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最新囫囵吞枣的体会(大全8篇)

最新囫囵吞枣的体会(大全8篇)

时间:2023-10-16 02:53:13 作者:紫薇儿 最新囫囵吞枣的体会(大全8篇)

在做出一项重要决策之前,我会向上级请示,以获得更多意见和建议。如果请示的结果与自己的意愿不符,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寻找解决方案和妥协的方式。请示是一种很重要的沟通方式,下面是一些请示的典型案例,供大家参考。

囫囵吞枣的体会篇一

今天我读了《囫囵吞枣》这篇故事后,知道了《囫囵吞枣》的来历。故事说,从前有个年轻人,一边走一边吃梨和枣子。一位老医生告诉他:”梨吃多了伤脾胃,但对牙齿有益,枣吃多了对牙齿不好,但对脾胃有益。“年轻人琢磨了一会儿说:”那我吃梨时只嚼不咽,吃枣时只咽不嚼。这样既不伤脾胃,又不会坏牙齿!“说着便把枣放进嘴里一口吞下。听了年轻人的话,人们都嘲笑他傻。

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我们读书的.时候要认认真真的去读,在学习上也不能不懂装懂。要是和故事中的年轻人囫囵吞枣一样,就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囫囵吞枣的体会篇二

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向一位老医生请教吃什么水果对身体最有益。老医生对他说:“水果各有各的益处,但也不是所有水果都有益处。比如枣子,对肠胃好,可是对牙齿不好。”这个人说:“我有办法一举两得,那就是,对不同的水果,用不同的方法吃。比如吃枣子可以整个儿吞下去。”老医生听了,忍不住笑道:“你那样囫囵吞枣,也没尝到什么滋味啊!”

看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我们读书可千万不能囫囵吞枣,要认认真真的'读懂里面的意思。那样我们才知道书中讲的内容,才能吸收书中的知识。

囫囵吞枣的体会篇三

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囫囵吞枣。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从前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人们吃梨子对牙好但伤脾,吃枣子却刚好相反。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吞不嚼,这样就不会伤牙与伤脾了,人家笑他是囫囵吞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自作聪明,在学习上不加分析、选择,笼统地加以接受。我们学习的时候可千万不能囫囵吞枣呀!

囫囵吞枣的体会篇四

我今天读了一篇《囫囵吞枣》的成语故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把枣整个儿吞下去,是指学习的.时候,没有经过思考就答出来。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在我学习知识的时候,不能囫囵吞枣。首先把要学的知识理解,然后再认真去掌握它。这样我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囫囵吞枣的体会篇五

我读了一个故事,《囫囵吞枣》,这个故事让我受益匪浅。

有个人说:“吃一点梨,对牙齿有好处,但是伤脾胃。枣正好相反,枣可以健脾,但是对牙齿有害。”另一个人听了,想了想说:“吃梨时,我只嚼不咽,就不会伤脾胃。吃枣时,我不嚼,一口吞下去,不就不伤牙齿了吗?”

当我读到这则故事时,我知道我们学习时,不能像故事中囫囵吞枣的人一样,只吞不嚼。我们一定要把知识理解清楚,再认真地掌握它。如果像故事中的人一样,一口把枣吞下去,就会影响消化。所以,我们不能笼统地学,那样是学不到真正的知识的。

正如有一次上数学课时,老师教我们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就觉得我都懂了,就没有认真听讲。可是,当老师让我们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计算梯形的面积时,结果错得一塌糊涂。学习时,如果上课认真地听讲,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点地积累,成绩就会越来越好。但假如只是笼统地学,作业只做几题简单的,难的就敬而远之的话,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就像故事中的人一样,吃枣时,为了不伤害牙齿,为了健脾胃,就一口把枣吞下去,这样是不好的。

每当我读到这个故事时,我都感受到学习不能马虎,一定要认真地学。如果马虎,不但学不到真正的知识,还浪费了时间。

囫囵吞枣的体会篇六

我今天读了一篇囫囵吞枣的成语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天,一个人去参加朋友的聚会,大家边吃边聊,其中有一位客人感慨的说:这世上很少有两全其美的事,就拿吃水果来说,梨对牙齿好,但吃了伤胃,枣能健胃,可惜吃了会伤牙齿。大家觉得很有道理。这个人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就接下去说:这个简单嘛!吃梨的时候不要吃进果肉,就不会伤胃;吃枣的时候用吞的,就不会伤牙啦!这时桌上正好有一盘枣子,他便拿起枣子打算直接吞下去。客人们害怕他噎着,就连忙劝他:千万不要吞啊,卡在喉咙里多危险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的时候,没有经过思考就直接回答出来。在我学习知识的.时候不能囫囵吞枣,首先要把学的的知识理解,然后再认真的去掌握它,这样我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囫囵吞枣的体会篇七

从前有一个好事的人,他参加朋友的聚会时,他大发感慨的说:“吃梨对牙齿很有好处,但吃了会伤脾;枣能补脾健胃,可惜吃多了却会损伤牙齿。”愚笨的年轻人说:“那我吃梨的时候,光用牙齿嚼,不把果肉往肚里咽,它就伤不了我的脾;吃枣的时候,就把它整个吞下,这样就不会伤害我的牙齿。”

这时桌子上正好有一盘枣,他拿起一颗枣就要吞下去。大家怕他噎到,就劝他说:“千万别吞卡在喉咙里就危险了。”有人见了,笑他说:“你真是囫囵吞枣啊!”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囫囵吞枣的行为既危险又影响消化,是一种可笑而愚蠢的举动。所以,我们遇事要认真分析,充分理解,运用规律加以解决。

囫囵吞枣的体会篇八

今天,我读到一篇文章,受益匪浅。这篇文章的大概内容讲有一个自以为是很聪明的人,他与朋友们聊天,有一个人说:“梨对牙齿有好处,却损害脾胀;枣对脾胀有好处,却损害牙齿。”他听了后便说:“我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咽不嚼。”大家哈哈大笑说:“吃梨只嚼不咽,可以做到。但吃枣只咽不嚼,做不到吧。”

囫囵吞枣的比喻意思就是读书不求甚解,不假思考的笼统接受。那我们应该怎么读书呢?说到这儿,我想到了一句名言:“读书要三到:心到、口到、眼到”就是告诉我们,读书时我们要用心去读,去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我原来读书都是走马观花,觉得这样很快,促使我读课外书时都一目十行,遇到“拦路虎”时,也不战胜它。这样,长年累月地下来,到了期末考试,看到那些课外阅读题,我怔住了,以前看的课外知识全忘了,大脑一片空白。只能靠蒙去做题。

经过那次的教训,从此以后,我每次看课外书都学会理解,不懂的请教同学。果然,效果截然不同,做题目时很轻松,得心应手。

读书时,我们不能囫囵吞枣,不然吃亏的是你自己。我们应该细嚼慢咽,仔细斟酌,就可以收获更多地知识!

相关范文推荐
  • 10-16 最新应届大学生求职自我评价(大全17篇)
    在欢迎词中,我们需要展示出对来宾的重视和尊重。应避免长篇大论,能够精炼表达活动的核心内容。以下是一些优秀欢迎词的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应届
  • 10-16 最新护理专业个人自荐信(模板17篇)
    发言稿的写作需要不断的修改和完善,通过反复推敲和修改,使其达到字正腔圆、语言优美、内涵丰富的目标。在撰写发言稿时,要反复修改和润色,不断修正不足,使得语言更加精
  • 10-16 最新美术退社申请书个字(汇总7篇)
    转学申请书是一份重要的材料,它可以帮助学校管理人员了解申请人的兴趣和动机。请阅读以下申请书的示例,以便更好地了解如何撰写一份成功的申请书。美术退社申请书个字篇一
  • 10-16 最新小学课堂活动记录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的活动总结(汇总8篇)
    标语具有概括、鼓舞、引导、警示等多种功能,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和行动力。标语要具备独创性和创新性,用新颖的方式诠释一个观点,让读者停下来思考。下面是一些精选标语范
  • 10-16 2023年金融管理学生求职信 金融管理专业求职信(通用17篇)
    总结不仅是对已经完成的事情进行归纳,也是对未来工作的指导和规划。写总结范文时,我们可以参考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文,借鉴它们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
  • 10-16 最新元旦联欢会 元旦联欢会学生演讲稿(优秀8篇)
    总结是一种对过去的投资和对未来的规划,它能够帮助我们不断进步和成长。总结应该具有个人特色,体现出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经典总结案例,
  • 10-16 2023年医院检验科医生个人工作总结(实用13篇)
    药师工作总结是查漏补缺、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并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年度总结范文,一起来看看吧。医院检验科医生个人
  • 10-16 中秋节日记(大全19篇)
    征文是一种挑战自我,不断提升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机会。怎样写一篇出色的征文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准备的问题。下面是一些关于征文的优秀作品,它们的文笔优美,思想深刻
  • 10-16 最新幼师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幼师教案(实用8篇)
    在大班教案中,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以及教学目标和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大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幼师科学活动教案篇一成品请幼儿打开
  • 10-16 会变的脸教案小班(汇总13篇)
    初二教案是为初中二年级学生量身定制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指导材料。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选的初中教案范文,供大家一起学习分享。会变的脸教案小班篇一1、让小朋友进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