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郊游韵律活动教案小班 大班韵律活动郊游音乐教案(汇总5篇)

郊游韵律活动教案小班 大班韵律活动郊游音乐教案(汇总5篇)

时间:2023-10-03 17:09:33 作者:QJ墨客 郊游韵律活动教案小班 大班韵律活动郊游音乐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郊游韵律活动教案小班篇一

1.在丛林探秘的情景中体会音乐“生机勃勃、神秘奇妙”的意境,能用随乐合拍的动作感受乐段a与c。

2.在乐段b和乐段d处展开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肢体表达。

3.体验与同伴合作构想与创造的乐趣,激发艺术表达的兴趣。

4.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5.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1.经验准备:看过或听过关于探险的动画片及故事,初步了解探险的过程。

2.物质准备:音乐、图谱(课件)、标题卡片、记号笔、秘境背景屏风。

一、引入情境,初步感受音乐

我带来了几位朋友,猜猜他们正准备去干嘛?要去哪探险呢?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结合图谱,欣赏并合乐感受第一乐段“探险之路”

(一)感受a段音乐

师幼合乐表现a段音乐“走入丛林”。

(二)感受b段音乐

猜猜我们来到了哪里?在小溪里会看到什么?幼儿大胆想象创编动作。

(三)感受c段音乐

1.教师肢体动作演绎c段“拨开草丛”,引发悬念。

2.师幼合乐表现c段音乐。

三、发挥想象并创造表达,欣赏第二乐段“奇妙秘境”

1.感受音乐的奇妙、梦幻:到了哪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2.幼儿分组讨论创编情境合乐表演,教师询问、倾听、指导,并记录每个情境的标题。

3.幼儿尝试表现“奇妙秘境”。

四、在角色游戏中完整表现音乐故事,在反思评价中提升艺术表现

1.借助图谱与幼儿共同回忆梳理音乐情境。

2.完整表现音乐,请一组幼儿表演“秘境”,其余幼儿扮演探险者。

3.交换角色,再次完整游戏表演,组织幼儿进行反思评价。

4.随音乐跟丛林说再见,结東偷快的“探险之旅”。

郊游韵律活动教案小班篇二

1.感受音乐的结构,在“郊游”情境中,一拍一下行进和即兴造型表现音乐的a段,在追逐跑游戏中感受音乐的b段。

2.通过去“植物园”、“动物园”“玩游戏做拼图”的情境,迁移生活经验,创编不同的植物和动物造型。

3.在语令的暗示中,努力自我调控和相互提醒,按游戏规则,同时开始追逐跑。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物质准备:

1.16名幼儿围坐一个圆

2.16把小椅子前面逐一贴上1-16的数字号码

3.音乐《匹诺曹愿做真孩子(节选)》

4.青蛙、蜜蜂、菊花、桂花的拼图(每幅图都裁剪成6张左右的拼图)

经验准备:

已有郊游的生活经验;掌握1-16数字的认读。

1.感受故事情境。

2.随乐做基本动作1-2遍

教师:看到了些什么?是什么顺序?我们一起再做一次。

教师:1-16报数,携带装备,一起去郊游

3.身体不同位置的动作创编

教师:小花除了长在树上,还能长在哪儿?

教师:兔子的动作除了耳朵朝上,还可以怎样变化?

教师:这次我们用你自己新的动作来表现。

4.累加动、植物形象,幼儿尝试挑战四种不同形象创编。

(1)两种不植物动作创编(幼儿创编后,确定是哪两种,教师可以用简笔画的方式画在黑板上)。

数师:花有很多种,春天有什么花,夏天呢?请你用动作表示出来

(2)两种不动物动作创编(幼儿创编后,确定是哪两种,教师可以用简笔画的方式画在黑板上)。

教师:除了小兔子,还有什么是宠物?

教师:除了宠物,还有一类动物是猛兽,你们知道有哪些?请你用动作表示出来

(3)幼儿站立到椅于后面,完整随乐做出四种不同动、植物形象

教师:我是在做什么动作的时候坐下的?

教师:我在拍手的时候说了什么?(来到公园准备游戏,来到公园准备游戏。)

提醒如果不记得看见的.是什么动物或植物,怎么办?(幼儿了解可以通过听教师的提醒,看图片,记忆动作顺序和内容。)

5.累加游戏,加入一名配课老师,示范合乐游戏的规则。

教师:刚刚我俩是在什么时候开始跑的?(x号请起立,x号请起立,x号准备,开始追!)

教师:我俩什么时候看的号码?(x号请起立,x号请起立)

教师:谁追谁跑?怎样追的?

6.反思游戏中的困难。

教师:刚刚在游戏中有困难吗?谁可以帮帮忙呢?(可能遇到的困难:起跑不一致;没有提前看清椅子上的号码等)

7.幼儿尝试自主游戏。

(1)教师发指令,两名幼儿追赶游戏

教师:这次看看是谁来玩游戏?

(2)累加拼图游戏。

教师:这次玩游戏胜利的小朋友,会有惊喜哦!(游戏4次,拼出2种植物,2种动物)

(3)替换新的4种动植物,创意动作,随乐游戏。

教师:哇,刚刚大家又看见了不同的动物和植物,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它们去游戏吧!(替换新的4种动植物随乐游戏1次)

(4)幼儿发指令,两名幼儿追赶游戏(此步骤,视幼儿当时情况来决定是否让幼儿发指令玩游戏)。

教师:谁赢了谁是下一个发指令的人

8.郊游结束,回家

郊游韵律活动教案小班篇三

1、在理解歌词,唱会歌曲的基础上,感受aba段不同的情感,唱出a段欢快的音乐,b段优美的音乐。

2、掌握xxxxx这一走步节奏,并且用肢体动作创造性的展现郊游的游戏化情境。

3、在音乐和游戏的情景中,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感受到郊游时的轻松愉快。

4、通过演唱《郊游》使幼儿喜爱春天,从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歌曲的三、四、五乐句。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歌曲。

录音带,录音机,歌词图谱,节奏型卡:xxxxx。

1、入室律动。组织幼儿做课前手指游戏坐好,

2、复习歌曲《茉莉花》;复习节奏:xxxxx。

2、教师出示歌词图谱以讲故事形式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并引导幼儿按照图谱说唱歌词。

3、放录音带《郊游》,引导幼儿听出有两段“不同的”音乐。

4、教师边指图谱边范唱一遍,让幼儿能更好的理解歌词,熟记歌词。

5、学唱歌曲。

(1)教师以分句教唱法并结合歌词图谱带幼儿唱歌1-2遍。

(2)教师以整体教唱法用不同的动作带幼儿唱歌,让幼儿感知歌曲的节奏和ab两段不同的“情绪”。

(3)教师弹歌曲旋律,幼儿根据图谱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有感情的唱歌曲。

(4)分小组接唱。女孩唱a段,男孩唱b段。

(5)放歌曲录音,教师与幼儿一起按歌词合节奏地进行歌表演。

6、音乐游戏:《去郊游》

教师与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听歌曲音乐进行开火车状等不同动作进行游戏,还引导幼儿去邀请其他老师一起游戏。

1、小结。

2、出室律动,活动结束。

郊游》这首歌曲的前两句与最后两句要求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唱,而中间则适合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来处理。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讲解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并辨别区分不同的声音。

在活动中我一开始对于两种不同的歌唱方式进行讲解,但很快我发现孩子们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接受,于是我立刻想到了一种方法:为了让幼儿理解并准确地把握,我设计这样一幅图:用一组小兔子的耳朵形状表示“轻快、跳跃”,用一组柔和的波浪线表示“优美、抒情”,按节奏的形式出现。根据这幅画,幼儿可以很快地分清出哪几句需要唱得活泼欢快,哪几句需要唱得优美抒情。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起教师单调的讲解记忆要有趣得多,并且印象更深刻。

活动中我借助了比较形象的图,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让幼儿看着图片演唱,根据图孩子们正确的.对两种歌唱的方式进行演唱,从而突破了活动的难点。教师的范唱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最后让幼儿分组接唱,在每一次唱完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评价,让他们明白如何接唱才算唱得好,从而突破活动重点。

在这个音乐活动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我没有在活动前考虑到活动方式的改变,而是在活动中及时调整,对教材的分析应更加透彻;还有就是在活动中的教师的语言应该更加精炼。我还注意到孩子的情绪变化,在活动中我为了让他们更熟练的唱歌,就请他们再唱一遍,而我的语言组织也不够精练,所以孩子们就感觉不是很有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想办法,让自己的每个教学环节都进行得更自然更有趣,让孩子不知不觉轻松的游戏中完成,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郊游韵律活动教案小班篇四

1、听音乐用准确的语言演唱歌曲。

2、听音乐看图谱,尝试用不同颜色、不同动作表示音乐节拍。

3、能够根据图谱选取合适的乐器进行演奏,体验合作的快乐。

重点:能用不同的动作表示音乐节拍

难点:根据图谱选取合适的乐器进行演奏

1、图谱课件、歌曲《郊游》、律动《头发肩膀膝盖脚》音乐。

2、木鱼、摇铃、铃鼓按照幼儿人数各三分之一。

1、律动《头发肩膀膝盖脚》导课。

小朋友们好!今天婷婷老师与你们一起玩一个音乐游戏,看谁能听着音乐正确的做出动作。(放《头发肩膀膝盖脚》音乐,与幼儿一起做动作)

2、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你们认真听,看里面都唱了什么?

提问:刚才在歌曲里你都听到了什么?谁能说一说?

提问后老师总结: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在ppt上,我们一起看一下,这两个字叫“郊游”,小朋友说一遍。(郊游)请问郊游是什么意思?小朋友回答后老师总结:对,就是出去玩。你们看(ppt2)图片上的人都是在郊游。

3、ppt3老师把这首歌曲带过来了,它的名字是——,这次我们跟着音乐小声的唱一下吧。

这里面有几个地方不太好唱,谁能说出来?重点学习附点音符歌词(我们小手拉小手、白云悠悠、阳光柔柔)的唱法。

4、我们看(ppt4),这是一张图谱,在这张图谱上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行和第三行一样)这首歌曲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样,我们可以把他们称为aba型。小朋友想一想,这张图谱与歌曲中的歌词会是怎样对应的呢?大家再来听一遍音乐。

听音乐,可以全部拍手打一遍。全部踏脚一遍。

问:你们在图谱上发现了什么(颜色不一样),我们在打节奏的时候可不可以换用不同的方式打?怎样打(绿色用手、红色用脚),跟着音乐打两遍。

6、ppt6,根据你们刚才打的,老师又增加了难度,你们看一下这张图谱,我们可以用几种方式打节奏?怎样打?(尝试一遍)

发乐器,跟着音乐打节奏(2-3遍)

7、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名字是——,小朋友会打节奏,会唱歌不会?请轻轻的放下乐器,我们一起唱着歌区校园里玩吧。

8、结束课堂。

在这次活动中,由于整个活动设计的结构设计比较完整,思路清晰,通过引入、让幼儿发现歌曲的动作节奏、引导幼儿看图谱表现等等循序渐进地递进,所以活动中相对较为紧凑,幼儿整体地掌握情况比较好。活动是初步地探索、学习有控制地演奏乐曲,所以活动显得比较紧凑。而因为是第一课时,在今天的.活动中只给了幼儿固定的一种打击乐器演奏,不象平时让幼儿更换不同的乐器演奏,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在下次的打击乐活动中应放手让幼儿创造,可以让幼儿多看图谱探索,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幼儿成为自主进行打击乐编奏的主体。

郊游韵律活动教案小班篇五

1.在屎壳郎造房子过程的动作情境中,感知乐曲的曲式结构,能根据乐曲的变化做动作玩游。

2.在游戏中幼儿根据屏幕上滚动的数字结果,对应自己的座位号快速进行比赛,且将大粪球沿着事先贴好的路线手眼协调的推滚至终点。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物品准备:大号瑜伽球两个、大转盘、手腕花红绿八个、自制小粪球多个、长城线和起始线、数字卡片编辑好的音乐。

(大瑜伽球一一粪球)

前期经验铺垫:给幼儿铺垫关于屎壳郎的外形,生活习性等知识,并讲述故事《屎壳郎造房子》。

一、情境导入

大草原深处的路上它还要超过小河,穿过草丛,这样才可以到达造房的.地方。

教师提问:小屎壳郎要具备哪些本领才能造房子呢?

教师提问故事情节:屎壳郎到底是怎么做的呢请你认真看仔细听

二、教师随乐示范基本动作,感知乐曲的曲式结构。只播放前半段基本动作的音乐

1.教师播放第一遍音乐,做(出发走走走走有力气一一走走走走过小河一一走走走走穿草丛)的动作,让幼儿熟悉动作的同时初步感知音乐。

2.数师提问:小朋友们看清楚小屎壳郎做了哪些动作吗?(让幼儿做出教师示范的动作,加深对动作的理解)2海一一每次解决一个问题,如:动作的方向,动作的顺序等。

3.教师小结:小屎壳郎很了不起哦!我们也来学一学好吗?

4.播放音乐t——s众教师带领幼儿有口今的随乐做动作。

5.解决幼儿在动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小屎壳郎们加油哦,这次看看那个小保壳郎做的最棒,再次播放音乐带领幼儿做动作。

6.教师动作退位,让幼儿自己做动作。

三、游戏“屎壳郎球大赛”

小屎壳郎们很快就练好了造房子的本领,那我们就来一场屎壳郎造房子大赛(滚球)好吗?

2.教师出示教具(ppt数字滚动屏、粪球)介绍。游戏是怎么玩的呢?请你们仔细看两位老师老师做。

3.t-一t的高级示范(加入完整音乐及游戏部分的动作)执教教师请出配课教师一同示范游戏玩法。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两个是怎么比赛的,什么时候开始滚粪球的?

4.t--s的再次示范,教师选一位幼儿再次进行游戏示范。

5.s——s的“屎壳郎滚球大赛”根据手腕花的颜色将幼儿分成相等数量的两组进行比赛。游戏进行四到五遍。每次先到终点的那一组为获胜,可以得到一颗小粪球,累计最后比赛完,哪一组得到的小粪球最多为获胜。

四、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哇!小屎壳郎们好历害,不仅学会了小屎壳郎造房子的本领,在比赛中还能为自己的组努力赢得胜利,你们是最棒的。输的那一组我们也不要气,平时多加练习,相信下一次一定会成功。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