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2023年地震中的父与子详细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模板19篇)

2023年地震中的父与子详细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模板19篇)

时间:2023-10-12 19:48:23 作者:LZ文人 2023年地震中的父与子详细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模板19篇)

中班教案能够提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工具。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二年级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好地进行教学规划和准备。

地震中的父与子详细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请你讲一讲生活中父母对你的爱。

2、是啊,父母的爱是平凡、朴实、无私的。母爱如太阳,热烈而温暖,父爱如海洋,深沉而含蓄。或许,我们并不在意他的存在。可是这种平凡的爱在我们生命遇到危险时会创造出惊人的奇迹。今天我们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和作者一起去体验伟大而无私的父爱。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合作:学习并互相检测生字。

3、教师检测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

4、指名读课文,检测学生是否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三、再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

2、汇报交流读书情况,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布置作业,预留问题

1、想一想文章哪些地方描写了这对父子了不起,这些句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为什么文中反复三次出现“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回顾课文内容。

2、1994年1月17日凌晨美国洛山矶西北部发生的这次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25000人无家可归,桥梁坍塌,公路断裂。繁华的城市瞬间变成一片荒原。是父亲的坚定与绝不放弃,在儿子生命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创造出了惊人的奇迹。(板书课题)

二、品读体验

1、读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包含了几层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对父子了不起,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旁边。

3、汇报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理解和感悟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并带着自己的感受练习朗读。

父亲的了不起:

(1)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指导学生读出坚定的语气。)

(2)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位父亲“直直”的双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

(3)“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作者不厌其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罗列起来,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儿子的了不起:

(1)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是你吗?”(儿子凭什么认为来救他们的人是他的爸爸?)

(2)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指导学生读出兴奋的语气。)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三、感悟写法,读写结合

1.引导:这篇课文生动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歌颂伟大的父爱,赞扬深厚的父子之情的。

让学生抓住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具体句子感悟。

2、今天我们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伟大无私的父爱,可是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这种惊心动魄的事。父母的爱啊就是早起为我们热好的牛奶,就是上学路上一声声的叮咛,就是风雨中加在我们身上的棉衣……每一天我们都感受着父母那种无微不至、体贴入微的深深的爱,浓浓的情。请把这些生活中的小事选一件写下来,送给你的父母吧!

四、课外延伸,升华情感

(一)、同学们,在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之后,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团聚了,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课文中的插图,父子俩紧紧地抱在一起,幼小的儿子阿曼达笑得那么开心,这位可敬的父亲却哭了。巨大的喜悦占据了他的心,这个时候,笑和哭都表达着一种同样的感情,都表达着这位父与子之间的浓浓的亲情啊!同学们我想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都会由衷地对这对父与子发出祝福的?此时此刻,你会说些什么呢?想一想,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

1、对这位父亲说:‘你真了不起,我敬佩你!”.

2、对这位父亲说:“你的爱是真心的爱,你的爱给了孩子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是最宝贵的东西。”

3、对阿曼达说:“你拥有这样的父亲真幸福呀!

4、对阿曼达说:“你真了不起,在那种危险的时刻,你能平静地等父亲来救援,并且先让同学们出来,这是一般孩子很难做到的事。

5、想对父子说:是你们让我知道爱的力量有多么神奇。

6、爱和信任是可以创造奇迹的,有了爱没有做不到的事,像那首歌唱道“死神也会忘而却步!”

五、布置作业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详细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1至12自然段,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3、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齐读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质疑: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地震中的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初读课文

(一)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上两个问题,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检查自学情况。

2、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句子1 : “…… 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30万人”“ 不到四分钟”两个数字词感受这是一场大地震;找好关键词感情朗读突出大地震)

句子2:“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a、观看地震后的图片出示生字词: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从画面中可以理解混乱:乱七八糟,这就叫做混乱 废墟:房子倒塌后成了废弃的地方,那就叫------ 瓦砾:废墟里面看到有许多碎的瓦片、砖块,这就是-----)

(这就是大地震留在我们脑海中的几个词语,你看,我们学词语可以查字典,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借助画面,还可以联系我们的所见所闻。读书就是这样,要做个有心人。)

除了了解这些词语,还有其他词语的意思希望大家运用老师介绍的方法自己理解。

3 、在这场大地震中一对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儿子被埋在废墟中,父亲冒着( 危险 ),抱着( 坚定的信念 )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及其同伴 )的故事。

4、谁能完整说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加上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完整地说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及其同伴的故事。

过渡:的确,面对大地震这样的灾难,人类如同蚂蚁般渺小,生命在转瞬间灰飞烟灭,可就在这样的灾难中,这对父与子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请同学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怎么评价这一对父子? (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了不起的父亲,了不起的儿子。板书:了不起 父亲 儿子)

三 、品读父亲的了不起,感受深沉的父爱。

1、静心默读课文1-12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地方能体会出父亲的了不起?可以在书上画一画重点的句子、词语,也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还可以读一读。然后同桌两人交流一下。

交流句子:

a、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1)指名读这段话,并说说你从哪些体会出父亲的了不起的。(心理的变化、对孩子的承诺)

(2)父亲一开始的心情是怎样的?(伤心绝望)指导朗读父亲撕心裂肺的呼喊

(3)父亲一开始是伤心绝望,后来却是那么坚定,下定决心要找到自己的儿子,是什么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是他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4)谁能来读读这段话,读出父亲这种心情的变化?(指导朗读)

(5)这段通过什么描写体现伟大的父爱?(板书:心理描写)

b、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地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1)指名读这段话,并说说怎样体会出父亲的了不起的。

(2)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对比)把谁和谁进行了对比?

(3)师:别的家长是大哭,然后绝望的离开,而父亲却是埋头接着挖。面对同样的情况,这位父亲的表现为什么能与众不同呢?(引读:他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4)自由地读读这段话,读出其他家长的绝望和父亲的坚定。

指生读。

c、“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1)指名读这段话,并说说怎样体会出父亲的了不起的。

a 、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时间的漫长。(指生读)

b 、师:同学们,36小时到底是个怎样的概念呢?12小时是一个——生接:白天。再过12小时是一个——生接:黑夜。在过12小时又是1个——生接:白天。统共是几天几夜呀?生:2天1夜。

c 、大家想:在这2天1夜的时间里,我们平常人会做些什么?(生答)而父亲却在——生答(不停地挖)父亲手无任何工具,出了挖还用过哪些动作?(搬、推、挪、刨等)可是情况紧急,不容过多思考,就一个念头挖下去。单用一个“挖”更能让我们感受到父亲的劳累和决不放弃,感受到父亲执著的信念和深沉的爱。

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生接);消防队长挡住他:(生接);警察走过来,(生接)。而父亲回答他们的只有这样的话:出示“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这是什么描写?(语言描写)发现这三句话有什么特点?(都表达一个意思)

但是父亲的心情一样吗?你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再说。

(1、恳求2、急切3、崩溃)

(生接)父亲多么想得到别人的理解、帮助,多么想尽快地救出儿子啊,可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生接(儿子在等着我!)

(3)大家想,在挖掘的过程中,父亲还会遇到哪些困难?(生答塌方、爆炸)师:所以,父亲的衣服会(生接);到处都是(生接)。

(4)出示句子: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这句是什么描写?(外貌描写)你体会到了什么?(挖掘的艰辛和伤痛,长时间的精神折磨,但他不放弃,我感受到这是一个坚忍不拔、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

是什么支撑着父亲,让父亲变得这么坚定,决不放弃?(生:不论……)师: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生齐读)儿子在等着我。

师:永远要跟儿子在一起的执着让阿曼达的父亲变得多么的了不起啊。(生齐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自己在下面练习读出你的理解来。指生读,齐读。(配乐)

够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四 、总结

1 、通过品读重点词句,让我们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

2 、在写法上,作者通过心理、语言、外貌、动作描写刻画父亲的高大形象,让我们感受到如山的父爱。

3 、小结阅读方法:抓住细节描写的句子品读;联系上下文理解;感情朗读理解感悟。

五 、作业布置

摘抄熟记精彩语句

六、阅读推荐

《背影》《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地震中的父与子详细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难点: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导入课

同学们齐读《父爱》这首诗歌,并谈谈读后的感受。

师:是的,父亲是一棵大树,用枝枝叶叶给予我们世界上最安全、最温暖的庇护。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深沉而宽广的`父爱。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地震中父亲与儿子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在文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三、认读生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交流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并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

2、观看洛杉矶大地震留下的图片,并从中认识课文中必须掌握的生词。

3、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品读课文,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1、快速浏览课文,文中告诉我们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2、学生齐读“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学生静心默读课文的1—12自然段,体会父亲的了不起,并找到相关的语句写上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4、交流:

1抓住父亲面对不同的人的劝告,回答的却是同样一个意思的三句简单的问话,“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体会父亲不同的心情。创设情境,指导朗读,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2抓住“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这句话中的“挖”字体会父亲的了不起。指导朗读。

讨论: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父亲挖了36小时,而要这样罗列时间的进程?

创设不同的情境,指导朗读这句话,在读中感受如山的父爱。

〈3〉抓住“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外貌描写,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5、小练笔:36个小时过去了,可儿子仍生死未卜,父亲会对儿子说些什么了?

五、总结

同学们动情的话语,让我们再次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下节课我们走进阿曼达,看看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又有怎样一位了不起的儿子。

板书:

地震中的父与子详细教案篇四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小学语文人教版教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课文写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奋不顾身夜以继日地挖了38小时,救出了儿子和他的同学的事,课文内容浅显,但内容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全文中没有出现一个爱,可就在这这扣人心弦的故事、朴实无华的文字中,我们能看到父与子之间浓浓的爱,体会到字里行间浸润的父与子之间那难以割断的情怀。本单元训练主题——父母之爱。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读中悟写,读写结合。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混乱 昔日 废墟 瓦砾 疾步 开辟 颤抖 绝望”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2课时

把相关的句子、图片制作成课件。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本单元的的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课题。出示地震图片,学生谈感受。面临大地震这样的灾难,人类如同蚂蚁般渺小,生命在弹指间灰飞烟灭。可就是在这样的一场灾难中,这对父子创造了如此神话般的奇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教师检测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

1、读课文,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对父子了不起,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旁边。

2、汇报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理解和感悟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并带着自己的感受练习朗读。

父亲了不起:

(1)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指导学生读出坚定的语气。)

(2)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位父亲“直直”的双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

(3)“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作者为什么不说挖了很长时间,而是把时间一一罗列出来,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4)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1、自由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做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

2、汇报交流读书体会,随机指导学生朗读。

1、想一想文章哪些地方描写了儿子了不起,这些句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为什么文中反复三次出现“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1、回顾课文内容。上节课我们知道,父亲苦苦挖了36个小时儿子生死未卜,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看看,这位了不起的父亲救了一位什么样的儿子。

2、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儿子了不起的句子,读一读写写自己的体会。

(1)“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或者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2)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在长达38个小时的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和危险,七岁的阿曼达不光安慰同伴坚持生的希望,而且在得到父亲的救援时,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正是来自对父亲承诺的信赖。”)

(3)父亲的承诺是什么?文中出现了几次?为什么多次出现呢?(三次,表现了父亲的责任感和儿子对父亲的承诺深信不疑,再次说明了父子情深。)

1. 课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出父爱的伟大,却让我们体会的很深刻,你又是从哪些地方知道的呢?(从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中体会父子情深、父爱的伟大,这正是作者的表达方法,希望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运用和掌握这种方法。)

2、今天我们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伟大无私的父爱,可是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这种惊心动魄的事。父母的爱啊就是早起为我们热好的牛奶,就是上学路上一声声的叮咛,就是风雨中加在我们身上的棉衣……每一天我们都感受着父母那种无微不至、体贴入微的深深的爱,浓浓的情。请把这些生活中的小事选一件写下来,送给你的父母吧!

同学们,在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之后,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团聚了,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课文中的插图,父子俩紧紧地抱在一起,幼小的儿子阿曼达笑得那么开心,这位可敬的父亲却哭了。巨大的喜悦占据了他的心,这个时候,笑和哭都表达着一种同样的感情,都表达着这位父与子之间的浓浓的亲情啊!同学们我想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都会由衷地对这对父与子发出祝福的?此时此刻,你会说些什么呢?想一想,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

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亲

了不起

儿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详细教案篇五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挖掘、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读懂课文,品味语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5.感受父子的亲情,学会爱别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

1.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揣摩、体会,品味并感悟挖掘一词中蕴含的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2.采用不同形式的读,感悟课文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深刻内涵,从而感受到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1.感受父子的了不起。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材课型

阅读教学

教学准备

《洛杉矶大地震》的片段影视资料;相关的词语、句子、诗歌《父亲》制作成的课件。

谈话式;自主、合作、探究式;情景教学法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美国的洛杉矶是个美丽的城市,有一年,这里发生了大地震,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

2.

师:看了录像后,你想说什么。

师:是啊,地震的确很可怕,屏幕上的这段话告诉了我们大地震给洛杉矶带来了灾害。自己放声读一读。

师:就是在这次地震中,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感人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地震中的父与子》拿起右手和我一起写课题,注意字的笔顺。

1.师:同学们预习时都已经读熟课文了,看看屏幕上的这些词语读准了吗?

请同学们先自己放声读,再指名读,师酌情纠正。

2.请坐端正,轻轻打开课文,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是怎样的一对父子?

生快速读课文后,交流回答问题。

师:板书了不起!

1.师读:

2.学生默读勾画。

3.指名同学说父亲在地震后想到了什么?

4.重点词补读。

师:请同学们抬头看着大屏幕,听我读,我没有读的词句你们一起把它补读出来。

师:我会跟你在一起。

生:无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生:无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生:无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总会这个词表达的意思是永远,从不论可以看出不管发生了什么危险,父亲总会救儿子。)

师:这么看来,这句话实际上就是父亲心中的什么?

再读,能做着手势读这句话吗?

(生做握拳动作读)

(这句话实际上就是父亲心中的信念。)

生齐读这句话。

师:同学们,这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父亲的了不起?

(语言描写)

5.细品深析挖掘一词,感悟父爱的执着和伟大。

师:正是怀着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样的信念,父亲坚定地站起身,向废墟走去。他在废墟上挖掘着。父亲是怎样挖掘的呢?,请你们想像父亲挖掘的这种行为,把它描述出来。

(同桌互相小声说一说,然后指名说)

请一名学生说。

师:这是你体会到的挖掘,请你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

(学生板书:挖掘)

再请一名学生说。

师:这是你体会到的挖掘,请你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

再请一名学生说。

(学生板书:挖掘)

师:这是你体会到的挖掘,请你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

再请一名学生说。

(学生板书:挖掘)

师:父亲在挖掘时还会遇到什么?会怎么办?

(动作描写)

师:就是这样,父亲挖了8个小时,他已是怎么样?

师:但是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齐说)不论

(齐说)不论

师:就这样,父亲挖了36个小时,36个小时是多长时间? (两天两夜)

师:你们还能想像得出,此时他又是怎样?

师:同学们,透过这些数字,我们体会到了父亲面对的困难;透过这些数字,我们体会到父亲的信念始终如一。如果把我们的体会融进这组数字中,仿佛变成了这样。

师:此时,如果这位父亲就站在我们面前,你会对他说什么?

四、抓空白点想象,重视表达运用

四人一小组交流,可以表演他们的表现。

2.师:此时,如果阿曼达就站在我们面前,你想对他说什么?指名说。

3.师:同学们,这14位孩子得救了,阿曼达即将出来,他的父亲伸出了双手迎接他。

学生自由练写,师巡视酌情指导。

(请2名同学读,学生评价)

1.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觉得这对地震中的父与子有什么了不起?

(他们有坚定的信念,相互的信任,顽强的毅力)

(语言、动作、外貌)

师:是啊,作者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表现出了这是一对具有坚定的信念,相互的信任,顽强的毅力的父子,他们凭着永不言败的执着精神,谱写了一个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读故事的结尾。

(生齐读)

师:让我们抓住了不起、无比幸福、紧紧拥抱这些字眼,一起来祝贺这对重逢的父子吧!

(生齐读)

3.齐颂小诗,升华情感。

师:同学们,当我第一次读完这个感人至深的就想到了一首小诗,现在送给大家。

师小结:今天我们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特点,希望你们能够运用学到的方法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

师:此情此景,让我们想起了汶川大地震那一幕幕感人的场景,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最后的短信》,边默读边画出有关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的句子,并用心体会、感受伟大、无私的母爱。

(学生自主学习)

师小结:阅读写人的文章,就是要抓住人物语言、行动、外貌的描写,来理解人物的品质。这是阅读写人的文章的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大家要在阅读实践中多加运用。以后我们读描写人物类的文章,也要这样,抓住人物的动作和外貌等,仔细体味,并展开合理的想像。我们写人,也要学会抓住人物的动作、外貌、动作去描写。

七、联系生活、深化主题

1.师:地震无情,父亲有爱。这种父爱是通过特殊环境和特定事件来体现的。虽然,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像地震这种惊心动魄的事,但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父爱也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父母的爱就是早起为我们热好的牛奶,就是上学路上一声声的叮咛,就是风雨中加在我们身上的棉衣每一天我们都感受着父母那种无微不至、体贴入微的深深的爱,浓浓的情。亲情,是黑夜里明亮的烛光,撕开夜幕,指引前进的航向;亲情,是冬日里和煦的太阳,驱走严寒,给人们带来温暖请课后选一件你在生活中所感悟到的亲情小事写下来,送给你的父母吧。同时也可以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感谢父母。

2.师:其实,从古至今,有无数的文人雅士,热情讴歌书写着父母之爱,课后请同学去读读我国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美国作家艾尔玛·邦贝克所写的《父亲的爱》。看看这两篇文章又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父爱的,到时我们再交流交流。

板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信念

了不起 爱 语言

外貌

挖掘 挖掘 挖掘 动作

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怎样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对这两个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学习这节课时,我紧紧扣住文章的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品味语言(如词语挖掘、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朗读体验,表达运用。通过简单的教学设计和简洁的教学方法,扎扎实实的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并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这节课,我充分重视了读,在不同时机、不同内容上采取了不同形式的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对中心句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朗读,不是让学生反复地、机械地、泛泛地去读,而是采取补读的方式,而且补读的内容都是在理解这句话时应该注意的关键词语。加上随后的问题,不仅使学生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感悟,而且很自然地培养了语感。课文对父亲挖掘的过程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句: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如何读好这句话中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我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仔细品味父亲挖掘过程的基础上设计练读,改变了诸如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读读这句话等生硬、单调、机械的方法指导,而是让学生在凭借联想走进文本所描绘的具体形象世界的同时,加上课件相关词语的提示,很自然地读出了这句话的语气和语势。这样熔导练于一炉,融理解、感悟于一体,既注重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让学生体会到了语言的内涵。

阅读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体现在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技能的发展上。这节课我十分重视阅读教学与表达训练的融合。如:废墟中的阿曼达和其他孩子经历怎样的煎熬,文章并没有写,课中抓住这个空白点,引导学生想象。在交流中,学生逐渐明白,正是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使阿曼达能在废墟中坚持38小时;也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阿曼达不仅救了自己,还救了废墟中的其他孩子。另外,课堂上重视发挥教材中插图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方面所起的作用。看得出,这节课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语言训练点,用教材这个例子来教会学生说话、写话,使学生会表达、会运用。

课堂上,我还非常注意寻找人文精神与语言训练的契合点,用听、说、读、写等综合性的语言练习促进学生的阅读,以迁移训练促人文(如阅读诗歌《父亲》),以领悟人文促写法,以领会写法促积淀(如阅读短文《最后的短信》),以积淀底蕴促情感(如建议课外阅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美国作家艾尔玛·邦贝克所写的《父亲的爱》)等等,通过不同角度和不同形式的语言训练,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健身理解,并在美好情感的体验中得到人文熏陶。

地震中的父与子详细教案篇六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记叙了在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年轻的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而坚持不懈地挖掘了38个多小时后,成功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本文对父爱的歌颂,学生应该很容易理解。但要去体会文中感人的人格力量,却是一个难点。在教学时,我通过情境创设,去极力烘托情感,让孩子们在研讨、合作、反复吟诵中领悟文中的感情,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关注人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瓦砾、”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从读中感悟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二)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一)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本课生字。

(二)教师准备课件。(用ppt制作的有关课文内容的文字片和与地震相关的图片与音乐)。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还记得20xx年5月12日这个令全中国人民都无法忘却的日子吗?是啊,这天无情的大地震袭击了我国的四川汶川等地,造成了近7万同胞死亡,数百万人无家可归的惨痛景象。孩子们,有一年在美国洛杉矶也发生过一场大地震,30万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今天这节课讲述的是发生在那次大地震中的一个感人故事。

揭示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

生齐读课题。

1、师:在这场大地震中,在父与子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在学生读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并用横线划出答案)

2、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学习生字。(出示词语:洛杉矶 、混乱、昔日、废墟、疾步、爆炸、瓦砾、砸着、颤抖。)

师:谁愿意读一读这些词语?其他同学请注意如果他读的正确请跟读,如果不正确请你们为他纠正。

生读词语

同桌互相读词语,小组开火车读。

[课件出示图片]你看到这幅图,能想到我们刚刚学得哪个词语?

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生齐读,师板书)

这节课,我们先走近这位了不起的父亲。默读课文1—12自然段: 这部分课文当中有许多有关这位父亲的描写,看看有什么地方,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这位父亲的了不起。划记下来,然后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交流。

1、刚才读的很投入,咱们来交流交流。你从哪些语句中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

2、汇报交流 (指名学生先读划出的句子,然后谈感受。教学过程的顺序可根据学生的回答酌情而定。)

(1)同样是父母,其他孩子的父母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对比这读一读。(分角色读)谈谈感受。

(2)处境如此危险,随时可能发生余震,倒塌,不少人来劝说父亲,咱们都来看看父亲都听到了哪些劝阻?父亲又是怎么做的呢?分角色读读吧!(课件出示5—9自然段)

生:有消防队长、警察,还有路过的人。

师:说说他们分别是怎么劝的?

生: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生: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生:……

师:面对他们的劝阻,父亲的回应是这样的三句话。(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生回答)

师:父亲说这三句话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吗?你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再说。

师:从父亲这三句简简单单的问话中,我们读出了他的恳求,他的急切,他的崩溃,就让我们把体会送进这段话,咱们一块儿来读一读。老师和大家合作,就请你们读父亲的三句问话。

师生合作读。

师:我想问问阿曼达的父亲,人们这样劝阻,震情这样厉害,你为什么不离开?(指名生回答)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父亲的这三句话。

小结:从众人在劝阻父亲的短短几句问话,我们读懂了父亲的恳求、焦急、崩溃,而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真真切切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3)第12自然段:第一句:“他挖了8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课件出示句子)

师:有哪些同学都画下了这个句子。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阿曼达的父亲一直在干什么?

师: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而要从8小时开始写起?

[课件出示句子: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师:你能把你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

生朗读。

师:我来问问,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这苦苦挖掘?

小结:而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感叹,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4)、第12自然段:第二句:“他满脸灰尘……到处都是血迹。” (出示课文片断)

师:就是因为父亲挖了这么久,现在已是“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你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父亲?你读——

你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父亲?你读——

就让我们记住这位历尽艰辛,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父亲的形象。男同学读(课件出示第12段他挖了8小时……到处都是血迹。)

同学们,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不顾危险,不畏艰辛,不知疲劳地挖掘呀?(父爱)

多么伟大的父爱,多么惊人的力量!就让父亲的高大形象定格在我们的心里吧,(配乐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抽读——齐读)

父母亲的怀抱,永远是我们最温暖的家。我们活在父爱如山的背上,活在母爱如海的怀里,我们幸福的,下节课,再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这位深爱儿子的、了不起的父亲,又有着一位怎样了不起的儿子。

(一)抄写本课生字。

(二)摘抄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父亲 爱 儿子

挖 不论…总…

地震中的父与子详细教案篇七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佳句;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合作探究掌握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体会父爱。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一、 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觉得什么叫亲情,你和你父亲的关系怎么样呢?

2、板书课题

3、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 自学练

1、 学习课文生字

2、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三、大班展练

1、一个小班展练字音;提醒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2、一个小班展练字形,包括重点字,难点字,笔顺等;

3、一个小班展练词语,包括近反义词等;

4、一个小班展练运用,包括造句等。

四、拓展练习

正确书写生字词语;完成语文家作;词语手册。

一个小班展练运用,包括造句等。

五、拓展练习

正确书写生字词语;完成语文家作;词语手册。

一、 复习导入

1、 认读词语。

2、 回顾课文内容。

3、 过度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这对父子在地震中所经历的事情,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二、 自学自练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从哪里看出父与子的了不起。

2、用――画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小组内谈谈各自的体会。

3、课文第二十自然段,父亲颤抖的说“出来吧,阿曼达!为什么颤抖的说,应该高兴才对。

4、文中细致的描写了父亲和儿子的语言、外貌、动作,勾画出来,并谈谈你的感受和体会。

5、 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我们来评一评。

6、句子赏析

8、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请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三、大班展练

1、一个小班展练问题1、2、3

2、一个小班展练问题4、5、6

3、一个小班展练问题7、8

四、巩固练习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地震中的父与子详细教案篇八

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受到“爱别人”以及做人应有责任感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父亲在极其危险的时刻想着遇难的孩子,这种无私的精神。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2.师出示课件。

3.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准字音,读通句子

(2)理解新词

(3)想一想,试一试: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试着用一句长句子讲清楚。

2.检查

3.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品读课文:

1.各自读课文,把你认为父亲了不起的地方,用你们喜欢的学习方式体会体会

2.汇报:

(1)第二自然段的“冲”,体会作者为什么要用“冲”字读一读这句话引读该段

(2)与其他父母比,这位父亲了不起之处?

(3)父亲做出了惊人的举动,交流

(4)投示12节,读,说说这位父亲的哪些举动感动了你们?

(5)引读父子见面时的对话,分角色读

(6)这段对话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句?投示儿子的话,体会齐读12~19自然段

(7)齐读儿子让同学先出去的话

3.总结。

四.启发扩散:学习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11.地震中的父与子

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爱

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地震中的父与子详细教案篇九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2课时

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第一课时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请你讲一讲生活中父母对你的爱。

2、是啊,父母的爱是平凡、朴实、无私的。母爱如太阳,热烈而温暖,父爱如海洋,深沉而含蓄。或许,我们并不在意他的存在。可是这种平凡的爱在我们生命遇到危险时会创造出惊人的奇迹。今天我们学《地震中的父与子》,和作者一起去体验伟大而无私的父爱。

1、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合作:学习并互相检测生字。

3、教师检测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

4、指名读课文,检测学生是否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

2、汇报交流读书情况,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做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

2、汇报交流读书体会,随机指导学生朗读。

1、想一想文章哪些地方描写了这对父子了不起,这些句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为什么文中反复三次出现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1、回顾课文内容。

2、1994年1月17日凌晨美国洛山矶西北部发生的这次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25000人无家可归,桥梁坍塌,公路断裂。繁华的城市瞬间变成一片荒原。是父亲的坚定与绝不放弃,在儿子生命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创造出了惊人的奇迹。(板书课题)

1、读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包含了几层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对父子了不起,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旁边。

3、汇报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理解和感悟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并带着自己的感受练习朗读。

父亲的了不起:

(1)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指导学生读出坚定的语气。)

(2)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位父亲直直的双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

(3)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作者不厌其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罗列起来,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儿子的了不起:

(1)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是你吗?(儿子凭什么认为来救他们的人是他的爸爸?)

(2)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指导学生读出兴奋的语气。)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1、引导:这篇课文生动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歌颂伟大的父爱,赞扬深厚的父子之情的。

让学生抓住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具体句子感悟。

2、今天我们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伟大无私的父爱,可是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这种惊心动魄的事。父母的爱啊就是早起为我们热好的牛奶,就是上学路上一声声的叮咛,就是风雨中加在我们身上的棉衣每一天我们都感受着父母那种无微不至、体贴入微的深深的爱,浓浓的情。请把这些生活中的小事选一件写下来,送给你的父母吧!

(一)、同学们,在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之后,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团聚了,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课文中的插图,父子俩紧紧地抱在一起,幼小的儿子阿曼达笑得那么开心,这位可敬的父亲却哭了。巨大的喜悦占据了他的心,这个时候,笑和哭都表达着一种同样的感情,都表达着这位父与子之间的浓浓的亲情啊!同学们我想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都会由衷地对这对父与子发出祝福的?此时此刻,你会说些什么呢?想一想,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

1、对这位父亲说:你真了不起,我敬佩你!、

2、对这位父亲说:你的爱是真心的爱,你的爱给了孩子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是最宝贵的东西。

3、对阿曼达说:你拥有这样的父亲真幸福呀!

4、对阿曼达说:你真了不起,在那种危险的时刻,你能平静地等父亲来救援,并且先让同学们出来,这是一般孩子很难做到的事。

5、想对父子说:是你们让我知道爱的力量有多么神奇。

6、爱和信任是可以创造奇迹的,有了爱没有做不到的事,像那首歌唱道死神也会忘而却步!

地震中的父与子详细教案篇十

1、学习了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品格,教育学生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救助儿子和儿子等待父亲过程中的心情,感受父子之间的亲情及深深信任。

3、认识“塌、昔、墟、掘、爆、勘”等六个生字,会写“昔、漆、拐、挖、掘、控、辟、拥”等八个生字,掌握“昔日、漆黑、拐弯、挖掘、控制、开辟、拥抱”等词语。

课文的4~自然段父亲挖掘废墟、寻找儿子的经过是课文的重点。

1.体会父亲救助儿子和儿子等待父亲过程中的心情,感受父子之间的亲情及深

深信任。

2.在对比中品味文中语句的用语准确和表达技巧。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地震的资料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了提纲

二、展示交流

(一)揭题,交流资料

1.读完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讨论汇报。

3.说到地震你想到了什么?你有关于地震的哪些资料?(学生交流资料)

4.小结:

地震这一天让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虽然灾难无情,但是人间有爱。在1994年洛杉矶大地震中,也有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感人至深的故事中去。

(二)初读课文,汇报学习了

对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说一说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有自己的话说一说,读课文,汇报生字词及词意。

3.按自然段汇报你学会的、理解的生字词。

4.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师相机指导,正音。

5.理解体会生字词。

6.出示“词语花篮”词,并自己添加其他好词佳句。

(三)浏览课文,理清脉络

2.小结:

分段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但要有根据、有道理

(四)再读课文,初步体会情感

1.把课文中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说说为什么感动?

2.汇报读,师相机指导。

(五)指导书写生字,“漆、挖、掘、控、拥”。

第二课时

一.展示交流,整体把握

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了你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父子?

2.“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这句话包含了哪两层的意思?

二.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一)请大家自由品读课文,从哪里我们感受到了这位父亲的了不起?请你边读边想象画面,在你觉得有触动地方画上标记,也可以用一个字或词,记录下你读时的感受。

(二)引出重点段

1.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父亲的了不起?那个地方最让你感动,甚至有潸然泪下的感觉。(学生答后课件出示第11自然段)

2.指名交流并初步引导读出感受

(三)体会重点段

读这段话的时候,哪一句话首先抓住了你的心?

1.体会“他满脸的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的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1)这句话里又是哪些词语抓住了你的心?引导学生想具体样子。

(学生讲述想象内容,师引导读好此句)

2.体会他挖了“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八小时……他不停地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

(1)你在这些表示时间的词里感受到了什么?(比较课后第三题文句)

(2)你能把这漫长和艰难读出来吗?

(3)从这个“再”字你体会到了什么?在课文里找找看哪些人曾经阻止过他,为什么阻止?(指导读人们劝说的话,读出着急、担心的语气。)

(4)小结:

但为了救出儿子,父亲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却是了不起,让我们来配合读课文5-9自然段,读出这份沉甸甸的父爱。

3.体会重点句:“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1)父亲36小时不眠不休,哪来的力量?

(2)这是他“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平常他什么时候会对儿子说这句话?

(3)小结:

高兴的时候,父亲会对儿子说:____

悲伤的时候,父亲会对儿子说:____

胆怯的时候,父亲会拍拍肩膀,鼓励儿子说:别怕____

他又在心里一遍遍对自己说什么?

(5)小结:是对儿子的承诺,是对儿子深深的爱支撑着父亲。所以尽管挖掘得如此艰难,尽管希望如此渺茫,但他没有放弃。

(6)36小时候,父亲已成为什么样呢?

三.检测反馈

感情朗读课文1~10自然段。

总结:此情此景,谁看了会不为之动容!我们要对这位父亲说:您真了不起!

第三课时

上节课我们被父亲的了不起的行为震撼了,心里满是沉甸甸的父爱。下面我们把目光聚集在儿子阿曼达身上。

一.展示交流(体会儿子的了不起)

1.默读课文第11~23自然段,看看从哪些可以看出儿子的了不起?

2.为什么他不怕?(无论……,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3.想象补白

(2)那是怎样惊心动魄的38小时,怎样饥饿恐惧的38小时。可惜文章没有描述,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阿曼达是怎样激励这13个小伙伴熬过这艰难的38小时的。先小组内说一说,再写下来。可以学习了文章对父亲描写的方法。

(3)生交流练笔内容。

(4)小结:

阿曼达就是这样不断的鼓励自己,也鼓励着同学,他把对父亲的信任化作战胜一切困难和恐惧的勇气,所以我们说:这位儿子真了不起!

二.赞美父子,照应开头

1.让我们齐读20~23自然段,让我们看看爱创造了什么奇迹!

2.地震是残酷的,但是父子间因爱所产生的能量远远超出了这次地震。此时,我们不由地发自内心的赞叹:这对地震中的父与子真了不起!

三.检测反馈

1.这种“了不起”源于父亲对儿子的爱,父亲对儿子的承诺。下面让我们用这句话来回顾一下这个艰难的历程:

当父亲看到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时支撑他的是这句话____

当人们都来阻拦他,劝他放弃时,回响在他耳边依然是这句话____

四.板书设计

19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子

决不放弃爱乐观善良

了不起

教学反思:父亲是这个故事的重要人物,文中对父亲的动作有一些细致的描写。对于这些词句,我采用了联系了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想象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将这些文字读懂、读活、读出情味,这是感受伟大父爱的关键所在。

地震中的父与子详细教案篇十一

1、过程与方法:读中感悟,联系实际。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父亲为救儿子不顾生死的父爱亲情以及孩子在危险情况下先人后己的美好品质。教育学生做个有责任感的人。

通过读文感悟,让学生感受到父子情深,学会爱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

在读中感悟,升华情感。学会爱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

课件、信封。

(一)观看视频,进入情境。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三)品读课文,感悟父子之爱。

(四)走出教材,品味人间真情。

这是发生在20xx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的大地震。地震给我们留下了深痛的记忆。今天我要与同学们走近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大地震,去看看那次地震中那对不平凡的父与子。(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1、自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这次地震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3、主要人物是谁?你更喜欢谁?

4、再读课文,画出你感动的句子,说说你感动的原因。

生:好心人“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

师:听到这话父亲的反应是什么?

生: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还有谁阻挡这位父亲?

生:救火队长。“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师:父亲的反应?

生:“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从父亲的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还有谁?

生: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

师:父亲此时的反应是?

生齐读:“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让我们带着深情再读11自然段。

生齐读。

师:此时的父亲是什么样的?

生:“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师:你读到这里有什么感悟?

6、是什么信念让儿子如此坚强的在废墟中活下来?“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8、带着对这对父子的敬佩之情,拿起书让我们齐读课外。

9、近年来我国发生了两次比较大的地震。在20xx年5月12日发生了7.8级的汶川地震,20xx年的4.14日青海玉树又发生了7.1级大地震。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让人不堪回首,但在地震发生之时也涌现出那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让我们随着这段视频去感受地震之中在每个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不同之爱。

(1)短信妈妈。父爱如山,母爱似海。这位伟大的母亲用自己柔弱的身躯为孩子撑起一片生的希望。让我们共同记住这位伟大的母亲。

(2)教师舍身救生。老师每天陪伴在我们的身边像妈妈,教给我们知识,跟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在这危难时刻他们舍生忘死保护着我们。

(3)国务院总理讲话。在灾难面前我们无所畏惧,党和国家没有放弃我们。这是一个多么有凝聚力的祖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难面前,众志成城。”

(4)地震诗歌赏读。

(5)给地震灾区孩子的信。

10、防震知识。你知道哪些防震知识,说一说。

11、观看课件。

观看视频让学生从身边感受地震的无情,为文中的有情埋下伏笔。放手学生去读,抓住关键字句。在读中感悟,感受父子情深。可以以此句为突破口来展开学习。走出课本,从生活中去感受人与人之间超越亲情、血缘的爱。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爱。爱的升华。由母爱到师爱再到国家对人民群众的永不放弃。层层深入的递进。感受社会主义的和谐。板书设计地震中的父与子挖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地震中的父与子详细教案篇十二

《地震中的父与子》

2、从同学们刚才的谈话中我可以感觉到,你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

一.导入:

二.板书课题

三.说起地震,我们不能不想起.5.12.的下午2:28,那一刻我们或许刚刚睡醒,或许正在上学路上,或许已经踏入教室,但是2008.5.12.的下午,对于四川是不同寻常的,四川汶川发生了7.8级的大地震。短短几分钟时间,灾区人民就笼罩在黑暗和痛苦之中。在这场大灾难面前,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展开了积极的抗震救灾工作。

四.听歌曲生死不离

六.出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课文中这句话出现了几次,把它画下来。

七.指名读给大家听。

八.这句话出现了三次,这说明了什么?

九.我来把前半句读一下,你们说后半句。

出示:(1)阿曼达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很苦恼,父亲说――――

(2)阿曼达在和同学踢足球,腿骨折了,疼得直流眼泪,父亲说――

(3)――――――――――――――――――――――――――――――。

十一.现在阿曼达被压在废墟下,这位父亲想起了平时自己对儿子说的话,他坚定地站起身向废墟走去。那么,他在寻找儿子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哪些句子最使你感动?请你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下你最受感动的句子。

十三:

(2)生两人分角色读

(3)师生分角色朗读。

十五:课文最后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十六:压在废墟下38小时,他们是怎样渡过的?站在废墟外的我们无法看到,让我们闭上眼想一想:14个孩子,只有6、7岁,大家蜷缩在黑暗的墙角,什么也看不见,他们又冷又饿又渴。饿了,没有面包;渴了,没有水;困了,无法睡觉,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着从这片黑暗的废墟里走出去。他们多么盼望有人来救他们呀……黑暗中的阿曼达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想像一下,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地震中的父与子详细教案篇十三

教学过程:

一、 初读初悟,浅层理解“了不起”

1、 对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读课题,“中”字让你知道什么?

2、 灾难还在继续,危险随时降临,这时的父与子之间会发生些什么呢?

二、改变结局,品读父亲解救儿子的过程,深入理解“了不起”。

(一)尝试改变结局。

1、 这是我们同学设想的结局

2、 [多媒体出示改变的结局]

3、 听了这个结局,你有什么感受

4、 如果事情是这样,父亲没有救出孩子,你还认为他了不起吗?(生按自己理解,简单陈述一下理由)

(二)品读探究“救”的过程。

2、 出示段落,指名读,对自己的朗读满意吗?

(1) 镜头读,在联想中解读“了不起”。

读句“他满脸……血迹”,看父亲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挖掘的[录像],默读句子,你联想到什么?谁再读这句。

想再试试吗,和小组同学一起读一读,想一想,再读一读看有什么体会。

2、看指挥齐读。

3、38小时,父亲一直在——挖,因为——(读念头、信念)

(2) 体验读,角色中体会“了不起”

随着老师的叙述,选择你最想扮演的角色,与老师配合读。

(3) 创意读,再创中感悟“了不起”。

父子就要重逢,儿子劫后余生,请在小组里继续读,读时可加入其他角色。

板:不放弃、尽全力  爱

师:父亲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父爱。

三、再改结局,体会细节,深入品读“了不起”。

1、 我们在假设一种结局。出示:

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

刚走开不久,只听得“嘭”一声巨响,爆炸真的发生了,这位父亲真的永远和他的儿子在一起了。其他孩子也失去了生还的希望。

3、 小组讨论,说说理由。

4、 小结:父亲的了不起,还在于它有1%的希望,付出了100%的努力。即使没有希望也要试试的责任和勇气。

5、 继续讨论:对孩子和其他父母的看法(板:信赖、责任)

6、 总结:了不起得父爱,孩子的责任与信赖,创造了奇迹。

四、拓展,深化“了不起  爱”

1、 巨大的灾难中,父爱创造了奇迹。这不禁让我想到类似的事件。(资料)

2、 平凡生活中感动无处不在。(举例)

五、实践作业

1、读诗句。

3、 片断  《平凡中的感动》。

附:板书          

父 ——————————  子

不放弃        爱          信赖

尽全力       了不起        责任

地震中的父与子详细教案篇十四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记叙了在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年轻的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而坚持不懈地挖掘了38个多小时后,成功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本文对父爱的歌颂,学生应该很容易理解。但要去体会文中感人的人格力量,却是一个难点。在教学时,我通过情境创设,去极力烘托情感,让孩子们在研讨、合作、反复吟诵中领悟文中的感情,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关注人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瓦砾、”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从读中感悟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二)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一)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本课生字。

(二)教师准备课件。(用ppt制作的有关课文内容的文字片和与地震相关的图片与音乐)。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还记得20xx年5月12日这个令全中国人民都无法忘却的日子吗?是啊,这天无情的大地震袭击了我国的四川汶川等地,造成了近7万同胞死亡,数百万人无家可归的惨痛景象。孩子们,有一年在美国洛杉矶也发生过一场大地震,30万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今天这节课讲述的是发生在那次大地震中的一个感人故事。

揭示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

生齐读课题。

1、师:在这场大地震中,在父与子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在学生读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并用横线划出答案)

2、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学习生字。(出示词语: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疾步、爆炸、瓦砾、砸着、颤抖。)

师:谁愿意读一读这些词语?其他同学请注意如果他读的正确请跟读,如果不正确请你们为他纠正。

生读词语

同桌互相读词语,小组开火车读。

[课件出示图片]你看到这幅图,能想到我们刚刚学得哪个词语?

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生齐读,师板书)

这节课,我们先走近这位了不起的父亲。默读课文1—12自然段:这部分课文当中有许多有关这位父亲的描写,看看有什么地方,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这位父亲的了不起。划记下来,然后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交流。

1、刚才读的很投入,咱们来交流交流。你从哪些语句中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

2、汇报交流(指名学生先读划出的句子,然后谈感受。教学过程的顺序可根据学生的回答酌情而定。)

(1)同样是父母,其他孩子的父母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对比这读一读。(分角色读)谈谈感受。

(2)处境如此危险,随时可能发生余震,倒塌,不少人来劝说父亲,咱们都来看看父亲都听到了哪些劝阻?父亲又是怎么做的呢?分角色读读吧!(课件出示5—9自然段)

生:有消防队长、警察,还有路过的人。

师:说说他们分别是怎么劝的?

生: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生: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生:……

师:面对他们的劝阻,父亲的回应是这样的`三句话。(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生回答)

师:父亲说这三句话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吗?你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再说。

师:从父亲这三句简简单单的问话中,我们读出了他的恳求,他的急切,他的崩溃,就让我们把体会送进这段话,咱们一块儿来读一读。老师和大家合作,就请你们读父亲的三句问话。

师生合作读。

师:我想问问阿曼达的父亲,人们这样劝阻,震情这样厉害,你为什么不离开?(指名生回答)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父亲的这三句话。

小结:从众人在劝阻父亲的短短几句问话,我们读懂了父亲的恳求、焦急、崩溃,而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真真切切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3)第12自然段:第一句:“他挖了8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课件出示句子)

师:有哪些同学都画下了这个句子。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阿曼达的父亲一直在干什么?

师: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而要从8小时开始写起?

[课件出示句子: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师:你能把你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

生朗读。

师:我来问问,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这苦苦挖掘?

小结:而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感叹,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4)、第12自然段:第二句:“他满脸灰尘……到处都是血迹。”(出示课文片断)

师:就是因为父亲挖了这么久,现在已是“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你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父亲?你读——

你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父亲?你读——

就让我们记住这位历尽艰辛,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父亲的形象。男同学读(课件出示第12段他挖了8小时……到处都是血迹。)

同学们,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不顾危险,不畏艰辛,不知疲劳地挖掘呀?(父爱)

多么伟大的父爱,多么惊人的力量!就让父亲的高大形象定格在我们的心里吧,(配乐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抽读——齐读)

父母亲的怀抱,永远是我们最温暖的家。我们活在父爱如山的背上,活在母爱如海的怀里,我们幸福的,下节课,再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这位深爱儿子的、了不起的父亲,又有着一位怎样了不起的儿子。

(一)抄写本课生字。

(二)摘抄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父亲爱儿子

挖不论…总…

地震中的父与子详细教案篇十五

1.充分体会和感受亲情的可贵,受到熏陶和感染。

2.领悟课文中一些重点语句语言运用的特色。

【课前准备】

学完《秋天的怀念》(人教版六年制第九册)一文后,让学生搜集并阅读同类的颂扬亲情的故事。如果学生搜集有困难,教师可把诸如《背影》《血泪亲情泣天地》《无私母爱创造生命奇迹》《7岁女孩拯救母亲的感人故事》等文章提供给学生。

【教学流程】

一、承上启下,直奔“亲情”。

同学们,我们刚学了课文《秋天的怀念》,感受到母爱的无私,亲情的可贵,对下面的一段文字,大家一定有了深切的体会。出示一段赞颂亲情的抒情性文字,可以是收集到的别人的文字,也可以教师自己撰写的:

让学生齐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读了以后,相信大家对这段文字,对亲情的可贵一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按主题组织编排课文是新教材的重要特点。出示类似的文字,既揭示了本组课文的共同主题,又营造了浓郁的情感氛围,有助于学生迅速入情、动情。)

二、阅读课文,感受“亲情”。

(一)读题提问。读了题目,你想从课文中知道什么?

(这是对学生“阅读期待”的利用,凸现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地位。)

(二)读文答问。

1.初读一遍课文,用几句话说说课文写一件什么事,说的话要求尽可能回答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

2.再读一遍课文,说说课文所写的是怎样的一对父子。答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学生发言后,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板书:了不起)

(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可以强化对词语的积累。同时,又寻找到阅读本文的突破口。)

3.深读课文,说说从哪里看出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

(1)关于父亲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关键词语是品味的重点:

答案可以有差异,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用抒情性的语言进行小结。

“他不停地挖着,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

(“读懂”既包括读懂这句话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也包括读懂作者用来表达情感的语言形式,了解课文的语言特色。这个环节意在让学生领悟“父亲”的了不起,受到崇高亲情的感染和熏陶,同时让学生消化、吸纳课文的语言,掌握课文的语言形式。)

(2)关于儿子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关键词语是品味的重点: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亲情,产生信赖;亲情使父子心连心;亲情使儿子坚信,父亲总会跟他在一起,无论是在宁静温馨的家,还是在张牙舞爪的死神面前!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亲情使人勇敢、无畏,亲情使人无私、高尚。

4.再次齐读导入时出示的那一段文字。

5.分角色朗读课文,从“他挖了8小时”至结尾。

三、迁移导行,抒写“亲情”。

教师小结。让学生课后写亲人关爱自己的一件或者几件事,歌颂亲情;也可以为自己的亲人做一件事,并把这件事写下来。最后让学生把自己对亲情的感悟带到生活中去,为亲人做一件事,以情导行,把学文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五,地震中的父与子,希望对你有帮助!

地震中的父与子详细教案篇十六

教学目标:

1、能读通课文,理解“爆炸”、“废墟”、“破烂不堪”等词语意思。

2、能有感情在朗读课文,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父亲从儿子身上汲取的力量。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段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父亲从儿子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问:在平时生活中,你认为谁最关心你?

父母的爱是平凡、朴实、无私的,母爱如太阳温暖而热烈,父爱如海洋深沉而含蓄。或许我们平时不太在意它,可这种平凡的爱在危急时刻会创造出惊人的奇迹。

今天我们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走进课文体验维达尔无私的父爱。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感知大意。

1、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地震的可怕和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2、课件出示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读课文。

3、读后回答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并把话说完整)

(2)出示词语(让学生读词语,指导书写:爆  砸)

4、这是一对_____的父与子。

二、朗读感悟

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本节课我们先学习父亲的了不起表现在哪里。(引导学生体会感悟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次序根据学生找的情况进行)

句子1: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父亲在实现,儿子在坚守。)

句子2:你是不是来帮助我的?

(别人来劝他,他还是坚持。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句子3: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这就是文字处理的魅力,这就是文字的艺术,短文的一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漫长,地震中,一位父亲手无寸铁在废墟中连续挖了38小时的坚毅。)

与句子:“他一直挖了36小时,没人来阻挡他。”对比,体会评议文字的魅力)

三、引发思考,感情升华。

2、出示图片,让学生感悟更多的了不起的父母,同时教育学生学会感恩与回报。

四、留作业

(1)积累课文中所学的新字词。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想象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2 、3小题选做其中一题)

第二课时

一、体会儿子的了不起。

二、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以及章法结构。

三、完成课后小练笔,给课文补白。

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       父   各守诺言  决不放弃  坚忍不拔

起       子  同死神搏斗  鼓励同学  先人后己

地震中的父与子详细教案篇十七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佳句;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合作探究掌握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体会父爱。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觉得什么叫亲情,你和你父亲的关系怎么样呢?

2、板书课题

3、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自学练

1、学习了课文生字

2、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三、大班展练

1、一个小班展练字音;提醒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2、一个小班展练字形,包括重点字,难点字,笔顺等;

3、一个小班展练词语,包括近反义词等;

4、一个小班展练运用,包括造句等。

四、拓展练习了

正确书写生字词语;完成语文家作;词语手册。

一个小班展练运用,包括造句等。

五、拓展练习了

正确书写生字词语;完成语文家作;词语手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了导入

1、认读词语。

2、回顾课文内容。

3、过度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这对父子在地震中所经历的事情,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二、自学自练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从哪里看出父与子的了不起。

2、用――画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小组内谈谈各自的体会。

3、课文第二十自然段,父亲颤抖的说“出来吧,阿曼达!为什么颤抖的说,应该高兴才对。

4、文中细致的描写了父亲和儿子的语言、外貌、动作,勾画出来,并谈谈你的感受和体会。

5、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我们来评一评。

6、句子赏析

8、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请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三、大班展练

1、一个小班展练问题1、2、3

2、一个小班展练问题4、5、6

3、一个小班展练问题7、8

四、巩固练习了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地震中的父与子详细教案篇十八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挖掘、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读懂课文,品味语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5.感受父子的亲情,学会爱别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揣摩、体会,品味并感悟挖掘一词中蕴含的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2.采用不同形式的读,感悟课文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深刻内涵,从而感受到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难点

1.感受父子的了不起。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材课型

阅读教学

教学准备

《洛杉矶大地震》的片段影视资料;相关的词语、句子、诗歌《父亲》制作成的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式;自主、合作、探究式;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美国的洛杉矶是个美丽的城市,有一年,这里发生了大地震,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

2.

师:看了录像后,你想说什么。

师:是啊,地震的确很可怕,屏幕上的这段话告诉了我们大地震给洛杉矶带来了灾害。自己放声读一读。

师:就是在这次地震中,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感人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地震中的父与子》拿起右手和我一起写课题,注意字的笔顺。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预习时都已经读熟课文了,看看屏幕上的这些词语读准了吗?

请同学们先自己放声读,再指名读,师酌情纠正。

2.请坐端正,轻轻打开课文,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是怎样的一对父子?

生快速读课文后,交流回答问题。

师:板书了不起!

三、赏析词句,品评父子

1.师读:

2.学生默读勾画。

3.指名同学说父亲在地震后想到了什么?

4.重点词补读。

师:请同学们抬头看着大屏幕,听我读,我没有读的词句你们一起把它补读出来。

师:我会跟你在一起。

生:无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生:无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生:无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总会这个词表达的意思是永远,从不论可以看出不管发生了什么危险,父亲总会救儿子。)

师:这么看来,这句话实际上就是父亲心中的什么?

再读,能做着手势读这句话吗?

(生做握拳动作读)

(这句话实际上就是父亲心中的信念。)

生齐读这句话。

师:同学们,这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父亲的了不起?

(语言描写)

5.细品深析挖掘一词,感悟父爱的执着和伟大。

师:正是怀着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样的信念,父亲坚定地站起身,向废墟走去。他在废墟上挖掘着。父亲是怎样挖掘的呢?,请你们想像父亲挖掘的这种行为,把它描述出来。

(同桌互相小声说一说,然后指名说)

请一名学生说。

师:这是你体会到的挖掘,请你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

(学生板书:挖掘)

再请一名学生说。

师:这是你体会到的挖掘,请你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

再请一名学生说。

(学生板书:挖掘)

师:这是你体会到的挖掘,请你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

再请一名学生说。

(学生板书:挖掘)

师:父亲在挖掘时还会遇到什么?会怎么办?

(动作描写)

师:就是这样,父亲挖了8个小时,他已是怎么样?

师:但是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齐说)不论

(齐说)不论

师:就这样,父亲挖了36个小时,36个小时是多长时间?(两天两夜)

师:你们还能想像得出,此时他又是怎样?

师:同学们,透过这些数字,我们体会到了父亲面对的困难;透过这些数字,我们体会到父亲的信念始终如一。如果把我们的体会融进这组数字中,仿佛变成了这样。

师:此时,如果这位父亲就站在我们面前,你会对他说什么?

四、抓空白点想象,重视表达运用

四人一小组交流,可以表演他们的表现。

2.师:此时,如果阿曼达就站在我们面前,你想对他说什么?指名说。

3.师:同学们,这14位孩子得救了,阿曼达即将出来,他的父亲伸出了双手迎接他。

学生自由练写,师巡视酌情指导。

(请2名同学读,学生评价)

五、体会情感,揣摩写法

1.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觉得这对地震中的父与子有什么了不起?

(他们有坚定的信念,相互的信任,顽强的毅力)

(语言、动作、外貌)

师:是啊,作者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表现出了这是一对具有坚定的信念,相互的信任,顽强的毅力的父子,他们凭着永不言败的执着精神,谱写了一个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读故事的结尾。

(生齐读)

师:让我们抓住了不起、无比幸福、紧紧拥抱这些字眼,一起来祝贺这对重逢的父子吧!

(生齐读)

3.齐颂小诗,升华情感。

师:同学们,当我第一次读完这个感人至深的就想到了一首小诗,现在送给大家。

师小结:今天我们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特点,希望你们能够运用学到的方法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

六、拓展阅读,领会写法

师:此情此景,让我们想起了汶川大地震那一幕幕感人的场景,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最后的短信》,边默读边画出有关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的句子,并用心体会、感受伟大、无私的母爱。

(学生自主学习)

师小结:阅读写人的文章,就是要抓住人物语言、行动、外貌的描写,来理解人物的品质。这是阅读写人的文章的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大家要在阅读实践中多加运用。以后我们读描写人物类的文章,也要这样,抓住人物的动作和外貌等,仔细体味,并展开合理的想像。我们写人,也要学会抓住人物的动作、外貌、动作去描写。

七、联系生活、深化主题

1.师:地震无情,父亲有爱。这种父爱是通过特殊环境和特定事件来体现的。虽然,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像地震这种惊心动魄的事,但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父爱也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父母的爱就是早起为我们热好的牛奶,就是上学路上一声声的叮咛,就是风雨中加在我们身上的棉衣每一天我们都感受着父母那种无微不至、体贴入微的深深的爱,浓浓的情。亲情,是黑夜里明亮的烛光,撕开夜幕,指引前进的航向;亲情,是冬日里和煦的太阳,驱走严寒,给人们带来温暖请课后选一件你在生活中所感悟到的亲情小事写下来,送给你的父母吧。同时也可以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感谢父母。

2.师:其实,从古至今,有无数的文人雅士,热情讴歌书写着父母之爱,课后请同学去读读我国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美国作家艾尔玛・邦贝克所写的《父亲的爱》。看看这两篇文章又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父爱的,到时我们再交流交流。

地震中的父与子详细教案篇十九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3、从文中的具体描叙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学线索:“无论发生什么,我总和你在一起”贯穿全课的教学。

教学重点:从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中感悟人物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听写引入

1、生字新词

混乱 昔日 废墟 绝望 破烂不堪 挖掘 获救

2、用上这些词语,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品读课文

(一)初悟“无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1、展现当时情景:

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30万人受到伤害。那是怎样的灾难哪?(背景音乐渲染当时的场景)那个昔日充满孩子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就这样变成了废墟。 “父亲眼前一片漆黑,(屏幕背景变黑的)大喊:“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一阵,想起了自己常跟儿子说的一句话:

课件出示:(无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板书:语言)

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学生说理解)

2、创设情景体会

师: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景,爸爸是这样和孩子在一起的:

阿曼达在和同学踢足球,腿骨折了,疼得直流眼泪,爸爸的做法是——

(预设:父亲带着阿曼达去医院,帮助他恢复健康!)

阿曼达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退步很快,爸爸的做法是------

(预设:鼓励孩子,天天陪伴孩子学习,帮助他尽快提高)

阿曼达在摔交比赛中取得了胜利,爸爸的做法是-----

(预设:带着孩子开车兜风,请孩子吃饭•••••)

现在不测风云降临于阿曼达,他被压在废墟下,生死未卜——

(预设:父亲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找到他。)

(引读不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那份责任和爱心始终在父亲的心头。

(二)深悟“无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1、自主学习4——11自然段,从父亲的动作、语言的描写中体会父亲在拯救儿子的过程中的信念。(板书:动作 语言)

2、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引导。

当其他孩子的父母哭喊着绝望离开时,阿曼达的父亲

当消防队员告诉他随时发生爆炸,必须赶紧离开时,阿曼达的父亲

当警察劝他赶紧回家时,阿曼达的父亲

人们以为他是精神失常,摇头叹息着走开时,阿曼达的父亲

过渡:在常人看来的确是精神失常了。

3、想象营救过程中父亲的表现

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来阻拦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师:这段话很简约地描写营救过程中爸爸的神态、样子,给了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这两天两夜父亲到底是怎样做的呀!我们静静的思考,选择其中一个内容说话。(出示)

8个小时过去了,

12个小时过去了,

24个小时过去了,

36个小时过去了,

(学生交流想象的内容)

4、朗读体会儿子的坚定信念

师:在历经了饥饿、疲倦、危险,在历经了38小时不懈努力后,奇迹终于出现了,课文接下来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老师把这对父与子的对话打到了大屏幕上,)请同桌之间合作练习读这部分内容。

再请两名学生读-----评读和教师导读---再次指名读---男女生合作读

四、总结学习 《地震中的父与子》公开课教案设计精品

1、情感升华---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让我们再次回味这个感人的故事

【出示: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当地震瞬间来临,让整个城市变成一片废墟的时候,一位父亲便开始了艰难救助儿子的历程,因为他要信守自己的诺言,那就是――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2、作业布置。

让我们再回读感人至深的一幕,把在我们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打动你的(指板书:神态、动作、语言)父亲和儿子的某句话、某个眼神、某个动作抄写下来。

相关范文推荐
  • 10-12 关心老人倡议书(汇总8篇)
    爱生活,爱安全。编写安全标语时要注意简洁明了,避免过于复杂的句子。下面列举了一些实用的安全标语,愿您牢记并付诸实践。关心老人倡议书篇一广大老师和同学们:近年来,
  • 10-12 最新母亲生日快乐温馨祝福语(优秀10篇)
    感恩是一种行为,它不仅仅是口头的谢意,更需要我们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和体现。如何感恩?我们可以珍惜公司和同事给予我们的机会和支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感恩的经典案
  • 10-12 老带新教师师徒结对协议书(精选8篇)
    即兴是一种才能,要求人们在短时间内迅速思考并作出反应。如何应对在即兴表演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以下是一些即兴创作的经典范例,供大家欣赏和借鉴。老带新教师师徒结对
  • 10-12 最新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倡议书(通用9篇)
    民族团结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备条件和基础支撑。如何使民族团结成为我们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以下是一些民族团结知识的介绍和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
  • 10-12 2023年离职申请书(实用12篇)
    撰写一份助学金申请书需要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也需要真实地展示自己对学业的执着和努力。接下来,请大家阅读一些优秀的入党申请书样本,借鉴其中的精华,提
  • 10-12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教案范例(实用8篇)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合理设置教学环节,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这些幼儿园教案,你可以了解到幼儿学习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教
  • 10-12 2023年绿色出行倡议书(精选8篇)
    绿色出行倡议书篇一治理建筑工地现象,努力把建筑工地建设成为建筑行业及至城市文明的窗口,是全部建筑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发出如下倡议:一、从我做起、积极参与
  • 10-12 2023年古诗寻隐者不遇教案(精选7篇)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优秀的四年级教案,可供大家借鉴。古诗寻隐者不遇教案篇一活动目标:
  • 10-12 天气降温了注意保暖问候语(汇总8篇)
    提纲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基于良好的提纲,才能写出有条不紊、层次分明的文章。在写作提纲时,我们要注意逻辑关系的处理,使用合适的连接词或短语来衔接每个部分和段落。总结
  • 10-12 2023年大学毕业的唯美语录励志 唯美大学毕业季语录(实用5篇)
    青春是一个交友和建立人脉的阶段,我们要与优秀的人交往并互相影响。如何充分发挥青春的活力和潜能,追求个人的成长和成功?下面是一些成功人士的青春秘诀,希望能给大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