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最新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模板8篇)

最新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模板8篇)

时间:2023-10-12 12:23:19 作者:文轩 最新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模板8篇)

知识点总结不仅是个人学习的必备技能,也是工作和生活中持续进步的关键。小编精心搜集了一些优秀的知识点总结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篇一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4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二、开展闯关竞赛,激发学生兴趣。

第一关

(1)自主练习1。

谈话:比比看哪个组完成地有快又好!

学生独立完成。

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题目的计算、填空了解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提问:谁能保证自己计算准确?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要养成做完题随时验算的好习惯。

让学习组长统计本组总作对题数,进行累计积分。

第二关

补充练习: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到括号里。

1、350-146=204,用()来验算。

a.146+204=350

b.350-204=146

c.204-146=58

2、258+132=390,用()来验算。

a.390-132=258

b.132+258=390

c.390-258=132

d.258-132=126

学生独立完成。

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思考的,集体订正。

让学习组长统计本组总作对题数,进行累计积分。

第三关

1、书自主练习3

请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独立进行解答。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解决的

学生可能回答:先将182和247相加,在用它俩的和与440比较。

提问:怎样能避免计算有误?

学生可能回答:仔细算,验算。

2、书自主练习6

提问: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都可以怎样搭配?

学生可能有三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因此可能有三种不同的答案。

提问:那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解答。

组织全班交流。

让学习组长统计本组总作对题数,进行累计积分。

3、书自主练习7

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说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然后解决问题并写下来。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适时的进行指导。

教师统计各组作题情况,进行累计积分。

4、小游戏:书自主练习5

学生了解游戏规则。

小组合作联系,比一比哪一组摆的算式多。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统计各组作题情况,进行累计积分。

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篇二

教科书第66页例3、例4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能用三角形、长方形等一些基本的图形拼出组合图形,并能通过想象给拼出的图形取名。

2.让学生经历拼图的活动过程,加深学生对简单几何图形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拼组图形的过程。

【教学准备】

师生都准备一些组合图形。

【教学过程】

一、引出问题

教师:小朋友,你们听说过七巧板吗?(学生可能有的说听过,有的说没有)这里有一段录像,介绍了关于七巧板的有关情况,我们一起看一看。

把教科书第36页的内容制作成课件,播放完后,让学生了解七巧板的情况,并初步感受到用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可以拼组合图形。

板书:拼组合图形。

二、自主探索

1、看一看,拼一拼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第35页例1中的树、鱼、帆船图。

教师:这些你们都认识吗?它们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指出:其实,它们可以看成是一些基本图形的组合,你能想象出它们是由哪些基本的图形组合的吗?请用你们的图形拼一拼。

学生独立拼,拼后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交流时注意:学生拼的不一定与教科书上的完全一样,只要学生说得出道理,看起来又像就可以。

2、拼一拼,说一说

教师:生活中你喜欢哪些动物?

学生自由说一说。

教师:想象一下,你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闭眼自由想象。

教师:你能把你喜欢的动物用几何图形拼出来吗?

请试一试吧。学生先独立拼,拼好后与同伴交流,说一说拼的组合图形像什么,用了哪些图形。

全班交流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拼的图形像什么,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课堂活动

(1)完成第37页第1、2、3题。

(2)拼图比赛:我心中的航天飞机。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总结。

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篇三

一、填空题。

1.14里面有()个十和()个一,6里面有()个一。

2.5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2个十是()。

3.在14和18这两个数中,()接近20,()接近15。

4.一个数,比15大,比18小,这个数可能是()。

二、直接写出得数。

三、在里填上“”“”或“=”。

四、按要求做题。

1.哪个数最接近10?圈一圈。

371218

2.画一画,填一填。

3.找规律,填一填。(1)(2)

五、按规律填数。

1.10,(),(),16,(),()

2.20,(),18,(),(),15

3.0,5,(),(),()

4.11,(),(),17,19

六、填表。

大班8架12台6只小班10架7台11只一共有()架()台()只

七、解决问题。

1.青蛙母子出去捉虫子,青蛙妈妈和青蛙宝宝一共捉了多少只虫子?

2.一共来了13只蚂蚁,树叶后面有几只?

第四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146

2.1520

3.1814

4.16或17

二、151819171713111319171410

三、====

四、1.12圈图略

2.220画图略

3.(1)121314171920

(2)141312141210

五、

1.12141820

2.1917163

.101520

4.1315

六、

1.12+4=1616-4=12

2.12+5=17

3.16-2=14

七、181917

八、

1.12+5=17

2.13-3=1

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篇四

教材分析

可能性是学习数学四个领域中“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统计与概率”中的统计初步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已经涉及,但概率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学生以后学习有关知识的基础。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并能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学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把对“随机现象”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统计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有一定的简单分析和判断能力,但学生只是初步的感知这种不确定事件,对具体的概念还没有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师做出适当引导,学生就会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的`。所以教材选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引入学习内容,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创造机会。

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这些情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及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逆向思维和与人交流思考过程的能力。

问题解决:能由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较事件多少。

情感态度: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够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逐渐对统计与可能性知识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够列出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判断物体数量的多少。

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篇五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及连加的笔算方法,对千以内的加法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2、使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自觉进行估计,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口算、笔算、估算以及三位数的连加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准确进行笔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及连加。

教学过程:

一.揭题:这几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今天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好。(课题)

二.计算练习

1.复习第1题。1)出示口算题。

60+9080-4050+6070+8040+7090+3060+7050+90

2)生独立计算。3)汇报核对。4)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复习第2题。

1)指名读题,弄清题意。

独立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指名板演)

2)指名汇报,集体核对。

3)指名说自己是怎样验算的?要检查些什么?

(检查时要看验算的结果与竖式的结果是否一致,还要看数字有没有抄错。)

3.复习第3题

1)先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连一连。

2)独立计算,然后同桌互说。

3)汇报。说说要注意什么?

4)小结:在估算时,我们要把这些加数看作是与它接近的整百数,再将它们相加,结果不是一个具体的数。

4.复习第4题

1)指名说图意。

2)生独立计算。汇报。

5.复习第5题

1)指名说图意。

2)问:“三年级去的人数与一年级同样多”是什么意思?。

3)生独立完成,要求:先估计一下,三个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再算一算你估计得对不对。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在分析和解答“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意义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

2.使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自觉进行估计,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分析和解答“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准确找出“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千以内数的加法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6.复习第6题1)出示:算一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346+113552+175

346+213452+275

346+313352+375

2)指名学生说一说。

3)学生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4)学生汇报结果,验证。

5)小结。

第一组:第一个加数不变,第二个加数每题分别比上一题增加100,和也相应地增加100.

第二组:第一个加数每题分别比上一题减少100,第二个加数每题分别比上一题增加100,结果和不变.

三.解决问题练习

1.复习第7题

1)学生自读题目。2)问:要求“下午用电缆多少米?”怎么想?

3)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生独立计算。

2.复习第8题

1)说图意。2)独立计算。汇报。

3.复习第9题

1)说图意。2)独立计算。3)汇报。说说这两个问题分别用了哪些条件。

4.复习第10题

1)小组里说说:下面每组数中,你认为哪一个数最特别?为什么?

2)指名说。

三.课堂小结。

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篇六

怎样看问题、想问题。

认识53个字,会写50个字。

朗读韵语,发现形声字特点,学习学习形声字的方法。

落、补、拔、功、蛙、怪、弯、浅、吸、极、兔

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及三种句式的认识。

数字相关成语。

看图写几句话。

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篇七

一、列竖式计算

30+23=

50+18=

10+60=

25+40=

44+50=

30+50=

18+80=

46+30=

18+25=

23+18=

16+37=

27+25=

29+16=

14+19=

18+24=

19+33=

85-43=

62-20=

78-36=

37-11=

56-38=

45-17=

69-46=

59-17=

72-47=

63-45=

68-15-20=

89-42-27=

72-22-37=

96-37-19=

80+12-29=

72-16-29=

二、填空

1.17,29,41,(),(),(),()。

2.90,80,70,(),(),(),()。

3.51,65,45,59,39,(),(),()。

4.66,58,49,59,51,42,52,(),(),()。

三、解决问题。

1、小朋友排队做操,兰兰说我前面有25人,后面有17人,这一队有多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艺术展中的美术作品,水彩画有38幅,蜡笔画有42幅,

(1)一共展出多少幅美术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蜡笔画比水彩画多几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1)篮球比乒乓球拍贵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有100元,可以买哪几样物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篇八

目的要求:

使学生明确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教学重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7、8、9的乘法口诀。(指名背诵)

2、根据图意,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生1:有3组学生做手工,每组4人,一共有12人?

生2:我是这样列式的:4+4+4=12人

生3:3×4=12人

生4:4×3=12人

二、新授

(一)教学例1

1、根据主题图,引导学生布置教室,提出问题。

2、(1)有56面小旗,挂呈行,平均每行几面?可以怎样列式?

师:可以怎样列式?你是怎么样想?

生1:平均每行8面。

生2;平均每行7面。

板书:56÷8=()56÷7=()

师:讨论怎样计算才正确?

生1:第一个算式对。

师:第一个算式对理由呢?

生1:因为挂成8行,所以每行7面。

生2:第二个算式对,因为挂成7行,每行就挂8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6÷8=()56÷7=()

(2)如果挂成7行呢?平均每行几面?

师:56÷7=()应该想哪句口诀呢?

生1:七八五十六,商是7。

生2:八七五十六,商是7。

3、根据主题图上小朋友的活动。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你能列式计算吗?

生1:打扫卫生有同学有56人,其中男生有50人,女生有多少人?

生2:同学和老师一共有多少人?

(四人小组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二)完成“做一做”

1、出示7×4口诀:

(1)启发学生想一想,写出两道出发算式。

(2)分组讨论,想一想商是几,用哪句口诀,怎样想的?

师:想一想商是几,用哪句口诀,怎样想的?

生1:4×7=2828÷4=728÷7=4口诀:四七二十八

生2:7×4=2828÷7=428÷4=7口诀:七四二十八

、、、、、、

2、再出示余下的题目,由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一

第1~4题。

四、总结

五、板书设计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例1、7×8=56

56÷8=(7)口诀:(七)八五十六

56÷7=(8)口诀:七(八)五十六

相关范文推荐
  • 10-12 心得体会煤矿安全事故(优秀10篇)
    实习心得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从而更加清晰地规划个人的职业发展道路。以下是一些学员在培训结束后写下的培训心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思考有所帮
  • 10-12 2023年百日冲刺化学老师讲话 百日誓师教师发言稿(实用8篇)
    在写作过程中,参考范文范本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接下来是一些典型职责范文的分享,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百日冲刺化学老师讲
  • 10-12 三年级秋季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实用11篇)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是农村农业部门的一项必需工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农民生活质量。以下是一些关于综合实践的成功案例分析,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三年级秋
  • 10-12 六一主持人小学生休闲服装 小学生六一儿童节主持词(通用16篇)
    岗位职责是员工能否胜任工作的关键,它不仅要求员工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员工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与责任心。大家可以在下面的范文中看到不同类型的自我介绍,选择适合
  • 10-12 初一军训总结心得(汇总8篇)
    教师总结是教师自我反思的过程,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以下是一些学习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初一军训总结心得篇一如果说人生
  • 10-12 前台主管工作总结 公司前台个人年终工作总结(通用12篇)
    党日是党员充实自己、发展个人事业、为党和国家贡献力量的重要机遇。这是一份优秀的团委团支部工作总结范文,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总结的写法和结构。前台主管工作总结篇
  • 10-12 2023年电生磁和磁生电分别叫 机电生产实习报告(汇总8篇)
    岗位职责是指在一个职位上需要负责的工作内容和责任范围,它能够明确员工在工作中的任务和目标。职责清晰明确,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的整体运作。以下是一些写作自我介
  • 10-12 2023年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优秀8篇)
    在某些场合,我们需要向领导或者同事提出一些意见建议,这时候我们需要用总结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想法。岗位职责是岗位职责是指在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和责任,它对于工作效率
  • 10-12 2023年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设计(精选8篇)
    中班教案包括了中班孩子的学习目标、课程安排和评估方法等内容。请大家共同分享和学习以下高二教案范文,相互借鉴提升教学水平。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
  • 10-12 客服的月工作总结(优秀8篇)
    培训工作总结是对培训师的能力和水平进行评估和反思。以下是一些精心挑选的学期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指导和参考。客服的月工作总结篇一1)现本部门