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最新梅兰芳学艺课文教案(优秀5篇)

最新梅兰芳学艺课文教案(优秀5篇)

时间:2023-10-04 09:20:39 作者:笔砚 最新梅兰芳学艺课文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梅兰芳学艺课文教案篇一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从小要苦练基本功。只要下功夫,就能取得成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注视紧盯学艺或者灵活飞翔勤学苦练京剧大师

2、填空。

梅兰芳学艺课文教案篇二

《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者/沙彩虹葛玲玲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选读课文。

[设计思路]

凭借教材,透过文字,感悟字里行间的情,明白其中的理,是阅读的基本规律;评词析句,感悟诵读,以文本之情激发学生之情,是阅读教学的必然选择。本节课围绕该校省规划办课题《小学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进行设计,力争体现目标简明、手段简化、设计简单、教学高效的特点。

该校低学段阅读教学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

诵读默写,复习巩固――理解语句,读懂课文――重点句段,诵读习得――综合运用,强化提升。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用“经过……终于……”说话。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要,勤奋学习。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关键词句感受梅兰芳的勤学苦练。

[教学过程]

一、诵读默写,复习巩固――感知“勤奋”

师:上节课我们初学了《梅兰芳学艺》一课,认识了京剧大师梅兰芳,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拜访”大师,了解他是如何学艺的。

1.齐读课题。

2.听写词语(课后第三题)。

学艺动摇或者注视渐渐灵活苦练终于

二、评词析句,诵读感悟――领悟“勤奋”

(链接课文第3自然段)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看听读后能了解些什么。)。

2.理解“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的含义。

3.学生表演眼睛没有神儿的样子。(板书:没有神儿)

4.句式训练。

(1)师傅说梅兰芳不是(),是因为()。

(2)因为梅兰芳的眼睛(),所以师傅说()。

(1)学生当“师傅”,评价“小梅兰芳”。

(2)角色转换,学生变成“小梅兰芳”,去回答“师傅”的问题。

6.教师引导学生背诵第1自然段。

(二)学习第2自然段。

师(过渡):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他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

出示句子: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1.创设隋境,体会训练之苦。

师(出示飞鸽图):这就是空中飞翔的鸽子,请同学们眼睛不要眨,像梅兰芳一样紧盯着它。

师(出示观鱼图):请同学们睁大眼睛,快瞧瞧,多么美丽而可爱的小鱼呀。请你注视着它,千万别眨眼,否则它就从你的视线中游走了。

学生谈感受。(眼睛发涩、难受……)

师:“紧盯、注视”都表示看的意思,为什么不都用“紧盯”?

(在一句话中,同样的意思用两个不同的词语来表达,体现词汇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避免重复乏味之嫌。)

2.师:梅兰芳练眼神,是不是就练了一天、两天?他练的`时间怎样?

(1)齐读句子: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板书:会说话了)

(2)出示表现梅兰芳眼睛有神的几幅剧照。

师:梅兰芳从眼睛没有神儿到眼睛会说话了,他该付出多少辛劳啊!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3.指导感隋朗读第2自然段。

4.填空练习,尝试背诵。

梅兰芳学艺的决心()。他()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水底游动的鱼儿。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

(三)学习第3自然段。

师(过渡):学京剧光靠练眼神是远远不够的,还得练好身段、唱腔、动作等等,这些比练眼神更难、更苦,梅兰芳又是怎么做的呢?(板书:勤学苦练)

师:你知道什么叫“京剧大师”吗?

师:梅兰芳曾到过美国、日本、苏联等国家演出,因为他技艺精湛,所以每次演出都场场爆满。他听说日本地震,就把自己演出挣来的钱捐给灾民。1937年日本人占领了上海,让梅兰芳给他们演戏,梅兰芳却留起了胡须,拒绝演戏。像他这样戏唱得好,品德又高尚的人,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大师。

师:你觉得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容易吗?哪个词告诉我们。(终于)

师:用“经过……终于……”说一句话。

三、回读全文,引导背诵――体味“勤奋”

1.多种形式引导背诵全文。

2.填空(补充习题第四题)。

梅兰芳小时候学艺时,师傅说他的(),后来经过勤学(),他终于成为()的京剧大师。

四、布置作业,拓展运用――升华“勤奋”

1.师:把《梅兰芳学艺》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话。

2.阅读《新补充读本》78页《音乐家聂耳》。

(作者单位:江苏宿迁市沭阳县第二实验小学/沭阳县教育局)

梅兰芳学艺课文教案篇三

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从小要苦练基本功。只要下功夫,就能取得成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注视紧盯学艺或者灵活飞翔勤学苦练京剧大师

2、填空。

梅兰芳学艺课文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2.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要苦练基本功。

3.会用“终于”说一句话。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读背课文,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梅兰芳资料。

2.课前播放梅兰芳京剧片段录象。

3.梅兰芳照片、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一.学生汇报成果。

二.结合汇报导入。

梅兰芳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三段。

1)他天生就是唱戏的料子吗?来读一读第一段。

2)他小时候学艺遇到了什么困难?

3)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4)小朋友们加上动作再读一读,看看谁像那位师傅。

5)学生加动作读。

6)你们知道“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吗?谁来说给老师听听?生说。

7)师傅可是大行家,他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看来梅兰芳得改行了,他后来怎样了呢?我们来看看课文第三段。

8)生读第三段。指生读。

9)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生说。

10)这一段告诉我们,梅兰芳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12)生问。问得好,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段。

2.细读第二段。

1)这段有几句话。谁来读读第一句。

2)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梅兰芳学戏的决心读出来了,真棒!还有谁也想来读读的?我们一起来试试吧!齐读。

3)指导看图:那么梅兰芳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看图,梅兰芳在干什么?怎么看的?生说。

4)书上是怎么说的'?读一读。(根据回答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指名读句子。齐读这句话。

6)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练习,师出示实物。要求:眼睛不能眨,紧跟着老师的手。

7)现在你有什么感觉呢?(学生自由发挥)

8)那么梅兰芳是不是就练了一天、两天呢?(不是的)从哪儿知道的呀?(常常)小朋友只坚持了一会就感到眼睛特别酸、累,想冒眼泪。他天天这样练习是多么辛苦呀!谁来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指导朗读(注意“紧盯”、“注视”“常常”)

9)经过苦练,他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所以人们怎么说?(出示: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谁来读好这句话呢?(指导朗读)小朋友你们会用眼睛说话吗?(不会)老师也不会,但是谁会?(梅兰芳)梅兰芳真了不起!

10)除了要练眼神之外,还要练什么呢?(学生自由发挥)

11)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我们再来读读第三段。用“终于”说一句话。

四.总结课文。

1.梅兰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自由发挥)师小结:只要肯吃苦、肯努力,即使你不是很聪明也能有大的本事。

2.最后让我们带着对他尊敬再来读读课文。(齐读)

五.作业自助餐。

1.给下面的字找几个好朋友。

神()()()艺()()()

决()()()底()()()

2.你一定能填上合适的词。试试看!

a.梅兰芳常常()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水底游动的鱼儿。

b.梅兰芳小时侯学艺时,师傅说他(),后来经过(),他终于成为()。

3.你会用“终于”说一句话吗?

4.学了这篇文章收获一定不小吧,你还能举出哪些名人苦练基本功的例子?

教学随笔:

梅兰芳学艺课文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2.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要苦练基本功。

3.会用“终于”说一句话。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读背课文,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梅兰芳资料。

2.课前播放梅兰芳京剧片段录象。

3.梅兰芳照片、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一.学生汇报成果。

二.结合汇报导入。

梅兰芳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三段。

1)他天生就是唱戏的料子吗?来读一读第一段。

2)他小时候学艺遇到了什么困难?

3)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4)小朋友们加上动作再读一读,看看谁像那位师傅。

5)学生加动作读。

6)你们知道“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吗?谁来说给老师听听?生说。

7)师傅可是大行家,他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看来梅兰芳得改行了,他后来怎样了呢?我们来看看课文第三段。

8)生读第三段。指生读。

9)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生说。

10)这一段告诉我们,梅兰芳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12)生问。问得好,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段。

2.细读第二段。

1)这段有几句话。谁来读读第一句。

2)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梅兰芳学戏的决心读出来了,真棒!还有谁也想来读读的?我们一起来试试吧!齐读。

3)指导看图:那么梅兰芳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看图,梅兰芳在干什么?怎么看的?生说。

4)书上是怎么说的'?读一读。(根据回答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指名读句子。齐读这句话。

6)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练习,师出示实物。要求:眼睛不能眨,紧跟着老师的手。

7)现在你有什么感觉呢?(学生自由发挥)

8)那么梅兰芳是不是就练了一天、两天呢?(不是的)从哪儿知道的呀?(常常)小朋友只坚持了一会就感到眼睛特别酸、累,想冒眼泪。他天天这样练习是多么辛苦呀!谁来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指导朗读(注意“紧盯”、“注视”“常常”)

9)经过苦练,他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所以人们怎么说?(出示: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谁来读好这句话呢?(指导朗读)小朋友你们会用眼睛说话吗?(不会)老师也不会,但是谁会?(梅兰芳)梅兰芳真了不起!

10)除了要练眼神之外,还要练什么呢?(学生自由发挥)

11)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我们再来读读第三段。用“终于”说一句话。

四.总结课文。

1.梅兰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自由发挥)师小结:只要肯吃苦、肯努力,即使你不是很聪明也能有大的本事。

2.最后让我们带着对他尊敬再来读读课文。(齐读)

五.作业自助餐。

1.给下面的字找几个好朋友。

神()()()艺()()()

决()()()底()()()

2.你一定能填上合适的词。试试看!

a.梅兰芳常常()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水底游动的鱼儿。

b.梅兰芳小时侯学艺时,师傅说他(),后来经过(),他终于成为()。

3.你会用“终于”说一句话吗?

4.学了这篇文章收获一定不小吧,你还能举出哪些名人苦练基本功的例子?

教学随笔: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