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优秀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心得范文(17篇)

优秀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心得范文(17篇)

时间:2023-11-02 08:53:34 作者:紫薇儿 优秀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心得范文(17篇)

优秀范文是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的认可和肯定,它能够激励我们继续努力向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中医助理考试心得体会

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学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推广中医,培养更多的中医助理人才,我报名参加了中医助理考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通过参加这次考试,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所需具备的素质。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考试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正在准备该考试的同学们一些参考。

首先,中医助理考试的内容相对较为广泛,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知识。在准备考试时,我时常翻阅中医经典著作,学习各种病症的诊治方法以及中药的药理作用。这些知识不仅需要我们理解,更需要我们能够记忆和运用。因此,我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整理笔记,将重要的知识点记录下来,并时常复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我还参加了一些中医理论的讲座和研讨会,通过与专业的中医师傅交流,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

其次,中医助理考试除了对理论知识的考察,还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因此,在考试前,我参加了一些相关的实践实习,锻炼自己的临床操作能力。例如,我找到了一些中医诊所实习,在实践中学习掌握了中医常用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技巧。我还参加了一些模拟病例讨论,通过与其他同学们一起分析和讨论病例,提高了自己的分析和诊断能力。通过实践的锻炼,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了中医学的临床应用和价值。

第三,中医助理考试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致的过程。在备考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难题和困惑,但我从不轻易放弃。相反,我会细心地分析问题所在,并找到解决方法。有时候,我会花几天时间钻研一道难题,通过查阅资料和咨询专业人士,不断摸索解决问题的思路。我相信,只要有耐心和坚持,就一定能够突破困难,取得好成绩。

其次,中医助理考试不仅仅考察我们的知识水平,更考察我们的应变和应急能力。在考试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突发情况,需要我们迅速做出决策和应对。例如,在临床模拟考试中,遇到了一位突然昏倒的患者,需要我迅速判断原因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这种情况下,我要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迅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并果断地应对。这样的情况不仅考验我们的应变能力,还考验我们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最后,中医助理考试是一个锻炼自身综合能力的过程。除了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考试过程中,我经常与其他同学一起组队讨论和学习,互相帮助和补充,共同进步。这种合作的过程不仅提高了我的学习效果,还培养了我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参加中医助理考试,我体会到了中医知识的广度和重要性,学到了许多实践技能,并锻炼了自己的应变和协作能力。这次考试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对自我的挑战和提高。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耐心和坚持,不断学习和实践,一定能够成为优秀的中医助理,为推广和发展中医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试题附答案

2017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在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口渴反应人体的病变是:

a气虚 b血虚 c津伤 d阳虚

2.“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一治疗原则属于:

a标本缓急 b治疗宜早 c急则治其标 d标本兼治

3.患者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不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最佳选方是:

a人参败毒散 b再造散 c荆防败毒散 d川芎茶调散

4.患者壮热不退,咳嗽,痰黄稠,偶或痰中带血,喘息气粗,胸闷胸痛,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其最佳选方是:

a麻杏石甘汤 b白虎汤 c银翘散 d桑菊饮

5.患者腹痛剧烈,里急后重,下痢鲜紫脓血,壮热口渴,头痛,烦躁,恶心呕吐,神昏、痉厥,舌红绛,苔黄燥,脉滑数。其治疗应是:

6.肺气亏虚的舌脉是:

7.内伤咳嗽的治疗法则是:

8.患者;咳嗽日久,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粘腻,色白,晨起痰多,胸闷脘痞,纳少,体倦,便溏,苔白腻,脉濡滑。其最佳选方是:

a香砂六君子汤 b二陈汤和三子养亲汤 c清金化痰丸 d补中益气汤

9.患者喉中痰鸣如吼,气粗息涌,呼气延长,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咳痰色黄,粘浊稠厚,咳吐不利,汗出,面赤,口苦,烦闷不安,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其治疗最佳选方是:

a射干麻黄汤 b定喘汤 c麻杏石甘汤 d小青龙汤

10.喘促气短,气怯声低,咳声低弱,吐痰稀薄,自汗畏风,易感冒,咳呛痰少质粘,口干烦热,咽喉不利,颧面潮红,舌红苔剥,脉细数。治疗选方为:

a七味都气丸 b五磨饮子 c真武汤 d生脉散

11.患者咯吐大量脓血痰,或如米粥,异常腥臭,有时咯血,胸中满痛,甚则气喘不能平卧,发热,面赤,烦渴喜饮,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其治疗最佳选方是:

a沙参麦冬汤 b千金苇茎汤 c如金解毒散 d加味桔梗汤

12.肺胀的治疗原则应是:

a益肺补肾 b降气化谈 c化瘀祛饮 d祛邪扶正

13.心悸不安,动则更甚,或持续不已,胸闷气短,甚则喘促难卧,汗出,怯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或舌质胖而淡紫,舌苔白,脉细数无力或迟。证属:

a水饮凌心 b心血瘀阻 c心阳不振 d心脾两虚

14.张 某,男,65岁,猝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每因气候骤冷或骤遇风寒而发病并加重,形寒,痛甚时冷汗出,手足不温,心悸气短,舌苔薄白,脉沉紧,证属:

a心血瘀阻 b寒凝心脉 c痰浊痹阴 d气滞心胸

15.胸痹心痛心肾阳虚证的主方是:

16.强调“无虚不作眩”的医家是:

a李东垣 b张景岳 c刘河间 d朱丹溪

17.眩晕头痛,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常有外伤或久病病史,舌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涩。其代表方是:

a血府逐瘀汤 b桃红四物汤 c通窍活血汤 d膈下逐瘀汤

18.中风病的病因,提出“心火暴甚”的医家是:

a李东垣 b刘河间 c朱丹溪 d张景岳

19.以下哪项不属中风病阳闭症:

a面赤身热 b气粗口臭 c躁扰不宁 d痰涎壅盛

20.周某,女,32岁,心烦不寐,躁扰不宁,口舌生疮,口干多饮,小便短赤,舌尖红,舌苔薄黄,脉数有力。辨证为:

a阴虚火旺 b痰热内扰 c肝郁化火 d心火炽盛

21.突然仆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沬,四肢抽搐,诊断为:

a中风 b厥证 c痫病 d癲病

22.胃脘胀满而痛,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纳少恶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治宜:

23.腹痛部位的范围在:

24.治疗肝气犯胃所致的呕吐,其主方是:

a四逆散 b半夏厚朴汤 c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 d柴胡疏肝散

25.泻下急迫,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腹痛拒按,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此证属于:

a寒湿泄泻 b湿热泄泻 c伤食泄泻 d肝郁泄泻

26.首先将水肿分为阳水和阴水的医家是:

a严用和 b张景岳 c李东垣 d刘河涧

27.淋证与癃闭的主要鉴别点是:

a排尿困难与否 b小腹拘急与否 c日小便量正常与否 d每次小便量正常与否

28.尿血鲜红,小便灼热,面赤口疮,寐少梦多,心烦口渴。舌红,脉数。辨证为:

a下焦热盛 b肾虚火旺c 脾不统血 d胃火炽盛

29.中消突出的症状是:

a多饮 b多食 c多尿 d尿甜

30.头痛头胀,每伴眩晕,心烦易怒,胁痛不适,失眠多梦,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力。主方是:

a天麻钩藤饮 b半夏白术天麻汤 c通窍活血汤 d龙胆泻肝汤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在备选答案中有2~5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将他们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或漏选均不给分)

1 下列属于安神定志丸的药物是?

a.人参、石菖蒲 b.磁石 c.茯苓、茯神 d.龙齿 、远志 e.琥珀

2 证属寒凝心

3 脉诊 b.治以疏调气机和血舒脉 c.方选当归四逆汤

d.阴寒极甚时可用乌头赤石脂丸 e.宜配合温补阳气之剂

a.证属痰浊上蒙 b治以燥湿化痰,健脾和胃 c方选归脾汤

d.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 e方选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

4.补阳还五汤由下列那些药物组成?

a.黄芪 b当归、川芎 c.桃仁、红花 d.地龙、赤芍 e.菖蒲、郁金

a.辨证属痰火扰神 b.治以清泻肝火,化痰宁神 c.方选龙胆泄肝汤合涤痰汤

d.方选定痫丸 e.治以涤痰熄风镇痫

6.以下那些是治疗黄疸病,阳黄湿热兼表证的代表方剂?

a.甘露消毒丹 b.茵陈蒿汤 c.痲黄连翘赤小豆汤 d.小建中汤

e.茵陈五苓散

7.下列那些不是治疗胁痛病湿热蕴结证的代表方:

a.柴胡疏肝散 b.茵陈术附汤 c.丹栀逍遥散 d.龙胆泻肝汤

e.补中益气汤

8.鼓胀晚期可出现哪些危象?

a.神昏 b.痉厥 c.出血 d.腹胀痛 e.

9.《金匮要略》篇中将水肿分为:

a.风水 b.阴水 c.皮水 d.阳水 e.石水

10.血淋实证的治法是:

a.清热通淋 b.滋阴清热 c.凉血止血 d.通淋排石 e.清泄肝火

11.虚寒型胃痛的症状:

a.胃痛隐隐 b.喜温喜按 c.心烦易怒 d.空腹痛甚得食则缓

e.五心烦热

12.便秘的病因病机:

a.饮食不节 b.情志失调 c.年老体衰 d.感受外邪 e.阴血亏少

13.肝阳证型头痛哪些方药不正确:

a.柴胡疏肝汤 b.天麻钩藤汤 c.通窍活血汤 d.芎芷石膏

e.半夏白术天麻汤

14.痉证的病因病机是:

a.邪壅经络 b.热甚发痉 c.阴血亏损 d.瘀血内阻 e.肝气郁结

15.湿热雍滞证型腹痛的代表方不正确的是: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枳实导滞丸 d柴胡疏肝汤

e.葛根芩连汤

16.属于郁证主要临床表现的是:

17.泄泻应于哪些疾病相鉴别:

a.霍乱 b.痢疾 c.胃痛 d.痔疮 e.腹痛

18.调气行血法是治疗痢疾的重要方法,调气行血的主要含义是指:

19.《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认为治疗吐血:

a..宜行气不宜破气 b.宜止血不宜行血 c.宜行血不宜补血

d.宜补肝不宜戕肝 e.宜降气不宜降火

20肺卫不固证自汗、盗汗可选:

(参 考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资讯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心态要摆好,大家都唯恐自己不能顺利通关,因此此时一定要坚定信心,坚信努力一定会成功。一下交给大家几种增强考试信心的方法。

考生如果坚持按照下面方法练习,就能满怀信心,并迎来胜利的那一天。

第一步:每天都说“我能行”。心理学研究发现,自我暗示能量巨大。如果我们暗示自己“我能行”,我们就会逐渐变得更有能力,如果总是告诉自己“我不行”,就会变得越来越无能。增强自信的办法之一就是采用积极暗示的方法,在心里反复告诉自己“我能行”,“我能成功”。同学们最好在每天学习之前,大声告诉镜子中的自己“我能行”。

第三步:想象成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最能激发豪情和斗志。情节越丰富,效果越好。

第四步:回顾复习历程。越是临近考试,我们越是担心自己能否考好,这个时候容易焦虑、急躁。我们可以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复习经历,对各科已经复习了多少遍,看了多少书,做了多少题。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很多的收获,心中自然感到充实,对考试的信心就增强了。要你能将自己做过的题和看过的书摞起来放在桌子旁边的话,效果会更好。

第五步:改错题,做到考后一百分。面对一套套模拟题,你发现不论怎么仔细,都会做错题。这让你很气馁,甚至感到绝望:“我怎么总是做错?”其实仔细分析你会发现,这些错的都是老问题。如果你能够花时间改正过去的错题,将错题改对,做到考后一百分。既可以达到有效复习的目的,也可以随着问题的解决而产生自信。因此,改错题比做新题更能增强自信心。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资讯

夜深人静时,自己好好想一想:从现在开始以后的十年甚至二十年,你有几个最大的愿望,离现在最近的最大愿望是什么?对这个愿望来说,目前的条件和准备情况如何?你希望在什么时候前达成这个愿望,确立了这个目标后就把自己的心理能源聚焦在目标上,做到心无旁骛地积极追求和实践并且主动地寻找和创造条件来实现你的目标。

2、良好的心态。

良好的心态是成功大厦的基石。讲到心态,大家肯定对它都很熟悉了,我在这只蜻蜓点水般提一下,不再赘述。

备考资料。

另外,我也不和别人比,我只和我自己比,我做出的每一步都是对自己的超越。我努力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我只在乎一件事就是能否如期地完成我的复习计划。常以外人的眼光观察自己是否保持平静并且自信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即使到了考场上也对自己说:这之前,你非常努力,现在再继续努力两天,结果到底会怎样我都问心无愧。这对考试的成功可以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还有,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有恒心。要耐得住孤独和寂寞,选定你的目标,放弃与你目标无关的任何事――接下来就是按丘吉尔的话去做,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直到成功!路是人开拓出来的,生活是勤劳造就的,只要有必胜的信心、顽强的意志、持久的恒心,无论是何种环境都能做出成绩。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科目

导语: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不是那么容易考的,单单在选择科目的时候就会令你头晕眼花了。下面是中医助理医师的考试科目内容,大家一起看看吧。

中医、民族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方案及内容

类别 考试 
对象
考试科目
中医(民族医)基础 中医(民族医)临床 现代诊疗技术及综合 科目数
中医 
执业 
医师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内科学、诊断学基础、医学伦理学、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4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13
 
民族医执业医师 藏医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 藏医人体学、藏医病机学、藏医保健学、藏药学、藏药方剂学、藏药清利方剂、藏医外治学、藏医诊断学、藏医治疗学、医风医德 藏医三大基因学、藏医内科学、藏医热病学、藏医疫病学、藏医五官科学、藏医儿科学、藏医妇科学、藏医外伤学、藏医外科学、藏医解毒学、《四部医典》后续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24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医师 藏医人体学、藏医病机学、藏医保健学、藏药学、藏药方剂学、藏药清利方剂、藏医外治学、藏医诊断学、藏医治疗学、医风医德 藏医三大基因学、藏医内科学、藏医热病学、藏医疫病学、藏医五官科学、藏医儿科学、藏医妇科学、藏医外伤学、藏医外科学、藏医解毒学、《四部医典》后续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23
蒙医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 蒙医基础理论、蒙医诊断学、蒙药学、蒙医方剂学 蒙医内科学、蒙医温病学、蒙医妇科学、蒙医儿科学、蒙医传统疗术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2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医师 蒙医基础理论、蒙医诊断学、蒙药学、蒙医方剂学 蒙医内科学、蒙医温病学、蒙医妇科学、蒙医儿科学、蒙医传统疗术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1
维医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 维医基础理论、维医诊断学、维医生药学、维药炮制学、维医成药学 维医治疗技术、维医内科学、维医妇科学、维医皮肤病学、维医骨伤病学、维医外科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4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医师 维医基础理论、维医诊断学、维医生药学、维药炮制学、维医成药学 维医治疗技术、维医内科学、维医妇科学、维医皮肤病学、维医骨伤病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2
傣医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 傣医基础理论、傣医诊断学、傣药学、傣医方剂学 傣医临床医学(含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伤科、皮肤科疾病)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8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医师 傣医基础理论、傣医诊断学、傣药学、傣医方剂学 傣医临床医学(含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伤科、皮肤科疾病)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7
朝医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 朝医基础理论、朝医诊断学、朝药学、朝医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方剂学 朝医内科学、朝医外科学、朝医妇科学、朝医儿科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7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医师 朝医基础理论、朝医诊断学、朝药学、朝医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方剂学 朝医内科学、朝医外科学、朝医妇科学、朝医儿科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6
壮医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 壮医基础理论、壮医诊断学、壮药学、壮医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 壮医内科学、壮医外(伤、皮)科学、壮医妇科学、壮医儿科学、中医内科学、针炙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7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医师 壮医基础理论、壮医诊断学、壮药学、壮医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方剂学 壮医内科学、壮医外(伤、皮)科学、壮医妇科学、壮医儿科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6
表7. 中医、民族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方案及内容
类别 考试 
对象
考试科目
中医(民族医)基础 中医(民族医)临床 现代诊疗技术及综合 科目数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助理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内科学、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14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助理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13
 
民族医执业助理医师 藏医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助理医师 藏医概论学、藏医人体学、藏医病机学、藏医保健学、藏药学、藏药方剂学、藏药清利方剂、藏医外治学、藏医诊断学、藏医治疗学、医风医德 藏医三大基因学、藏医内科学、藏医热病学、藏医疫病学、藏医五官科学、藏医儿科学、藏医妇科学、藏医外科学、藏医解毒学、《四部医典》后续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24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助理医师 藏医概论学、藏医人体学、藏医病机学、藏医保健学、藏药学、藏药方剂学、藏药清利方剂、藏医外治学、藏医诊断学、藏医治疗学、医风医德 藏医三大基因学、藏医内科学、藏医热病学、藏医疫病学、藏医五官科学、藏医儿科学、藏医妇科学、藏医外科学、藏医解毒学、《四部医典》后续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24
蒙医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助理医师 蒙医基础理论、蒙医诊断学、蒙药学、蒙医方剂学 蒙医内科学、蒙医温病学、蒙医妇科学、蒙医传统疗术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1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助理医师 蒙医基础理论、蒙医诊断学、蒙药学、蒙医方剂学 蒙医内科学、蒙医温病学、蒙医妇科学、蒙医传统疗术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1
维医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助理医师 维医基础理论、维医诊断学、维医生药学、维药炮制学、维医成药学 维医治疗技术、维医内科学、维医妇科学、维医皮肤病学、维医外科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3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助理医师 维医基础理论、维医诊断学、维医生药学、维医成药学 维医治疗技术、维医内科学、维医妇科学、维医皮肤病学、维医骨伤病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2
傣医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助理医师 傣医基础理论、傣医诊断学、傣药学、傣医方剂学 傣医临床医学(含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伤科、皮肤科疾病)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8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助理医师 傣医基础理论、傣医诊断学、傣药学、傣医方剂学 傣医临床医学(含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伤科、皮肤科疾病)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8
朝医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助理医师 朝医基础理论、朝医诊断学、朝药学、朝医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方剂学 朝医内科学、朝医外科学、朝医妇科学、朝医儿科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 诊断学基础、卫生法规、传染病学 17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助理医师 朝医基础理论、朝医诊断学、朝药学、朝医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方剂学 朝医内科学、朝医外科学、朝医妇科学、朝医儿科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 诊断学基础、卫生法规、传染病学 17
壮医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助理医师 壮医基础理论、壮医诊断学、壮药学、壮医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 壮医内科学、壮医外(伤、皮)科学、壮医妇科学、壮医儿科学、中医内科学、针炙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7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助理医师 壮医基础理论、壮医诊断学、壮药学、壮医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方剂学 壮医内科学、壮医外(伤、皮)科学、壮医妇科学、壮医儿科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17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重要考点

1.《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这主要是因为人气始生,病气衰。

2.“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阴阳对立与消长。

3.肺主一身之气主要体现在生成宗气和调节全身气机。

4.最能体现肝的生理特点的是肝体阴而用阳。

5.在五脏中、与血液生成关系密切的脏腑是心、脾、肺、肾。

6.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的是痰饮。

7.虚则补之属于逆治法。

8.大便时干时稀,主要是因为肝郁脾虚。

9.“金实不鸣”之称是指肺病音哑失音。

10.舌淡白,苔黄腻者,多属于脾虚复感湿热。

11.六经辨证中,腋肿,甚则胸肋胀满所属的经脉是手厥阴心包经。

12.肝胃不和证与肝郁脾虚证的共同临床表现是太息易怒。

13.逆传心包是指病邪自上焦肺卫传人心包。

14.治疗口中甜腻,多涎,口臭等症时,宜首选药物是佩兰。

15.凉血不留瘀,活血不动血,又能退无汗骨蒸的药物是丹皮。

16.可用于水瘀互阻之水肿的药物是益母草。

17.善于舒经活络,且为久风顽痹、筋脉拘急之要药的是木瓜。

18.瓜蒌皮与川贝母都可治疗的病证是肺热咳嗽。

19.治疗虚弱性疾病一般宜选用丸剂。

20.泻白散中清泄肺热的药物是地骨皮、桑白皮。

21.炙甘草汤中用量最重的药物是地黄。

22.在止血剂中,较少配用的药物是理气药。

23.汪昂所称“六经中风轻者之通剂”是指大秦艽汤。

24.真武汤中配伍芍药的用意是敛阴缓急利小便。

25.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26.《内经》中所谓“阴阳之道路”,主要指左右;“阴阳之征兆”,主要是指水火。

27.在五行传变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属于相乘传变;“水寒射肺”属于子病犯母。

28.六淫致病时,具有易袭阳位致病特点的邪气是风邪;具有易袭阴位致病特点的邪气是湿邪。

29.牙齿光燥如石多因为阳明热甚;牙齿燥如枯骨多因为肾阴枯竭。

30.心阳虚脱证的面色大多为面色苍白;心阳虚证的面色大多为面色咣白。

31.太阳蓄血可见的临床百姓是小便自利;太阳蓄水证可见到的临床表现是饥不欲食。

32.由四逆汤化裁为通脉四逆汤属于药量增减变化;由逍遥散化裁为黑逍遥散属于药味加减变化。

33.助阳解表的代表方剂是参苏饮。

34.“阴病治阳”的病理基础主要是阳虚。

35.五声中歌的属性是土。

36.在五脏中,具有协调气机升降关系的两脏是肝与肺。

37.十二经脉中循行于腹部的经脉,自内想外排列的顺序是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38.分布于小腿下半部(内踝上八寸以下)内侧前缘的经脉是足厥阴肝经。

39.均起于胞中的奇经是冲脉、任脉、督脉。

40.《临证指南医案》说“内风”产生极力主要为体内阳气之变动。

41.瘀血所致出血特点是出血夹有血块。

42.疾病产生的重要条件是邪气。

43.与掣痛有关的.病一般属于肝病。

44.弱脉与濡脉的主要区别在于脉位。

45.精神委靡,疲乏少气,面色惨淡者多属于悲伤。

46.热盛动风、肝阳化风、阴虚动风、血虚生风四证均能见到的临床表现是筋脉拘急。

47.督脉病证的临床表现可见赤白带下。

48.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草果:燥湿散寒,除痰截疟;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合欢皮:安神解郁,活血消肿。

49.善于治疗脏腑湿痰的是半夏。

50.马钱子内服的用法用量是0.3~0.6g,炮制后入丸散。

51.决定方剂功用、主治的主要因素是药物。

52.在半夏泻心汤中体现“辛开苦降”的配伍的药组是:半夏、干姜、黄芩、黄连。

53.具有主治白喉功效的方剂是养阴清肺汤。

54.安宫牛黄丸长于解毒豁痰、至宝丹长于凉肝息风止痉、紫雪丹长于化湿开窍。

55.有机整体的主导是心;有机整体的中心是五脏。

56.在五行传变中,水气凌心属于相乘传变;木火刑金属于相侮传变。

57.经别属于经脉,经筋属经络系统连属部分。

58.脏腑功能低下或衰退所形成的病证主要是气虚证。

59.虚人感冒应选用的治疗方法是标本同治。

60.眼眶周围发黑者多因为肾虚水饮;面黑而干焦者多因为肾精久耗、阴虚火旺。

61.雀目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黄昏视力明显减退;目昏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两眼昏花,视物不清。

62.舌苔不规则脱落,边缘突起,界限清楚的是地图舌。

63.舌苔干燥粗糙,津液全无的是糙苔。

64.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疮疡日久、淋证、失血者应慎用解表药;脾胃气虚,食少便溏者应慎用清热药。

65.酸枣仁的适应证主要是自汗盗汗;柏子仁的适应证主要是肠燥便秘。

66.升药与煅石膏的用量比例为1:9的方剂是九一丹;升药与煅石膏的用量比例为9:1的方剂是九转丹。

67.方药配伍意在“益火之源,以小阴翳”(阳虚不能制阴,阴病治阳)的方剂是。肾气丸;方药配伍意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阴虚不能制阳,阳病治阴)的方剂是六味地黄丸。

中医助理考试心得体会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的国粹,作为中医药行业的从业者,每一位中医助理都需要通过严格的考试才能获得资格证书。然而,中医助理考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中医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还要应对各种考试压力。在我准备和参加中医助理考试的过程中,我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分享给更多的考生。

第二段:备考技巧-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要在中医助理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我建议考生在学习前要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规划每天的学习时间,并且按计划执行。其次,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可以结合课堂学习和阅读教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与同学或老师一起组织讨论小组,互相交流心得体会,相互促进学习的进步。

第三段:重视实践经验-临床实习的重要性。

中医助理考试不仅考察了考生的理论知识,更加重视临床实践经验。因此,参加临床实习是不可或缺的。在临床实习中,我们可以亲自接触和处理各种中医常见病、疑难病例,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通过实践的锤炼,我们的中医技能和判断能力会有显著的提升,更有助于我们在考试中的应对和表现。

第四段:答题技巧-审题和解题思路的重要性。

在中医助理考试中,答题技巧同样至关重要。首先,我们要认真审题,理解题目的要求,确定解题方向。因为有些题目是在考察我们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运用,有些题目则是在考察我们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判断能力。其次,在解答问题时要逻辑严密,答案清晰明了。可以通过给出具体案例或实例进行论述,或者结合图表和数据进行说明,以增强答案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第五段:心态调整-信心和冷静的重要性。

在中医助理考试中,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关键。首先,我们要有足够的自信,相信自己的实力和能力。自信心能给我们带来积极向上的影响,增强我们应对考试的信心。其次,要保持冷静,遇到难题时不要惊慌失措,而是冷静思考,分析解题思路。冷静的心态会让我们更加清晰地思考,并且减少出错的概率。

总结:

中医助理考试是一项重要而且不易的考试,准备和参加这个考试需要我们付出很大的努力和汗水。通过我的一些心得体会,我相信,只要我们制定好学习计划,加强临床实习,掌握好答题技巧,并且保持积极的心态,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考试无论成绩如何,这个过程也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希望每一位中医助理都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资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八条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号《医师资格考试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对中医类别中医、中西医结合版医师资格纲(医学综合笔试部分)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部分)。

202月,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颁布了年版中医师(助理医师)纲,在突出中医、突出临床、突出基本知识的原则下,合理删减了部分考试科目,将中医经典著作内容纳入了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范围之中,将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学等科目纳入了考试范围,同时合理扩展了各考试科目的知识范围。

本次大纲修订在突出中医、突出临床、突出基础知识的原则下,合理删减了部分考试科目(今年的中医不考人解,生理,病理之类的了),将中医经典著作内容纳入了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范围之中,将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学等科目纳入了考试范围,将针灸学纳入了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范围,同时合理扩展了各考试科目的知识范围。

大纲是考试的命题依据,格式分为单元、细目、要点,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反映执业医师资格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基本要求。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包括实践技能考试和综合笔试。实践技能考试重点考查考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职业素质、病史采集、病例分析、体格检查、基本操作和辅助检查六部分。通过实践技能考试的考生可参加综合笔试。

1)中医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2)中医临床医学科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3)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1.自开始,取消中医(含民族医)中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试中的西医内容。

2.增设壮医、朝医和傣医考试,其中壮医考试自20开始每年举行一次,朝医和傣医考试自开始逢单数年进行。

10.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助理中医复习试卷。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资讯

二、如果你是上班族,工作多,建议您还是选择辅导班,目前网络教育最大的好处就是师资共享,很多好的课程,在面授班里面是无法接触到的,再次是时间可以自己把握,一些课程还可以下载,像报了考试大网的学员就能下载课件,随时学习。

1、建议做题一定要做历年真题:

1)提高水平;

2)每年考题中都有许多重复题(考点)出现;

3)可以大概掌握出题规律、方向,

备考资料。

2、再给大家一个建议:考前一个月时光重要,但猜题、押题也满天飞,今年我就上了当,浪费了许多时间,但近似原题只押中2分,不值得。

3、建议在考前10天左右,再快速看一遍教材。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的备考时间长,很多前面复习的知识点,在复习到后期的时候又回到了原地,因此需要在快速的过一遍,加深印象。

以上是个人的考试体会,仅作大家的参考。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必知复习方法

2016年度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时间为2016年7月1日—7月15日,具体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师资格考试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医学综合笔试考试时间2016年9月24日一天。为帮助大家备考,小编为大家整理助理医师考试必知复习方法内容如下:

会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复习的时候要边读边写,慢慢就会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这个阶段的学习就是要以思考为主。千万要记住以书本和考试大纲为主。

使知识再现、解题更熟练。按计划办事就会使生活和学习有规律,逐渐就会形成条件反射,生活和学习似乎达到了一种“自动”的境界。一切都要按自己定的复习计划来学习,相信你复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慢慢适应这种生活,直至考试的时候,带着自己的信心去考试。

整理复习笔记是要让知识从繁而杂转化成少而精,把厚厚的一本书变成薄薄的几张纸,把难以理解的术语转化成自己容易看懂的说法,把容易混淆或不易记忆的知识点改写成比较醒目的图示。总之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只要整理出自己容易复习的笔记就算做到很好了。有了系统的复习笔记,就能迅速抓住知识的全局、重点难点以及内在联系,系统复习笔记是学习的备忘录,它为考前复习提供了很有使用价值的资料。

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进一步巩固知识。但要做模拟试题的话,千万要记住题不在多而在于精。每做一道题都要反复思考题目的类型,解题的`方法及思路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运用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已达到举一反三、提高解题效率的最终目的。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考前要安排好复习计划。可靠的经验一般是看书三遍。第一遍是“看”,着重于细细地看,全面地理解,尽量别留疑问,只要你理解透了,背起来才容易。第二遍是“背”,背你在看的过程中,觉得可能出考题的内容,你应该知道拿到一本书让你去考别人时,你该怎样出题。第三遍是“默背”。意思是“回忆”。整个一本书,从头到尾都讲了哪些内容,如果有困难的话,可自己列一个简单的提纲,看着提纲去想,遇到困难时再翻书看看,这样就记得比较牢固。

如果你有时间看第四遍,应该去看一些边缘性的东西,或许你不能得高分的原因就是你只看了大家都注意到的东西,可老师为了拉开层次会出一些容易失分的题,所以有时间就去看看一些你称之为“了解”的东西。

其次就是很多考生都表示在考试前压力特别大,甚至食不知味,所以平时就要好好积累,把基础打扎实,就有很大的通过把握了,而且要在心里对自己加油。这样才有足够的信心面对考场。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强化考试题附答案

2017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强化考试题(附答案)

1.最早记载泄泻病名的是下列哪一部医著( )

a.《内经》

b.《金匮要略》

c.《诸病源候论》

d.《丹溪心法》

e.《医宗必读》

2.泄泻是由于哪脏腑功能失调造成的( )

a.肺

b.肝

c.脾

d.肾

e.心

3.下列哪项不是泄泻病的病因( )

a.感受外邪

b.饮食所伤

c.情志失调

d.体虚久病

e.房劳过度

4.因稍有饮食不慎或稍进油腻食物引起的泄泻,是下列哪种( )

a.寒湿泄泻

b.湿热泄泻

c.食滞胃肠

d.脾胃虚弱

e.肾阳虚衰

5.下列哪能项是泄泻与肝关系密切的表现( )

a.平素多见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即泻

b.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

c.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

d.大便时溏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

e.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

6.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泄泻的治疗原则( )

a.消食导滞

b. 清热利湿

c. 芳香化湿,疏表散寒

d. 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e. 清热解毒利湿,调气行血导滞

7.下列哪一项不是泄泻的证型( )

a.寒湿泄泻

b.湿热泄泻

c.食滞胃肠

d.脾胃虚弱

e.胃阳不足

8.因湿热引起泄泻的主要表现是( )

a.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

b.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

c.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

d.大便时溏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

e.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

9.因食滞胃肠引起泄泻的主要表现是( )

a.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

b.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

c.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

d.大便时溏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

e.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

10.因脾胃虚寒引起泄泻的主要表现是( )

a.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

b.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

c.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

d.大便时溏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

e.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

11.因脾胃虚弱引起泄泻的主要表现是( )

a.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

b.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

c.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

d.大便时溏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

e.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

12.因肾阳虚衰起泄泻的主要表现是( )

a.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

b.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

c.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

d.大便时溏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

e.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

13.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纳呆脘闷,腹痛肠鸣,兼恶寒,发热,头痛,肢体痠痛,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其主要病机为( )

a.外感寒湿,侵袭肠胃

b.泄泻日久,肾阳虚衰

c.脾胃虚弱,运化无权

d.饮食不节,宿食内停

e.湿热阻遏, 传化失常

14.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其治法是( )

a.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b.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c.消食导滞

d.清热利湿

e芳香化湿,疏表散寒

15.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吞腐酸,厌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其治疗首选取方为( )

a.四神丸加减

b.保和丸加减

c.参苓白术散加减

d.葛根芩连汤加减

e.藿香正气散加减

16.大便时溏时泻,迁廷反复,食少,食后脘腹胀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萎黄无华,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主要病机是( )

a.气机不利,肝失条达

b.泄泻日久,肾阳虚衰

c.脾胃虚弱,运化无权

d.饮食不节,宿食内停

e.湿热阻遏, 传化失常

17.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脐下疼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泻后则安,腹部喜暧,常伴形寒肢冷,腰膝痠软,舌淡苔白,脉沉细。其首选取方为( )

a.四神丸加减

b.保和丸加减

c.参苓白术散加减

d.葛根芩连汤加减

e.藿香正气散加减

某患者,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脐下疼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泻后则安,腹部喜暧,常伴形寒肢冷,腰膝痠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18.该病人的证候属于( )

a.湿热

b.食滞

c.寒湿

d.肾阳虚衰

e.脾胃虚弱

19.其治法是( )

a.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b.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c.消食导滞

d.清热利湿

e芳香化湿,疏表散寒

20.其治疗首选方是( )

a.四神丸加减

b.保和丸加减

c.参苓白术散加减

d.葛根芩连汤加减

e.藿香正气散加减

某患者,大便时溏时泻,迁廷反复,食少,食后脘腹胀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萎黄无华,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21.该病人的证候属于( )

a.湿热

b.食滞

c.寒湿

d.肾阳虚衰

e.脾胃虚弱

22.其治法是( )

a.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b.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c.消食导滞

d.清热利湿

e芳香化湿,疏表散寒

23.其治疗首选方是( )

a.四神丸加减

b.保和丸加减

c.参苓白术散加减

d.葛根芩连汤加减

e.藿香正气散加减

a.四神丸加减

b.保和丸加减

c.参苓白术散加减

d.葛根芩连汤加减

e.藿香正气散加减

24.湿热泄泻,治疗宜首选( )

25.寒湿泄泻,治疗宜首选( )

26.食滞泄泻,治疗宜首选( )

27.脾胃虚弱泄泻,治疗宜首选( )

参考答案

21.e 22.b 23.c 24.d 25.e 26.b 27.c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e、螺旋菌属

2.细菌性痢疾散发流行的主要途径是 c

a、集体食堂食物被污染造成经口感染

b、井水、池塘或供水系统被污染造成经口感染

c、健康人的手或蔬菜、瓜果等食物被污染造成经口感染

d、与病人密切接触经呼吸道传染

e、接触病人的血液经伤口感染

3.痢疾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d

a、吞入细菌数量

b、外毒素

c、神经毒素

d、侵袭力和内毒素

e、肠毒素

4.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变部位位于 b

a、回肠末端

b、乙状结肠与直肠

c、升结肠

d、降结肠

e、累及整个肠道

5.目前菌痢的病原治疗首选 d

a、氯霉素

b、四环素

c、磺胺药

d、氟喹诺酮类

e、呋喃唑酮

6.细菌性痢疾的主要预防措施是 e

a、隔离及治疗现症病人

b、流行季节预防服药

c、及时发现、治疗带菌者

d、口服痢疾活菌苗

e、切断传播途径

7.菌痢的确诊依据是 a

a、粪培养阳性

b、粪检有巨噬细胞

c、粪便免疫学检查抗原阳性

d、粪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

e、典型菌痢临床症状

8. 关于痢疾杆菌,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e

a. 为革兰阴性杆菌,有鞭毛

b. 可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为需氧菌

c. 在外界生存时间甚短

d.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

e. 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

9. 痢疾杆菌致病作用的决定因素是:e

a. 内毒素

b、肠毒素

c、神经毒素

d、细胞毒素

e、侵袭作用

10. 菌痢急性期的`基本病变是: b

a. 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浆渗出

b、肠粘膜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

c. 肠粘膜水肿、增厚、溃疡形成

d、肠壁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

e、嗜酸性肉芽肿的形成

11. 慢性菌痢是指菌痢的病程超过:b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e、6个月

12.鉴别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最可靠的依据是: d

a. 潜伏期的长短

b、毒血症状的轻重

c. 大便常规发现红细胞的多少,是否有吞噬细胞或夏-雷结晶

d、大便检出病原体

e、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

13.下列各项中,对于中毒性痢疾脑型和乙脑的鉴别最有意义的是: b

a、起病急骤

b、大便检查有无炎性成份

c、高热、昏迷、抽搐

d、早期休克

e、呼吸衰竭

b1型题

问题24~26

a、急性普通型

b、中毒型休克型

c、中毒型脑型

d、慢性急性发作型

e、慢性隐匿型

下列病例属于菌痢的哪一型

24、急起腹痛、腹泻、脓血便,无发热,有慢性腹泻史 d

25、急起畏寒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 a

26、急起高热,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及发绀、脉细、尿少 b

问题27~30

a. 细菌性痢疾

b. 阿米巴痢疾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7、有腹痛,腹泻,粘液便及腹部压痛 c

28、乙状结肠镜检可见肠粘膜有散在性深切的溃疡 b

29、乙状结肠镜检见结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浅溃疡 a

30、大便有粘液及血液,镜检可见红细胞、白细胞 c

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三站考试方法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一般为考前半月左右,年执业/助理医师技能准考证打印/领取时间汇总。

考试形式。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重点考查考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职业素质、病史采集、病例分析、体格检查、基本操作和辅助检查六部分。

合格分数线。

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考点总结

外感头痛,病证名,是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中常见的`考点,小编整理了一些辨病以及治疗方法,供大家复习之用。

外感头痛指感受外邪所致头痛。起病较急,头痛持续不解,位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骨节疼痛、咳嗽等症,多属实证。外感头痛由于外邪性质、受邪部位和疾病发展阶段不同,有伤风头痛、伤寒头痛、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伤暑头痛、太阳头痛、阳明头痛、少阳头痛等不同名称。

辨病:头痛、辩证:脉浮紧。

寒邪侵于厥阴经脉,症见巅顶头痛、干呕、吐涎沫、四肢厥冷、苔白、脉弦者,用吴茱萸汤;寒邪客于少阴经脉,症见头痛、足寒、气逆、背冷、脉沉细,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辨病:头痛、辩证: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喜饮,苔薄黄,脉浮数。

辨病:头痛如裹、辩证:肢体困重,苔白腻。

 

《景岳全书·杂证谟》:“至若内伤头痛,则不得以三阳为拘矣。”一般起病较缓,时作时止,遇劳累受风,或情志刺激则常易发作,并有脏腑气血不足或内邪证候。以虚证居多。有气虚头痛、血虚头痛、阴虚头痛、阳虚头痛、肾虚头痛、及瘀血头痛、痰湿头痛、肝阳头痛等。

辨病:头昏胀痛,两侧为重、辩证:舌红苔黄,脉弦数。

形寒肢冷,腰膝酸软。

软者,可选用杞菊地黄丸。

辨病:头痛而晕、辩证: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辨病:头痛昏蒙、辩证: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若痰湿久郁化热,可用黄连温胆汤。

辨病:头痛且空、辩证:眩晕耳鸣,腰膝酸软。

辨病:头痛经久不愈、辩证: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

偏头痛的治疗:可因情绪波动或疲劳过度而引发,与肝阳偏亢,肝经风火上扰关系最为密切。

头痛引经药:太阳头痛选用羌活、蔓荆子、川芎;阳明头痛,选用葛根、白芷、知母;少阳头痛,选用柴胡、黄芩、川芎;厥阴头痛,选用吴茱萸、藁本等。

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三站考试方法

历年中医考试实践题目的范围如下:

考试内容就是大纲上边那30个病种。

(但是一般来说出题多在各个系统病中最多发的病名里出,比如1咳嗽,2喘证,3胸痹,4心悸,5胃疼,6腹泻,7腹痛,8痹证,9消渴,10中风11腰痛12血证等)。

考试方法(论坛相关内容已涉及)。

第一站:病历书写。

病历书写不要看的太难。一般是随即抽样内容大致是一个正常大病历的错乱排序,一般不是很乱,最难的就是要让自己总结主诉。这方面考生一定要下工夫。尤其是对于伴随症状,及多个诊断的病历主诉。要注意。

下来就是整理相关内容按正常病历格式化。内容一定是考题上存在的。

考题的内容范围据当场问卷调查,辨证比较简单,证型也典型。但是还是需要考生比较深厚的基本功。所以平时还是好好的看看书。方剂背不过不要紧,重要的是大体写几味药,剂量也不做严格考核。格式和参考书上一致。

最后一定要把医嘱写上,比如慎起居。调饮食。防寒包暖之类。

第二站;临床操作。这一关的分数就不如第一站的好拿了,因为有主观方面的因数在里边,不过应付还是要沉着,一般是两道题目,西医一道中医一道。相对来说西医方面的比较简单比如前辈考过的有“试述各听诊区的准确位置以及听诊顺序。请简单操作腹部的体格检查”等。而中医方面的的考察好象比较难,范围不定,有个前辈考过“试述按诊的方法及顺序”。因为临床一般采用的是西医方面的体格检查操作。提到这个题目到还真的楞住了,因为当场是口试和实际操作,所以印象之中的东西却不能条理的表达出来,并且考官还会问一些旁及的内容这就给实际增加了难度。因此我门在考试的是后不要怯场。记住:你面对的哪个人是个病人,心理一定要打胜仗。对于这一关复习时候一定要全面,在发行新版本的中医中医诊断学上可以找到好多考试的内容。

第三站:病史采集,临床答辩,医德医风。

1.病史采集是滚与是关于问诊的基本工夫考查。内容是出一段看似比较散乱的征候群,然后结合自己的分析进行条理化问诊。这个方面的内容见于本论坛〈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答题技巧〉一文。不过中医考生还应该把舌象脉象问清问准确。

2.临床答辩主要考察考生的基本功也就是记忆的背功。题目大多是常见病,多发病的内容,考试题型主要有三种。

a.简述某某病的主证,治法,方药。

b.简述某某病的病因,病机。

c.简述某某病的各个证型主证,治法,方药。

a型题目近年来考的的最多,属于常规考题。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可能会抽到b型题目。相对来说是逐级犯难。从历年考题来看,后两类题目的出题范围大多在一些病因比较重要,临床表现鉴别难度大的病种之列。比如c型题目可能集中在腹泻,痢疾,痹证。等。不过这两类题目一般不会出,也在逐渐淘汰。

答辩这类题目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的是,考生应该把主证和一些副证网络全与舌象,脉象答全。尤其是舌象,脉象特别重要,这是近年来对与中医类考生考察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般答完后考官不会难为考生,但是不能忽略的旧案市主观因素的存在,比如前辈答完气血亏虚的方药是归脾汤后,考官回问一些问题,比如归脾汤中木香的配伍意义是什么?(行气以防滋脾)考生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一般要乐观,不是很难。当然不全是特殊配伍之类。也会问及舌象脉象的临床意义。比如风湿热痹证的脉象是滑数,而临床湿热征候也可以见于濡数脉。应该区别并回答准确。也会提出一些临床方面的与本题目相关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应该全面一些。

3.关于医德医风的考核对于我们年轻医师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答题主要是临床发挥,一定要记住把自己的品德规范化,中医类别考生最好多读唐――孙思邈先生的〈大医精诚〉。当然近年来会出一些关于医疗体制改革方面的题目。同时建议本论坛斑竹先生多收集一些关于此方面的内容。

鉴于时间较短,本人文字功底较差,打字主要是智能。所以本贴现在才与大家见面。至于本贴内容方面,相信比较翔实,大多是参加过市级培训和考过的前辈。我亲眼看过他门的笔记,总结了这么多。希望能给更多的同行朋友作些帮助。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就是考试的时候一定要沉着,大方。不能怯场。因为医师考试实践考核他不但考察理论知识,同时还在考察我门年医师的心理素质。面对考官一定要从容,其实他还有个角色就是病人。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方剂学》试题及答案

(一)a型题(每题由1个以肯定或否定形式表述的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这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佳的或最恰当的,其他4个均为干扰答案)

1. 理中丸的组成药物是( )

a 人参、生姜、炙甘草、白术 b人参、生姜、炙甘草、大枣

c 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 d人参、干姜、炙甘草、大枣

e 人参、白术、炙甘草、大枣

2.理中丸的主治病证不包括( )

a脾胃虚寒 b久泻脱肛 c胸痹 d阳虚失血 e 小儿慢惊风

3. 患者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便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治宜选用( )c (答案分析:所述症状均是脾胃虚寒,升降失常的表现故用理中丸)

a小建中汤 b吴茱萸汤 c理中丸 d 补中益气汤 e 参苓白术散

4. 温中散寒补气健脾功效的方剂是( )

a理中丸 b阳和汤 c小建中汤 d 大建中汤 e 吴茱萸汤

5. 理中丸腹痛的病机是( )

a中焦虚寒,肝脾失和 b中阳不足,阴寒内盛 c中阳不足,气机不畅

d脾胃虚寒,运化失权 e中阳不足,水寒阻遏

6. 理中丸主治证是( )

a虚劳里急证 b脾胃虚寒证 c虚寒腹痛证 d脾胃气虚证 e虚寒呕吐证

7.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方剂是( )

a 吴茱萸汤 b大建中汤 c理中丸 d小建中汤 e 桂枝人参汤

8.小建中汤中倍用芍药的用意是( )

a调和营卫 b酸甘益阴,缓急止痛 c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d凉血散瘀

e 平肝止痛

9.小建中汤的君药是( )

a桂枝 b饴糖 c芍药 d生姜 e 大枣

10. 小建中汤是由桂枝汤如何化裁而来( )

a倍用芍药加饴糖 b去芍药加饴糖 c加饴糖 d 倍甘草加饴糖

e 倍用甘草芍药

11. 在组成上,小建中汤比桂枝汤多( )

12. 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方剂是( )

a理中丸 b阳和汤 c小建中汤 d 大建中汤 e 吴茱萸汤

13. 小建中汤证腹痛的病机是( )

a中焦虚寒,肝脾失和 b中阳不足,阴寒内盛 c中阳不足,气机不畅

d脾胃虚寒,运化失权 e中阳不足,水寒阻遏

14. 小建中汤主治证是( )

a虚劳里急证 b脾胃虚寒证 c虚寒腹痛证 d脾胃气虚证 e虚寒呕吐证

15.小建中汤与大建中汤共同的药物组成有( )

a桂枝 b干姜 c芍药 d饴糖 e 人参

16. 大建中汤出自( )

a济生方 b伤寒论 c金匮要略 d千金要方 e内外伤辨惑论

17.吴茱萸汤中用的姜是( )

a生姜 b炮姜 c干姜 d煨姜 e 良姜

18. 吴茱萸汤的功效是( )

19. 吴茱萸汤主治证是( )

a虚劳里急证 b脾胃虚寒证 c虚寒腹痛证 d脾胃气虚证 e虚寒呕吐证

20. 具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作用的方剂是( )

a理中丸 b阳和汤 c小建中汤 d 大建中汤 e 吴茱萸汤

21.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治宜选用( )

a小建中汤 b大建中汤 c当归四逆汤 d 四逆散 e 吴茱萸汤

22.理中丸和吴茱萸汤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的是( )

a白术 b人参 c干姜 d 甘草 e 大枣

合理安排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复习时间

在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复习中,很多中医助理医师考生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复习时间,考试大网特别发布了教你合理安排中医助理医师考试时间的信息,希望对参加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

一、时间要有计划性要周密安排时间做事情。

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心中要有数,要制定学习计划,决不能信马由缰,在偌大的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队伍中,他们的工作要比一般人员忙的多,却能在考试中取得较理想的成绩,有的甚至学了专科又学本科,且做到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与工作两不误,很有时间安排的计划性。但有的考生往往在报名时热情很高,在临考前却说连书都没有看完,失去了考试的信心。究其原因,关键是他们没有有计划地利用时间。

二、时间要有限制性要定时定量做事。

且莫说“来得及”临考再突击,可一到临考,报考的几门课连书都没看完,只得猜题、押题,抱着侥幸心理去迎考。这样,成功率是很低很低的。

三、时间的有效性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什么时间学习效率最高,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和家庭环境等情况,对时间做出科学的安排,利用大脑做清醒、记忆效率最强的时间进行学习,就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人喜欢饭后茶余看看书,散步时回忆回忆以达到理解、消化的目的;有的喜欢在白天看书的基础上,利用晚间躺下来人睡前回忆一天所看的内容,以加深记忆。总之,每个人的记忆方式各不相同,只有掌握自己的“生物钟”规律,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四、时间的灵活性根据学习内容调配时间。

学习计划的完成,学习内容的不断加深,往往使原计划的实施完成受阻,规定的学习量完不成,这就需要合理调配时间,灵活安排时间。先做工作,后完成学习任务,争时间、抢时间、挤时间来保证完医`学教育网原创成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任务。鲁迅先生说,他是利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写作的。数学家科尔攻克一道2无人解出的数学难题,就是利用了近三年的星期天时间。在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队伍中,许多人是争分夺秒,利用路上、车上、床上、厕上千百个零碎时间,废寝忘食,含辛茹苦才取得成功的。

相关范文推荐
  • 11-02 优质物业停车场管理制度(通用18篇)
    在现代社会中,各个领域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它们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关于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请参考以下范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11-02 精选小学班主任辞职报告(通用18篇)
    辞职报告是我对现工作环境和职责的客观总结,是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和寻求更好机遇的必要步骤。经过多次的考虑和思量,我决定离开贵公司,寻找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我在贵公司任
  • 11-02 精选相邻关系纠纷诉状范文(20篇)
    阅读和分析精选范文有助于我们发现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下是一些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原告:______
  • 11-02 热门培训事故心得体会报告大全(16篇)
    通过写培训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不断调整学习策略,提升学习能力。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些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报告培训是在一定主题范畴内,让听众听讲者讲述的
  • 11-02 实用读文化复兴心得范文(19篇)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所学所做的一种总结和回顾,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不断成长。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1、文化软实力的
  • 11-02 优质大学学生会工作述职报告(汇总15篇)
    在写述职报告时,我们需要逐项列举自己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并进行客观和全面的分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精选述职报告范文,供大家在写述职报告时参考和借鉴。
  • 11-02 实用四群教育调研报告(案例17篇)
    在撰写调研报告时,我们需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和来源的可靠性。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以下的调研报告范文,共同学习和进步。根据县委“四群”办要求,鹤庆县农业局局被列为县级“
  • 11-02 最优数学教学方法培训心得(模板23篇)
    培训心得可以帮助我们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指导。阅读培训心得范文要注重提炼核心要点和深度思考,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和仿写。数学是一们基础学科,我
  • 11-02 最优春教学设计一等奖(模板18篇)
    教学计划包含的内容应该全面、科学、合理,既要考虑知识的传授,也要关注学生的素质培养。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编写教学计划也需要与时俱进,以下是一些范文,供大家参
  • 11-02 专业语文学科交流心得(汇总18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所经历的事情进行回顾和总结,反映出自己的感悟和成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通过阅读这些范文,能够激发大家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