看了都拍手称赞,朱老师走到我身边,给我竖起了大拇指。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随后,朱老师递给我一张纸条,笑眯眯地说:“把它填好,贴到你的作品上,可以让大家都来欣赏。”于是,我认真地填好了纸条:

作品名:菊花瓶

作者:程诗淇

完成时间:20xx年10月25日星期五晚上

看到其他同学投来羡慕的眼光,我开心极了!多么快乐的陶艺课啊!

陶艺社心得体会篇七

六一儿童节到了,妈妈带我去了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那儿正在举办20xx杭州(国际)未来生活节。

走进场馆,一眼望去,好看的东西太多了,让人眼花缭乱。有绝版乐高、vr射击、机器人表演、魔幻星空、未来足球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未来人居节里的陶艺工程。

到了陶艺“小作坊”,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大小不同、花纹复杂、细节入微的陶碗、陶罐和陶杯。它们呈土黄色,刚刚制作好还没烘干,摸上去很是细腻,隐隐还有一股泥土的清香。

我看着这复杂的陶艺工程,心想,这陶艺就不能简单化一点,现代化一点,科技化一点吗?陶艺,我在未来等着你!

陶艺社心得体会篇八

老李刚回到家,就看见儿子坐在火炉旁捣弄那些泥巴,老李的脸就拉了下来。儿子堂堂一个大学毕业生,不去找工作,就一直呆在家里研究那些泥巴——儿子口中的陶土。管他叫什么土,在老李眼中就是一烂泥巴。老李跟儿子谈过这件事情,但儿子说,这是他的梦想,他想把这个手艺传承下去。老李没再说什么,认为儿子只是一时兴起,过不了多久就会去找工作。

但一两个月过去了,儿子依旧没有去找工作。这天,老李回到家,看见儿子坐在火炉旁,终于忍不住发火了,“你怎么还在这儿弄这些泥巴?玩这个有什么用?又赚不了钱,不能当饭吃!”“再等几天。”儿子只说了这一句,就从身边拿起陶土,自顾自捣弄起来。

这几天,老李回到家,都能看到陶土有着不小的变化:先是有了初步的形状,后来就有了些颜色,最终,在老李惊奇的目光下,逐渐变成了一个精美的花瓶。

儿子拿起花瓶,说:“其实我一直都在工作,我的工作就是陶土工艺。可能你们会认为这不是正经的工作,不能赚大钱,这些东西在你们眼里只是烂泥巴,但这对于我来说,承载着我的梦想。而且,家里的花瓶,饭钵,这些都是用陶土做成的。其实,一件事物的好坏,关键在于你看待事物的眼光,眼光不同,价值也就不同。”老李呆呆地站了好一会儿,才默不作声地拿起那个花瓶,向房间里走去。

之后,老李看见儿子在做陶土工艺时,会停下来看看,时不时还会去帮忙呢!

陶艺社心得体会篇九

秋日里的一抹残霞,暖融融的照在我的身上。我望着秋游的照片出了神,不禁回忆起秋游的美好时光。

出了校门左拐,我们上了第三辆车,每人的'脸上挂着微笑,可见大家愉快的心情。起程,大家窃窃私语,车上一片欢乐的海洋。

到达了陶艺村,我们几乎是跑下车的,以最快的速度排好队,蹦蹦跳跳的走入了写着“神笛陶艺村”的灰色大门。进入大门后,我们被一位和蔼可亲的阿姨带入了“历史厅”。在那里,首先为我们介绍了安全出口及注意事项,接着讲解了瓷器的由来以及如何分辨青花瓷。大家聚精会神的听讲,生怕遗落一个知识点。之后,我们一起分享午餐,在室外做游戏,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午间时光。

大约中午12时10分左右,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制作了泥塑,我先准备好要用的泥,三根长条和一个小方块的泥坯备用,一个圆形的做底盘;两个椭圆形的泥坯,一大一小放在两边。接着,我用刻笔在底盘的背面刻了“sf(史分)、四(8)、26”几个字,再把大的椭圆形粘在底盘上。然后用小的椭圆形粘在大椭圆形的上方,用刻笔刻出了眼睛和嘴,将一根长条与正方形放在雪人的头上作为帽子,把另两根长条插在雪人两边。这样雪人做好了,我望着雪人,笑了。

在制作完拉坯之后,我们上了返程的汽车。在路上,我们不舍的望着陶艺村的方向,心里说:陶艺村,再见!

不知不觉,弯弓似的月高挂在蔚蓝的天空里,星星半明半昧的挂在月亮旁,夜幕降临了。正在回忆的我望着美丽的夜空,笑了,期待着下一次旅程。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